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1]

阿勃拉莫夫·費奧多爾·亞歷山德羅維奇(1920—1983),作家,政論家,批評家,文學評論家;副博士(1951),列寧格勒大學蘇聯文學教研室教師、主任(1951—1960)

阿瓦庫姆·彼得羅維奇(康德拉季耶夫,1620/21—1682),宗教活動家,大司祭,舊禮儀教派創始人之一,宗教作家

聖奧古斯丁(奧勒留·奧古斯丁,354—430),宗教活動家,神學家,傳教士,宗教哲學家;基波納主教(395年起)

阿維林采夫·謝爾蓋·謝爾蓋耶維奇(1937—2004),古典語文學家,聖經研究專家,文化學家,翻譯家,詩人;科學博士(1979),蘇聯科學院高爾基世界文學研究所科研人員(1971—1991),莫斯科大學教授(1989—1994),維也納大學教授(1994年起)

阿克薩科夫·謝爾蓋·季莫費耶維奇(1791—1859),作家,文學與戲劇評論家

阿爾達諾夫·馬克·亞歷山大羅維奇(原姓蘭道,1886—1957),作家,職業撰稿人,歷史學家,哲學家,文學評論家,化學家;1918年起移居國外,自1940年移居美國

亞歷山大·尼古拉耶維奇二世(1818—1881),俄國沙皇(1885年起)

亞歷山大·亞歷山大羅維奇三世(1845—1894),俄國沙皇(1881年起)

亞歷山德拉·費多羅夫娜(費奧多羅夫娜)(黑森和萊茵大公國阿利薩·維克多利亞·葉蓮娜·路易莎·別阿特利斯郡主,1872—1918),俄國皇后,尼古拉二世的妻子(1894年起)

阿列克謝耶夫·米哈伊爾·瓦西裡耶維奇(1857—1918),軍事首長,步兵上將(1916),志願軍的創始者與最高領導人

阿列克謝·米哈伊洛維奇(至靜者)(羅曼諾夫,1629—1676),俄國沙皇(1645年起)

阿列克謝·尼古拉耶維奇(羅曼諾夫),大公(1904—1918),皇子(俄國皇位的繼承者),尼古拉二世和亞歷山德拉·費多羅夫娜的兒子

阿馬爾裡克·安德烈·阿列克謝耶維奇(1938—1980),政論家,歷史學家,劇作家,社會活動家,持不同政見者;1976年起移居國外

安德列耶娃·奧莉加·維克托羅夫娜,見:切爾諾娃-安德列耶娃. .

安德列耶夫·亞歷山大·瓦季莫維奇(1937年生),俄法語及瑞士語翻譯;. . 安德耶耶夫之孫,. . 安德列耶娃—卡爾萊爾的弟弟

安德列耶夫·瓦吉姆·列昂尼多維奇(1902—1976),詩人,小說家;. . 安德列耶夫之子:1917年起移居國外

安德列耶夫·列昂尼德·尼古拉耶維奇(1871—1919),作家,戲劇家,職業撰稿人;1917年起移居國外

安德列耶娃—卡爾萊爾·奧莉加·瓦季莫夫娜(原姓安德列耶娃,1930年生),俄法語及美語(1951年起)翻譯,畫家,藝術及文學批評家,記者,回憶錄作者,出版商;. . 安德列耶夫的孫女,. . 安德列耶夫的姐姐

安德列耶夫家族:瓦吉姆·列昂尼多維奇(見詞條:安德列耶夫·瓦吉姆·列昂尼多維奇),他的妻子奧莉加·維克多羅夫娜切爾諾娃—安德列耶娃(見詞條:安德列耶娃·奧莉加·維克多羅夫娜),他們的孩子亞歷山大·瓦吉莫維奇(見詞條:安德列耶夫·亞歷山大·瓦吉莫維奇)和奧麗佳·瓦季莫夫娜·安德列耶娃—卡爾萊爾(見詞條:安德列耶娃—卡爾萊爾·奧莉加·瓦季莫夫娜)

安年科夫·尤里·巴甫洛維奇(1889—1974),畫家,藝術及戲劇批評家,回憶錄作者,作家;1924年移民國外

阿拉貢·路易(Aragon,1897—1982),法國詩人,作家,政論家,職業撰稿人,出版家;文學與社會活動家,法國「抵抗運動」參與者

阿倫特·漢娜(Arendt,1906—1975),德國、美國哲學家,歷史學家

亞里斯泰迪茲(公元前530—467),雅典國務活動家,軍事統帥

亞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古希臘哲學家,百科全書式的學者

阿里斯托芬(公元前446—385),古希臘喜劇作家

阿爾曼德·伊涅薩·費奧多羅芙娜(本名是伊涅斯·伊麗莎白·佩紹·德·愛爾本維爾,又名斯戴芬、斯捷芳,1874—1920),革命活動家

阿斯塔菲耶夫·維克多·彼得羅維奇(1924—2001),作家,職業撰稿人

阿法納西耶夫·亞歷山大·尼古拉耶維奇(1826—1871),民俗學家,歷史學家,文學評論家

阿赫瑪托娃·安娜·安德烈耶夫娜(本姓格連科,1889—1966),詩人,翻譯家,作家,文學評論家

巴別爾·伊薩克·埃曼努伊洛維奇(自稱為鮑別爾,1894—1940),作家,職業撰稿人,劇作家

巴熱諾夫,索爾仁尼琴小說《第一圈》中的人物形象原型

巴爾扎克·奧諾雷·德(Balzac,1799—1850),法國作家,劇作家,職業撰稿人,政論家

巴拉巴什·尤里·雅科夫列維奇(1931年生),文學評論家,果戈理研究專家,批判家,政論家,文學工作者;科學博士(1969),蘇聯科學院藝術史所所長(1975—1977)、高爾基世界文學研究所所長(1975—1977),《蘇聯文化報》主編(1983—1985),蘇聯文化部第一副部長(1977—1986)

巴斯圖諾夫·弗拉基米爾·伊萬諾維奇(本名為薩斯—科爾沁斯基,1894—1986),演員,導演,戲劇及社會活動家,自由撰稿人,《美國之音》文學欄目的編輯與播音員(1954—1965);軍官,第一次世界大戰俄羅斯軍隊史的資料收集者,1920年起移居國外

巴赫金·米哈伊爾·米哈伊洛維奇(1895—1975),文學評論家,藝術理論家,哲學家

貝雅特麗齊(迪·巴爾蒂,de Bardi,本名為波爾季納麗,Portinari,約1266—1290),但丁的戀人和繆斯

貝克·安利·弗蘭蘇阿(Becque,1837—1899),法國劇作家,文學批評家

別林斯基·維薩里昂·格裡戈裡耶維奇(1829年之前叫別雷斯基,1811—1848),文學批評家,政論家;《祖國紀事》和《現代人》雜誌批評專欄的編輯(前者是1839—1846年,後者1847年起)

伯爾·亨利希·特奧焦爾(Boll,1917—1985),德國作家,翻譯家,政論家,社會活動家,國際筆會主席(1972—1973);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1972年)

別洛夫·瓦西裡·伊萬諾維奇(1932—2012),鄉村散文作家,政論家

別雷·安德烈(原名鮑裡斯·尼古拉耶維奇·布加耶夫,1880—1934),詩人,作家,文學評論家,象徵主義理論家,文韻學家

本—雅科夫·阿弗拉姆,以色列歷史學家(1943年起),翻譯家,自由撰稿人,猶太復國運動參與者

博爾格·戴維德(Burg,1933年生),英國語文學者、斯拉夫學家,蘇聯問題專家,翻譯家;索爾任尼琴生平傳記作者之一(1972)

柏格森·亨利(Bergson,1859—1941),法國哲學家;傑·弗朗斯學院教授(1900—1914),國際聯盟國際智力合作委員會主席(1921年起);諾貝爾獎獲得者(1927年)

別爾嘉耶夫·尼古拉·亞歷山德羅維奇(1874—1948),哲學家,政論家,出版商;青年基督教聯盟出版社(YMCA-Press)社長(1925年起),宗教哲學雜誌《道路》編輯(巴黎,1925—1940);1922年起移居國外

貝利亞·拉夫連季·巴甫羅維奇(1899—1953),國務、政治活動家,蘇聯內務人民委員(1938—1945),國防委員會委員(1941);政治大清洗及驅逐少數民族的主要執行者之一

貝塞爾·弗裡德裡希·威廉(Bessel,1784—1846),德國數學家,天文學家

貝多芬·路德維希·凡(Beethoven,1770—1827),德國作曲家,鋼琴家

勃洛克·亞歷山大·亞歷山德羅維奇(1880—1921),詩人,劇作家,文學批評家

博格達諾維奇·巴維爾·尼古拉耶維奇(1883—1973),軍事及社會活動家,上校(1921);《1941年8月侵入東普魯士》一書的作者(1964);1918年起移居國外

鮑格羅夫·弗拉基米爾·格裡戈裡耶維奇(1884—1931年後),經濟學家,回憶錄作者;. . 波格羅夫的哥哥;1918年起移居德國

鮑格羅夫·格裡戈裡·伊薩科維奇(原名格爾什·別哈拉夫,1825—1895),作家,俄羅斯猶太文學創始人之一;. . 鮑格羅夫的祖父

鮑格羅夫·德米特裡·格裡戈裡耶維奇(莫爾傑海〔莫爾德科〕·格爾什科維奇,1887—1911),無政府主義者,暗探局密探,刺殺. . 斯托雷平的兇手

鮑格羅夫·葉夫謝伊·格裡戈裡耶維奇(格爾捨維奇),. . 鮑格羅夫的叔叔

鮑羅夫家族:格裡戈裡·格裡戈裡耶維奇(格爾什·格爾捨耶維奇,?—1918),律師,公職律師,基輔地產商,慈善家,及他的妻子葉卡捷琳娜·雅科夫列夫娜(本姓羅什科維奇);. . 鮑格羅夫的父母

博德默·馬丁(Bodmer,1899—1971),瑞士語語言學者,圖書鑒賞家,收藏家,銀行家,科學和文藝事業資助人,社會活動家;國際紅十字會副主席(1947—1964),國際圖書協會副主席(1963年起),瑞士圖書鑒賞學院總管,馬丁·博德默基金(包括博物館和圖書館)創始人(1970)

鮑裡斯·費奧多羅維奇·戈都諾夫(1552—1605),俄國沙皇(1598年起),國家統治者(1587年起)

鮑羅瓦婭·奧麗迦·沃爾夫芙娜(1957年生),翻譯家,文化學家,奧斯曼帝國猶太曆史與文化方面的專家;副博士(2002)

鮑斯克·阿倫(Bosquet,原名阿納托利·亞歷山德羅維奇·比斯克,1919—1998),法國作家,詩人,劇作家,翻譯,文學批評家,自由撰稿人

鮑恰羅夫·謝爾蓋·格裡戈裡耶維奇(1929年生),語文學家,19世紀俄羅斯文學詩學問題專家;副博士(1956),蘇聯科學院高爾基世界文學研究所研究員(1956年起)

勃蘭特·維利(Brandt,原名赫爾別爾特·艾恩斯特·卡爾·福拉姆,Frahm,1913—1992),德國國務、政治活動家;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總理(1969—1974),外交部部長(1966—1969),社會主義共產國際主席(1976年起);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1971年)

勃列日涅夫·列昂尼德·伊裡奇(1906—1982),國務、政治活動家,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1964—1982),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1960—1964,1977年起);蘇聯元帥(1976),四次獲蘇聯英雄獎章(1966,1976,1978,1981)

布羅茨基·約瑟夫·亞歷山德羅維奇(1940—1996),俄裔美籍(1972年起)詩人,翻譯家,文學批評家,劇作家;諾貝爾文學獲得者(1987年)

布羅克豪斯·弗裡德裡希·阿諾爾德(Brockhaus,1772—1823),德國出版商,布羅克豪斯公司創始人,《布羅克豪斯百科全書》出版者

勃朗特·艾米莉·傑恩(Bront,1818—1848),英國詩人,作家

布貝爾·馬丁(Buber,1878—1965),德國猶太及以色列哲學家;美因河畔法蘭克福大學(1924—1933)和耶路撒冷大學教授(1938—1951),以色列科學院首任院長;1933年起移民瑞典,1938年起移民巴勒斯坦

布貝爾—諾伊曼·瑪格麗特(Buber-Neumann,本姓圖靈,Thuring,1901—1989),德國共產主義(後為反共產主義)政治家,回憶錄作者,歷史學家;哲學家. 布貝爾的兒媳婦

布勃利科夫·亞歷山大·亞歷山德羅維奇(1875—1941),鐵路工程師,社會活動家兼政治家,第四屆國家杜馬代表(1912—1917),臨時政府交通部政治委員;1917年起移居國外

布科夫斯基·弗拉基米爾·康斯坦丁諾維奇(1942年生),政治家兼社會活動家,政論家,回憶錄作者;蘇聯持不同政見運動發起者之一

布爾加科夫·米哈伊爾·阿法納西耶維奇(1891—1940),作家,劇作家

布爾加科夫·謝爾蓋·尼古拉耶維奇(謝爾蓋神甫,1871—1944),哲學家,神學家,經濟學家;巴黎神學院的創始人、教授(1925年起);1922年起移居國外

布寧·伊萬·阿列克謝耶維奇(1870—1953),作家,詩人,自由撰稿人;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1933年);1920年起移居國外

布爾科夫斯基·鮑裡斯·瓦西裡耶維奇(1912—1985),海軍軍官,阿芙樂爾號巡洋艦歷史學家,海軍中校;博物館管理人,阿芙樂爾號巡洋艦中央海洋軍事博物館分管局長;索爾仁尼琴《伊萬·傑尼索維奇的一天》中的人物原型

布爾柳克·大衛·大衛多維奇(1882—1967),俄羅斯、美國詩人(1992年起),畫家;《色與韻》(Color and Rhyme)雜誌的出版者(1930年起);1920年起移居國外,1932年起移居美國

布爾采夫·弗拉基米爾·利沃維奇(1862—1942),歷史學家,自由撰稿人,出版商,革命活動家;1918年起移居國外

布哈林·尼古拉·伊萬諾維奇(1888—1938),政治家、國務活動家,革命家,經濟學家,政論家,自由撰稿人,漫畫家;聯共(布)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1919—1924)、委員(1924—1929);《消息報》主編(1934—1937.1)

培根·弗朗西斯,聖-阿爾本子爵(1621)(Bacon,Viscount St Albans,1561—1626),英國哲學家,歷史學家,法學家,政治家,經驗論創始人;首席檢察官(1613—1621),維魯蘭男爵(1618—1621)

畢希納·格奧爾格(Buchner,1813—1837),德國劇作家

瓦依達·安傑伊(Wajda,1926年生),波蘭導演,編劇

瓦文薩·萊赫(Wałęsa,1943年生),波蘭國務、政治、社會活動家,人權維護者;波蘭總統(1990—1995),團結工會創始人和領導者(1980—1990),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1983年)

瓦連廷諾夫·尼(原名為尼古拉·弗拉基斯拉沃維奇·沃爾斯基,1879—1964),革命活動家,自由撰稿人,政論家,哲學家,經濟學家,回憶錄作者;1930年起移居國外

瓦爾沙夫斯卡婭·塔吉亞娜·格奧爾吉耶夫娜(原姓傑柳基娜,1923年生),翻譯家,俄羅斯僑民文學及社會活動家

瓦特·亞歷山大(Wat,原姓赫瓦特,Chwat,1900—1967),波蘭詩人,作家,翻譯家,回憶錄作者;波蘭未來派創始人之一

韋伯·馬克斯(馬克西米利安·卡爾·艾米利,1864—1920),德國社會學家,哲學家,歷史學家,政治經濟學家,法學家

維吉爾(普布留斯·維吉留斯·馬羅;公元前70—前19年),古羅馬詩人

維爾特·魯道夫·凡(van Wehrt,原名漢斯·魯道夫·別爾恩多爾夫,Berndorff,1895—1963),德國自由撰稿人,作家,歷史學家,軍官;黨衛軍成員

維戈列裡·姜卡爾洛(Vigorelli,1913—2005),意大利作家,自由撰稿人,文學批評家,藝術研究家;社會活動家

維德梅爾·齊格蒙特(Widmer,1919—2003),瑞士政治家、國務活動家,蘇黎世市市長(1966—1982)、歷史學家,作家,自由撰稿人

威塞爾·埃利(埃利埃澤爾)(Wiesel,1928年生),猶太-美國及法國小說家,記者,社會活動家;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1986年),波士頓大學教授;1955年起定居美國

維納威爾·馬克西姆·莫伊謝耶維奇(1862或1863—1926),律師,猶太政治、社會活動家,民法學專家,立憲民主黨(1905)領導人與創始人之一,爭取俄羅斯猶太人民平等權利聯盟創始人之一(1905);《民法簡報》雜誌出版者(1913—1917);1919年起移居國外

維諾格拉多夫·阿列克斯(謝)(Vinogradov),美國建築師,為索爾仁尼琴找到了在卡文迪什的住所

維特凱維奇·尼古拉(科卡)·德米特裡耶維奇(1919—1988),化學家,副博士,布良斯克交通機械學院教研室主任(1970年起);. . 索爾仁尼琴的朋友

維特·謝爾蓋·尤里耶維奇(1849—1915),國務、政治活動家,財政大臣(1892—1903),大臣委員會主席(1903—1906);回憶錄作者

符拉季米羅娃·莉婭(原名尤麗婭·弗拉季米羅夫娜·赫羅姆欽科,原姓杜勃羅夫金娜,1938年生),詩人,翻譯家,作家,編劇;1973年起定居在以色列

弗拉索夫·安德烈·安德烈耶維奇(1901—1946),軍事活動家,附敵活動領導人,中將(1942);「俄羅斯解放軍」總指(1945.2.28—1945.5.12)

弗拉索夫·列昂尼德·弗拉基米爾羅維奇(約1930-?),海軍軍官,. . 索爾仁尼琴的朋友,索爾仁尼琴的小說《發生在科切托夫卡車站上的故事》的人物原型

沃茲涅先斯基·安德烈·安德烈耶維奇(1933—2010),詩人,作家,畫家,建築師

沃伊諾維奇·弗拉基米爾·尼古拉耶維奇(1932年生),作家,詩人,持不同政見運動參與者;1980—1992年移民國外

沃爾科夫·弗拉基米爾·(尼古拉耶維奇)(Volkoff,1932—2005),法國小說家,劇作家,政論家,詩人,翻譯家

沃爾孔斯基·安德烈·米哈伊洛維奇(1933—2008),法國、俄羅斯(1947—1972)作曲家,古鋼琴家,指揮家

沃爾孔斯基·謝爾蓋·米哈伊洛維奇(1860—1937),戲劇及社會活動家,教育家,指揮家,批評家,自由撰稿人,回憶錄作者;雅克—達爾克羅茲方法韻律體操的宣傳者;皇家劇院經理(1899—1901),韻律體操培訓班經理,專業雜誌編輯(1912—1914);1921年起移民國外

沃洛申·馬克西米裡安·亞歷山德羅維奇(原姓基裡延科—沃洛申,1877—1932),詩人,翻譯家,文學、藝術批評家,畫家

伏爾泰(Voltaire,原名弗朗索瓦·馬利·阿魯埃,Arouet,1694—1778),法國哲學家,作家,歷史學家

沃爾夫·貝爾特拉姆(貝爾特)·達維德(Wolfe,1896—1977),美國歷史學家、馬克思主義者,政治家及工會活動家,政論家;美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1919)

沃爾姆瑟(-米戈)·奧莉加(Wormser-Migot,原姓尤格爾森,Jungelson,1912—2002),法國歷史學家,納粹集中營問題研究者,18世紀中歐歷史問題專家

沃龍斯基·亞歷山大·康斯坦丁諾維奇(1884—1937),革命者,批評家,藝術理論家,自由撰稿人,出版活動家

沃羅尼揚斯卡婭·伊麗莎白·傑尼索夫娜(1903—1973),. . 索爾仁尼琴的助手和打字員;在克格勃強制她交出由她保存的《古拉格群島》手稿後上吊自縊

弗蘭格爾·彼得·尼古拉耶維奇,男爵(1878—1928),軍事將領,政治活動家,白衛軍運動領導者之一(1918—1920)

弗魯貝爾·米哈伊爾·亞歷山德羅維奇(1856—1910),畫家,雕塑家

維亞傑姆斯基家族,公爵,俄國貴族的一支;羅塔廖沃領地的所有者

維亞傑姆斯基·列昂尼德·德米特裡耶維奇,公爵(1848—1909),軍事、農業、國務活動家,少將(1887),騎兵隊總督(1906);阿斯特拉罕州州長(1888—1890),沙皇貴族領地總管理局局長(1890—1899),國家議會代表(1899—1901;自1906年)

蓋達爾·葉戈爾·鐵木羅維奇(1956—2009),國務、政治活動家,經濟學家,科學博士(1990);1990年代初期經濟改革領導者與思想家之一,俄羅斯聯邦財政部部長(1991.11.6—1992.4.2),俄羅斯政府總理(1992.6.15—1992.12.15),俄羅斯聯邦經濟部部長(1993.9.22—1994.1.20);「俄羅斯民主選擇」黨主席(1994—2001);經濟政策研究所創始人、所長(1990年起)

加裡奇·亞歷山大·阿爾卡季耶維奇(原姓金茲堡,1918—1977),詩人,作曲家,劇作家,編劇,詞作者,自由撰稿人,維法運動參與者;1974年後移民國外

伽羅華·埃瓦裡斯特(Galois,1811—1832),法國數學家,伽羅華理論創始人,共和黨人、革命者

加梅爾·鮑裡斯·伊薩科維奇(1923—1946),衛國戰爭參加者,莫斯科大學學生;死於集中營

漢姆生·克努特(Hamsun,原姓彼得遜,Pedersen,1859—1952),挪威作家,政論家,詩人;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1920年)

加涅茨基·雅庫布(雅科夫·斯坦尼斯拉沃維奇)(原姓弗斯滕伯格,1879—1937),波蘭及俄國革命者,國務、金融活動家,外交官;蘇俄國家銀行委員會主席(1917—1920),蘇聯對外貿易人民委員部委員(1920—1929),全蘇音樂、文娛演出和雜技表演聯合會會長(1932—1935),蘇聯革命博物館館長(1935年起)

加切夫·格奧爾吉·德米特裡耶維奇(1929—2008),哲學家,文化學者,文學評論家,藝術理論家;哲學科學博士(1983)

黑格爾·格奧爾格·威廉·弗裡德裡希(Hegel,1770—1831),德國哲學家

格列爾·米哈伊爾·雅科夫列維奇(1922—1997),歷史學家,文學評論家,記者;巴黎索邦大學教授(1969—1990);從1963年起(還有人說是從1957年起)僑居國外

喬治烏·康斯坦金·維吉爾(Gheorghiu,1916—1992),羅馬尼亞、法國作家,詩人,神學家,宗教活動家,外交官;1944年起移民,1948年移居法國

赫拉克利特·愛菲斯(公元前544—483年),古希臘哲學家

格爾林格(赫爾林格)—格魯德津斯基·古斯塔夫(格采利)(Herling Grudzin'ski;1919—2000),波蘭作家,政論家,文學批評家,自由撰稿人;1945年移民,1995年移居意大利

赫爾岑·亞歷山大·伊萬諾維奇(1812—1870),俄羅斯作家,自由撰稿人,哲學家

赫爾采·傑奧多爾(Herzl,1860—1904),奧地利劇作家,自由撰稿人,詩人,批評家,法學家;猶太社會政治活動家,國際猶太復國主義組織創始人,猶太復國運動的奠基人

格爾舒尼·弗拉基米爾·利沃維奇(1930—1994),持不同政見運動參與者;詩人,回文作家

黑森·尤里·伊西多羅維奇(伊耶古達·伊茲拉伊列維奇,1871—1939),歷史學家,檔案專家,俄羅斯猶太史問題專家,《蘇聯科學院學報》編輯(1930—1935);作家,詩人

歌德·約翰·沃爾夫岡·馮(Goethe,1749—1832),德國詩人,作家,自然科學家,哲學家

基麥爾·尼古拉·尼古拉耶維奇,見:. . 蘇哈諾夫

興登堡·保羅·路德維希·安東(全名貝內肯多夫·馮·興登堡,Beneckendorff und von Hindenburg,1847—1934),德國軍事家、國務活動家,陸軍元帥(1914);東線司令(1914—1916),總參謀長(1916—1919),德國魏瑪共和國總統(1925—1934)

金茲堡·亞歷山大·伊利伊奇(1936—2002),自由撰稿人,出版商,人權活動家;1979年起移居國外

金茲堡·葉夫蓋尼婭·謝苗諾夫娜(索羅莫諾夫娜)(1904—1977),自由撰稿人,歷史學家,回憶錄作者;回憶錄《崎嶇之路》一書的作者

基羅夫·卡爾·拉格納爾·克努特(Gierow,1904—1982),瑞典導演,詩人,劇作家,翻譯家,戲劇及社會活動家;《斯文斯卡·達格勃拉傑特》報文學欄編輯(Svenska Dagbladet,1946—1951),皇家話劇院藝術指導(1951—1963),瑞典科學院常任秘書(1964—1977),諾貝爾委員會成員(1963年起)、主席(1970—1980)

希特勒·阿道夫(Hitler,原名希克利戈魯別爾,Schicklgruber,1889—1945),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黨魁(1921—1945),德意志第三帝國元首(1933—1945)

格林卡·米哈伊爾·伊萬諾維奇(1804—1857),作曲家,俄羅斯古典音樂之父

格柳克斯曼·安德烈(Glucksmann,1937年生),法國哲學家,政治學家,政論家,《新哲學家》小組領導者之一

霍布斯·托馬斯(1588—1679),英國哲學家,政治家

果戈理·尼古拉·瓦西裡耶維奇(1809—1852),作家,劇作家,政論家,批評家

戈都諾夫·鮑裡斯·費多羅維奇,見:鮑裡斯·費多羅維奇·戈都諾夫

戈利科夫,地區政治指導員

戈利岑娜·索菲婭·卡爾羅夫娜,公爵夫人(原姓馮·麥克,在第一次婚姻中改姓利姆斯卡婭—科爾薩科娃;1867—1935),社會活動家,教育組織者,農業女子學校創始人之一(1908);娜傑日塔·菲拉列托夫娜·馮·麥克之女(原姓弗羅洛夫斯卡婭,1831—1894),. . 柴可夫斯基的密友和資助人

高樂·夏爾·安德烈·約瑟夫·馬裡(1890—1970),法國國務、軍事、政治活動家,陸軍准將(1940),第五共和國總統、創始人(1959—1969),總理、國防部長(1958.6.1.—1959.1.8.)軍事理論家

戈洛溫·亞歷山大·雅科夫列維奇(1863—1930),畫家,舞台設計師;彼得堡皇家劇院藝術總監(1902—1917)

戈洛溫·尼古拉·尼古拉耶維奇(1875—1944),軍事將領,歷史學家,理論家,少將(1914),中將(1917);尼古拉軍事學院教授(1909—1914);1920年起移居國外;在二戰時期因作為一個叛國者被抵抗運動判處死刑,但最終猝死

荷馬(公元前8世紀),古希臘詩人

戈爾巴喬夫·米哈伊爾·謝爾蓋耶維奇(1931年生),國務、政治、社會活動家,蘇共中央總書記(1985—1991),蘇聯總統(1990—1991)

戈爾斯·喬治(Gorse,1915—2002),法國國務、政治活動家,外交家;駐阿爾及利亞大使(1963—1967),濱海布洛涅市市長(1971—1991),主管外事的國務委員(1961—1962),信息部部長(1967—1968),勞動就業部部長(1973—1974)

高爾基·馬克西姆(原名阿列克謝·馬克西莫維奇·彼什科夫,1868—1936),作家,劇作家,自由撰稿人,社會活動家

霍夫曼·約阿希姆(Hoffmann,1930—2002),德國軍事歷史學家,否認納粹的大屠殺行徑,二戰蘇聯附敵分子史專家;德國聯邦國防軍軍事歷史研究中心研究員(1960—1995)

格拉巴麗—巴謝克·瑪麗婭·葉夫蓋尼耶夫娜(原姓巴謝克,1893—1975),經典語文學家,德國詞典學專家,古希臘、羅馬語翻譯家

格拉斯·君特(Grass,Gra s,1927年生),德國作家,詩人,劇作家,雕塑家,線條畫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1999年)

戈列尼耶·理查德(Grenier,1926—2002),美國自由撰稿人,電影評論員,小說家

格裡鮑耶多夫·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1795—1829),劇作家,外交官,作曲家

格羅斯曼·瓦西裡·謝苗諾維奇(約瑟·索羅莫諾維奇,1905—1964),作家,自由撰稿人,化學工程師

格羅托夫斯基·葉日(Grotowski,1933—1999),波蘭話劇導演,教育家,戲劇理論家、革新者

胡佛·赫伯特·克拉克(Hoover,1874—1964),美國國務、政治活動家,美國總統(1929—1933),「戰爭、革命與和平圖書館」創立者(1919)(現為胡佛研究所)

古利·羅曼·鮑裡索維奇(1896—1986),作家,自由撰稿人,批評家,出版商,社會活動家,白衛軍運動參與者

古諾·夏爾·弗朗索瓦(Gounod,1818—1893),法國作曲家,音樂批評家;巴黎奧費翁合唱團團長

古爾科(羅麥科—古爾科)·瓦西裡·約瑟夫維奇(Gounod,1818—1893),軍事、社會活動家,回憶錄作者;少將(1904),騎兵總督(1916);西線總指揮(1917.3.31—1917.5.22),總指揮部代理司令(1916.11.10—1917.2.17);「俄羅斯傷殘聯盟」的創建者、主席(羅馬,1929年起);1917年10月15日起移居國外

古奇科夫·亞歷山大·伊萬諾維奇(1862—1936),政治、國務活動家,「十月十七日同盟」黨領導者,第三屆國家杜馬主席(1910—1911)

雨果·維克多·瑪麗(1802—1885),法國詩人,作家,劇作家,藝術理論家

達芬奇·萊奧納多,見:萊奧納多·達·芬奇

達裡·弗拉基米爾·伊萬諾維奇(1801—1872),作家,辭典學專家,民族學者

丹·費奧多爾·伊利奇(原姓古爾維奇,1871—1947),革命家,政治活動家,孟什維克理論家、領導人之一,回憶錄作者;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國外代表團(1923—1940)團長,《新道路》雜誌出版者(紐約,1941年起);1992年起移居國外

達尼埃利·讓(Daniel,生於1920年),法國自由撰稿人,政論家,作家,回憶錄作者;《新觀察家》雜誌(Le Nouvel Observateur)創始人之一

達尼埃爾·尤里·馬爾科維奇(1925—1988),詩人,作家,翻譯家,人權捍衛者

丹洛普·約翰·巴列特(Dunlop J. Barrett,生於1942年),美國政治家,歷史學家,蘇聯與當代俄羅斯政治問題專家;胡佛研究所研究人員(1978—1979,1985年起),奧別林斯基學院教授(俄亥俄州,1970—1983)

但丁·阿利蓋利(杜蘭特·傑利伊·阿利格耶裡,1265—1321),意大利詩人,哲學家,政治活動家

戴高樂·夏爾,見:高樂·夏爾·安德烈·約瑟夫·馬裡

戴克斯·皮埃爾·喬治(Daix,1922年生),法國作家,自由撰稿人,藝術研究者,歷史學家,文學批評家,畢加索創作研究專家及友人;抵抗運動參與者;《列特爾·弗朗西斯》雜誌編輯(1948—1972)

傑曼特·彼得·齊格蒙多維奇,見:. 克列斯

傑緬季耶夫·亞歷山大·格裡戈裡耶維奇(1904—1986),文學評論家,批評家;列寧格勒日丹諾夫大學蘇聯文學教研室主任1948—1953),《新世界》雜誌副主編(1953—1955,1959年起),《文學問題》雜誌主編(1957—1959)

鄧尼金·安東·伊萬諾維奇(1872—1947),軍事將領,中將(1916),白衛軍運動領導者之一(1918—1920)

傑尼索夫·尤里·米哈伊洛維奇(1936年生),法語翻譯家,詩人

傑爾查文·加甫裡爾(加甫里拉)·羅曼諾維奇(1743—1816),詩人,國務活動家;奧洛涅茨總督(1784—1785),坦波夫州州長(1786—1788),葉卡捷琳娜二世辦公廳秘書(1791—1793),貿易院院長(1794年起),司法部部長(1802—1803)

詹姆斯·亨利(James,1843—1916),美國、英國(1876年起)作家,劇作家,文學批評家、文學理論家

戴安娜,威爾士公主(原名季阿娜·弗朗西斯·斯賓塞,Spencer,1961—1997),英國社會活動家,查爾斯王子第一任妻子(1981—1996)

吉米特裡(德米特裡)(1581—1591),俄羅斯王子,伊萬雷帝與瑪麗婭·娜吉之子

季奧尼西·阿列阿巴吉特(?—96),雅典宗教思想家,法官;雅典第一任主教

多姆勃羅夫斯基·尤里·奧西波維奇(1909—1978),作家,詩人,文學批評家

托尼·約翰(Donne,1572—1631),英國詩人

多斯·帕索斯·約翰·羅傑利戈(Dos Passos,1896—1970),美國作家

陀斯妥耶夫斯卡婭·安娜·格裡戈裡耶夫娜(原姓斯尼特金娜,1846—1918),回憶錄作者,出版人;. . 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第二任妻子(1867年起)

陀斯妥耶夫斯基·費奧多爾·米哈伊洛維奇(1821—1881),作家,政論家

德列福斯·阿利弗雷德(Dreyfus,1859—1935),法國猶太裔軍官,被誤判為間諜(1894)

德留蒙·愛德華·阿道夫(Drumont,1844—1917),法國政治活動家,自由撰稿人,政論家,民族主義、反猶主義思想家;反猶著作《法國的猶太人》一書的作者(1886)

杜布諾夫·謝苗·馬爾科維奇(西蒙·麥羅維奇)(1860—1941),猶太曆史學家,政論家,社會活動家,回憶錄作者,猶太民族學術史創始人之一,自治理論思想家;1922年起移居國外,逝世於羅馬猶太人區

杜德科·德米特裡·謝爾蓋耶維奇(1922—2004),宗教活動家,大司祭,傳教士;宗教詩人,作家,斯大林愛國主義政論家,《明日》報的精神領袖

杜納耶娃·利季婭·亞歷山德羅夫娜(1924—2006),腫瘤科醫師,塔什干腫瘤防治所放射療法科主任(1950—1960)

杜羅娃·阿霞(阿納斯塔西婭·鮑裡索夫娜)(1908—1999),俄語教師,法國駐莫斯科大使館工作人員(1964—1979);把. . 曼和. . 索爾仁尼琴的作品轉到了西方;1919年起移居巴黎

杜蘭·克洛德(Durand,1938年生),法國出版商,翻譯家,作家;《格拉斯》出版公司總經理(Grasset,1978—1980)、法亞爾出版社主編(Fayard,1980—2009)

葉熱列茨·利吉婭·亞歷山德羅夫娜,見:. . 西莫尼揚

葉若夫·尼古拉·伊萬諾維奇(1895—1940),國務、政治活動家,內務人民委員(1936—1938),蘇共黨政控制機關主任(1935—1936);政治大清洗計劃的主要執行者之一

葉卡捷琳娜二世(葉卡捷琳娜·阿列克謝耶夫娜,原名索非亞·弗雷德裡卡·奧古斯塔·安卡利特—采爾勃茨卡婭,1729—1796),俄國沙皇(1762起)

伊麗莎白·彼得羅夫娜(1709—1761),俄羅斯女沙皇(1741起);彼得一世之女

葉利扎羅娃—烏裡揚諾娃·安娜·伊利伊尼奇娜(原姓烏裡揚諾娃,1864—1935),革命家,國務、政治活動家,翻譯家;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所研究人員(1921—1932);. . 列寧的姐姐

葉利欽·鮑裡斯·尼古拉耶維奇(1931—2007),俄國國務、政治活動家,俄羅斯聯邦總統(1991—1999),俄羅斯社會主義共和國最高蘇維埃主席(1990—1991),蘇聯共產黨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州委第一書記(1976—1985)

葉爾馬克·齊莫菲葉維奇(約1532或1543—1585),哥薩克首領,帶兵征服西伯利亞

葉賽寧·謝爾蓋·亞歷山德羅維奇(1895—1925),詩人,作家,藝術理論家

艾弗隆·伊利亞·阿勃拉莫維奇(1847—1917),出版者

扎博津斯基·弗拉基米爾(澤耶夫)·葉弗蓋尼耶維奇(沃爾夫·葉弗諾維奇,1880—1940),作家,詩人,劇作家,翻譯家,批評家;猶太復國活動思想家,政論家

熱盧德科夫·謝爾蓋(謝爾基)·阿列克謝耶維奇(1909—1984),宗教活動家,宗教思想家,人權活動家

熱裡雅鮑夫·安德烈·伊萬諾維奇(1851—1881),革命民粹派分子,恐怖主義思想家,「民意黨」執行委員會成員(1879年),刺殺亞歷山大二世的組織者之一

喬安涅·珍妮芙(Johannet,原型康斯坦蒂,Constanty,1935年生),法國翻譯家,. 喬安涅之妻

喬安涅·何塞(Johannet,1924—2013),. . 索爾仁尼琴作品的法語翻譯家,語言學家;巴黎第十大學(楠泰爾校區)教師

朱可夫·格奧爾吉·康斯坦丁諾維奇(1896—1974),軍事家、統帥,回憶錄作者;蘇聯元帥(1943),四次蘇聯英雄獎章獲得者(1939,1944,1945,1956);國防部部長(1955—1957),國防委員會第一副委員、最高副統帥(1942—1945),駐德蘇軍集團軍總司令(1945—1946),敖德薩軍區、烏克蘭軍區司令員(1946—1953)

扎裡茲尼亞克·安德烈·阿納托利耶維奇(1935年生),語言學家,歷史比較語言學、普通詞彙學及俄語詞法學、古諾夫格羅德方言專家;科學博士(1965),莫斯科大學教授,俄羅斯科學院院士(1997),斯拉夫學所科研工作者(1960年起)

扎雷金·謝爾蓋·巴甫洛維奇(1913—2000),作家,政論家,社會活動家,《新世界》雜誌主編(1986—1998);水文氣象家,土壤改良專家,副博士(1948),鄂木斯克農學院教研室主任(1948—1953),俄羅斯科學院院士(1991年)

扎米亞京·葉夫蓋尼·伊萬諾維奇(1884—1937),作家,造船工程師

扎哈羅娃·瑪特廖娜·瓦西裡耶夫娜(1896—1957),弗拉基米爾州農民,. . 索爾仁尼琴短篇小說《瑪特廖娜的院子》中的主人公原型

茲維列夫·阿納托利·季莫菲耶維奇(1931—1986),畫家

茲沃雷金娜·葉卡捷琳娜·費奧多羅夫娜(1918—1986),翻譯家;. . 伊特罕德之妻;1974年移居國外

吉利別爾貝格·伊利亞·約瑟夫維奇(1935年生),工程設計師,蘇聯問題專家,回憶錄作者,人智說學者;1971年移民英國

季諾維耶夫·亞歷山大·亞歷山德羅維奇(1922—2006),作家,哲學家,社會學家

季諾維耶夫·格裡戈裡·葉弗謝耶維奇(原名奧夫謝伊—格爾什·阿羅諾維奇·拉多梅斯利斯基,1883—1936),革命家,蘇聯國務活動家,政論家,歷史學家;彼得格勒蘇維埃主席(1917—1926),蘇聯聯共(布)中央政治局委員(1921—1926),喀山大學校長(1928—1932)

左拉·埃米利(Zola,1840—1902),法國作家,藝術理論家,自由撰稿人

祖博夫夫婦:尼古拉·伊萬諾維奇(1895—1980),醫生和他的妻子葉蓮娜·亞歷山德羅夫娜(原型列曼,1903—1976),圖書編目專家;. . 索爾仁尼琴在哈薩克斯坦流放地的朋友,《古拉格群島》和《癌病房》中卡德明夫婦的原型

伊凡四世(伊凡雷帝)(1530—1584),莫斯科大公(1533),俄國第一位沙皇(1547)

伊萬諾夫·維亞切斯拉夫·伊萬諾維奇(1866—1949),詩人,哲學家,語文學家,翻譯家

伊萬諾娃·娜塔莉婭·鮑裡索夫娜(1945年生),批評家,文學評論家,政論家

伊瓦捨夫—穆薩托夫·謝爾蓋·米哈伊洛維奇(1900—1992),畫家;1947年至1956被關在斯大林集中營

伊戈爾·斯維亞托斯拉維奇(1151—1202),北諾夫哥羅德大公(1180—1198)、切爾尼戈夫大公(自1198年)

艾登·安東尼,亞芬伯爵(1961)(Eden,1897—1977),英國國務、政治活動家,外交家,保守黨的領袖人物;外交部部長(1935—1938;1940—1945),英國總理(1955—1957)

伊洛瓦伊斯卡婭—阿利維蒂·伊琳娜·阿列克謝耶夫娜(原姓伊洛瓦伊斯卡婭,1924—2000),自由撰稿人,宗教社會活動家,《俄羅斯思想》報主編(巴黎,1978—2000);. . 索爾仁尼琴的秘書(1976—1979)

伊林·伊萬·亞歷山德羅維奇(1883—1954),哲學家,法學家,出版家;白衛軍活動主要思想家之一;俄羅斯科學所教授(柏林,1923—1934);1932年移居國外

尤涅斯庫·歐仁(Ionesco,原名尤金·尤涅斯庫,1909—1994),法國劇作家,作家,戲劇理論家

伊薩耶娃·安娜·瓦西裡耶夫娜,馬爾芬諾科學所研究員,. . 索爾仁尼琴長篇小說《第一圈》中的人物形象原型

卡巴諾夫(科巴諾夫)·弗拉基米爾·瓦西裡耶維奇(1861—1914),軍事家,上校(1906),第143多羅戈布日步兵團團長(1911.10—1914.8)

卡維林·維尼阿明·亞歷山德羅維奇(原名維尼阿明·阿別列維奇·西爾伯,1902—1989),作家,社會活動家,語文學家

卡扎科夫·尤里·巴甫洛維奇(1927—1982),短篇小說家

加米涅夫·列夫·鮑裡索維奇(原姓羅森弗爾德,1883—1936),革命家,國務、政治活動家,出版活動家,外交家,文學批評家,政論家;俄共(布)中央政治局委員(1919—1925),勞動國防委員會主席(1924—1926),駐意大利大使(1926—1928)

加繆·阿爾貝(Camus,1913—1960),法國哲學家,作家,劇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1957年)

卡拉姆津·尼古拉·米哈伊洛維奇(1766—1826),作家,詩人,歷史學家,文學家;《莫斯科》雜誌編輯(1791—1792),《歐洲導報》編輯(1802—1803)

卡爾萊爾·奧莉加·瓦季莫夫娜,見:. . 安德列耶夫娜—卡爾萊爾

卡爾波維奇·維拉.(Carpovich),美國斯拉夫學者,語言學家,索爾仁尼琴語言專家

卡爾塔捨夫·安東·弗拉基米羅維奇(1875—1960),國務、政治、宗教及社會活動家;俄國主教公會事務大臣和宗教大臣(1917.6.25—1917.10.25);神學家,教會史學家,哲學宗教協會主席(彼得堡,1909—1917),聖三一神學院的教授、創始人之一(巴黎,1925年起);1919年移居國外

卡斯托裡阿基斯·科內利烏斯(Castoriadis,1922—1997),法國哲學家(1946年起),經濟學家,心理分析學家;托洛茨基小組《社會主義或野蠻》的主要理論家之一(1948—1956);社會科學高等學院主要科研工作者(1980年起)

卡塔拉·讓(Catala,1905—1991),法國外交家,翻譯家,回憶錄作者,法國駐莫斯科大使館信息處處長(1944—1972),駐愛沙尼亞使館文化隨員(1929—1940)

卡特科夫·格奧爾吉·米哈伊洛維奇(1903—1985),歷史學家,哲學家,二月革命史專家;牛津大學教授(1947—1950,1959年起);. .卡特科夫的侄孫;1921年僑居國外

卡特科夫·米哈伊爾·尼基福羅維奇(1818—1887),哲學家,政論家,文學批評家,出版家,社會活動家;《莫斯科新聞報》的編輯(1850—1855;1863—1887),《俄國導報》的編輯(1856—1887),莫斯科大學教師(1845—1850)

卡夫卡·弗朗茨(1883—1924),捷克、奧地利德語作家

加齊斯·列昂尼德·弗裡(德力希)多維奇(1958年生),文學評論家,文化學家

克倫斯基·亞歷山大·費奧多羅維奇(1881—1970),政治、國務、社會活動家;司法部長(1917.3.3—1917.4.18),陸海軍部部長(1917.5.5—1917.9.1),臨時政府總理(1917.7.8—1917.10.26),最高軍事總司令(1917.8.30—1917.10.26);回憶錄作者,俄羅斯革命史專家,《德尼》報編輯(巴黎,1922—1932);1918年起僑居國外,1940年起僑居美國

科爾斯諾夫斯卡婭·葉夫羅西尼婭·安東諾夫娜(1907/08—1994),回憶錄作者,畫家;比薩拉比亞的女地主;六卷本回憶錄《論人的價值:往事隨筆》一書的作者

庫勒斯·阿瑟(Koestler,1905—1983)匈牙利、德國(1992年起)、英國(1939年起)作家,自由撰稿人,回憶錄作者,社會活動家,猶太思想家

基茲內·托馬什(Kizny,1958年生),波蘭攝影家,自由撰稿人

基列耶夫斯基·伊萬·瓦西裡耶維奇(1806—1856),宗教哲學家,檔案專家,文學批評家,斯拉夫派思想家

基辛格·亨利·艾爾弗雷德(Kissinger,原名海因茨·阿爾弗雷德·基辛格,1923年生),美國國務活動家,外交家,國際問題專家;美國國家安全顧問(1969—1975),國務卿(1973—1977);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1973年);回憶錄作者

克拉韋爾·莫裡斯(Clavel,1920—1979),法國劇作家,自由撰稿人,政論家及思想家,哲學家

克雷安德(約公元前331/33-公元前323年),古希臘斯多葛派哲學家,詩人

克列曼·奧利維耶—摩利斯(Clement,1921—2009),法國神學家,哲學家,文化與宗教史專家,東正教普及工作者,聖三一神學院教授(巴黎,1947年起);抵抗運動參與者

科甘·艾米利·伊薩科維奇(1941年生),自由撰稿人,文學評論家;巴黎第三大學(新索邦大學)教授;1968年起僑居國外(巴黎)

高爾察克·亞歷山大·瓦西裡耶維奇(1874—1920),海軍名將,政治活動家,海軍中將(1916),白衛軍領導人,極地考察者,海洋學家

孔狄亞克·埃帝耶納·博諾(Condillac,1715—1780),法國啟蒙主義哲學家,法國科學院院士(1768);帕爾馬公國斐迪南一世大公(即路易十五世的外孫)的老師(1758—1767)

孔夫子(孔子,公元前551—479年),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儒家思想創始者

科佩列夫·列夫·季諾維耶維奇(扎爾曼諾維奇)(1912—1997),文學評論家,歷史學家,小說家,俄羅斯與德國文化關係史專家,人權活動家;德國伍伯塔爾大學教授(1981年起);從1980年起僑居國外;. . 奧爾洛娃的丈夫

科爾扎文·納烏姆·莫伊謝耶維奇(原姓曼傑爾,1925年生),詩人,翻譯,文學批評家;1947年起僑居國外(波士頓)

科爾尼洛夫·拉夫爾·格奧爾吉耶維奇(1870—1918),軍事將領,外交家,偵察員,東方學家,地理學家,民族學者;步兵上將(1917),最高軍事總司令(1917.7.19—1917.8.27),「志願軍」的主要組織者之一;駐中國軍事隨員(1907—1911)

柯羅連科·弗拉基米爾·加拉克季昂諾維奇(1853—1921),作家,自由撰稿人,政論家,社會活動家;《俄羅斯財富》雜誌的編輯(1892年起)和主編(1904—1914)

科辛斯基·傑西(原名約瑟夫·盧因柯普夫,Lewinkopf,1933—1991),美國作家(1957年起)

科托希欣(科希欣)·格利高裡·卡爾波維奇(1665年起,改名為伊萬—亞歷山大·謝利茨基,約1630—1667),外交家,外交事務衙門的書吏;《阿列克謝·米哈伊洛維奇統治時的俄羅斯》一書的作者;1665年僑居瑞典

柯切托夫·弗謝沃羅德·阿尼西莫維奇(1912—1973),作家,文學工作者;蘇聯作協列寧格勒分會書記(1953—1955),蘇聯作協理事會理事(1954年起),《文學報》主編(1955—1959)、《十月》雜誌主編(1961年起)

克拉辛·維克多·亞歷山德羅維奇(1929年生),經濟學家,副博士(1968),人權活動家,持不同政見者,回憶錄作者;1975年至1991年曾僑居美國

克拉赫瑪利尼科娃·卓婭·亞歷山德羅夫娜(1929—2008),文學評論家,批評家,翻譯家,政論家,副博士(1967);宗教及社會活動家,人權捍衛者;. . 斯維托夫的妻子

克列斯·維爾農(原名彼得·齊格蒙多維奇·傑曼特,1900—1985),宗教活動家,神學家,回憶錄作者,教父學家;阿索斯山修道士(1925—1947),布魯塞爾、比利時大主教(1960年起);1919年僑居國外

克裡斯蒂娃·朱莉亞(Kristeva,1941年生),法國後結構主義哲學家,符號學家,語文學家,心理分析學家,作家

克魯鮑特金·彼得·阿列克謝耶維奇,公爵(1842—1921),革命家,無政府主義理論家,地質學家,地貌學家,歷史學家;翻譯家,自由撰稿人;1867年至1917年曾僑居國外

克雷扎諾夫斯基·謝爾蓋·葉菲莫維奇(1862—1935),國務活動家,立法者,回憶錄作者;國務秘書(1911—1917),《俄羅斯編年史》編者(1921—1925);1919年僑居國外

克雷洛夫·伊萬·安德烈耶維奇(1768—1844),寓言作家,詩人,翻譯家,作家,劇作家,自由撰稿人,出版人

克留科夫·費奧多爾·德米特裡耶維奇(1870—1920),作家,白衛軍活動參與者,人民社會黨思想家和組織者之一(1906—1907)

庫茲涅佐夫·愛德華·薩姆伊洛維奇(原姓戈爾宗,1939年生),猶太復國主義、人權活動家;以色列自由撰稿人(1979年起),政論家,作家;《新聞》報主編(1992—1999)、《諾塔·別納》文集的主編(2003—2007);為逃離蘇聯曾策劃劫持飛機(1970)

庫普林·亞歷山大·伊萬諾維奇(1870—1938),作家,自由撰稿人

庫爾布斯基·安德烈·米哈伊洛維奇,公爵(1528—1583),國務、政治活動家,軍事首領,政論家,翻譯家

庫爾加諾夫·伊萬·阿列克謝耶維奇(1950年前,姓科什金,1895—1980),俄國、美國(1949年起)經濟學家,人口學家,蘇聯問題專家;科學博士(1940),教授(1936年起),列寧格勒財經學院副校長(1941年12月起)、代校長(1942.3.—1942.8.);附敵分子

庫捷波夫·亞歷山大·巴甫洛維奇(1882—1930),軍事家,白衛軍領導人之一,上校(1916),步兵上將(1920);俄羅斯軍人協會主席(1928年起)

科捨辛斯卡婭·瑪蒂爾妲(瑪麗婭)·菲利科索夫娜(1926年起為科拉辛斯卡婭公爵夫人,1935年起為羅曼諾夫—科拉辛斯卡婭特級公爵夫人,1872—1971),俄國、法國芭蕾舞演員(1920年起),教育家,回憶錄作者,巴黎芭蕾舞藝術學校創建人(1929)

拉·波埃西·艾蒂安·德(1530—1563),法國政治思想家,人道主義者,詩人,政論家

拉夫列尼約夫·鮑裡斯·安德烈耶維奇(原姓謝爾蓋耶夫,1891—1959),作家,劇作家

拉扎列夫·葉戈爾·葉戈羅維奇(1855—1937),革命活動家,民意黨人,社會革命黨黨員,立憲會議委員會教育部部長(1918.6—1918.9);自由撰稿人,《俄羅斯意志》報出版人(1920—1924)、《俄羅斯意志》雜誌出版人(1924—1932),1919年起僑居布拉格

拉克申·弗拉基米爾·雅科夫列維奇(1933—1993),文學評論家,批評家,回憶錄作者;科學博士(1982),《新世界》雜誌副主編(1967—1970)、《旗》雜誌副主編(1987—1989),《外國文學》雜誌主編(1991年起)

蘭加爾特,企業家(1910—1920)

老子(公元前6—5世紀),中國古代哲學家,《道德經》的作者

拉裡奧諾夫·亞歷山大[2]·尼古拉耶維奇(1907—1960),蘇聯共產黨黨員,蘇共雅羅斯拉夫州委第一書記(1942—1946)、梁贊州委第一書記(1948年起),「梁贊奇跡」(1959)醜聞事件的組織者

拉法耶特·馬利·約瑟夫(Motier de La Fayette,1757—1834),法國政治家、軍事活動家,美國獨立戰爭參加者(1777—1781),國家軍司令(1830年7月)

列別捷夫·弗拉基米爾·謝苗諾維奇(1915—1966),黨員,文學活動家,. . 赫魯曉夫意識形態及文化方面的助手,蘇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政論家

萊維·普裡莫(Levi,1919—1987),意大利詩人,作家,翻譯家,化學家;寫了好幾本有關納粹大屠殺的書

列維坦·伊薩克·伊裡伊奇(1860—1900),畫家

列寧(本姓烏裡揚諾夫,1870—1924),革命家,國務、政治活動家,經濟學家,哲學家;俄羅斯社會民主工黨(布)(1903)和蘇維埃俄國(1917)的創始人之一,人民委員會主席(1917年起)

列奧納多·達·芬奇(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1452—1519),意大利畫家,雕塑家,建築師,學者,工程師,藝術理論家

列昂季耶夫·康斯坦金·尼古拉耶維奇(1831—1891),哲學家,小說家,文學批評家,外交官

萊蒙托夫·米哈伊爾·尤里耶維奇(1814—1841),詩人,作家,劇作家

列斯科夫·尼古拉·謝苗諾維奇(1831—1895),作家,自由撰稿人

勒福爾·克洛德(Lefort,1924—2010),法國政治哲學家,極權主義研究者;法國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教師和科研工作者(巴黎,1976—1989)

李卜克內西·卡爾(1871—1919),德國及國際工人運動活動家,德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律師

林耐·卡爾(Linne,Linnaeus,1707—1778),瑞典自然科學家,動植物雙名命名法的創立者

利普金·謝苗·伊茲拉伊列維奇(1911—2003),詩人,作家,翻譯家

利斯尼揚斯卡婭·茵娜·利沃夫娜(1928年生),詩人,翻譯家,詩歌問題專家,回憶錄作者

李斯特·弗朗茨(Liszt,1811—1886),匈牙利作曲家,鋼琴家,指揮家,鋼琴藝術理論家,音樂研究家,音樂領域的社會活動家

利特維諾夫·巴維爾·米哈伊洛維奇(1940年生),物理學家,教育家,人權活動家;抗議蘇聯軍隊入侵捷克斯洛伐克「七人紅場集會」的參加者之一(1968);外交事務人民委員(1930—1939);馬克西姆·馬克西莫維奇·利特維諾夫的孫子(原名瓦拉赫,1876—1951);1974年僑居美國

利哈喬夫·德米特裡·謝爾蓋耶維奇(1906—1999),語文學家,文化學者,藝術研究專家,歷史學家,政論家,回憶錄作者,社會活動家

利奇科·巴維爾(1922—1988),斯洛伐克記者,翻譯家

倫敦·傑克(原名約翰·格利菲斯,D. Griffith London,1876—1916),美國作家,自由撰稿人,社會活動家

洛謝夫·列夫·弗拉基米羅維奇(原名列夫·沃利福維奇·利弗希茨,1937—2009),詩人,語文學家,回憶錄作者;. . 布羅茨基傳記作者;1976年起僑居美國

盧日科夫·尤里·米哈伊洛維奇(1936年生),國務、政治活動家,莫斯科市市長(1992—2010),統一俄羅斯黨最高委員會副主席(2001—2010)

盧卡奇(-謝格吉)·捷爾吉(格奧爾格)·別爾納特(Szegedi-Lukacs,1891年之前姓為廖文格爾,Lowinger;在蘇聯時的名字是格奧爾基·奧西波維奇〔1929—1945〕,1885—1971),匈牙利哲學家、新馬克思主義者,文學批評家;布達佩斯大學教授(1946—1958)

利沃夫·格奧爾基·葉夫蓋尼耶維奇,利沃夫公爵(1861—1925),政治、社會、國務活動家,回憶錄作者;臨時政府總理及內務部長(1917.3.2—1917.7.8);1918年起僑居國外

柳比莫夫·尤里·彼得羅維奇(1917年生),劇院導演,演員,教育家;塔甘卡劇院總導演(1964—1984,1989—2011)

魯登道夫·埃裡希·弗裡德利希·威廉(Ludendorff,1865—1937),德國軍事將領,步兵上將,德國軍國主義思想家之一

路德·馬丁(Luther,1483—1546),德國宗教活動家,神學家,路德宗教改革運動發起人,聖經的翻譯者

馬格利什·托馬斯·馬爾科姆(Muggeridge,1903—1990),英國記者,諷刺作家,傳教士,回憶錄作者;英國陸軍情報六局特工(1940—1945),「笨拙」雜誌編輯(《Punch》,1953—1957),愛丁堡大學校長(1966—1969)

馬德林·路易(Madelin,1871—1956),法國歷史學家,社會活動家,法國革命史專家;法國科學院院士(1927年起)

馬伊拉諾夫斯基·格裡高利·莫伊謝維奇(1899—1964),生物化學家,毒物學家,醫生;上校(1943),醫學博士(1940);國際水文地理學委員會毒物學實驗室領導人(1937—1951)

馬克拉柯夫·瓦西裡·阿列克謝耶維奇(1869/70—1957),社會活動家、政治家,立憲民主黨成員,律師,歷史學家,政論家,回憶錄作者;1917年起僑居巴黎

馬克西莫夫·弗拉基米爾·葉麥裡揚諾維奇(原名列夫·阿列克謝耶維奇·薩姆索諾夫,1930—1995),作家,自由撰稿人,劇作家,詩人,出版者;《大陸》雜誌的創始人兼主編(1974—1992);1974年起僑居巴黎

馬雷什金·亞歷山大·格奧爾吉耶維奇(1892—1938),作家

馬爾羅·安德烈(喬治·安德烈,Malraux,1901—1976),法國作家,藝術理論家,軍事家,政治家;抵抗運動參加者

馬柳塔·斯庫拉托夫(原名格裡高利·盧基揚諾維奇·斯庫拉托夫—別利斯基,?—1573),國務、軍事、政治活動家,伊凡雷帝禁衛軍領導人之一,參加大貴族杜馬的貴族(1570年起)

曼德爾施塔姆·奧西普(約瑟夫)·埃米爾耶維奇(1891—1938),詩人,作家,翻譯家,文學批評家

曼·托馬斯(Mann,全名保爾·托馬斯,1871—1950),德國作家,社會活動家,諾貝爾獎獲得者(1929年)

馬拉·讓·保爾(1743—1793),法國政治家,革命家,雅各賓派領導人之一

馬爾戈林·尤里·鮑裡索維奇(葉古達,1900—1971),以色列(1936年起)俄語作家,自由撰稿人,政論家,歷史學家,哲學家,回憶錄作者,猶太復國主義與人權活動家;《囚犯國之旅》一書的作者(1952)

瑪麗亞·費奧多羅夫娜(原名瑪麗亞·索菲婭·弗列傑利卡·達格瑪,1847—1928),俄羅斯皇后,亞歷山大三世的妻子(1886年起)

馬爾基什·西蒙·別列佐維奇(1931—2003),俄國和瑞典語文學家,翻譯家,俄羅斯猶太文學專家;日內瓦大學教授(1974—1996)

馬爾科夫·謝爾蓋·列奧尼德維奇(1878—1918),軍事家,歷史學家,教育家,總參謀長(1917);「志願軍」與白衛軍運動的組織者之一

馬爾科維奇·安德烈(Markowicz,1960年生),法國翻譯家,詩人

馬克斯·卡爾·海因裡希(Marx,1818—1883),德國哲學家,經濟學家,政治思想家,社會活動家

馬爾托斯·尼古拉·尼古拉耶維奇(1858—1933),軍事將領,少將(1902),步兵上將(1913);俄羅斯南部武裝力量總司令部國家警衛機關首長(1919.9—1920.3);1920年起移居薩格勒布

馬爾夏克·薩穆伊爾·雅科夫列維奇(1887—1964),蘇聯俄羅斯詩人,翻譯家,兒童劇作家,文學批評家,回憶錄作者,出版家;蘇聯國家兒童讀物出版社列寧格勒分社主編(1924—1937)

馬歇爾·喬治·卡特利特(Marshall D. Catlett,1880—1959),美國國務、軍事活動家,外交家,陸軍五星上將(1944);總參謀部部長(1939—1945),美國國務卿(1947—1949),國防部長(1950—1951);「馬歇爾計劃」(歐洲復興計劃,1947)發起者;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1953)

馬薩麥德,心理學家,埃茲巴斯圖茲集中營的囚犯(1950年代)

馬斯洛夫·尤里(1938-?),. . 索爾仁尼琴長篇小說《癌病房》中的人物焦姆卡的原型

馬霍尼·達尼埃利·喬治(Mahoney,1960年生),美國政治學家,聖十字學院教授(伍斯特市,馬塞諸塞州),. . 索爾仁尼琴思想研究者

馬雅科夫斯基·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1893—1930),詩人,劇作家,藝術理論家,自由撰稿人,演員,文學活動家,革命者;《列夫》(即「左翼藝術陣線」)雜誌的主編(1923—1925)、《新列夫》雜誌的主編(1927—1928)

梅德韋傑夫·德米特裡·阿納托利耶維奇(1965年生),俄羅斯國務、政治活動家,法學家;俄聯邦總統(2008—2012)、總理(2012年起);法學副博士(1990),聖彼得堡國立大學教師(1988—1999)

梅德韋傑夫·羅伊·亞歷山德羅維奇(1925年生),歷史學家,政治學家,政論家,教育家,人權活動家,持不同政見者;教育學副博士(1958年);是四部關於. . 普京的書的作者

梅德韋傑娃—托馬捨夫斯卡婭·伊琳娜·尼古拉耶夫娜(原姓梅德韋傑娃,1903—1971),文學評論家;著名語文學者、普希金專家鮑裡斯·維克托羅維奇·托馬捨夫斯基(1890—1957)的妻子

梅耶霍德·弗謝沃洛德·艾米利耶維奇(1895年前,叫卡爾·卡茲米爾·捷奧多爾,1874—1940),導演,演員,教育家,戲劇革新者,「有機造型藝術」演藝體系的首創者

梅利古諾夫·謝爾蓋·彼得洛維奇(1879—1956),歷史學家,自由撰稿人,出版者,政治家,俄國革命史、國內戰爭史及宗教社會運動史方面的專家;《扎德魯加》出版集團董事會主席(1911—1922),著有《俄國的紅色恐怖》一書(1923);1922年僑居國外

梅利尼科夫—佩切爾斯基·巴維爾·伊萬諾維奇(筆名是安德烈·佩切爾斯基,原姓梅利尼科夫,1818—1883),作家,民俗學家;國家官員,反對舊禮儀派信徒的積極參與者

梅列日科夫斯基夫婦,即德米特裡·謝爾蓋耶維奇·梅列日科夫斯基(1865—1941,作家,詩人,文學批評家,翻譯家,社會活動家)和吉娜伊達·尼古拉耶夫娜·吉皮烏斯(即梅列日科夫斯卡婭,1886—1945,詩人,作家,文學批評家,劇作家,社會文學活動家,文學沙龍舉辦者);1919年起僑居國外

梅裡美·普羅斯佩(1803—1870),法國作家,劇作家,歷史學家,政治家

米留科夫·巴維爾·尼古拉耶維奇(1859—1943),歷史學家;國務、政治、社會活動家,立憲民主黨的領導者及創始人之一(1905);政論家,回憶錄作者;外交部部長(1917.3.2—1917.5.1),《最新消息》報編輯(巴黎,1921—1940);1918年起僑居國外

米尼·喬治(Meany,1894—1980),美國工會活動家、政治家,美國勞工聯合會—產業工會聯合會主席(1952—1979)

米哈伊爾·亞歷山德羅維奇,大公(1878—1918),軍事、國務活動家,中將(1916),國務會議成員(1901—1917);亞歷山大三世之子,尼古拉二世的弟弟

米哈伊洛夫斯基·尼古拉·康斯坦丁諾維奇(1842—1904),哲學家,文化批評家,政論家,社會學家,民粹主義理論家;《俄羅斯財富》雜誌編者之一(1892年起)

米哈爾科夫·謝爾蓋·弗拉基米羅維奇(1913—2009),詩人,劇作家,作家,自由撰稿人,回憶錄作者,社會活動者,文學工作者;俄羅斯社會主義共和國作家協會主席(1970—1990)

米什萊·儒勒(Michelet,1798—1874),法國歷史學家,政論家;術語「文藝復興」的提出者,高等師範學校教授(1827—1838),法蘭西公學院教授(1838—1851)

莫扎耶夫·鮑裡斯·安德烈耶維奇(1923—1996),鄉村散文作家,詩人,自由撰稿人

莫洛托夫·維亞切斯拉夫·米哈伊洛維奇(本姓斯克裡亞賓,1890—1986),國務、政治活動家,革命家;蘇聯人民委員會主席(1930—1941),外交人民委員(1939—1949;1953—1956)

蒙森·特奧多爾(Mommsen,1817—1903),德國古希臘羅馬歷史學家,古典學者,法學者;諾貝爾獎獲得者(1902年)

莫諾·雅克·呂西安(Monod,1910—1976),法國生物化學家,微生物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1965年);索邦大學教授(1959—1967),法蘭西學院教授(1967—1971),巴斯德研究所所長(1971年起)

莫蘭·愛德華(Morin,本姓納烏姆,Nahoum,1921年生),法國哲學家,社會學家;抵抗運動參加者

莫裡亞克·弗朗索瓦·查爾斯(Mauriac,1885—1970),法國作家,詩人,劇作家;諾貝爾獎獲得者(1952年)

莫羅佐娃·瑪麗亞·費奧多羅夫娜(原姓西蒙諾娃,1830—1911),企業家,資助人,慈善家;尼克爾紡織工場「薩瓦·莫洛佐夫之子與K°」工場主;季莫費伊·薩維奇·莫洛佐夫(1823—1889)的妻子(1848年起)

莫斯克溫·維克多·亞歷山德羅維奇(1955年生),俄僑史學家,文化活動家,出版者;《俄羅斯道路》出版社社長(1991年起)

莫扎特·沃爾夫岡·阿瑪多伊斯(Mozart,1756—1791),奧地利作曲家,指揮家,演奏家

謬賽克(木希奇)·安東·佐蘭(1909—2005),斯洛文尼亞畫家,線條畫家;1953起僑居在威尼斯和巴黎

穆索爾斯基·莫斯傑特·彼得羅維奇(1839—1881),作曲家,《強力集團》成員之一

納博科夫·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1940年前曾用筆名西林,1899—1977),俄羅斯、美國(1940年起)作家,詩人,翻譯家,文學評論家,昆蟲學家;1919年起僑居國外

納哈姆基斯·奧弗希·莫伊謝耶維奇,見:. . 斯捷克洛夫

涅克拉索夫·維克托·普拉動諾維奇(1911—1987),作家,自由撰稿人,編劇;《大陸》雜誌副主編(1975—1982);1974年起僑居國外

涅克拉索夫·尼古拉·阿列克謝耶維奇(1821—1877/78),詩人,作家,出版者,自由撰稿人;《現代人》雜誌的編輯(1847—1866),《祖國紀事》雜誌的編輯(1868年起,與. . 薩爾蒂科夫—謝德林一起負責雜誌的工作)

涅姆傑爾·安德烈·謝苗諾維奇(1957年生),文學評論家,批評家;副博士(1983),《文學評論》雜誌批評欄主任(1983—1990),高等經濟學院教授(2011年起)

涅奇沃洛多夫·亞歷山大·德米特裡耶維奇(1864—1938),軍事、社會活動家,中將(1915);寫了多部具有反猶傾向的偽科學的歷史與經濟著述,法國《錫安長老會紀要》的翻譯者與宣傳者之一;1918年起僑居國外

尼瓦·喬治(1935年生),法國斯拉夫學者,翻譯家,社會及出版活動家

尼古拉耶夫·彼得·阿列克謝耶維奇(1924—2007),文學評論家,科學博士(1968),莫斯科大學文學理論教研室教師(1952年起)、教授(1969年起)、教研室主任(1977—1996),《語文科學》雜誌主編(1972年起)

尼古拉一世(尼古拉·巴甫洛維奇,1796—1855),俄國沙皇(1825年起)

尼古拉二世(尼古拉·亞歷山得羅維奇,1868—1918),俄國沙皇(1894年起)

尼古拉·尼古拉耶維奇(小尼古拉),大公(1856—1929),尼古拉一世的孫子;侍從將官(1904)

尼康(原名尼基塔·米諾夫,1605—1681),宗教政治活動家,宗教改革者;莫斯科和全俄牧首(1652—1667)

尼克松·理查德·米爾豪斯(Nixon R. Milhous,1913—1994),美國國務、政治活動家,美國總統(1969—1974)

諾沃姆別爾格斯基·尼古拉·雅科夫列維奇(1871—1949),俄羅斯法律、醫學史家,經濟學家,社會政治活動家

奧夫恰連科·亞歷山大·伊萬諾維奇(1922—1988),文學評論家,批評家,蘇聯文學與高爾基創作專家;科學博士(1958),莫斯科大學教授(1956年起),蘇聯科學院高爾基世界文學研究所研究員(1949年起)

奧庫丘裡耶·米歇爾(Aucouturier,1933年生),法國俄羅斯文學史專家,翻譯家,自由撰稿人;日內瓦大學教授(1960—1970),巴黎第四大學(索邦大學)教授(1970—2002)

奧利茨卡婭·葉卡捷琳娜·利沃夫娜(1899—1974),政治家,社會革命黨黨員(1917—1921),回憶錄作者;曾於1924—1927、1932—1947、1949—1956被關在斯大林體制下的監獄和集中營

奧爾登堡·謝爾蓋·謝爾蓋耶維奇(1888—1940),歷史學家兼君主立憲主義者,政論家,自由撰稿人,尼古拉二世王朝史專家;1920年起僑居國外

奧爾洛夫·尤里·費奧多羅維奇(1924年生),俄國、美國(1986年起)物理學家,政論家,回憶錄作者,人權活動家;科學博士(1963年),康奈爾大學教授(1986年起)

奧爾洛娃·拉伊薩·達維多夫娜(原姓為利別爾宗,1918—1989),美國文學專家,批評家,回憶錄作者;人權活動家;自1980年移居國外;. . 科佩列夫的妻子

奧威爾·喬治(Orwell,原名艾裡克·阿瑟·布萊爾,Blair,1903—1950),英國作家,詩人,政論家,文學批評家

派普斯·理查德·埃德加(Pipes,原姓皮佩斯,Piepes,1923年生),美國歷史學家(1939年起),哈佛大學俄羅斯研究中心教授(1958—1996)、主任(1968—1973),斯坦福大學俄羅斯研究所學科顧問(1973—1978)

帕拉斯·彼捷爾·西蒙(Pallas,1741—1811),德國、俄國(1767—1810)的百科全書式學者,自然科學家,生物學家,地質學家,語言學家,旅行家

帕爾欽斯基·彼得·阿基莫維奇(約基莫維奇)(1875—1929),採礦工程師,經濟學家,企業家,政治活動家;. . 索爾仁尼琴史詩性小說《紅輪》中的人物原型之一

帕寧·德米特裡·米哈伊洛維奇(1911—1987),工程師,政論家,自由撰稿人,哲學家,神學家;1972年起僑居法國;. . 索爾仁尼琴長篇小說《第一圈》中的人物原型之一

帕寧娜,. . 帕寧的妹妹

潘捷列耶夫·亞歷山大·伊利伊奇(1838—1919),軍事、國務活動家,少將(1882),步兵上將(1904);特別憲兵隊隊長、內務部部長助理(1898—1900),伊爾庫斯克總督(1900—1903),國務會議委員(1903—1917)

潘菲洛夫·格列布·阿納托利耶維奇(1934年生),俄羅斯導演,編劇

巴爾烏斯(也稱帕爾烏斯)·亞歷山大·利沃維奇(原名伊茲拉伊利·拉扎列維奇·格爾方德,1867—1924),俄國、德國社會民主運動活動家,政治思想家,馬克思主義理論家,「不斷革命論」的原作者,政論家;商人

帕羅·阿列恩(Parrau,1955年生),法國語文學者,集中營文學的研究者;《集中營特寫》一書的作者

帕斯卡爾·布萊士(Pascal,1623—1662),法國哲學家,作家,數學家,物理學家

帕斯卡爾·皮埃爾(Pascal,1890—1983),法國外交家,翻譯家,歷史學家,宗教學家,斯拉夫語文學者;法國國家東方語言文化學院教授(1937—1950),索邦大學教授(1950—1960)

帕斯捷爾納克·鮑裡斯·列奧尼多維奇(1890—1960),詩人,作家,翻譯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1958年)

帕斯捷爾納克·約瑟夫·謝苗諾維奇(1950年生),紀錄片導演

帕希娜·葉蓮娜·阿納托利耶夫娜(原姓帕斯希娜),胡佛研究所圖書館官員

貝璣·夏爾(1873—1914),法國詩人,劇作家,政論家,《半月叢刊》(Cahiers de la quinzaine,1900年起)雜誌出版人

佩利科·西爾維奧(Pellico,1789—1854),意大利詩人,劇作家,作家,回憶錄作者,政治活動家

彼得一世(彼得·阿列克謝耶維奇·羅曼諾夫,1672—1725),俄國沙皇(1682年起),俄羅斯帝國皇帝(1721年起)

佩切林·弗拉基米爾·謝爾蓋耶維奇(1807—1885),宗教思想家,回憶錄作者,詩人,翻譯家

皮沃·貝爾納(Pivot,生於1935年),法國記者,電台文化欄目主持人;龔古爾科學院院士(2004年起)

皮利尼亞克·鮑裡斯·安德烈耶維奇(本姓沃高,1894—1938),作家,社會文化活動家;全俄作協主席(1920—1929)

皮緬,大牧首(原名謝爾蓋·米哈伊洛維奇·伊茲韋科夫,1910—1990,莫斯科),宗教活動家,莫斯科和全俄牧首(1971年起)

皮諾切特·烏加爾特·奧古斯托·何塞·拉蒙(Pinochet Ugarte,1915—2006),智利國務、軍事活動家,大元帥;智利總統、獨裁者(1974—1990),陸軍總司令(1973—1998),軍政府主席(1973—1981)

平斯基·列昂尼德·葉菲莫維奇(1906—1981),文學評論家,17、18世紀西歐文學專家;副博士(1936),莫斯科文史哲學院和莫斯科大學的教師(1937—1951);持不同政見運動的積極參與者

皮昂特科夫斯基·謝爾蓋·安德烈耶維奇(1891—1937),歷史學家,俄國革命及國內戰爭問題專家;莫斯科大學的教師、教授(1922年起)、莫斯科文史哲學院與紅色教授學院的教授

皮羅斯馬尼·尼科(全名尼古拉·阿斯拉諾維奇·皮羅斯馬納什維利,1862—1918),格魯吉亞原始派畫家

皮浪(被稱為「愛裡斯的皮浪」,公元前約360-前約270),古希臘哲學家,懷疑論學派(皮浪主義)的創始人

皮薩爾·瑟繆埃爾(Pisar,1929年生),美國(1961年起)律師,社會活動家,人權維護者,回憶錄作者,政論家;「以色列猶太大屠殺紀念館」法國分館的創立者、館長

柏拉圖(公元前428或427-前348或347),古希臘哲學家

普拉東諾夫·安德烈·普拉托諾維奇(原姓克裡緬托夫,1899—1951),作家,自由撰稿人,詩人,劇作家

普拉廷·弗裡德裡希(弗裡茨)(Platten,1883—1942),瑞士、國際社會民主運動活動家;國際農學所研究員(莫斯科,1931—1937)

普拉廷·弗裡茨·尼科拉斯(Platten,1918—2004),瑞士保險公司職員;. 普拉廷之子;回憶錄作者

普列維·維亞切斯拉夫·康斯丁諾維奇(1846—1904),國務活動家;俄國內務大臣(1902年起),參政院樞密官(1884—1894),國務秘書(1894—1899),警察局局長(1881—1884)

普列哈諾夫·格奧爾吉·瓦連金諾維奇(1856—1918),革命家,哲學家,文學批評家,政論家

普羅提諾(約204或205—270年),希臘唯心主義哲學家,新柏拉圖主義創始人

波別多諾斯采夫·康斯坦丁·彼得羅維奇(1827—1907),國務、政治活動家,法學家,宗教史家,反猶思想理論家;聖正教院總監(1880—1905),國務會議委員(1872年起)

波爾托拉茨基·尼古拉·彼得羅維奇(1921—1990),美國俄羅斯哲學史專家(1956年起),俄羅斯僑民文學專家,斯拉夫學者,政論家;密歇根大學教授(1958—1967),皮茨堡大學教授(1967年起)

波利亞科夫·萊昂(列夫·弗拉基米爾羅維奇,Poliakov,1910—1997),法國歷史學家,反猶史及大屠殺史問題專家,回憶錄作者;抵抗運動參與者;國家科研中心特級研究員(巴黎,1954—1971),法國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教師(1954—1979)

波梅蘭茨·格裡高利·索洛莫諾維奇(1918—2013),哲學家,文化學者,政論家,回憶錄作者;持不同政見運動參與者

波麥蘭采夫·弗拉基米爾·米哈伊洛維奇(1907—1971),作家

波莫瑞斯卡·克裡斯季娜(Pomorska,1924—1989),波蘭、美國斯拉夫語文學者

波爾特·瑪爾塔·馬爾蒂諾夫娜(Port),愛沙尼亞植物學家揚·波爾特(1891—1950)的妻子;塔爾圖郊外農場的持有者,1965—1967年,. . 索爾仁尼琴曾在此地居住

波斯托夫斯基·彼得·伊萬諾維奇(1857—1940年後),軍事活動家,中將(1915),第二集團軍參謀長(1914.7.19—1914.10.7);回憶錄作者;1919年起僑居國外

波將金·格裡戈裡·亞歷山德羅維奇,塔夫裡亞公爵(1739—1791),國務、軍事活動家,葉卡捷琳娜二世的寵臣,陸軍元帥(1784),新羅西斯克、亞蘇、阿斯特拉罕3省得總督(1776),陸軍院院長(1784)

蒲魯東·皮埃爾·約瑟夫(Proudhon,1809—1865),法國政治思想家,政論家,經濟學家,哲學家,無政府主義理論家

普加喬夫·葉米裡揚·伊萬諾維奇(1742—1775),農民起義(1773—1775)的首領,頓河哥薩克

普京·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爾羅維奇(1952年生),國務活動家、政治家,俄聯邦總統(2000—2008;2012年起),俄羅斯聯邦總理(1999—2000;2008—2012),俄羅斯聯邦安全委員會主席(1998—1999),統一俄羅斯黨主席(2008—2012)

普什卡列夫·謝爾蓋·格爾馬諾維奇(1888—1984),美國俄羅斯史專家(1949年起);1920年起僑居國外

普希金·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1799—1837),詩人,作家,劇作家,歷史學家,文學批評家

普捨琴科·葉弗蓋尼·費奧多羅維奇(1918—1986),中校,炮兵偵察營營長(1942—1945,. . 索爾仁尼琴曾在此營服役);哈爾科夫物理工程所員工

拉維奇·彼得·索洛莫諾維奇(Rawicz,1919—1982),波蘭、法國(1947年起)作家,詩人,翻譯家,自由撰稿人,文學批評家

拉辛·斯捷潘·季莫菲耶維奇(1630—1671),農民起義(1670—1671)首領,頓河哥薩克

朗西·羅伯特·亞歷山大·肯尼迪,男爵(1991)(Runcie R. A. Kennedy,1921—2000),英國宗教活動家,坎特伯雷大主教(第102任,1980—1991)

拉辛·讓·巴蒂斯特(Racine,1639—1699),法國劇作家,詩人

拉斯普京(諾維赫)·格裡戈裡·葉菲莫維奇(本姓維爾金,1869—1916),宗教、政治活動家,尼古拉二世及其妻子亞歷山德拉·費奧多羅夫娜的寵臣

拉斯普京·瓦連金·格裡戈裡耶維奇(1937年生),鄉村散文作家,自由撰稿人,政論家,社會活動家

羅素·伯特蘭·阿瑟·威廉(Russell,1872—1970),英國哲學家,數學家,社會活動家,政治思想家;諾貝爾獎獲得者(1950年)

裡根·羅納德·威爾遜(Reagan,1911—2004),美國國務、政治活動家,美國總統(1981—1989);演員

雷馬克·埃裡希·瑪利亞(Remarque,1918前叫埃裡希·保羅,1898—1970),德國、美國(1939—1958)、瑞典(1958年起)作家列米佐夫·阿列克謝·米哈伊洛維奇(1877—1957),作家,劇作家,詩人;1921年起僑居國外

列賓·伊利亞·葉菲莫維奇(1844—1930),畫家

列捨托夫斯卡婭·瑪麗婭·康斯坦丁諾夫娜(原姓圖爾金娜,1890—1973),. . 列捨托夫斯卡婭的母親;教育家

列捨托夫斯卡婭·娜塔莉婭·阿列克謝耶夫娜(結婚後為索爾仁尼琴娜,1919—2003),回憶錄作者,化學家,副博士(1944);. . 索爾仁尼琴的第一任妻子(1940—1948;1957—1972)

列扎奇·托馬什(1935—1992),捷克記者,作家,密探、偵探小說作家;特工機關工作人員

利科·保羅(Ricœur,1913—2005),法國哲學家,闡釋學專家,聖經研究專家

羅伯斯庇爾·馬克西米連·弗朗索瓦·馬裡·伊西多·德(Robespierre,1758—1794),法國政治、國務活動家;法國大革命的領導人之一(1794);詩人

羅江科·米哈伊爾·弗拉基米羅維奇(1859—1924),政治、國務活動家,回憶錄作者;國家杜馬主席(1911—1917),十月十七日聯盟黨(十月黨人,1905)的領導和創始人之一;1920年起僑居國外

羅季奧諾夫·伊萬·亞歷山德羅維奇(1886—1940),作家,政論家,軍事、政治、國務活動家,反猶主義思想家,白衛軍活動、維護君主制運動的參與者;1920年起僑居國外

羅季奧諾夫·斯維亞托斯拉夫·伊萬諾維奇(1909—1984),美國工程師;紐約新聖女修道院(納努埃特,紐約)助祭;. . 羅季奧諾夫之子

羅森堡(Rosenberg),朱利葉斯(1918—1953)和艾瑟爾(原姓格林格拉斯,Greenglass,1915—1953)夫婦,美國共產主義人士,蘇聯間諜機關工作人員

《俄羅斯的良心:索爾仁尼琴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