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11 秦皇島上的文學因緣

「當你寫不出文章來的時候,你就該閱讀或旅行。」那幾年我南船北馬,心中渴求安定,旅行二字,味同嚼蠟。那時我讀文藝小說義憤填膺(主流文藝作家愛寫現實人世的愁苦不平,鼓勵抗爭),讀愛情小說愁腸百結,幾乎沒力氣揭開書本,沒奈何,我找上武俠。

那年代,文學界極力貶低武俠小說,認為寫武俠的不是小說家,讀武俠的不是文學人口,我在學校讀書的時候,武俠是「禁書」。我以「反抗期」的心情走進小說出租的商店,挑選了王度廬的《寶劍金釵》,這是我第一次仔細閱讀武俠小說,沒想到,他寫得很好嘛!休要再說武俠小說有敘事而無抒情,《寶劍金釵》的愛情筆到情到,筆不到的地方情也到,而且常在情何以堪時調門突然拔高,我至今沒有忘記他說,人際關係像瓷器,一旦出現裂縫,無論怎樣修補也不能完整如初。他寫的是武俠,總有一股柔情灌注其間,感動我,又不使我像雪人一樣溶掉,我對武俠的看法立即改變。

王度廬真正把我引進武俠的大門,接著我讀了他的《鶴驚崑崙》、《臥虎藏龍》,這樣的小說為何有人口誅筆伐?我左看右看找不出理由。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導演李安在好萊塢把《臥虎藏龍》拍成電影,奪得奧斯卡金像獎,王度廬再度受人注意。聽說還珠樓主是承先啟後的大師,我喜歡他的《青城十九俠》,他創作豐富,雖然多半結構有缺點,他筆下的臉譜、身段、場景、奇功異能,給後來的武俠小說建立了許多原型。我也看了向愷然的《江湖奇俠傳》,鄭證因的《鷹爪王》,白羽的《十二金錢鏢》,他們文筆簡練遒勁,句句到位,我覺得順心可口。

文章寫到這裡停筆尋思,世上確有一些惡行,道德不能防止,法律不能制裁,人們盼望武俠手段能夠救濟。「俠」是「人間天理」,信俠和信神有相通之處,「武俠和神話」,可有人拿這個題目做論文?初期的俠士好像沒有私生活,他們是理想化的人物,可稱「神格武俠」,後來武俠也有自己的社會,那個社會裡也有種種不公平,俠士彼此之間也有鬥爭,俠士也可能受欺凌陷害,有些武俠中人也做壞事,他們是「人格武俠」。神格武俠只須關心弱者的痛苦,而人格武俠,讀者也得關心他們的痛苦。人格武俠比較好看,是武俠小說的進步,似乎同時也是對武俠人物的解構。

我想,武俠小說算是一種「情節小說」,情節掛帥,情節密集,以情節之優劣定作品之優劣。嚴格而論,海明威的《老人與海》只有一個情節:老漁夫出海,好不容易捕到一條大魚,回航途中,大魚的肉被鯊魚吃光了,只剩下一副骨頭架子。若是武俠,中文三萬字總得寫出十幾個情節來,情節密集,把自然風景、人物心理、哲理思考、美感經驗擠出去,全力訴諸好奇心的滿足,所以武俠小說能使人廢寢忘餐,堪稱「殺時間」的利器。後來我到台北,聽說台灣大學一位名教授不幸喪女,教授和夫人整天看武俠小說度過最悲痛的日子,他們把當時能找到的武俠小說統統讀完了。

那時代的武俠小說也許禁不起嚴格的文學檢驗,但是左翼陣營徹底否定武俠,我仍然覺得很難理解。武俠浪跡江湖,「江湖」向來與「廟堂」相悖,武俠除暴安良,濟弱扶傾,又和「社會主義良心」可以掛鉤,毛澤東能從《紅樓夢》中看出階級鬥爭,為何忽視了武俠小說中的「階級意識」?左翼文壇欣賞《血濺鴛鴦樓》,推薦《打漁殺家》,怎能比武俠刀山血海、快意恩仇?中共宣傳革命,利用一切「民族形式」,唯獨放過武俠小說,真想知道他們當年是怎麼考量的。武俠小說是沒有受「紅粉沾染」的文學門類。

由武俠切入,我找到偵探,它也是一種「情節小說」。福爾摩斯是這一門類的魁首,必然要瞻仰,我一本一本看完他的「大全集」。我看了英國女作家克裡斯蒂的《東方快車謀殺案》,後來知道她是西方偵探小說黃金時代的開創者之一。我看過《俠盜亞森羅賓》,法國作家的作品,他的全名裡也有一個「莫裡哀」。

我認為還是福爾摩斯最迷人。原來一隻腳印,一個煙斗,一張看來隨手亂畫的便條,都可以是險谷入口,高峽棧道。原來人生的重巒疊嶂經不起這樣單刀直入。原來我們的行為都會留下證據,而證據就在受人忽視的日常瑣事之中。讀福爾摩斯探案和讀《聖經啟示錄》差不多,都能產生因果恐懼,只是福爾摩斯比耶穌曲折有趣。

《施公案》、《彭公案》、《海公案》是本國古典,當然要拜讀。這些奇案雖然知名度很高,一拿來跟福爾摩斯比就索然乏味了!包公、彭公那樣武斷草率,任意推理,信任神話和巧合,過程簡單粗糙,也是一種可怕。包公、彭公的確破了許多冤案,但是用他的方法一定破不了那些冤案,也許還會製造冤案!寫小說的人為才情功力所限,只能預設破案的結局,支持包公、彭公的行為,為了目的正義、犧牲程序正義。我後來知道,它正好反映了、助長了中國人論斷是非的態度:經驗主義優於證據主義。軍中流行一句話,凡是幹過三年軍需的人一律可以槍斃,保證沒有一個是冤枉的。福爾摩斯若是聽到這句話,一定嗤之以鼻。

我也讀到程小青的《霍桑探案》,他模仿福爾摩斯,還有孫了紅的《魯平奇案》,他模仿亞森羅賓(魯平、羅賓,連名字都近似)。我後來知道,就文學創作而言,模仿低於原創,但是這兩位民國作家畢竟使用了較為嚴謹的推理,反映了比較複雜的社會結構,勝過《包公案》、《彭公案》、《海公案》多多,但「三公」是朝廷命官,民間嚮往公正廉能、不畏權勢的好官,所以愛聽三公斷案。後來《包公案》改編成電視連續劇,故事重新設計,原有的缺點完全改正過來,收視率自始至終居高不下。

我覺得武俠小說和偵探小說有共同點,兩者都是「俠」,一個武俠一個文俠(我到台灣後一度鼓吹文俠)。也可以說,武俠是體制外的偵探,偵探是體制內的武俠,兩者都情節密集,都必須設計情節與情節間的鉤連糾結,需要緊密的結構。我後來知道了結構和邏輯的關係,邏輯觀念發達的社會才產生福爾摩斯。

胡適博士說《紅樓夢》不好看,因為沒有 plot,《基度山恩仇記》才好看。武俠和偵探都很注重 plot,偵探小說發展為推理小說,我也逐漸定型為理性的讀者。我也讀二流的、速朽的武俠和偵探。那時有人說,武俠訴諸人們的報復心,偵探訴諸人們的好奇心,報復和好奇都不是人類高尚的情操,所以……又過了好多年,我知道武俠也罷,偵探也罷,都是作品的題材,作家的藝術是把題材處理成某種高級象徵,道在天地、道也在螻蟻,作品不以他的敘寫分大小,而以它的隱藏分大小。那時候武俠偵探沒人做到,我懷疑他們也沒人知道,直到金庸出現……

基於模仿衝動,我也編過幾個情節掛帥的故事。

我們奉命闖入建在深山裡的一座迷宮,任務是把躲藏在裡頭的人全部殺死,不許留一個活口。那夜是中秋節,月光照得見每個人的眉毛,但迷宮是黑暗的。我們冒險點亮所有的火把,沒想到裡面的人業已逃走,沒留下半絲半縷線索,連桌椅床鋪茶杯草紙都消失得乾乾淨淨,我們希望地上有腳印,門把上有指紋,也都落了空。看樣子他們知道首領要下毒手。

首領非常憤怒,他下達嚴厲的指令,必須追殺所有的逃犯。這幾乎是一樁不能完成的任務,我們根本不知道住在裡面的人是誰,首領沒有任何具體指示。我們重回迷宮搜查,只見一片虛空死寂,唯一的動態是迷宮裡面有一道流泉溢出宮外,形成一條小溪,躲在裡面的人無須出來取水,行蹤就更為隱秘,我們的調查工作就更為困難。

我們住在迷宮裡研究案情,早晨到溪旁捧起水來洗臉,水明如鏡,照見每個人的影子,我們聽一位巫師說過,每一個拿流水當鏡子的人,他的面相永遠留在水裡,如同照相機的底片感光,高明的巫術能使隱沒的人影顯現。

千方百計找到那巫師,帶他到溪旁察看,他說水中人影都戴著面具,只有一人例外。我們教他把那人的相貌畫出來,真令人驚駭莫名,那人就是我們的首領。我們立刻殺死了巫師,有人發抖,他知道首領必定殺死我們,我們決定分頭逃亡,終身戴著面具,即使和情婦上床也不取下來。我們永遠不用溪流洗臉,我們都立志使自己永遠消失,使自己消失比使別人消失更難,你得殺死一個自己,再長成一個自己。

我們約定,三十年後的中秋節,再到別墅後面的小溪旁聚晤,取下面具洗臉,那時首領應該已經死了。小溪依然清澈,可是沒想到首領突然出現,不消說他一直偵察搜尋我們的行蹤,雖然他已老態龍鍾,我們還是魂飛魄散。可是……大家重逢以後,情節怎麼發展呢?我沒有能力把故事完成。

我還設計過一個故事,作家在攤開的稿紙前面坐了很久,他想寫一個故事,心中空空,不能落筆。忽然發生了奇怪的事情,紙上自動顯出字來,速度很快,立刻連成一行,馬上佔滿一頁兩頁。那並不是他要寫的文章,但是那是一篇很好的文章,預料有許多人愛讀,一個作家很難抵抗這樣的誘惑,他簽上自己的名字。……然後呢?然後應該發生驚人的事件,對吧?我也不能把它完成。

算是開卷有益吧,偵探小說給我許多邏輯訓練。那時社會普遍缺乏邏輯思考,用意識形態論事。他們口中筆下的事實不是事實本身,而是對事實的詮釋。事實的發展永遠是合乎邏輯的,事實的「詮釋」卻往往違反邏輯,這裡那裡都是意識形態正確、邏輯錯誤的頑童或玩童。

舉例來說,那時流行的口號是「中國人不打中國人」,可是共軍一面說,一面攻打國軍,國軍也還擊反攻或主動攻擊。這一方說,國軍是美帝走狗,不是中國人,另一方說,共軍是蘇聯的爪牙,不是中國人。事實上都是中國人,一經詮釋都成了外國人。當初提出「中國人不打中國人」,真正的意思是:我可以打你,你不能打我。那時我的同儕都不能發現其中的謬誤。

三民主義有句話:「民生主義就是共產主義。」於是有人宣傳,三民主義就是共產主義。我的同儕竟不能發覺,民生主義只是三民主義的一部分,部分是共產主義,並不等於全部是共產主義,原典的意思是,三民主義可以包含共產主義,並非共產主義可以包含三民主義。何況下面緊接著說,「共產主義是民生主義的理想,民生主義是共產主義的實行」,國民黨要實行的仍是民生主義。我的同儕幾乎都不能這樣條分縷析。國民黨敗退台灣,痛定思痛了二十年後,黨國元老梁寒操還在黨員代表大會上發出驚人之論,他說國民黨反中共,反俄共,並不反對共產主義,因為總理說過民生主義就是共產主義。他老人家還是三民主義理論家呢!全場愕然,後台「把場」的蔣經國氣得面無人色。

那時有人批評知難行易,認為人的行為並不根據他的知識,而是根據他取得利益的方法。他也舉出許多例證,其中一個是針對當時的通貨膨脹而發,人人知道「囤積」使市面上物資短缺,使通貨的流通量增加,使貨幣貶價的速度更快,但是人人都急忙把手中的錢拋出去,買更多的柴米油鹽回來。報紙以半版的地位刊出這人寫的論文,可見他並非等閒之輩。但是我不服氣,古往今來,分明有多少人為了抽像目標自動拋棄了現實利益!照他的說法,這些人為名,而名也是利,這就混淆了「名」和「利」兩個名詞的界限,他說道德滿足也是利,他又混淆了理想和現實的界限。他對「利益」一詞沒有嚴格的定義,他的大前提也就模糊不清。

我悶在心裡有口難開。我想盡辦法找《中央日報》看,希望有人反駁澄清,似乎沒有。我不自量力,自己寫文章寄去,當然也沒登出來。我到台灣以後認真讀了幾本講述邏輯的書,我本來沉默寡言,我的邏輯癖把我變成一個喜歡辯論的人。

另一方面,武俠使人果斷,偵探使人冷酷,對我的寫作大概有負面影響。至少寫小說不能快刀斬亂麻,馬上把結論提出來。小說,尤其長篇小說,常常要糾纏不清,渾沌不明,敘述的過程即是風景,過程比目的更重要,「感覺」比理解更重要,這些並不能從那時我讀的武俠或偵探中學到。那個租書店的東牆擺武俠偵探,西牆擺著秦瘦鵑的《秋海棠》,張恨水的《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劉雲若的《紅杏出牆記》。那時徐和張愛玲受委屈,他們的小說也被打入通俗作品,和以上諸人同列。我常想,如果我那時不看東牆看西牆,把那半牆社會言情、鴛鴦蝴蝶一氣讀完,我又會怎麼樣?

《關山奪路:回憶錄四部曲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