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馮道 3

後人對馮道性格的突然轉變有些不解,何前倨而後恭耶!倒是南宋遺民胡三省用一個比較合理的邏輯來解釋這一切。胡三省在《注資治通鑒》第二百六十八卷中是如此點評馮道死諫劉守光的,「馮道自此歷事唐、晉、漢、周,位極人臣,不聞諫爭,豈懲諫守光之禍邪?」

胡三省說的有一些道理,只是他所說的,與本文在這裡所講的並非是完全一回事。馮道在後來被人們視為官場老油子,除了馮道事六朝君主而面無愧色,也和馮道不再死諫君主有關。

本文在這裡講的馮道性格轉變,是指馮道經過劉守光的這番折騰,對維護人生直曲的方式有了重新定位。馮道不再像這次死諫劉守光那樣,幾乎是以性命相搏,但馮道並非沒有過諫爭,只不過手段由過去的急風驟雨變成了和風細雨,難道只有死諫君主才稱得上諍臣麼?

吃摸吃餅,方式不同,但能填飽肚子的性質都是一樣的。

在此一事件後,馮道還有兩次著名的諫爭,即公元919年的馮道諫晉王李存勖救大將郭崇韜,以及公元954年的馮道諫周世宗柴榮親征北漢。

這兩次諫爭都引起了君主的怒火,因為馮道說話尖酸刻薄,柴榮差點和馮道當場翻臉,而李存勖對馮道也是怒目圓睜。這兩次諫爭雖然不像對劉守光那樣火藥味十足,但也非一般的刻薄君主所能承受得住的。

好在柴榮為人厚道,對馮道只是採取了冷處理,政治待遇不變,李存勖在創業階段也從諫如流,馮道並沒有經歷像幽州死諫劉守光那樣的危險。

而胡三省所說的則是馮道自幽州死諫事件之後再無諫爭,這顯然並不符合馮道的史實。胡三省希望馮道次次都能死諫,只有這樣,才能洗刷後人(特別是宋人)對馮道的刻薄評價。

可問題是,宋人都做不到的事情,又憑什麼要求馮道做到?眾所周知,司馬光最堅決反對王安石變法,可面對支持王安石變法的宋神宗趙頊,司馬光也不曾死諫過,歐陽修也沒有。

《五朝宰相:五代十國裡的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