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筆心照不宣的政治交易 2

石敬瑭重視馮道,是官場盡人皆知的,但更意外的還在後面。天福二年的春節剛過,春天的氣息正瀰漫著洛陽城,皇帝突然一道詔下:以守司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宏文館大學士馮道兼任鹽鐵轉運使。

這是一個非常奇怪的任命。在史料記載中,馮道並沒有從事過與工商業運轉有關的工作,也沒有發表工商業方面的觀點。

在歷代封建國家的經濟中,鹽與鐵,向來都是大宗進項。鹽,意味著控制人民的飲食;鐵,意味著控制人民的反抗。自唐末戰亂以來,國家開銷巨大,任何一個帝王都會嚴格控制鹽鐵部門,這是他們的命根子,石敬瑭自然不會例外。

石敬瑭會拿自己的命根子開玩笑,任命一個經濟外行來管理經濟?

當然不是,石敬瑭任命馮道為鹽鐵轉運使,實際上是在為一個人鋪路。這個人就是馮道的親家劉昫。

前面講過,劉昫在經濟上的才幹非常突出,特別是管理鹽鐵方面有非常豐富的經驗,這正是石敬瑭需要的人才。只是劉昫脾氣不好導致人緣差,如果貿然把劉昫撥到鹽鐵要害部門,不知道會有多少人反對。但劉昫是石敬瑭非用不可的,怎麼辦?只有一個辦法——讓馮道出面幫忙,先兼任鹽鐵使。

馮道不懂鹽鐵?奧妙就在這裡。

正因為馮道不懂鹽鐵,石敬瑭才會用馮道。讓沒有這方面經營的馮道管理鹽鐵,必然會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工作不便,甚至會對鹽鐵運營產生負面影響。鹽鐵事涉國家經濟根本,等出現問題後,石敬瑭再簡拔劉昫主管鹽鐵,那些反對劉昫就沒閒話可說了。不用劉昫,難道用你?等你當上宰相再議。

對於石敬瑭這個小算盤,馮道心裡是明白的。劉昫是自己的兒女親家,在政治上又同聲同氣,馮道自然樂於扶劉昫一把,肥水不流外人田。至於自己主管鹽鐵會不會造成重大事故,馮道考慮過,石敬瑭不會讓自己在鹽鐵位置待太久,只要謹慎做事,應該不會這麼巧就出大事。

事實也證明了馮道的判斷。石敬瑭在正月任命馮道為鹽鐵轉運使,只過了半年多,當年八月,石敬瑭終於把本該屬於劉昫的蛋糕還給了劉昫。

詔下:以左僕射劉昫加特進,兼任鹽鐵轉運使。

這是一個三贏的局面:石敬瑭找到了自己的財政總管;馮道幫助了親家老友,也避免了自己在經濟上栽大跟頭;而劉昫雖然沒有入閣,但掌握了經濟大權,依然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才幹。

其實在劉昫兼鹽鐵使的任命同時,還有一道詔命下達: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馮道加開府儀同三司,食邑實封。

開府儀同三司,是帝王為了表彰大臣而加封的一種榮譽性職務,意指官員在加開府之後,可以在自己的府上自辟僚屬。雖然沒有實際意義,但非德高者、功大者是得不到這樣待遇的。

關於食邑實封,因為馮道在明宗時的爵位是始平縣開國侯,他的食邑是一千五百戶。但這個一千五百戶是虛的,是榮譽性數字。馮道真正可以享受到的食邑數字是一百戶,所以稱為食邑實封。

到了清泰朝,馮道晉為始平郡公,食邑更進一步,為兩千五百戶。雖然沒有記載這次的實封數字,但如果按馮道在後來《長樂老自序》中所說「食邑一萬一千戶,實封一千八百戶」來粗略計算,虛封與實封的比例約為6:1,也就是四百多戶。綜合前後來看,李從珂給馮道提高食邑至兩千五百戶,但應該還沒有給予實封,這次石敬瑭給馮道落實了食邑實封。

食邑實封,加開府,其實是石敬瑭對馮道幫忙表示的感謝。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馮道幫石敬瑭留住一個經濟奇才,給石敬瑭帶來的利益豈止四百多戶租賦的千萬倍。石敬瑭心知肚明,這點小錢對石敬瑭來說不算什麼,他不覺得心疼。事後也證明,天福一朝的經濟發展相當好,這也是後來石重貴敢和耶律德光拼刺刀的底氣所在。

這是馮道應該得到的酬勞,馮道假意推辭一番,也就笑納了。

《五朝宰相:五代十國裡的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