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太師,請幫幫我 1

此時的郭威雖然還沒有任何名分,但聰明人都看得出來,他才是汴梁城真正的主人。對於如何處理劉承祐的屍體,有人勸郭威倣傚司馬昭之於高貴鄉公曹髦的故事,雖然郭威沒同意,但拿司馬昭比之郭威,用意已十分明顯。

也許是感覺又要改朝換代了,原本都貓在府上看熱鬧的一干高官們紛紛出洞,成群結伙的來見郭威,給郭威拉拉關係,將來可以謀個好差使。

而這支政治乞討團的領隊,竟然是太師馮道。

為什麼是馮道?

原因史無明載,但作為朝中最大的官,不由馮道不出面。而即使馮道不想出來見郭威,同僚們也會想辦法求馮道去的。畢竟這涉及大家的飯碗。

馮道其實還是想見郭威的,畢竟郭威走到今天這一步,和自己有著很大的關係。馮道年近七十,但馮道「致君堯舜」的理想始終沒有機會實現,而郭威能力突出,為人厚重。

在馮道看來,也許郭威就是他最後一次機會。

馮道身後站著一群交頭接耳的官僚,衝著郭威搖頭擺尾,做出種種媚態。只有馮道如泰山般屹立不動,任由風吹袖擺。

身後那夥人官位較低,面對比他們官位高出一頭的郭侍中做出一些低狀態情有可原。但馮道是當朝一品太師,天下文臣之首!郭威職位不如自己,又比自己晚一輩,馮道豈有給郭威獻媚的道理。

郭威自然知道馮道的用意,忙含笑上前,緩緩給馮道下拜。

郭威和馮道在給對方吹喇叭抬轎子。

馮道以一品太師的身份親率公卿百官來謁見郭威,等於變相承認郭威對朝廷的控制,這對初嘗首席權臣滋味的郭威有著非同一般的政治影響。

也許還有另外一層意思,馮道出面,有可能是為了給一些不太願意給郭威當馬仔的官員減輕一些心理壓力。

馮道這等身份都出來拍馬了,你們還得瑟什麼?

作為回報,郭威給馮道下拜,同樣也起到了非同一般的政治影響。郭威現在已經是主宰漢朝天下的頭號權臣,在改朝換代如同家常便飯的五代,也許郭威明天就要換公司招牌。

在這種情況下,郭威以准天子之尊給馮道下拜,也等於承認馮道依然是天下文臣之首,鞏固了馮道從來也沒有動搖過的政治地位。否則,如何解釋郭威只給馮道下拜,而對當朝宰相蘇禹圭、竇貞固呼來喝去?

當然,如果從感情上來講,當初是馮道一語解郭威之惑,散公款收買人心,才有郭威今日。出於感謝的心理,郭威才給馮道下拜。

還有一種可能,郭威早年喪父,從來沒有品嚐過被父愛包圍的滋味,而年長自己近二十歲的馮道不但沒有輕視拖油瓶的郭威,反而對郭威有一種父親般的關愛。經歷了家人被殺的慘痛變故,郭威再見到馮道,就有一種孤兒找到父愛的感動。

馮道坦然受了郭威一拜,然後面色平靜地緩緩對郭威說道:「侍中此行不易!」

馮道說這話是想表達什麼?

按《五代史闕文》的說法,馮道說郭威「此行不易」,是暗中警告郭威暫時不要幻想取後漢而代之,郭威「氣沮」,所以並沒有立時廢漢稱帝。

歐陽修在《新五代史·漢家人傳》中也是這個說法,馮道對郭威略帶諷刺地說:「公行良苦!」然後郭威「意色皆沮」。

胡三省對這種無聊透頂的說法嗤之以鼻。他認為郭威之所以沒有廢漢,是因為此時漢朝宗室的勢力還非常強大,不是郭威想廢漢自立就能做到的。趙匡胤之所以能輕鬆的廢周自立,唯一的原因就是周朝沒有年長宗室掌權。

此時劉承祐雖死,但漢朝還有三大位處藩鎮的年長宗室:

漢高祖弟、坐鎮太原的河東節度使劉崇。

漢高祖養子(劉崇之子)、坐鎮徐州的武寧節度使、湘陰公劉贇。

漢高祖堂弟、坐鎮許州(今河南許昌)的義成節度使劉信。

特別是劉崇,手控河東精銳部隊,地勢居高而臨下,是郭威自立建國的最大威脅。郭威手上的禁軍未必就是劉崇河東軍的對手,而趙匡胤兵變自立後,手上掌握的是柴榮打造的天下無敵的禁軍,而不服趙匡胤的李筠、李重進,手上只有雜牌軍,自不可以與郭威所處的環境同日而語。

《五朝宰相:五代十國裡的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