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林彈雨突然朝周恩來襲來

那天,西安七賢莊紅軍辦事處裡,一片緊張氣氛。電台台長林青不斷和延安聯絡,因為周恩來未能按時到達西安,會不會半途出了意外?

這時,延安也一片緊張。因為延安已經得知周恩來半途遇險,已派出了騎兵救援,尚不知詳情如何。已經遷入延安北門內鳳凰山下風凰村窯洞的毛澤東,焦急地等待著關於周恩來的消息……

突如其來的襲擊,使延安產生疑慮:會不會是蔣介石在玩弄什麼花招?

那天,周恩來在副官陳有才和中央警衛營兩個班戰士等護送下,一行二十五人,乘了一輛大卡車,從延安朝西安前進。

離延安四十多華里處的甘泉縣北之勞山,有一極為險峻之處。筆者曾踏勘過那裡。那裡是陡峭的峽谷,公路從中間通過。周恩來的卡車,正是從谷底駛來。猛然間,從左邊射來密集的槍彈,槍聲震撼著山谷。

據周恩來的同行者孔石泉回憶,槍彈首先擊中了司機的大腿。吱的一聲,卡車急剎車。這下子,卡車成了槍林彈雨的中心。大約兩三百人,從前、後、左三個方向,射來槍彈。

顯然,他們早已居高臨下在此等候。周恩來的卡車進入了他們的「口袋」——伏擊圈。

在這千鈞一髮之際,周恩來顯示了他的沉著、堅毅,他第一個從卡車上跳了下來,指揮戰鬥。戰士們在他的指揮下,紛紛跳下車來,拔槍還擊。

無奈,周恩來他們所持大多是駁殼槍,何況是倉促應戰,又身居谷底;對方則使用機槍、步槍,地勢又極其有利。在戰鬥一開始,大批紅軍戰士已倒在血泊裡。

周恩來見右壁無敵,迅即率領戰士棄車向右側突圍,很快佔領了右面山頭。然後,朝來路邊打邊退,這樣,才逐漸擺脫了敵人密集的火力圈。

槍聲驚動了附近的紅軍,急派騎兵來救援。那股敵兵見大批援軍趕到,不得不撤走了。

經清點,周恩來的警衛十七人犧牲,其中包括他的副官、延安衛戍司令部參謀長陳有才,警衛隊副隊長陳國橋。周恩來、張雲逸、孔石泉、劉九洲脫險。

這是周恩來一生當中,又一次遇險——前一次,1931年4月由於顧順章叛變,周恩來在上海差一點落進國民黨特務手中。

由於遇險,周恩來不得不折回延安。毛澤東見到周恩來安全歸來,鬆了一口氣。

那股伏擊者是誰?是不是蔣介石派人暗殺周恩來?因為周恩來的行蹤,西安方面是知道的。

審問了俘虜,這才水落石出。原來,那是當地的一股土匪,企圖攔車劫財。他們既不知道車上坐的是周恩來,也與蔣介石無關。

雖然遇險,經歷了一番浴血戰鬥,周恩來毫不在意,要求西安方面派飛機來,他於翌日再登旅程。

翌日,一架飛機自西安來。周恩來在延安登上飛機,直飛西安。

據電台台長林青回憶,當周恩來這一回出現在西安七賢莊時,呼啦一聲,紅軍辦事處的工作人員把他緊緊包圍起來,顯得那般的興奮……

蔣介石告知,他不久要去洛陽巡視,周恩來可去洛陽和他見面。

這樣,周恩來在西安七賢莊住了下來。他會晤了顧祝同、張沖,把準備同蔣介石談判的意見先跟他們交換。

5月23日,周恩來和林伯渠到洛陽會晤蔣介石。蔣介石說:「這裡談話不方便。國民黨不久將在廬山召集一次全國各界人士的救國談話會,我們也到廬山去談判吧!」周恩來表示同意,然後迅即電告毛澤東。

翌日晚7時,署名「洛、博、毛」(即洛甫、博古、毛澤東)的電報,從延安發給周恩來。電報全文如下:周:

我們覺得此次見蔣須談兩方面的問題:

第一方面,關於綱領及區、紅軍、共犯、黨報、經費、防地等問題;

第二方面,對日、對英、對蘇外交,國防軍事、國防經濟及國民大會、人民自由、政治犯等問題。請將你對上述兩方面如何提法之意見電告,我們將於27日以前有一電報給你。因此請你準備28日飛滬。

5月25日,「洛、博、毛」再度給周恩來發來很長的電報,規定了在與蔣介石談判時的條件。其中,「須力爭辦到者」有五條,現照錄兩條:

特區政府委員九人名單為林伯渠、張國燾、秦邦憲、徐特立、董必武、郭洪濤、高崗、張沖、杜斌丞。

紅軍設某路軍總司令部,總司令朱德,副司令彭德懷(但準備讓步設總指揮部)。至少四個師,一師長林彪,二師長賀龍,三師長徐向前,四師長劉伯承,先發表上述六人,余俟後呈請委任。

這樣,周恩來再度負命穿梭於毛澤東和蔣介石之間。

也就在這些日子裡,延安打開了大門,歡迎第一批國民黨客人的到來,表明了國共之間的冰河開始解凍。

前來延安訪問的是「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西安行營考察團」,簡稱「中央考察團」。國民黨客人受到了中共的友善歡迎。

國民黨中央考察團的團長為塗思宗。中共中央派出了葉劍英、陳賡陪同考察。

延安城頭,高懸起「和平、統一、團結、禦侮」及「鞏固國內和平,實行對日抗戰」大字標語。

5月29日,毛澤東在歡迎國民黨中央考察團的晚會上致辭:

過去十年兩黨沒有團結,現在情形變了,如兩黨再不團結,國家就要滅亡。

第一次大革命就是國共兩黨搞起來的,今天為了抵禦敵寇,兩黨團結一致,其作用和意義就更大了。

十年內戰巴成過去,兩黨團結已進入新的歷史階段。

毛澤東的這番話,點出了國其合作已是大勢所趨。

《紅色三步曲3:毛澤東與蔣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