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宰相人選是馮道,所有人都不感到意外,因為馮道的江湖地位在那兒放著。石敬瑭其實和馮道是沒有什麼私下交情的。換言之,石敬瑭用馮道,就是看中了馮道在官場上的超然地位。
劉昫有才但暫時不能用,因為他得罪人太多,而馮道則沒有這個麻煩。馮道雖然以農家弟子的身份宣麻拜相,曾經遭到許吐司清名流的輕視,但馮道在明宗朝前幾年的精彩表演,已經成功堵住那些人的嘴。
對於這些人心中充滿階級優越感的官員(職員),作為一個出身差的官員(職員),只有把實實在在的成績都打在他們臉上,他們才會尊重你。
明宗是小康帝王,馮道是小康宰相,七年的輝煌宰相之路,已經樹立了馮道在文人官僚集團中的地位。雖然《舊五代史·馬胤孫傳》中記載「群情不悅馮道」,但這些官員對馮道是羨慕忌妒恨,並不能改變馮道在官場上的威望。
馮道自認老二,沒人敢自稱第一。
用馮道,大家都沒有意見。對馮道有意見的,要麼死了,如李愚;要麼被貶了,如盧文紀。
自李嗣源即位後,石敬瑭常年在外領藩,和洛陽官場的直接接觸並不多,和眾多官員沒有創建密切的私人關係。如今石敬瑭成為洛陽新主人,為了穩定政治形勢,只能從這些官員中找到一個旗幟性的人物,來幫助他與文人官僚們溝通關係。
再沒有比馮道更合適的人選。一如趙匡胤發動兵變篡位後,依然要以世宗時的首席宰相范質為首相,因為范質名滿天下,心虛的趙匡胤要通過范質來穩定混亂的局面。
對於石敬瑭拋過來的橄欖枝,馮道並沒有拒絕,而是愉快地接受了皇帝的任命。自為了避嫌,出任匡國軍節度使時,馮道等這一天,已經很久了。
馮道也知道石敬瑭重用自己,是有所圖的。不過從新回到相位,就能有機會施展自己的理想抱負,這不正是馮道苦讀聖賢書而苦苦追求的夢想嗎。
其實相比於無謀少決的武夫李從珂,石敬瑭更適合與馮道在政治上結合。石敬瑭雖也是武人,但他比李從珂更尊重知識分子,也知道如何調動儒生們的動力。因為與契丹和親問題,李從珂對呂琦的沖天一怒,已經冷了儒生們的心。
李從珂也是個文盲,這一點是遠比不上石敬瑭的,石敬瑭能深讀《兵法》,算是個儒將。而且石敬瑭性格沉穩如水,馮道也是如此,兩個沉默的人在一起相處,其實更能擦出激情的火花。
石敬瑭從小就跟著岳父李嗣源闖蕩,而李嗣源又「素知」馮道為人,在潛移默化中,石敬瑭也會產生對馮道的好感。在政治上,石敬瑭是李嗣源的堅定追隨者,所以石敬瑭在太原剛稱帝,就下詔「法制皆遵明宗之舊」。
明宗朝的小康盛世,是石敬瑭非常渴望複製成功的。而明宗小盛世的主要功臣,一個是李嗣源,另一個就是馮道。
從這個角度講,石敬瑭選相,非馮道莫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