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張作霖在內,每一任奉督都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要想在東北保持並發展個人的權勢,日本輕易得罪不起。
說起日本勢力在東北的存在和發展,就不能不提到日俄戰爭。按照戰爭結束時日俄簽訂的《樸次茅斯和約》,除俄國之前從中國租借的旅順、大連被轉租給日本外,俄國還將中東鐵路南段(也即南滿鐵路)以及沿線的行政、司法、警察及駐軍權轉讓給日本。這些權益被日本統稱為「滿洲特權」,日本人對此非常在意,認為是他們花了數十萬人命才從俄國老毛子手中搶得的戰果。
《樸次茅斯和約》達成時間不久,日本軍政界就發生了激烈爭論。以「滿洲軍」總參謀長兒玉源太郎為代表的一批軍人主張,應當以戰爭期間設立的「軍政署」為基礎,盡量擴大「滿洲特權」,而以伊籐博文、西園寺等人為代表的政壇元老們則認為東北畢竟還是中國領土,不顧條件地霸王硬上弓容易引起國際社會的干涉,他們的意見是只要維護好既有的「滿洲特權」即可,沒必要擴大。
當時元老派對日本軍隊還擁有很大的控制力和影響力,連兒玉這樣在日俄戰爭中打出名堂的軍人也不得不服,以後「軍政署」便被全部關閉。日本陸軍當局雖在「軍政署」問題上敗給了元老派,但一些人並不肯善罷甘休,他們仍企圖通過「滿蒙獨立」來達到自己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