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時,1927年4月12日凌晨4時,上海響起密集的槍聲,顯示了蔣總司令手中槍桿子的威力。蔣介石下令「清黨」,大批逮捕、槍殺中共黨員,史稱「四一二政變」。
蔣介石走了三步棋:一年前的「三二事件」,只是嶄露頭角的他實行反共的「火力偵察」;接著,《整理黨務案》的通過,表明他決心從國民黨中「分共」;這一回,已經立穩腳跟、大權在握的他,以武力實行「清黨」,亦即反共。
外電急急報道:「在中國,『KMT』與『CP』火拚,徹底決裂!」
「KMT」,國民黨的英文縮寫;「CP」,共產黨的英文縮寫。
「CP」當時自然鬥不過「KMT」,因為蔣介石手中握有槍桿子。蕭楚女、陳延年、趙世炎等,一個個倒在血泊裡。
毛澤東倒是從中悟出了一個真理:「槍桿子裡面出政權!」雖說有人挖苦毛澤東是「槍桿子主義」,毛澤東卻不悔。1927年秋天,毛澤東在湖南發動了秋收起義,然後帶著兵馬上了江西西部的井岡山,走上了用槍桿子對付槍桿子的道路——用毛澤東的話來說,叫做「武裝鬥爭」;用斯大林的話來說,那是「中國革命的特點——以武裝的革命反對武裝的反革命」……
蔣介石呢?雖說他在清共、反共方面步步得手,可是他在國民黨內卻不負眾望。
他獨攬大權,引起了不滿。那個汪精衛,依然是他在國民黨內的勁敵。雖然汪精衛被迫遠走法國,但他的「影子」仍威脅著蔣介石。
1927年3月10日至17日,國民黨二屆三中全會在漢口南洋大樓召開。會議掀起反獨裁運動。蔣介石、張靜江拒絕出席。毛澤東作為候補中央執行委員,倒是出席了會議。此會推選尚在國外的汪精衛出任國民黨中央常委會主席和國民政府主席,裁撤了原由蔣介石擔任部長的軍人部。這是蔣介石上台後頭一回受挫。
於是,4月1日,汪精衛興高采烈地從法國回到上海。汪精衛成了國民黨左派領袖。
蔣介石發動「四一二政變」之後,以汪精衛為首的國民黨中央下令開除蔣介石的黨籍,免去其一切職務,通緝拿辦。一時間,蔣介石聲名狼藉。
不過,到了7月15日,汪精衛在武漢也實行「分共」,又跟蔣介石走在一起了!
就在這時,蔣介石率北伐軍在與軍閥孫傳芳作戰時敗北,受到各方指責。8月13日,蔣介石宣佈下野,辭去總司令之職——這是蔣介石政治生涯中頭一回跌到最低點,離「四一二政變」不過四個月而已!
一個多月後,蔣介石出走日本……
擠走了蔣介石之後,國民黨內又爆發了汪精衛跟李宗仁的爭鬥。汪、李相持不下,不得不提出請蔣介石復職。
一下子,蔣介石「行情」看漲,從日本返滬。
1928年2月上旬,國民黨二屆四中全會在南京召開。跟一年前的二屆三中全會截然不同,這一回蔣介石由落到起,由沉到浮,他被推舉為國民黨中央政治委員會主席、軍事委員會主席,手中的黨政軍大權失而復得!
於是,人們對他的稱呼,從「蔣校長」、「蔣總司令」,變為「蔣主席」。
這年10月8日,蔣介石又兼任南京國民政府主席,集三「主席」於一身。另外,他還兼任海陸空軍總司令。
1929年3月,蔣介石主持召開國民黨「三全」大會,胡漢民與蔣介石合作,在會上致開幕詞。大會通過了《獎慰蔣中正同志案》,大有「大樹特樹」蔣介石「最高領袖」權威的味道。汪精衛則拒不出席會議,指責會議代表百分之八十由蔣氏「圈定和指派」、「所謂代表者,已完全喪失其意義」。
「三全」大會加深了國民黨內部的紛爭,新軍閥們紛紛反蔣。先是桂系反蔣,爆發蔣桂戰爭;接著,閻錫山、馮玉祥義揭起反蔣之幟,爆發蔣、閻、馮大戰。一時間,打得好熱鬧。反蔣派擁戴汪精衛為領袖,另立中央,選舉汪精衛為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主席,閻錫山為國民政府主席。汪精衛再度成為蔣介石的對手。
蔣介石和閻、馮在中原展開大戰,好不容易,蔣介石戰勝了對手。這時,蔣介石才騰出手來,坐鎮南昌,對江西的朱(德)毛(澤東)紅軍進行一次又一次的「圍剿」。
一波剛平,一波又起。擔任立法院長的胡漢民,不再與蔣介石合作,在國民黨三屆四中全會上猛烈抨擊蔣介專制獨裁,又爆發蔣、胡之爭。1931年2月28日,胡漢民被騙至蔣介石的總司令部,遭到軟禁。消息傳出,輿論嘩然。
汪精衛看準了時機,第三次跟蔣介石作對。汪精衛舉起了「護黨救國」、「打倒獨裁」之旗,聯合反蔣派,於1931年5月在廣州另組國民政府,汪精衛任主席,向全國發佈《反蔣宣言》。
於是,蔣介石調兵遣將討汪,爆發了寧粵之戰……
看來,在四分五裂、群雄並存的國民黨內部,蔣介石欲成為最高領袖、「絕對權威」,也並非易事。一部國民黨史,簡直成了蔣介石、汪精衛、胡漢民「三巨頭」的紛爭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