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伯於是起身表示:「一個人舞劍沒意思,我也來陪一段吧!」接著也拔劍配合項莊的舞劍表演,卻故意用身子擋在劉邦前面,讓項莊根本沒有機會接近劉邦。
戲劇性強的鴻門宴
鴻門,在秦王朝京城咸陽的西北方,是個小型的台地,和東南的霸上遙遙相對。
項羽進駐新豐後,便在這裡設立大本營。而劉邦聽從張良勸告,親自到此來拜會項羽,發生了有名的鴻門劍宴。
司馬遷的《史記》在這一段有相當特殊的描寫,文情並茂,幾乎比一般的小說還精彩;他的文學底子也在此表露無遺。
其實這段記載的文學性重於史料價值,它將項羽、劉邦、范增、張良、樊啥等人的個性舉止,鉅細靡遺地描寫得淋漓盡致,如同司馬遷本人在現場觀看的報導一般。
由此可看出這件事在當時必定轟動一時,非常具有戲劇衝擊力,也必定有相當多的傳奇故事。日後考古學家在前漢古墓的後廳磚壁中,便發現有「鴻門之宴」的壁畫,也顯示這件事的重要性。
項伯報恩示警,張良仗義護主
鴻門之宴的導引者是項燕的庶子,也就是項羽叔父輩的項伯。
依《史記索隱》記載,項伯名纏字伯,然而他以「伯」為字的可能性似乎不大。因為古代中國人的兒子,一般都以伯、仲、叔。季相稱,譬如劉邦便被稱為劉季。項伯既是項羽季父(小叔父),稱為伯實不恰當。
或許是輩份的關係吧2因為項梁這一輩能留下來的似乎不多,所以項伯便因輩份高而被稱為「伯」,如同現在的「歐力桑」通稱。
項燕死後,項伯也和項梁一樣,在長老們的護衛下躲避秦軍,流浪各地。由於他是庶子,地位不高,生活上或許比項梁更淒慘些也說不定。
史料中記載,項伯年輕時曾殺人,後來逃亡到下邳。由於盤纏用盡,又不敢暴露身份,加上官府追捕甚急,項伯幾乎已走投無路。
在博浪沙刺殺秦始皇失敗的張良,此時正好也逃避到下邳城來。由於張良預先有逃亡準備,所以經濟情況較佳,加上長於交際,「地下」階層的流浪漢朋友頗多。
張良膽子大,時常在下邳街頭散步,一方面可打聽消息,一方面則尋找抗秦的同志。
不久,兩人在偶然的機會裡認識了,由於張良特有的親和力,項伯便向張良尋求救助。
基於同是抗秦同志,張良站在俠義的立場給予項伯相當救濟,並提供隱匿的安全場所,直到風聲鬆弛為止。
項伯後來追隨項梁,項梁死後,則待在項羽身旁,以「歐力桑」的身份自居,因此在項家軍團中擁有相當地位。
項伯也非常重情義,他知道張良目前在劉邦營中當客座軍師,很想去見見他,只是戰亂不停,一直沒有機會。
當他聽說項羽軍團明天一大早便打算襲擊灞上劉邦軍時,嚇了一跳。他擔心的倒不是劉邦的生死,而是恩人張良恐有玉石俱焚的危難。
「是該報恩的時候了!」
他私自喬裝,並準備好快馬,趁夜色掩護下到達張良的營帳前,並請哨兵通知「故人項伯急事來訪!」
張良一直為項羽駐營新豐一事相當頭痛。是戰是和,劉邦似乎並無定奪,接下來該怎麼辦呢?
聽說項伯來訪,張良直覺有重要事將發生,急忙出來迎接。
「趕快跟我走吧!再晚就來不及了。」
項伯一見面便催著張良快跟著他逃走。
張良一向膽大,根本未把生死放在心上,他立刻詢問項伯危機的情況有多嚴重。
「什麼,明天就要發動攻擊了!?」
張良對項羽的果斷也頗為震驚,沉思了半刻,便向項伯表示:
「事情還不致太嚴重,應該還來得及吧!我是以韓王特使身份來幫助沛公的,如今沛公有急難,我若私自逃亡是大不義,這種事不可不告訴沛公。」
項伯一向尊敬張良的俠義及智慧,所以倒沒有太大的意見。
劉邦高人一籌的應變能力
張良帶著項伯火速晉見劉邦。
在營帳外,張良要項伯稍稍等待,自己則先入內向劉邦報告這緊急事件。
劉邦聽完自然也嚇了一跳,但他還算冷靜,只問張良:
「那現在我們要怎麼辦呢?」
張良:「如果我們勉強一戰的話,沛公的人馬能夠擋得住項羽軍的攻擊嗎?」
劉邦:「不可能,絕對會被擊潰!還有什麼好方法呢?」
張良:「那麼只有和談了。現在有一個機會,項伯正在此處,請誠懇地告訴他,說您不敢和項羽對抗,並懇求他去說情。」
劉邦:「你是怎麼認識項伯的?他可靠嗎?」
張良:「秦皇朝期間項伯曾殺人,我庇護過他,因而有很深的交情。如今他冒生命危險而來,表示這人重義氣,絕對可靠!」
劉邦:「你們兩個人年紀誰比較大?」
張良:「項伯比我年長!」
劉邦:「既然是你的兄長,我也就以兄長稱呼他了。請他進來說話吧!」
張良出來請項伯,兩人共同入內。
這一瞬間,劉邦已準備酒菜,擺出接待義兄的場面。也不等項伯同意,他便作出拜見兄長的禮節,並舉酒祝賀,一副很誠意相交、一見如故的姿態。
項伯雖有點反應不過來,不過他也為劉邦的熱誠所感動,不得不跟著把這場戲演下去。
在這種時刻,劉邦仍泰然自若地喝酒,表現得十分親熱,這份膽量和應變能力也頗讓項伯敬佩不已。
酒過數巡後,劉邦開始向項伯訴苦。
「項將軍的誤解太大了,我們過去的交情不錯,一向是他為主、我為副,這種義理我怎麼會違背呢?
「入關以來,我什麼東西也不敢佔為己有,所有資料全部封好,就是為了等待項羽將軍來接收啊!
「我所以會派軍防守函谷關,是怕有其他軍隊入侵,使我無法向項將軍交代。我這樣日日夜夜準備,等待將軍到來,怎麼可能會反叛呢?
「麻煩項兄看在我們兄弟情份,替我向項將軍說情,說我從未忘卻過去的恩德!」
項伯雖不見得相信劉邦所言,但有恩人張良保證,又見劉邦如此誠懇,心想救人總是好事,便當場承諾替劉邦向項羽說情。他對劉邦表示:
「我先回去和項將軍說此事,明日一早您一定要自己親自前來告訴他,這樣才能免去這場戰爭。」
「好的,我一定去!」
劉邦也一口答應。
項伯便又火速返回新豐,到項羽營帳把這件事詳細地向項羽報告。
其實,項羽只是為劉邦對他不夠尊重在生氣,他一點也感覺不出劉邦有什麼「危險性」。聽了項伯的說法,他反而覺得劉邦滿可憐的,便不很堅持明天的襲擊戰了。
項伯又說;「如果不是沛公先破關中,我們入關哪能這樣輕鬆!?如今人家有了大功勞,我們卻襲擊他,不正表示我們嫉功嗎?不如好好地對待他,反而更能收天下英雄之心。」
項羽也當場答應讓劉邦自己來辯解,並準備酒宴來款待他。
厚黑大師,魔窟求生記
民國初年,中國有位奇怪的作家寫了一本奇怪的書,道盡了中外古今天下豪傑的真面目。
那便是李宗吾先生的《厚黑學》。
這本書一出版,便被自認是儒家繼承人的學者大加撻伐。可惜宗吾先生能寫卻不能作,這部帶有濃厚道家老子哲學的書又再度被獨尊儒術的風潮所淹沒殆盡,宗吾先生本應受到的尊崇逐漸消失於虛偽的洪流中。
在《厚黑學》中李宗吾最推崇兩個人,一個是管仲,一個就是劉邦。
他們都是厚黑的最高境界,厚而無形,黑而無色。
只有這種人才是真正的鬥士。
老子所謂的「勝人者力大,自勝者強」,幾乎淋漓盡致地表現在他們的行為中。
再一次從成功的喜悅中,陷入滅絕的邊緣。劉邦把自己的命運完全豁了出去,賭一下自己一向不錯的鴻運,寧可犧牲自己,而不為自己的軍團帶來毀滅的災難。
這時候,表現得愈柔弱就愈有活下去的可能,劉邦深深體會老子的這層道理。
因此,一大早他只帶了少數的隨從便去面見項羽,因為再多人也沒有用。少數人可以表現自己的孱弱,爭取更多的同情,而且必要時,逃走也比較不起眼。
有兩位超級勇士跟隨著他。
張良,這位敢謀刺秦始皇的偉大企劃家一向膽大心細,再一次地將自己投入「魔窟歷險記」。
另外是力大無比、忠誠無二的劉邦最重要班底——樊噲,這位沒什麼頭腦。卻頗有眼光和勇氣的夥伴,展開了他個人在歷史上最著名的奮鬥事跡。
在新豐鴻門的大本營裡,一向以智慧自詡的范增卻陷入了苦戰。
他一再向項羽表示,劉邦的「危險性」非今天除掉不可,即使是發動戰爭,讓楚軍(劉邦軍團也是楚軍陣營)自相殘殺也在所不惜。因為唯有讓劉邦從這個世界上消失,才能確保項羽的安全。
項羽實在看不出自己會有什麼危險,因此只好帶著一副不解的眼神,很無奈又有點不甚其煩地聽著范增的滔滔雄辯。
「好吧!亞父既然這麼堅持,我們看著辦吧!反正劉季自己來送死,我們隨時要殺他都沒有問題,見機行事吧!但不要讓別人認為我們不能容人,這樣會失掉天下英雄之心的。」
最後他們決定,在宴會中項羽如要殺劉邦,他會作出手勢來,到時候事先埋伏的刺客便可在范增指示下任取劉邦的性命。
其實,這時候的項羽一點也沒有要殺害劉邦的意願,他不過想借此來結束和范增的這場爭論罷了。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果然在天剛亮不久,便看到劉邦帶著約一百名不到的騎兵來到鴻門。
已經豁出去的劉邦顯得頗為冷靜,仍一副輕鬆不甚在意的模樣。
智囊張良受則面帶微笑,彬彬有禮,有如參加一場正式的宴會。
倒是樊噲態度嚴肅,略帶緊張,的確有決心犧牲的神色。
項羽倒也如同事先和項伯約定的一樣,親自率隊迎接,雙方在表面上看不出有什麼特別緊張的態度。
氣消了以後的項羽立刻恢復大將之風,仍舊顯示出身為主人的待客之道,見面後並沒有主動提出這次衝突的質問。
反而是劉邦有些不好意思,只好立刻切入主題:
「臣和將軍奉命攻打秦國,將軍在河北奮戰,臣則戰於河南。其實,我並未刻意想和將軍爭功,只是意想不到竟能輕易地先行破關入秦都咸陽,所以能夠在這個地方和將軍相會。這本是一件很值得高興的事,不幸有小人在中間搬弄是非,讓將軍與臣有所誤會,真令人遺憾。」
項羽仍然是一副不在乎的樣子。他半安慰地表示:
「其實,這一切也都是沛公的左司馬曹無傷的密報啊!否則我項籍也不會急著跑到這裡來。」事情稍加解釋後,項羽便邀請劉邦參加酒宴。項羽和項伯以主人身份在向東的座位,劉邦則以主客身份在向北的座位,范增則坐在劉邦的對面;張良由於本身也是貴族,特別被安排在項羽對面為陪客。
酒宴開始不久,范增便一再向項羽暗示,準備刺殺劉邦。只見項羽談笑自若,裝作根本沒看到的樣子。
范增特別將自己身上的玉玦舉高,希望項羽能作出暗號,讓埋伏的刺客可立即行動。
但見項羽仍是默然不應,只不斷向劉邦勸酒,並說些在河北奮戰的經過;劉邦則頻頻對項羽軍團的英勇表示讚賞。
范增愈想愈氣,實在再也坐不住了,於是藉故走出營帳外,向預伏的刺客領隊——也就是項羽的堂弟——項莊表示:
「君王為人就是太心軟了,預先安排的刺客我想是用不上了。但沛公非殺不可!所以你現在馬上以祝賀為借口,要求在宴中舞劍做為祝禮,並找機會接近沛公殺害他,才能徹底結束我們的危機。」
項莊即刻進入宴會場,向項羽和劉邦表示祝賀兩人誤會冰釋且順利擊滅秦國。
祝賀完畢,項莊便對項羽表示:
「君王和沛公宴飲,軍中沒有什麼可以娛樂的,請讓我以舞劍來為大家表演一番吧!」
項羽心中雖有疑慮,但也想不出阻止的借口,只好表不:「好吧!」
項莊拔劍起舞,並有意無意地接近劉邦;劉邦雖有所覺,但飲宴現場也發作不得,只好暗自警惕,表面上仍故作無事狀。
張良於是向項伯使眼色,項伯立刻會意,也起身表示:
「一個人舞劍沒意思,我也來陪一段吧!」
他隨即拔劍配合項莊的舞劍表演,卻故意用身子擋在劉邦前面,讓項莊根本沒有機會接近劉邦。
項羽看在眼裡,心中著實有氣,但限於宴會禮節又不便發作,只好無奈地目睹這場鬧劇。
項伯年紀較大,身手不如項莊,又要刻意維護劉邦,不久便顯得有點吃力了。
張良也立刻藉故外出,在軍門找到了等候的樊噲。樊噲看到張良單身出來,知道有變數,便急著問道:
「現在裡面的情況怎麼了。」
張良小聲地說:
「項莊正在舞劍,看來有意襲擊沛公!」
樊噲立刻接口:
「這已經是相當緊急了,臣現在立刻進去和沛公一起共患難。」
項羽對樊噲,英雄相惜
樊噲於是帶劍擁盾,直衝軍門。
守衛的士兵見狀立刻一擁而上,將樊噲團團圍住,而力大無比的樊噲也以盾牌向四方衝撞,害得士兵們紛紛不支倒地。
樊噲乃乘機迅速衝入飲宴的營帳中。
由於事出意外,大家都嚇了一跳,連項莊、項伯也停止了舞劍,凝神注視著如高山般站在那兒的樊噲。
樊噲怒目注視著項羽,一副凶狠的模樣。
眼見一個怒髮衝冠的巨漢闖了進來,項羽也警覺地改坐姿為跪姿,手按長劍而沉聲問道:
「這位客人是什麼身份?」
在後面追趕過來的張良立刻補充道:
「他是沛公的參乘官樊噲。」
項羽心裡有數,一想也可以趁此結束這場鬧局,便大方地吩咐左右侍從人員:
「真是壯士,賜他一斗扈酒。」
左右給樊噲一斗扈酒,樊哈長跪拜謝,便再站起來一口喝盡。
項羽大聲表示:
「賜給彘肩(豬前腳)!」
左右拿給樊噲一塊生的彘肩。
樊噲將盾放在地上,再將彘肩放在盾上以劍切之,然後將肉一塊一塊放在口中,所有動作都是那麼自然穩重,全無慌亂狀。
項羽笑著表示:
「壯士還能喝酒嗎?」
樊噲見項羽態度友善,便收回長劍,大聲表示:
「臣死且不避,怎麼會推辭喝酒呢?秦國暴虐無道,殺人不能勝舉,刑罰嚴苛無比,是以天下皆叛之。」
「懷王當時和諸將有約:『先入關中的人功勞最大,封為關中王。』」
「如今沛公先破秦入關中,但他卻毫毛不敢自取,還軍灞上以待將軍到來。對於勞苦功高之士不但不加以封賞,還聽信小人讒言而想誅殺他們,這不是亡秦的一貫作風嗎?臣心中暗想這一定不是大王的主意吧!」
項羽並不作解釋,只對右左侍從表示:
「賜客人座位!」
樊噲也不再追究,只大大方方坐了下來。
人為刀俎,走為上策
緊張情勢過去了,雙方又恢復敬酒寒暄。
過沒多久,劉邦便借口上廁所,離座而出。
張良和樊噲也立刻跟隨著離開席宴。
項羽心中有數,故不表示意見。
倒是范增心裡很不是味道,怒視著這些客人無禮地全部離席。
劉邦一到了外面,張良便催促他趕快逃走。
劉邦表示;
「未和項將軍相辭便離去,是非常不禮貌的!」
樊噲不以為然道:
「如今人為刀俎,我為魚肉,難道還要留在這裡任宰任割嗎?」
張良認為項羽並無意殺害劉邦,因此一定會諒解劉邦的不辭而別。
但為了對項羽有所交代,張良便問劉邦是否帶來任何禮物。
劉邦表示:
「我帶來了一對白壁,是要獻給項王的,還有一對玉斗要給亞父(指范增)。因為亞父一直表現得很不友善,使我沒有機會拿出來,就請先生為我呈獻吧!」
張良慨然應允。
由於鴻門離灞上有四十里路,又是不太公然地私自離去,劉邦乃將馬車和護衛百人全留了下來。他只騎一匹馬,由樊噲、夏侯嬰、靳疆、紀信等人擁盾持劍護衛著從驪山走下來,先進入芷陽道,再由小路轉往灞上。
張良一直跟隨到芒陽,劉邦才向他表示:
「從這裡到我們營帳約二十里左右,先生可以估算我們到達的時間,再進去向項王辭行。」
古時的20里約為現在的6公里,若以快步行進,來回也得2個多小時左右。
項羽在宴會中空等了2小時,實在很難想像。
《史記》這段記載似乎頗有問題。
總之劉邦是私下逃走了,但項羽似乎沒有生氣,可見項羽雖殘忍,對同輩的「友人」倒算滿寬容的。
張良將劉邦的禮物呈獻給項羽和范增時,項羽雖有點生悶氣,倒也還算接受了。范增則非常憤怒地以劍擊破玉鬥,並喃喃自語地感歎道:
「哎,這個年輕人真是糊塗啊!日後奪取項王天下的,一定是沛公了!今日不除劉季,我們稱霸的日子也不會太長了!」
劉邦回到灞上,立刻斬殺曹無傷。
【陳文德說評】
老子《道德經·第二十二章》:「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老子常說,反者道之動。天下事變化的道理,經常是正反相補的,有利必有害,而有害時,利也往往隱藏在其中。如果能真正領悟到此一道理,便能夠忍耐到底、堅持奮鬥,等到「利」的力量穩固後就能轉危為安,這也便是佛家所謂的「達摩」。
因為委屈的反而容易保全,伸展前常需要彎曲,低下的地方則積水愈能滿盈,破舊的才能得到更新,取得少的人比較能得到滿足,想獲得更多反而會自我迷失。所以得道的聖人很懂得保持最基本的形態(一之道,一是數的開始,亦即喻一切的根本),以作為天下人的模範。
不急著自求表現,反而可以使別人更看清您的態度;不自以為是,反而能將自己的心意表達得更清楚;不自我誇耀,反而比較能顯示自己的功能;不自大自滿,所以幸福才能長久。
只有什麼場合都不去相爭的人,才能得到天下人都無法與之爭的結果。自古以來,忍受委屈的才能保全自己,此誠非虛言。唯有真正去實踐此一道理,並以之為歸趨,才是得到成功的最重要法則。
鴻門宴會前夕,劉邦從先入關中的優勢,急轉直下,成為項羽北線征秦軍團的俎上肉。這種爬得高又掉得快的危急之勢,很多人經常無法適應,因此常會求全力一拚,反而得到全面崩潰的結果。
劉邦聽從樊噲和張良勸告,撤出咸陽而駐軍於灞上,壓抑了自己的慾望,也使自己獲得一線的生機。
如果當時他仍在咸陽,項伯必無法及時通知張良,而項羽也將直接攻打咸陽,不會對劉邦善罷干休的。
少則得,多則惑,的確有相當宿命性的道理。
鴻門宴中,劉邦、張良、樊噲的表現都令人激賞。由於他們在面臨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之際,能夠完全豁出去而順應命運之安排,反而使自己得以順利脫離危險,重新獲得生機。
於危機中堅持到底,接受命運的考驗和安排,這便是每一個人心中最好的「達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