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君子之澤,五世而斬

在大唐貞觀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在秀麗的終南山裡,那蒼松綠柏環繞的翠微宮裡,先曾祖父太宗皇帝正在含風殿染病在床。那座行宮是祖父的避暑宮殿,和長安有一溪谷相通,溪谷之中,風光佳絕,清流橫貫谷中,清澈見底,潺湲成韻,自山巒間瀉下,流往長安南郊,南郊近珠江湖一帶,別墅山莊,櫛比鱗次。終南山再前行,並於峰巒嵯峨的太白山脈。但終南山在長安附近,高出長安約有一千尺,自為一平原,隱僻幽靜,別成一天地。終南山這所行宮,構造簡單,是一座農莊式的別墅,用一座舊宮殿拆下來的木材建築。太宗皇帝一向作風如此。以大唐一代開國君王之尊,宮殿樓台,決不求其輝煌壯麗。自己居住在隋朝遺下的宮殿裡,數處小補加修,已覺稱心滿意,因為他深知過去數十年中,兵連禍結,庶民飽受塗炭,貧困未蘇,大興土木,必增稅收,並非造福百姓。在皇宮之中,他確曾飭建凌煙閣,但那是為了紀念二十四位開國功臣,因為他們多年保駕,東征西戰,奠定邦國之基,使百姓重享太平之福。太宗皇帝極重道義,修建凌煙閣,純粹是感念當年戰場上的將士和友人。把諸功臣的肖像繪在凌煙閣上,一則藉以慶重臣之功,一則藉以志太宗自己的勳勞。

太宗皇帝兩個月前染患痢疾,雖然有時顯得輕些,但始終沒有完全治好。全身精力似乎都已耗盡,現在虛軟虧損已甚。他覺得大去之日已經為期不遠了。

太宗皇帝今年五十二歲,不幸身染重病。因為身為武人,雖然年過半百,但素質極健壯,對猛將謀士真是深仁厚澤,為古今所稀有。太宗以天縱英才,領袖群倫,為人直爽而寬厚,臣子有過,必坦誠相告,自己有過,也命臣子力諍直諫。太宗御下,英才賢士,濟濟一時,剛毅廉直,盡於朝政。仁聖天子一片愛臣之心,文武百官無限敬君之意。不知為了什麼,臣子雖眾,竟覺得集眾才於一身,也不及太宗皇帝之英偉睿智。太宗皇帝在戰場之上,不避石矢煙塵之險,曾親率大軍遠征高麗,又統率諸將北征突厥,擊潰突厥聯軍,西方拓邊至突厥斯坦,臨近了裡海。又曾遣將自北部進攻印度,迫使尼泊爾入貢天朝。太宗為人大公無私,平易近人。雖然虯髯如戟,可以懸弓,看來猙獰可畏,實則仁厚愛民,如葆赤子。即此一點愛民之心,就構成了輝映千古的大唐的力量。太宗皇帝深得民心,而人民對大唐皇室的效忠就招致了武氏夢幻的破滅。以上所述正好做本書後文的對照。

太宗一次駕臨一所監獄,看見一些已經判決處死的囚犯,便問他們:「你們是不是願意看看父母呢?」待決的囚犯狐疑不信。太宗說,「我是你們的皇帝。我放你們回家。回家去看看你們的父母子女吧,明年秋天再來受刑。」

囚犯聞聽,真是驚喜萬分,都被釋還家。次年秋季來臨,又回監獄就刑。囚犯以為罪有應得,都樂於就死,無所怨尤。在當年,一個死因之定讞,要經過地方級三次審判,再上訴最高審判的大理寺,大理寺要與皇家的門下省的代表和中書省的代表共同審判。太宗皇帝之縱囚還家純係一時的情感,自然不足為訓。但是也可以說此等事不可無一,無須有二,正是太宗寬厚仁德的一股子真情。

太宗皇帝既已染病虛弱,於是想到繼承大統一事。太子為晉王治,太宗駕崩後,即位為高宗。

在家庭方面,太宗皇帝並不幸運。一個心愛的好公主幾年前死去,死時才三十六歲。太宗皇帝的文德長孫皇后真是賢德之至。每逢大臣直諫,觸怒了太宗,她總是支持大臣,力陳大臣是忠君愛國,皇上應當察納忠言。長孫皇后之兄長孫無忌,雖然是太宗的良臣謀士,皇家的股肱,長孫皇后卻永不許她兄長掌權太重。當她病勢垂危的時候,有人提議要請皇上頒布大赦,藉以感動神靈。皇后說:「不可以。這是以我私人之事置於國法之上。人命都由天定。若是行一善而可延長數年壽命的話,我一生從來沒做惡事。若是只憑行善不能修得壽數,祈壽又有何用?」臨終之時,她遺命葬於山丘足矣,不必廣築陵寢,藉以節省民力。她說,埋葬之義,只不過埋穢物,使不暴露於外而已。長孫皇后不愧一個有真知灼見的賢德之女。有如此的賢妻在旁,太宗之聖德偉大自不足怪。但不幸正當盛年,長孫皇后就染病逝世。賢德之名後代景仰不衰,也非無故了。長孫皇后死後,太宗震悼萬分。大臣勸慰之時,太宗說:「我當然知道,人都不免一死。不過,以前在危難之時,皇后始終在旁扶助,善進忠言,如今失一良友,失一夥伴,悲痛曷已!悲痛曷已!」

長孫皇后死後,太宗竟大異於前,沉溺於女色,但賢德如長孫皇后之女人,終難再遇。嬪妃雖眾,太宗始終沒再立皇后。隨後最年輕的晉陽公主又不幸早亡,年才十二歲,真是傷透了皇上的心。晉陽公主嫻雅可愛,在世時總是跟著太宗皇帝,皇帝上朝時她要送到虔化門。晉陽公主與晉王治兩小無猜。當時晉王治身為太子,一次晉王要上朝侍觀朝儀的時候,她竟至哭泣,以為再不能相見。在公主亡故之後,太宗的多愁善感的個性全顯了出來。一個月之內,他常常垂淚,不思飲食。臣僕請他照常用膳的時候,他說:「我太愛這個孩子,悲傷無法抑制。究竟怎麼回事,我也不知道。」

太宗皇帝就是這樣的人:對人民公正仁愛,在戰場之上英勇無畏,箭法如神,部下驍勇善戰,突厥人聞聲膽裂;在家裡的時候,卻溫和仁厚。

《武則天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