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里山前做戰場,牧童撿得舊刀槍,順風吹動烏江水,好似虞姬別霸王。」項羽終結之戰,首先有個小小的熱身賽,賽場就在九里山。
公元前202年十月下旬,這一年劉邦五十五歲,距離他生命的終點,只剩下六個年頭了。他最渴望的就是,在自己退出人生舞台之前,先行把剛剛三十一歲的項羽打回娘胎。於是劉邦項羽,各率十萬兵馬,對峙於淮陽地區。韓信就是在這個關鍵時刻突然南下,兵至九里山,向楚軍邀戰。
項羽騰不出手對付韓信,就派楚上柱國項它出場,可憐項它名不見經傳,哪裡能是韓信的對手?
但是項它可不這麼認為,而且項它甫出,就擊潰了邀戰的齊軍。楚軍大喜而狂追,結果,九里山下,伏兵四起,把楚軍通通包了餃子。楚柱國項它,被韓信捉了俘虜。
趁此機會,商販灌嬰的機動騎兵迅速向彭城移動,一舉打破彭城,端掉了項羽的老巢。而後齊軍在江蘇北、安徽北及河南東一帶跑來躥去,兵鋒直插項羽主力軍的側背。
腹背受敵,項羽陷入絕境之中。這時候的他,可憐到了無以復加,由於老巢被端,後方失陷,楚軍已經無所依憑。正所謂孤軍難立,無奈之下,他率了楚國的軍政官吏,攜帶大量的貴重物資,向東南方向撤退。這時候的楚國,形同於消亡,項羽成為了流失軍政權,危機重重,困苦艱難。
行至垓下地區,項羽停下來,找來大將季布、鍾離昧商量,大家一致認為,垓下這個地方蠻好,地勢險要,可以構築工事以備防禦,藉機整頓軍備,恢復士氣,以期與漢軍展開決戰。於是項羽將十萬楚軍一分為三,季布統一隊兵馬,屯於垓下西側與南側。鍾離昧統一隊兵馬,屯於垓下東部及北部。項羽自率主力軍,在垓下做無定向游轉。
得知消息,漢軍、齊軍、梁軍及九江軍紛紛趕往垓下,要參加這場規模龐大的盛宴。聯軍的佈置是:齊軍韓信駐於垓下東北地區,這實際上是韓信故意的,為了救他的老夥計鍾離昧。淮南王英布的九江兵,駐於垓下的西南地區,正對著大將季布,這也是故意的,英布和季布也有秘密的關係,攔在季布的面前,就是為了放季布一條生路。梁王彭越指揮的梁軍,駐於垓下的北部地區,以為一支機動的有生力量。
大戰在即,劉邦將全部的軍事指揮權移交給韓信,並提出要求,務須一戰而殲滅項羽。於是韓信以將軍孔熙為左路,以費將軍陳賀為右路,韓信自統主力,於中路展開主攻。劉邦跟在韓信的屁股後面督戰,劉邦的後面還跟著周勃等人。憤怒的項羽衝出營壘,與昔日手下的儀仗隊員展開激烈交火。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驍勇善戰的項羽,這時候卻疲軟無力,被韓信打得一退再退,最後徹底退回營壘之中,閉關不出,拒絕再戰。
楚漢時代的攻戰技術比較落後——這個意思就是說,相比於攻壘技術,當時的營壘是很堅固、很難打破的。在劉邦與項羽的交手之中,一旦失利,劉邦的做法就是迅速逃入營壘之中。一旦逃進去,項羽就無計可施。現在項羽也學了劉邦的縮頭術,讓劉邦看得咯咯直樂。
項羽不肯出來,怎麼辦呢?
這時候張良出來說:「這事好辦,咱們不是有潛伏的內線項伯嗎,讓項伯把項羽叫出來。」
「怎麼個叫法?」
「四面楚歌!」
說到這個「四面楚歌」,它已經構成傳統文化中的固定成語,表示眾叛親離的意思。據史料記載,張良建議,以楚方投降過來的人,和漢軍中善唱歌者,組成文藝宣傳隊,每夜圍繞著楚營,不停地唱楚詞楚歌。
項羽這邊,兵困垓下,兵少食乏,處境非常險惡。前線堅守營壘的士兵,每日黃昏,戰事止息時,就能聽到四周傳來的楚歌之聲。這歌聲勾起了士兵的思鄉情結,喚醒了他們心中美好的願望——哪個渾賬王八蛋,把他們從溫暖的家中強拖到戰場上來,與素昧平生的陌生人生死血拼?這所謂的帝王基業,與他們有什麼關係?
壘前士兵的士氣,受到了不可修復的挫傷。
但受到挫傷的,只是前線士兵的銳氣,營中深處並沒有受到絲毫影響。因為當時沒有擴音裝置,壘外的歌聲,絲絲縷縷,最多只能透入營壘的邊緣,再往前就危險了。大嗓門的歌手,說不定被黑暗中一箭射來,當場穿喉,這就划不來了。
所以這個夜半歌聲,實際上並非是唱給壘前士兵們聽的。漢軍所希望的聽眾,只是項羽一個人。
但項羽的中軍帳,在歌聲抵達不到的軍營深處,這又該怎麼辦?
於是項伯應時出場,他負有重大使命,必須要讓項羽聽到這四面八方的夜半楚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