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朝廷照我去做官 6.洞房獨坐讀史書

二十二歲那一年,曾子城的笨爹曾麟書老先生,還在不屈不撓地繼續參加府試。這可憐的老傢伙,他出生在書香之家,早已接受了讀書是人生必然之事,偏偏他老人家沒什麼天分,這兒子都二十二歲了,他仍然是個發奮落榜的自考生,繼續奔波在趕考的路上。

這一次考府試,他帶了大兒子曾子城一塊考。可最終的結果,讓這爺倆哭也不是,笑也不妥,說不出來的彆扭,說不出來的不自在。

考試結果,笨爹曾麟書一舉奪得府試第一名,這對曾家來說是大喜之事。

可還沒等曾麟書歡天喜地,裡邊卻又扔出一張試卷,一個姓廖的學官滿臉怒氣衝了出來:「哪個叫曾子城?出來!你個渾蛋東西,會寫文章嗎?文章也不會寫你跑進來撒什麼歡?這裡是考場,不是野豬林!」

曾子城文理不通,發充佾生!

後面這個佾生,是指當時文廟舉行祭祀活動時擔任服務生的小角色,服務生倒沒什麼關係,問題是當時考試制度極苛,被列為劣等的考生,照例是以掛牌通告的方式加以羞辱。曾子城同學以其文理不通,大名就被學台懸牌,讓這個蟒蛇娃淪為了世人譏諷的笑柄。

笨爹勇奪第一名,兒子卻被懸牌羞辱,這可給曾家人出了個天大的難題,這事,家裡是應該慶賀呢?還是應該慶賀呢?還是應該熱烈慶賀呢?

這起詭異事件,也導致了那名姓廖的官員成功地逃脫了蟒蛇娃曾子城的陰險報復——遇到這種事,曾子城真的沒心思報復別人了,快想想自己是怎麼弄到這種丟人現眼的份上的?

這次羞辱對曾子城傷害極大,時隔三十五年,五十七歲的曾國藩剿捻失利,自請辭職,並寫信給弟弟曾老九曾國荃說:「老弟呀,你哥哥我真可憐啊,這輩子吃了不知多少虧,第一次就是二十二歲那年,被學台懸牌羞辱,說你哥文理不通——『餘生平吃數大塹……第一次壬辰年發佾生,學台懸牌,責其文理不通』。」

可問題是,曾子城腦子是慢人一拍或多拍,可是他在學習上佔盡了腦子慢的便宜,比別人更能夠用功,怎麼會落得個文理不通的評價呢?

會不會是考官弄岔了?

要不,明年咱們再試試?

實際上,到了學台懸牌之時,曾子城已經連續六次衝擊府試了,而他的笨爹曾麟書,參加府試的次數已經沒法細數了。笨爹曾麟書考了整整一輩子,如果同樣的事情再發生在兒子身上,那曾家人可真沒咒念了。

沒咒念也沒辦法,次年,曾子城二十三歲,硬著頭皮重返長沙,去進行他的第七次府試衝擊。

嘿!這一次,曾子城竟然闖關成功,順利過關,一舉拿下府試,跟他親愛的笨爹同入縣學,從此父子改同學啦!

雖然曾子城闖關成功,但他並不是第一名。而七次連闖,六次失敗的慘痛,卻從此牢牢地蟄伏在他的心裡,讓他終生難以擺脫。日後他深情地回憶道:「我這一輩子,科舉是非常順利的,就是這個開端,這個府試,竟然連考了七次,而且最後的結果還不是第一名,這讓我老曾丟老臉了,夜裡回想起來,猶如釘芒在背,坐臥不安呀!」

但不管怎麼說,當時的府試大概相當於現在的高中畢業,曾子城總算對得起等他整整九年的老婆了。於是這一年,歐陽凝祉把女兒送了過來,讓他們小夫妻大婚,而後曾家人亢奮不已,枕戈待旦,為曾子城衝擊京試做準備。

次年,曾子城順利拿下中試——這大概相當於高考資格通過,然後去找他的堂叔曾大啟借銀子。

不好意思,曾麟書全家一門心思閉門讀書,不事治產,連曾子城的趕考路費都拿不出來,只好麻煩曾大啟了。

曾大啟慨然允諾,借給曾子城二十兩銀子,二十五歲的曾子城順利抵達京師,進入考場,並迅速地落榜了。

第二年,皇太后六十大壽,例加一次科舉考試,於是曾子城二度衝擊,並再次成功落榜。

當時朝廷是三年一次大考,這次落榜,再考就是兩年之後的事情了。所以曾子城也不在京中戀戰,而是走清江,下揚州,繞金陵,溯長江西上,狠狠地飽覽了祖國大好河山。抵達睢寧,發現書攤上有部二十三史,於是向同鄉借了百金,還不夠買書,又把衣服也給賣了,捧著這套二十三史,興沖沖回家了。

看到兒子落榜歸來,卻買了這麼昂貴的一套書,不能吃又不能穿,扔灶裡生火卻又不夠用,當時笨爹曾麟書輕微歎息一聲,說:「乖啦,我的好兒子,你為了買這套書,讓家裡欠下一屁股的債。你爹我呢,盡量想辦法還人家錢。可有一樣,如果你能把這套書圈點一遍,就算對得起你爹辛苦還債了。」

曾子城說:「安啦老頭,一言為定,你還債,我讀書,咱們開始吧……」

曾子城的一根筋精神展現了出來,此後整整一年,他基本上沒出屋門,就坐在桌前讀這套二十三史。

這世上帶給人最大智慧的,莫過於歷史!讀史讓人明智,讓人洞悉人性。因為歷史是人類的歷史,演繹的是人性的規律。倘能夠洞悉人性之律,自然也就跨過了智慧的門檻。這個道理幾乎人人都明白,但又有誰能耐得住寂寞,在洞房裡枯坐一年而讀盡古來史書呢?

即使是現在,也沒幾個人肯幹這笨事。

但曾子城肯。

因為他笨!

他笨到了找不到個不讀書的借口——而聰明人有著無數不讀書的借口。但當曾子城讀過這套二十三史之後,他已經完成了從笨蛋到智者的逆襲。除非有誰也像他這樣下一番笨功夫,否則,在智慧領域就無法與曾國藩相比。

他仍然是那麼的笨,卻已經擁有了智慧。

二十八歲那年,曾子城再赴京師。但由於他這兩年只是一味讀書,他的笨爹曾麟書也是只讀書不做事,此時的曾家已經是家徒四壁。幸好親戚們湊了三千弔錢給他當路費,他一路上節省著用,到了京師只剩下三弔錢了。

這一年,他金榜題名,成了主考官穆彰阿的記名弟子,並改名曾國藩。

本來他是沒資格進翰林院的,但御史勞崇光——他也是湖南人,就義無反顧地站出來,替曾國藩主持公道,要求當時的道光皇帝給點面子,把曾國藩的名次往前挪一挪。道光帝從諫如流,把曾國藩的名次往前一挪,於是曾國藩就混入了翰林院庶吉士之列。

這個庶吉士,大概相當於現在的讀研,就是在翰林院深造,深造三年,而後還有一輪大考。考得最差勁的,就可以外放做個縣官之類。考得好的,那就有可能成為皇帝身邊的近臣。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古中國讀書人最不切實際的幻想,在曾國藩身上竟爾成真。

人生得志,曾國藩的蟒蛇娃習性,終於肆無忌憚地顯露了出來。

他開始欺壓良善。

《笨人的成聖之道:曾國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