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永遠困擾當權者的接班人問題

太宗皇帝為什麼立晉王治那樣軟弱無能的人,做他千秋萬歲之後繼承大統的人呢?這也許是他生平的一個大錯。太宗有十四子,由十位母親所生。長子常山王承乾,四子魏王泰,九子晉王治,都是賢德的長孫皇后所生,三人都極有機會被立為太子。可是好竹難免生惡筍,在後代子孫方面,皇帝也難免不如意。初立太子,長子承乾粗鄙無賴,與娼優孌童為伍。有一次,他使朋友打扮成突厥人,裝作在喪禮中圍著死人跳舞,他自己躺在地下假裝死人,然後猛然一躍而起嚇唬他們。他就以此為樂。雖請國內名儒為師,皇上也沒法使他進德修業。泰為第四子,理應立為太子,太宗也已經暗中決定傳位於他。泰生得英俊,為人端肅,有學問,善詩文,從各方面看,都會成為一個有道明君。太宗使他住在武德殿鄰近,武德殿為上朝的大殿,並且每月撥給他的花費比其他皇子都多。泰的勢力迅速強大起來,太子遂有恐懼之心。於是兄弟不睦,繼之以凶爭惡吵,埋怨不平,父皇煩惱萬分。終於太子承乾舉兵反。朝廷雖然輕而易舉地將叛亂平定,太宗終以太子不肖引為恥辱。

一天散朝以後,皇帝吩咐賢臣長孫無忌及另外兩位大臣隨後入宮。入內之後,太宗勃然大怒說:「一個人怎麼會有這麼不肖之子!」於是從牆上摘下寶劍,便欲自刎。長孫無忌自然趕緊拉住。在凌煙閣中,無忌位居二十四功臣之首,忠正賢明,太宗對他言聽計從。

太宗問無忌說:「現在該怎麼辦呢?」這時太子承乾已廢,尚未伏誅。皇帝必須作一個重要的決定。若立四子泰為太子,兄弟相爭,必傷一人。無忌奏稱:「依臣愚見,當立晉王治為太子。」太宗說:「立那個東西?你的話也許不錯。承乾和泰的仇恨已深。立泰則泰將來必殺承乾,否則承乾必會造反而殺泰,我敢斷言。若立治為太子,將來繼承大統,泰與承乾二人性命尚可保全。治為人仁厚忠誠,只是過於軟弱,可是……我真不知道怎麼好。」

聖明的太宗皇帝犯了個錯誤。為了救一個卑劣浪子的一條命,他立了晉王治嗣承皇位。晉王治為人軟弱無能,優柔寡斷,的確沒有統治大唐帝國的才能。太宗後來漸漸又猶疑起來。一天,他向長孫無忌說:「你讓我立了治為太子……我自己真不知道……」不管怎麼樣,嗣承大統的問題總得解決,一勞永逸,避免將來的紛爭。於是皇帝下詔稱:前太子既然已廢,並且貶謫在外,今立九子晉王治為太子,日後繼承大統,如再有人企圖繼承皇位或重行論及嗣承一事者,立予嚴辦。

當時太子治已二十二歲,業已娶妻,生有四子。雖不失為一位良善青年,但怯懦脆弱,英明不足。因為生來賦有深情,忠誠恭順,倒頗得太宗皇帝歡心。太宗已經為他選擇了一個賢淑的女子,就是將來的王皇后,現在正隨太宗皇帝住在宮中。太子地位不同於眾,自己有宮殿、太傅、隨侍官員,天子照例從高官顯宦之中,挑選道德文章一時無兩之士,教導太子。即令在終南山裡,在太宗皇帝宮殿之旁,太子也佔有宮室。

太宗皇帝駕崩的前幾天,召他一向倚畀甚殷的兩位大臣到榻前。一個是太尉長孫無忌,另一個是中書令褚遂良。褚遂良對君主一片忠心赤膽,太宗皇帝一向視同兄弟。今日被皇帝召來,以備將來執行皇帝遺命,這是殊榮,也是重任。太宗皇帝知道太子登基為帝,將來必然需人輔助,長孫無忌和褚遂良二人又堪寄以重任。太宗皇帝托付其人,將來歷史自可證明,但是太宗有一事考慮欠周——就是高宗的為人。

現在,褚遂良、長孫無忌、太子、太子之妻都在含風殿太宗皇帝的臥房裡。太宗握著褚遂良的手說:

「這些年來,卿二人對孤忠心輔佐。現在將二卿召來,受孤遺命。二卿都知道,太子為人仁厚,事孤至孝。我好兒好婦,托於二卿,望善為輔佐,趨吉避凶,謹守寡人遺范,永保宗社!將來國事,盡付二卿之手。」

長孫無忌與褚遂良既受太宗遺命,即為顧命大臣,對幼主即如伯叔。當然,長孫無忌原來就是高宗的舅父。

太宗又轉向兒子及兒媳,命二人單膝跪下,拜遵遺命。又向太子說:

「有遂良無忌二卿為輔,汝可無憂了。」

於是褚遂良受命將遺命寫下。褚遂良寫畢,太宗又向遂良說:「自從起兵以來,無忌始終如孤左右手。孤開國登基,大都得他輔助。將來勿容奸人加害,如違朕命,就是不忠。」

褚遂良聽畢,鄭重承諾。太宗知道遂良一諾千金,卻沒料到遂良將來要對付一個婦人。現在,那個婦人正在太宗的屋子裡——僅僅是一個侍女。

《武則天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