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仇必報

郭松齡在率部開赴新民之前,將魏益三部留在了山海關。郭部主力兵敗巨流河後,魏益三拒絕張學良的招撫,正式加入了馮玉祥的國民軍。1926年1月,張作霖一方面派兵討伐魏益三,另一方面對山東境內的直魯聯軍進行支援。

因為郭松齡反奉,張作霖在一段時間內對關內完全無暇顧及。等到張郭戰爭結束,馮玉祥的國民軍已進佔京津,截斷京奉、津浦兩路,李景林被迫率直軍退往山東境內。與此同時,直系方面的靳雲鶚部又由河南進入山東,將津浦路兗濟段切斷,與張宗昌的魯軍在曲阜、兗州之間對峙。

北有馮玉祥,南有直系,令張作霖倍感壓力,尤其靳軍在山東的作戰也頗為得手,倘若這兩派真正攜起手來共同對付東北軍,那就太危險了,於是他決定派張景惠專程前往武漢,與吳佩孚聯繫,希望雙方能合力討馮。

吳佩孚是有著書生般一根筋脾氣的人,最恨朝三暮四、隨風轉舵之徒,他曾經對部下說:「今天聯甲倒乙,明天又聯乙倒甲,我姓吳的生平不幹這種事。」喜歡「幹這種事」的是他曾經的部屬馮玉祥,吳佩孚也因此對馮玉祥十分痛恨,即便佯裝與孫傳芳聯合討奉,其實還是想藉機給馮玉祥一下子。

郭松齡討奉,讓吳佩孚見識到了另一個奉系的「馮玉祥」。早在張郭戰爭期間,他就打電報給張作霖,大意是說從前馮玉祥倒戈,令我痛心,現在郭松齡倒戈,想必你也很痛心,我生平最恨的就是這些反覆無常的小人,現在我很願意幫助你。

有了這段插曲,張吳聯手便得以水到渠成。張景惠到武漢後,迅速與吳佩孚簽訂了合作討馮的協議。因為張吳合作,靳雲鶚遂與張宗昌戰前議和,並反過來協助直魯聯軍,沿京漢線向河南的國民軍發起進攻。

據張作霖的日籍顧問町野說,他也曾奉命先後拉攏孫傳芳、吳佩孚,而且第一個找的就是孫傳芳。只不過孫傳芳神情高傲,對與奉系結盟表示不屑,當著町野的面,他聲稱:「我絕不跟張作霖這種壞蛋合作,也不必借用潦倒者吳佩孚的軍隊。在不久的將來,我就將統一天下,請你放心。」町野碰了一鼻子灰,扔下一句「豎子不足談」,便放棄了對孫傳芳的說服。

儘管孫傳芳不肯和奉系合作,但對於張作霖而言,有一個吳佩孚願意和他站一塊也就夠了。在東北軍、直軍、直魯聯軍的三路攻擊下,國民軍很快就陷入了困境,戰局發生重大轉折。馮玉祥以讓出熱河為條件,希望與張作霖達成妥協,但張作霖根本不想接這個茬。不僅如此,在偵知郭松齡之變實際亦為馮玉祥所鼓動後,他還打破原先對王永江等人許下的承諾,準備大舉進兵關內以洩憤。

民初政壇很多風雲人物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吳佩孚是眼睛裡揉不進沙子,對一切背叛行為都無比憎惡,張作霖則是有仇必報,打敗了一定要報復,等到打勝了再讓人。這跟他打牌的風格非常相像,同樣是喜歡贏不喜歡輸,輸了很不高興,但贏了再還給你沒關係。

據說第二次直奉戰後,張宗昌原本並沒有分到地盤,他無事可做,就天天陪張作霖打牌,結果每天都大輸。當時張宗昌也沒什麼錢,輸了便叫部下替他還錢。他的參謀四處張羅,到處借貸,最後已經輸到了數百萬,張宗昌只好如實告訴張作霖:「我沒錢了,部下的餉也發不出去。」張作霖一聽,就設法讓張宗昌當了山東督辦,山東相對來說是個富裕的省份,也等於張作霖是把更多的錢還給了張宗昌。

在張郭戰爭中,張作霖被看似不沾邊的馮玉祥狠狠陰了一道,可以說是輸慘了,那他就必須報復,為此可以不計代價,不論得失。袁金鎧曾說:「張雨帥向來遇事一直向前鑽,顧頭不顧屁股,加上楊宇霆從後面向前緊撥,將來不撞在牆上不休。」張作霖確實就是這樣的人,上了馬絕不肯再下來,除非對手已經自動倒地。

《張作霖大傳:一個亂世梟雄的崛起與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