(鳩山一郎Hatoyama Ichirō 1883.1.1—1959.3.7)
連任第52—54屆(1954.12.10—1956.12.23)內閣首相
鳩山一郎(1883—1959)是個性突出的政治家,在吉田茂之後連續三次組閣,任內最「突出」的政績是實現日蘇邦交,使日本重返聯合國。
1883年1月1日,鳩山一郎出生在東京。其父鳩山和夫是日本知名律師和政治家,擔任過眾議院議長。母親春子是共立大學創始人之一,是教育界的「女傑」。鳩山自幼受到良好家教,發憤讀書,1907年以總分第一名優異成績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法學院,此後在父親開辦的法律辦事處當律師。
受其父親影響,鳩山一郎從小立志當政治家。他步入社會時,正值日俄戰爭後日本民主運動高漲期,為實現政治抱負,鳩山加入政友會,投身於政治鬥爭的激流,後當選為東京市議會議員、議長。政黨內閣時期歷任田中義一內閣書記官長,犬養毅、齋籐實內閣文相,1937年一度擔任政友會代理總裁,其時54歲,所謂年華美妙,大展宏圖之際。
但是,20世紀30年代的日本政治急劇地滑向反動。隨著全面侵華戰爭的爆發和軍部法西斯專政的建立,議會政治徒具虛名,各資產階級政黨相繼向軍部法西斯勢力靠攏,成為其合作者和應聲蟲。第二次近衛內閣成立後,通過所謂「新體制運動」,把所有資產階級政黨和右翼團體,統統納入大政翼贊會組織之內。鳩山所在的政友會也在1940年宣佈解散,加入大政翼贊會。鳩山一郎反對翼贊體制,反對軍部獨裁及其冒險的擴張政策,政友會解散不久,便與蘆田均、大野伴睦等人組織了「同交會」,開展抵制東條英機組閣的活動,因此遭到排斥,隱居於輕井澤。
日本投降後,鳩山東山再起,招聚舊部於1945年11月創建日本自由黨,自任總裁。1946年4月,戰後首次大選中自由黨獲勝,成為議會第一大黨,幣原喜重郎內閣被迫辭職。按照議會政治的常規,新內閣應由議會第一大黨組織,也就是說,首相一職非鳩山莫屬,鳩山本人則緊鑼密鼓地籌備組閣。但天有不測風雲,正當天皇準備頒發鳩山組閣的例行手續時,佔領軍當局發出開除鳩山公職的「整肅」令,理由是他在戰時出版的《世界之面貌》一書中,吹捧希特勒和墨索里尼。據說此書雖為鳩山署名,卻是出自山浦貫一之筆。由此,鳩山組閣一事徹底告吹,鳩山成為「悲劇政治家」。
鳩山性格直爽,不善權謀,這一點恰好與吉田茂形成鮮明對照。鳩山被開除公職後,自由黨內沒有適當人選接替總裁職務,但推不出總裁就無法組閣,政權將落入其他政黨之手。於是鳩山緊急把吉田茂請入黨內,讓吉田坐上頭把交椅,組織了第一次吉田內閣。吉田表示,如果鳩由恢復公職,願隨時交回職權。
鳩山賦閒五年,直到1951年才恢復公職,但回到自由黨內復職前突患腦溢血,休養半年多始見康復。
按鳩山的天真想法,自由黨總裁一職該「物歸原主」了。但吉田茂是個抓住政權不放的人,五年經營,培植了大批親信黨羽,在自由黨內已紮下深厚根基,遂以總裁職位的「公器」不應私相授受為由,回絕了鳩山的奢望。
鳩山大受刺激,憤懣之下與吉田決裂,並從自由黨中拉出鳩山派,於1954年11月與改進黨(戰後民主黨的後身)合併,成立民主黨,自任總裁。
吉田茂前後執政七年,於1954年12月辭職,鳩山一郎在民主黨支持下掌握政權。鳩山上任之初,輿論普遍持歡迎態度。這不僅因為「悲劇」人物容易喚起輿論的同情,還因吉田茂的長期統治日益腐敗,喪失民心。人們期待鳩山上台能給日本政治帶來新氣象。一時間,全國刮起一股「鳩山熱」。
鳩山充分地利用了這種政治氣候,上任伊始便發起「新生活運動」,宣佈取消大臣警衛和大臣官邸,禁止平時賽馬賽車,禁止國家公務員與民間企業者打麻將和高爾夫球,政府用車一律改換為國產等,起到了收買民心,推助「鳩山熱」的效果。接著又不失時機,於內閣成立兩個月的1955年2月舉行大選,使民主黨大獲全勝,上升為議會第一大黨,鞏固了政權基礎。
戰後10年,日本國民飽經磨難,終於在戰爭廢墟上重建家園,恢復了經濟。鳩山上任的1954年底,日本經濟已全面復興,國民生產總值早超過戰前最高年份,戰後經濟的「高速增長」已經起步。由於簽訂了《舊金山和約》和《日美安保條約》,被佔領的時代已經結束,日本重新走向獨立。政治與經濟是互為表裡密不可分的整體,如果說「吉田時代」把重點放在經濟恢復和復興方面,那麼,到經濟實力大為提高的鳩山時代,謀求政治上的完全獨立便成為鳩山政府的使命。當時,朝鮮戰爭已經結束,國際形勢趨於緩和,新形勢為鳩山政府制訂推行內外政策提供了必要的條件。
鳩山上台前就強烈主張修改憲法,重建軍備,對外開展「自主外交」,恢復日蘇邦交。他把吉田茂的即使擁有保安隊乃至警備隊也不得擁有正規軍的說法,斥之為「白馬非馬論」,公然提出在修改憲法第九條(內有放棄戰爭不保持陸海空軍等武裝力量內容)基礎上,名正言順地重建「自衛的武裝」。並主張為使日本的獨立得到國際上的承認,避免美蘇戰爭時把日本作為戰場,實現日蘇關係正常化。
戰後日本的和平憲法,在飽受戰爭災難的日本國民中有著廣泛的思想基礎,鳩山內閣成立前後,日本各地發生數起反對運進核武器、撤除美軍基地、禁止原子彈的群眾運動。議會中占三分之一左右議席的社會黨,也把維護憲法、反對重建軍備寫入黨的決議之中。和平運動的巨大聲勢,迫使鳩山不敢正面提出改憲問題。但在第三次鳩山內閣成立後,由於自由、民主兩黨合併為自由民主黨,政府勢力加強,鳩山始加快改憲步伐,強迫議會通過《憲法調查會法案》,為修改憲法做準備。同時還提出小選區法案,因遇到社會黨及參議院的抵制而流產。鳩山承認,小選區法案的流產,是「鳩山內閣的最大失敗」。
在和平力量的威懾下,鳩山始終未敢修改憲法,但在重建軍備方面,卻切實付諸了行動。鳩山執政的兩年裡,自衛隊兵力由15.2萬人,增加到21.4萬人,政府還迫使議會通過了旨在擴張軍備的《國防會議法案》。在這一點上,比之於其前任吉田茂,他走得更快、更遠。
鳩山執政期間再開國家干預教育的惡例,提出了《新教育委員會法》和「教科書法案」,即所謂「教育二法」。前者要把地方公共團體教育委員公選制改為任命制。議會審議該法案遭到社會黨等在野黨派強烈反對,鳩山政府竟調來500名警察「維持秩序」,威脅議會強行通過了法案。後者旨在強化教科書檢查制度,實現教科書由國家審定,由於遭到包括部分自民黨黨員在內的整個社會輿論的強烈反對,最後流產成為廢案。
鳩山任內的最大目標是恢復日蘇邦交,以使日本真正實現外交上的「獨立」。為此他不惜一賭政治生命。鳩山說,「我作為政治家的使命,就是日蘇談判和修改憲法」,「特別是日蘇復交,希望一定在我任內解決」。修改憲法無望後,便把全部精力用在恢復日蘇邦交上了。
但是,恢復日蘇邦交亦非易事。以吉田茂、池田勇人為代表的親美派明確表示反對態度,財界甚至聯合起來對鳩山提出彈劾,身為外相的重光葵也持慎重態度,在對蘇談判中態度消極。因而,鳩山內閣成立後即已開始的日蘇談判時斷時續,遲遲沒有實質性進展。關鍵問題是在北方四島的歸屬問題,日蘇雙方誰都不肯讓步。
鳩山未因政府內外的反對而怯步,而是執著地追求既定目標。1956年10月,帶病前往莫斯科,舉行日蘇首腦會談,簽訂了《日蘇共同宣言》,結束了兩國間的戰爭狀態,恢復了邦交。
日蘇條約隨後被議會批准。12月,日本加入聯合國,以獨立國的面貌重返國際政治舞台。
由於實現日蘇邦交和日本加入聯合國,鳩山如願以償,旋即急流勇退提出辭職,「體面」地讓出政權。
鳩山留給日本的另一筆政治遺產,是在任期間的1955年11月實現了民主黨與自由黨的合併,建立了自己任總裁的自由民主黨,結束了戰後十年來多黨輪流執政的局面。此後,自民黨在議會中長期保持了兩倍於社會黨等其他政治勢力的優勢,並一直保持至90年代初,這就是所謂的「五五年體制」。當然,自民黨自成立起,便包容了各種勢力和派別,埋下了黨內紛爭的種子,這也是鳩山遺產中的特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