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帝說柴榮 1

柴榮,一個在歷史上不甚響亮的名字。他的知名度遠遠遜於他的繼任者趙匡胤。在歷史的舞台上,趙匡胤出盡了風頭,平荊南、收湖南,滅後蜀、掃南漢,定南唐,罷兵權,行文治。可歷史還有另外一層真實:趙匡胤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是因為他站在一個巨人的肩膀上。

這個巨人,就是周世宗柴榮。

在他五年半的帝王生涯中,郭威的養子幾乎征服了一切。趙匡胤所征服的那些帝國,在柴榮時代就已經對柴榮俯首帖耳了,南唐皇帝李璟被柴榮打服後,甚至肉麻地稱比自己小五歲的柴榮為父親。甚至,曾經掃蕩中原無敵手的契丹帝國,聽說柴榮的北伐軍浩蕩北上,嚇得哭作一團。

很遺憾,柴榮只有一個敵人沒有征服過,那就是時間。幾乎所有的史評家,包括因柴榮早逝而得益的宋朝的史評家都認為,如果柴榮不是英年早逝的話,一定會出現一個比肩秦漢的偉大帝國。

現在一提及趙匡胤,都知道他是宋朝的創建者,廟號宋太祖。其實,真正打開中原統一的,是趙匡胤的前任柴榮。柴榮在位期間,致力要做千古大帝的他他對用人制度、軍事制度、土地制度、食鹽制度、稅收制度、貨幣、城市建設、法律制度、思想文化、佛教、音樂、黃河治理等各個層面進行全方位的、具有顛覆性的改革。

而這一切,柴榮僅僅用了五年半。這是神一般的速度。

唐末五代以來瀰漫在中國上空的腐朽與絕望的氣息被柴榮一掃而空,而他留給繼任者的,則是一個幾乎完美的黃金帝國框架。三百年後,朱熹無限感慨著:「五代時什麼樣,周世宗一出便振!」

宋神宗趙頊當著滿朝文武的面對柴榮的早逝大發感慨:「使(柴榮)天假之年,其功業可比漢高祖。」

柴榮的完美,幾乎使人挑不出他的什麼毛病。就本文來說,歐陽修、司馬光、王夫之、趙翼、胡三省諸先生對馮道橫挑鼻子豎挑眼,雞蛋裡也要挑出骨頭來,但對柴榮,他們幾乎有褒無貶,極力歌頌。

明末清初的文學家孫琮在《山曉閣唐宋八大家選·歐陽廬陵》卷二評價《新五代史·周世宗論》:歐公(歐陽修)於五代本紀每加論次,不論十分許與之詞。以唐莊宗之賢也,而悲其末路。以唐明宗之仁也,而刺其不明,皆作抑揚相半之詞。獨於周世宗有揚無抑,有褒無貶。」

說到有褒無貶,宋初編撰的大型類書《冊府元龜》對歷代帝王的得失記載較多,而在所有讚美帝王仁善之政的篇幅裡,如《帝德》、《誡勵》、《革弊》、《招懷》、《卻貢獻》、《明罰》、《慎罰夫》、《念良臣》、《愍征役》、《褒功》、《惠民》、《納諫》、《講善·禮賢》、《禮大臣·褒賢》、《務農》、《英斷·明察》、《文學》、《仁慈》、《節儉》、《神武》、《悔過》、《崇儒術》、《寬恕》、《孝德》、《功業》、《興教化》、《審官》、《立制度》、《赦宥》、《訪問》、《選將》、《修武備》、《明賞》、《延賞》中,全部都有柴榮的正面記載。而在記載帝王惡政的篇幅中,如《惡直》、《猜忌》、《無斷》、《失政濫賞》、《姑息》,沒有有關柴榮的一字記載。

《五朝宰相:五代十國裡的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