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可得罪石重睿,也不能得罪石重貴。
而從天下角度看,立長君可以有效地收攬兵權,至少石重貴能在一定程度上壓住藩鎮大帥。若立年幼的石重睿,誰會心服?不定會再冒出幾個安重榮、范延光,大家都別想過日子。
為了這事,馮道來找侍衛馬軍都指揮使景延廣,二人在密中連夜商議,到底立哪一個?
為什麼找景延廣?這其中大有學問。
景延廣算是五代史上的傳奇人物,自小便學騎射,善挽強弓。自出道以來,景延廣一直在軍中供職,先事梁,後轉投河東。
最傳奇的一幕——晉王李存勖對梁朝發起戰略總攻,河上一戰,梁朝最後的名將、鐵槍王彥章與晉軍大戰,而晉軍列中就有景延廣!是役,景延廣重傷,由是知名。
說起來,石敬瑭一直非常欣賞景延廣的軍事才幹,甚至景延廣後來出事要斬首,還是石敬瑭開了後門放景延廣一條生路。自此後,景延廣便是石敬瑭的心腹要員,石敬瑭繼位後,景延廣一直處在軍界的最高層。在石敬瑭去年的這一年,景延廣任侍衛馬步軍都虞侯。
這是什麼官?換言之,景延廣控制的是晉朝最精銳的馬步御林軍!相當於十幾年後趙匡胤控制的精銳禁軍。
馮道要決定立儲,是不可能繞過景延廣的。否則石重貴不動,景延廣都會第一個跳腳。
蛋糕就這麼一塊,要吃大家分著吃,誰也別想獨吞。
站在景延廣個人的利益角度,他所考慮的與馮道大致相同。立石重睿,石重貴鐵定不服,雖然自己掌握馬步御林軍,但在軍界威望並不高。如果得罪了石重貴,對自己是沒有半點好處的。立石重貴,至少能穩定現有局面。而立石重睿,若有藩鎮不服造反,局面就不是自己可以控制的。
馮道與景延廣密議多時,答案終於揭曉——立齊王石重貴。
對外宣稱的原因是非常有說服力的:國家多事,應立長君。
誰也沒有話說。
道理誰都明白,如果趙匡胤立趙德昭為帝,為北宋創建及穩定立有汗馬功勞的趙光義能服寸功沒有的趙德昭?答案是明擺著的。
天福七年(942)六月十三日,三十三歲的石重貴在鄴都保昌殿,叔父石敬瑭的遺柩前即皇帝位。
因後來契丹滅晉,石重貴北遷出晉,史稱晉出帝,或晉少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