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克爾的「硬氣」,多見諸於外交,這也是外界瞭解這個不一般的德國領袖的一般路徑。不過,她絕非在政治生涯登頂之後才變「霸道」的,果斷早已成為她的特質之一,與身份、職位無關。
1997年,默克爾遭遇了政治生涯中最大的危機。那場危機,即德國民眾先是抗議核洩漏,後來演變為抗議整個核發電事業的活動,默克爾作為聯邦環境、自然保護及核反應堆安全部部長,首當其衝成為民眾集中噴火的對象。在這場「官民」之戰中,她的決斷之風一覽無遺。
核變反應有聚變和裂變兩個方向,目前,全球的核發電廠的反應機理都是核裂變反應堆。核裂變這一物理反應,被偉大的奧地利女物理學家莉澤·邁特納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發現,但邁特納至今仍沒有受到世人公正的待遇,她本可以像居里夫人一樣名垂後世。
核裂變反應在今天看來已很簡單,即不穩定的原子核在中子的撞擊下,分裂為兩個原子核或者多個原子核的反應,其間會伴隨產生大量的裂變能。這跟檯球運動類似,擺放好的球會在高速白球的撞擊下散開。
核裂變反應過程中會產生巨大的能量,以常見的核燃料鈾235為例,1000克的鈾裂變過程產生的能量,相當於2400噸標準煤炭釋放的能量,同時整個放熱過程完全無污染,除了反應結束後剩下的放射性物質。
核變反應的發現讓整個世界都為之振奮,一旦核電得以全面利用,將徹底解決人類能源枯竭問題。各國均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加快研究,很快,人類的第一座核電站於1954年在蘇聯建成。在此之前,將核反應用在毀滅人類方面的研究也有重大突破,即1945年引爆的原子彈——畢竟毀滅總是比建設容易得多。
在蘇聯建成第一座核電站後,人類進入核電時代,各國紛紛效仿蘇聯,德國更是將核電技術利用得淋漓盡致,成為世界上擁有核發電站最多的國家之一。原因就在於,德國是工業發達國,對能源有大量需求,可德國的自然能源並不十分豐富,雖然有不少煤儲量,但歐盟的廢氣排放標準根本容不得德國肆無忌憚地燒煤,且煤資源儲量越來越少,最佳選擇似乎只有核電了。
隨著核電站日益增多,安全問題也逐漸引起人們關注。從蘇聯建成第一座核電站起,就不斷有核電站發生安全事故,鑒於核事故破壞性強、危害範圍廣、持續時間長等,德國很早就有抗議核電站的活動。引爆德國人民神經的,當屬1986年4月26日發生的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事故。
切爾諾貝利核洩漏事故,導致德國人民開始強烈抗議核電工業。在民眾心中,即使核電有再多的優點,也抵不過洩漏時的可怕,核電站就像是一座關著魔鬼的監獄。
托普費爾在任時,對於核問題的處理就遭到了德國人民的強烈抗議。他是一位極強硬的環境部長,始終強調不管核電到底是否該取消,只要現在的法律支持核電工業,他就堅定地執行政策。幸好,德國眾多的核電站從沒有發生過核事故,這也是托普費爾的幸運,所以儘管民眾抗議,不過尚未釀成政治事件。
默克爾就沒那麼幸運了,說起來,她在面對這場核危機時有點冤。
默克爾自1994年任職環境部長以後,依然推行托普費爾的核電政策,雖有不少抗議之聲,她還是堅持了下來。然而就在1998年5月,僅僅在大選前幾個月,曝出了裝有核廢料的卡斯特儲罐防護措施不足,核輻射超標的問題。
多年積攢下的怒火再也遏制不住,德國民眾已經對核電工業失去信任,整個德國,尤其是建有核電站的地區,到處是抗議的人群。民眾起初還只是採取集會示威等一些溫和手段,默克爾也還如往常一樣採用強硬手段,根本沒有看出這一次問題的不同。
怒不可遏的德國人民失去理智,開始對準默克爾發洩怒火,令其下台的呼聲此起彼伏,反對派也借此機會落井下石,站在憤怒的人群後鼓吹造勢,甚至連默克爾的聯盟黨同事也無人出頭相助。也許是大選將近,無人敢撞上民眾的槍口吧。
當時,科爾出面支持默克爾,這也間接導致了隨後的大選中,基民盟輸給社民黨。
一般人根本承受不了這種壓力,除了少數黨內人士支持以外,到處都是反對的人,默克爾有種四面楚歌的悲感。但默克爾又豈是一般人?作為物理學科的優秀生,她對核廢料的處理防護工作比任何人都清楚,她早已查過相關政策,相關規定的防護措施完全可以處理好核廢料,更不會有核廢料儲罐輻射超標的問題。
默克爾認為,當時更不可以辭職,辭職不僅意味著政治生命的結束,更意味著自己默認了錯誤。為了不背這個黑鍋,她一步步地追查到底是誰的問題。
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真相浮出水面,不是自己的政策出了問題,而是核電企業沒有按規定標準操作。
找到了真正的罪魁禍首後,默克爾必須向憤怒的民眾解釋清楚,身為部長的她,其實也有不可推卸的失察責任。但真正的始作俑者,是聯邦各州的核電站以及相關州一級的核安全部門,因為按照聯邦州的法律,核電站的運營及安全問題由各州全權處理。隨即,默克爾開始了極為耐心的解釋工作。
憤怒會使人失去理智,根本沒人願意聽解釋,他們只是希望默克爾趕緊下台滾蛋。默克爾再次展現了物理學家的耐心,一遍遍不厭其煩地為民眾道出真相,最終,民眾認清了誰才是真正該被抗議的對象。
問題看似解決了,可這只是開端。德國的鄰居法國一直高調支持核工業,1998年,德國與法國交界處發現違規核廢料,這下,默克爾不得不背上管理不善的罪名引咎辭職。即便如此,她對於核電使用的態度也已經很明朗,只要能找到取而代之的新能源,核能的出場率就會大大降低。
那時,德國正在服役的核電站共有17座,它們提供了全國1/4的電力。2002年,德國政府出台了一項逐步廢除核電的計劃,計劃到2022年停止德國所有的核電站。
2009年,默克爾連任德國總理,在競選時,她曾對民眾說,還未能有足夠的新能源來代替核能發電,因此將計劃中規定的時間向後延長10年至15年是一個可接受的範圍。
但是,默克爾發現這種逐步關閉核電站的方法給能源公司帶來了很大壓力,加上德國經濟萎靡形勢的影響,2010年9月,默克爾和她領導的聯合政府決定,終止廢除核電的計劃,取而代之的是一份新能源開發方案。這份方案將目光放在了2050年整個世界能源的格局上,同時提出將會繼續使用核電站。
2010年10月,默克爾公佈了這一決定,頓時引起國內一片反對聲,大街上出現了許多示威遊行的隊伍,這只是民眾反核情緒的開始。
次年3月11日,日本地震引發核洩漏,世界為之震驚,德國也不例外。國內民眾振臂高呼,要求政府對國內的核電站安全問題進行徹底審查。迫於壓力,默克爾宣佈,將暫停執行2010年公佈的延長核電站使用時間的立法,此次暫停為期3個月。
德國國內媒體稱,政府調整對核政策是為了拉攏民心。為何會得出這樣的結論呢?當時的執政黨內部對這個政策調整是有異議的,有人認為,新能源出現後,核電的出鏡率會大大降低,但堅持認為核能是一種靠得住的過渡性發電資源。對核電的使用持擁護態度的代表者便是默克爾,所以當政府「違背」自己的真實想法做出對核政策調整時,民眾普遍認為這是政府在拉選票。
另外,在日本核洩漏事件後,原本堅定地支持德國使用核電的部分政府人員對這一做法產生了懷疑,因此與默克爾等人產生了分歧,政府內部的分歧讓民眾對政府產生了不信任感。
在對這個會引發政壇動盪的問題進行深刻思考後,2011年5月31日,默克爾對外公佈,將會在2021年前停止德國國內全部核電站,從此禁用核能。同時,她表示會加大開發和使用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如果到那時新能源不能解決德國的供電問題,政府將會把部分核電的關閉時間向後延遲一年。
其實,假若沒有默克爾在棄核問題上的堅持,德國政府是很難邁出這艱難的一步的。默克爾之前把核能視為一種可靠的過渡性能源,但日本核洩漏以及巴符州大選之後,她的態度發生了巨大變化,她放棄了一直力挺的核能發電,宣佈禁用核能。否定自己,否定自己曾經的言辭並非一件易事,特別是以國家總理這樣一個特殊的身份。
默克爾是一個政治人士,但她也是一個物理博士,從這一點來講,她對於核電的現在和未來的認識比大多數人更為專業。有人說,在發佈禁用核能的消息的前一晚,她和同樣是物理學專家的丈夫整夜討論這個問題。這只是大家口口相傳的一個版本,與和執政黨整夜討論核問題相比,這個版本讓默克爾的形象更加貼近民眾。
默克爾的這個決定並不是一時衝動,而是建立在對核電的充分瞭解和對德國未來資源長遠發展的考量上的。
放棄核能是一件需要勇氣的事情,但更需要面對的是德國放棄核能後的能源問題。對於德國的能源業來說,這是一個非常痛苦的轉型,但默克爾胸有成竹,她有信心將德國建設成一個利用風能和太陽能來發電的環保低碳型國家。
放棄核能這個做法,放到國際上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是一個容易的決定。如果能如願完成這一壯舉,德國將是全球第一個重點依靠新型再生能源的國家,這將會在默克爾的政治生涯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至此,這場「官民」之戰以默克爾「失敗」告終。可誰又能否認,她的失敗是很有價值的呢?贏得民心對於政客而言是勝於一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