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蔣英

錢學森為蔣英所吸引,這實在是一件再自然不過的事。她和他一樣,對音樂充滿激情。她優雅而聰慧,而且出身名門,家世背景不在錢家之下。

如果不是兩人的父親身為多年至交,錢學森和蔣英可能根本沒有機會見面。蔣英的父親蔣百里是國民政府的軍事顧問。他從小在浙江海寧長大,與錢家幾乎是半個同鄉。蔣百里與錢家治的友誼到底始於何時,如今已不可考,但種種跡象表明,他們很可能是總角之交。兩人都在杭州讀書,又在差不多同一時期留學日本。

青年時代的蔣百里就因聰敏好學而嶄露頭角。他喜歡辯論,不管走到哪裡都能引發論戰。他和錢家治都就讀於杭州的求是書院,但因為宣揚反對清政府的言論而被開除出去。不得不在別處完成學業的蔣百里遠渡東瀛,考取了著名的軍校日本士官學校。畢業時,他超過日本學生,名列班級第一,這令校方非常沒面子。在此之後,中國學生和日本學生被分在不同的班級中,以免再發生類似的情況。

幾年後,擔任保定軍官學校校長的蔣百里對袁世凱統治下的政治腐敗深感憤慨,竟然當著一群學生的面開槍自殺,子彈穿過腹部。正是因為這次未遂的自殺事件,才有了蔣英的誕生。在保定醫院養傷期間,蔣百里愛上了一名日本護士,並最終與其結婚。她為他生了5個可愛的女兒,鄰居們將她們稱做「五朵金花」。蔣英在家中排行第三,她於1920年出生於北京。

年僅3歲的蔣英就已經能歌善舞,花樣百出,為家裡增添了不少樂趣。錢家治非常喜歡她,於是向蔣百里請求收養蔣英。這多少有點替錢學森定下一門娃娃親的意思。蔣百里慨然應允。這樣,蔣英便和保姆一道,搬進了錢家,改名錢學英。12歲的錢學森既是蔣英的大哥哥,也是她的老師。他給她講故事,教她科學知識。沒過多久,在蔣英的心目中,這個「哥哥」就成了一個無所不知的化身。沒人確切知道蔣英到底在錢家待了多久,但的確沒過多少年,蔣英和錢學森就分道揚鑣,走上了各自的人生道路。

20世紀30年代,當錢學森在上海交通大學讀書時,蔣英考取了上海的一所私立貴族學校中西女中。10多歲的蔣英享受著財富與權力帶給她的種種特權。在那些通常只有貴族出身的女孩子才有機會接觸的運動項目中,她表現得非常出色。她是一名優秀的騎手和游泳健將。此外,她還學習聲樂和彈奏鋼琴。蔣百里非常鼓勵蔣英在音樂上發展,因為他本人便是古典音樂迷,常常在家裡高歌瓦格納(Wagner)的歌劇片段。

在上海,也許沒有比蔣家更好的接受文藝復興熏陶的所在了。這裡簡直是文化的天堂。當蔣英誦讀著唐詩宋詞時,蔣百里在一旁撰寫著關於西方歷史、憲政和戰略戰術的著作。身為一本文學期刊的編輯,蔣百里與當時知名的作家和藝術家保持著緊密的聯繫。他定期邀請世界級的文壇巨匠如約翰·杜威(John Dewey)、伯納德·羅素(Bertrand Russell)和泰戈爾(Rabindranath Tagore)等人訪華演講。毋庸置疑,蔣英因此得以時常親炙大師風采。耳濡目染這些本地名流和國際精英的舉止風範,蔣英因此擁有了一種常人所難及的見識氣度。

1936年,16歲的蔣英與家人一道,歷時3個月,周遊歐洲。身為蔣介石資深軍事顧問的蔣百里此行另有任務,便是考察意大利、德國和其他國家的軍備狀況。他深深地為歐洲領導人對空中力量的重視所撼動,於是上書國民政府,敦促盡早成立三軍聯防指揮部,統籌陸海空三軍。在蔣百里考察歐洲防禦系統的同時,蔣英卻為那裡的建築和音樂所迷醉。在意大利,她遊覽了梵蒂岡,仔細研究了一番那裡的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與繪畫,在古羅馬城的廢墟中,蔣英流連忘返。

剛到柏林,蔣百里就幫蔣英註冊了一所以紀律嚴明著稱的貴族高中。蔣英決定留在德國讀大學,專攻聲樂。這之後,她被柏林大學音樂系錄取,拜在著名男中音歌唱家赫爾曼·韋森伯恩(Hermann Weissenborn)的門下。

蔣英在柏林度過的前幾年是她一生中最安逸的時光。她白天學習語言,練唱,彈奏鋼琴,晚上則到音樂廳去欣賞歌劇、交響樂和獨唱會。「一進大學,我就感覺彷彿掉進了知識的海洋。」幾十年後,蔣英回憶道。柏林大學是一個靈感迸發、充滿詩意的理想環境。而蔣英逐漸變成了校園裡的風雲人物。在一張年輕時代的照片上,她的頭髮黑亮如漆,臉部線條精緻柔美,猶如天鵝絨的皮膚完美無瑕。她常常身著旗袍在學校的派對上演唱,美麗顛倒眾生。

然而,國際風雲的突變令這段迷人的時光戛然而止。1939年,德國入侵波蘭,歐洲捲入戰爭。在混亂與恐懼籠罩柏林的時候,蔣英在一家德國報紙上讀到了父親的訃告。在一次國內旅行中,蔣百里因為心臟病突發而去世。儘管蔣英非常希望回國見父親最後一面,但戰爭卻將她困在了德國。接下來的一年裡,她逃到了瑞士,在盧塞恩的一所藝術學院跟隨一位匈牙利小提琴演奏家繼續學習音樂。儘管戰爭肆虐歐洲,蔣英卻並未放棄學業。不久之後,她又輾轉到了慕尼黑,在慕尼黑藝術學院專攻瓦格納歌劇。

1946年,戰爭結束,地中海恢復通航。蔣英回到中國,與暌違11年之久的家人和朋友重聚。她決定在上海開始自己全新的音樂生涯,首場演出便選在了蘭心戲院。她優美的音色在上海本地報紙上引起了轟動,樂評家稱她為中國最優秀的女高音之一。南京和上海的藝術學院爭相延請她到校任教。只演出過一場之後,蔣英便如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照亮中國樂壇。

就在那場大獲成功的演出後不久,蔣英與錢學森見面了。她的「大哥哥」和童年時代的老師此時已經成為一位傑出的科學家,他夢寐以求,只盼能夠娶她為妻。

不幸的是,錢學森對求愛技巧十分不在行。以他慣常的那種單刀直入的風格,錢學森對蔣英說:「怎麼樣?你跟不跟我走?」期待更浪漫的事情發生,同時也不願與家人再度分離,蔣英拒絕了錢學森。幾天之後,錢學森又試了一次,和第一回一樣直接:「怎麼樣?你重新考慮過了嗎?我們結婚吧。去不去?」

錢學森已經下定決心,非蔣英不娶——如果她拒絕他,他將打一輩子光棍。為他的誠意所打動,蔣英最終接受了錢學森的求婚。1947年9月17日,兩人在上海舉行婚禮。

錢學森一周之後就要返回美國,蔣英計劃幾個月後再赴美與他會合。對於蔣英來說,前往美國是一個喜憂參半的選擇。意大利的一家大型歌劇院不久前剛邀請她前去演出,為了錢學森,她回絕了。她並不知道在美國是否還能找到類似的機會。

與此同時,錢學森卻似乎因為中國的糟糕狀況而改變了最初留在國內的主意。他給馮·卡門寫了一封伴有手繪圖片的長信,描述蔣介石統治下的種種苦難。看起來,錢學森還勸過他的朋友們,既不要留在中國,也別回到中國,因為政局實在太不穩定了。官員的貪腐無能、耽於內鬥、浪費成風、挪用公款已經夠令人難以忍受的了,更何況,現在又加上了前途未卜的內戰。

《蠶絲:錢學森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