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咱們從說話的藝術聊起吧。您講話,委婉、周到、講在點子上,別人聽著還順耳。
王蒙:周到,可能跟我從小當幹部、熟悉基層工作有關係。說話不是光圖自個兒痛快了,得考慮效果,得避免漏洞。如今保姆辭活兒都說「回家」,是虛偽麼——當然老北京人那種虛讓:您來吃飯哪……他既沒預備飯也沒真想留您吃飯,也讓人有點受不了——「回家」只是讓人比較舒服的字眼,是咱們的一種文化。
問:怎麼會在當年那種非黑即白、非友即敵的大環境裡有這樣的心胸和心態?
王蒙:基層工作面對的都是活生生的立體的人,我就不太會從理論、概念出發去分析理解人和事。這世界上的事啊,越來越讓人看到,它得一分為二、一分為三、一分為多;它有這一面、那一面、另一面,多面。
政治有的時候會扭曲生活,但生活會消解政治。為什麼毛澤東說書讀得越多越蠢,因為書不管寫得怎麼好,它永遠不如生活那麼生動,那麼多層面,那麼多角度。
我在新疆的時候,學會了一個維語詞「塔瑪霞兒」,可以譯成漫遊、散步、玩耍、休息等等,是一種自然而然的怡樂心情和生活態度,一種略帶遊戲的精神。維族人,如果有兩個囊,他只吃一個,另一個留著敲打——哪怕餓著,他也能唱歌跳舞。我可能感染了這種「塔瑪霞兒」精神。
人們在「文革」中上班打麻將,不用請假就去探親,蓋房砌灶、打毛衣、挖菜窖、打木器、製造單體管收音機、研究食譜、練甩手、喝紅茶菌、學剃頭、學中醫、生孩子、養寵物……有個說法叫癱瘓,還有個說法叫該幹嗎幹嗎。我記得伊寧市有家甜食店開張,掛的標語是「伊寧市甜食店的開張是毛澤東思想的偉大勝利」。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是有歷史的。我給你舉個例子,1966年,我所在的公社搞了一次新式的集體婚禮,戴紅花,放革命歌曲,領導、家長到新人代表,都說著歌頌新社會、移風易俗的話,要學習的榜樣從張思德白求恩雷鋒一直排到吳興春歐陽海,也都喜氣洋洋。可是後來呢,有天晚上我被偷偷叫去參加補辦的傳統婚禮,喝酒宰羊,老歌老舞,一切照舊。
我再給你舉個例子,有位年長我幾歲的作家,「文革」剛結束三中全會還沒開那會兒回北京,心裡沒底,一個口袋裡裝著批判「四人幫」的文章,另一邊兒裝著批判「走資派」的文章。
慢慢你就會看出來,老百姓自有一套生活哲學。人世間的色彩太多了,黑白之間還有大量的青黃灰。再遇到人和事,你就會把那些中間狀態考慮進去,等它們真的發生時就不至於太過激動。
另外我也不認為誰是絕對的異己、敵人。有時候遇到惡意的傷害,我也感到欣慰,因為這是一種平衡——他心不平啊,怎麼什麼好處都讓你得到了……
問:你說話怎麼那麼多「但是」,你做人怎麼那麼圓呢?
王蒙:對啊。可是真正跟我接觸的人就知道,我不是靠圓滑,相反我是很容易衝動的。
問:真的遇到傷害,有沒有一個血壓升高的過程?
王蒙:當然有,當然生氣。我不是那種慢性子、很蔫乎的人,相反比別人更急躁。但我的特點是來得快去得也快,即使生氣,我也不會當真。我生氣很少有超過24小時的;72小時之後,什麼倒霉的事都過去啦。
問:讀您的書,實實在在感受到時間的力量。
王蒙:對,因為我見過、經歷過。狗血和鮮花,落魄和得意,清醒和發昏,我見過;自命不凡醜態百出的,我見過;雖然醜態百出但不失善良的,我也見過。
「反右」的時候,開了一整天的會,六七個人,教育我、提點我、啟發我,還是比較文明的方式,那種肉體的侵犯和侮辱沒有。「文革」期間我相當於被扔在一邊,那也是一種痛苦,但我從來沒覺得有權利走另一條路——「文革」中輕生的人裡頭,相當一部分是家庭生活也同時遭受著不幸。歷次運動,也鍛煉了一些人的神經,所謂老運動員,風吹浪打,他嘻嘻哈哈。
世上許多事,你得擱到一個較長的歷史週期裡去看。除了真理,好和壞、對和錯的判斷,都受到時間空間的限制;真也有生、壞、住、滅的過程,不是一成不變的。快80年了,我經歷了許多變革,只有一條沒大變,就是人永遠得幹活兒、吃飯。
問:世界真奇妙,長壽才知道(語出曾任建設部長的林漢雄,王蒙寫作時曾引用)。查建英老師的《國家的僕人》刊出之後,您什麼感覺?
王蒙:沒什麼感覺。非常正常。她有她的處境、狀態和對問題的看法,每個人都在自己的狀態下做自認為是最好的事。她不可能用我的看法來寫我,正像我不可能用別人的看法來寫自己。她寫時,帶有一種遠望、旁觀的性質,可我不能旁觀。
問:您是局內人。
王蒙:對啊。而且一直以來,我受到來自「左」和「右」的批評,一本始終捍衛「繼續革命」和「階級鬥爭」理論的雜誌曾經直接給我扣上「黨內持不同政見者」的帽子。這是左邊。右邊呢,有人說我是被收買、招安了,還有人說我「內心恐懼」。那段時間,每當我看到右邊罵我的文章,想想左邊的批評,就覺得不需要說什麼了;反之亦然。
那些對我太不重要了。我幹什麼都行,就是不想參與這人與人之間的意氣之爭,或者宗派性的站隊。看肥皂劇也可以,看網球比賽我能連看四五個小時,就是在手機上看一個段子,我也不會認真對待這種爭鬥。法國哲學家狄德羅說,如果受所有人攻擊,我會感到悲傷,若受所有人稱讚,我將再無顏活下去——做人得做到什麼份上,才會人人都誇?
有時候我覺得呀,智慧是一種痛苦,因為你的一點點智慧,有些人就感覺受到了傷害。大家都很激動、憤怒的時候,你站起來說,朋友們,我們彼此溫柔一點兒吧。那你傷害的就是全體,因為這會兒大家正打算拼刺刀呢,你這麼說等於是叛徒。一個不想得罪別人的人,有時候比那想得罪人的,得罪的不見得少。以前,有人說我是左右逢源,我說這是真的;但更多的時候是左右夾擊,這尤其是真的。
問:您怎麼看90年代以後知識界流行的兩個新詞:犬儒(從前多說酸儒、腐儒)和彌賽亞情結。
王蒙:一個前現代的、農民為主體的國家和人民尤其需要彌賽亞——先知——救世主,而自命精英的人尤其願意、夢想以純潔的胸懷貢獻一個彌賽亞,帶著真理和光明。許多可能的彌賽亞失去了或正在失去光環之後,還有偉大和敬仰在,比如切·格瓦拉。一個人之子,卻要使命神聖;一大批人之子,等著膜拜神聖;一組神聖,要接受、眷顧、求援、幫助,滿足人眾,這是彌賽亞的窘境。
古今中外常常看到這樣的軌跡:先把一個人神化,事隔多年發現他非神,最後將他妖魔化。而彌賽亞主們,常常不自覺地被背後的強力推著,欲罷不能,大言欺世。可我最怕大言。積我的人生經驗:凡把複雜的問題說得小蔥拌豆腐一清二白者皆不可信,許諾萬應靈丹者皆不可信,認定可畢其功於一役者,皆不可信。
我曾經感慨,一個人如果因為追求神聖使命被槍決了,大家都來讚美他。如果他認認真真、穩穩當當在走路,有些觀眾就會說:他是在軋馬路嗎?為什麼他缺少高難、激情動作?簡直是偷工減料、虛與委蛇!進而,就會有人說他太聰明、求私利了。我有時候想,觀眾是不是有點嗜血的傾向呢?
問:您覺得知識分子的主要社會責任是什麼?還有,他們說了什麼,真管用嗎?
王蒙:這個問題的說法,因時因地因國因人而異,想製造唯一的答案的人,有點廉價化了。
問:過去,一切生活資料都是有領導地被生產和分配著的,一個人沒有辦法想像不在體制內生存。今天,好像有一部分人可以不在體制內討生活,他們被認為更可能發出「獨立」的聲音。您覺得這種「人身不依附」是否是真實的?
王蒙:相對的真實吧。
問:您引過甘陽的話:在美國,精英真精,老百姓真傻;在中國,老百姓不傻,精英真傻。您怎麼理解這話?
王蒙:這話當然不是絕對的。在中國,精英中也不乏有智慧的人。問題的關鍵可能在中國比較大,人又多,情況比較複雜,沒有一種精英理論可以參透並且包打天下。
這就要說到精英的思想資源來自何處。不外乎兩種:從中國傳統文化中來,從外來文化中來。中國傳統文化有它的魅力,也暴露出許多弱點,比如說的一套,做的是另一套。從前痛罵傳統文化的,一種以美國為圭臬,一種是向蘇聯看齊,都顯出某些殺氣。但中國既不是美國,也不是蘇聯。
胡適和魯迅都痛罵過傳統文化。胡適有許多想法,既不討國民黨的好,共產黨也不喜歡。我還有印象,當共產黨大獲全勝之時,提出的和平條件是懲治戰爭罪犯,這個名單裡本來沒有胡適,新華社就發表了一個專文,提出應該把胡適列進去。而現在呢,胡適又成了自由主義在中國的領路人,成了人中之神。這些事啊,顛過來倒過去,都帶有一種傻氣。
所有的主義到了中國,都與它在原來國家的表現有所不同,這是很自然的事情。我在《中國天機》裡有一個很大膽的論斷——馬克思有一句名言,理論掌握了群眾會變成物質的力量,會摧枯拉朽把舊的、階級的社會及其生產方式全部推翻,馬克思預見到了自己理論的力量;我在中國體會到的是另一種情況,群眾掌握了理論,不會太顧及理論本身,這是我的一個重要發現。
因為當有了物質——組織、軍隊、黨、群眾、自己的知識分子,這些物質的利益——階級的利益、革命的利益就高於一切,理論對他就沒有那麼重要了,這可能是中國的知識分子沒有深刻理解的。所以,懷抱理論就以為可以指點天下的精英們就顯得有點兒傻了。比如,生活在舊社會條件下,他搞空想社會主義,生活在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條件下,他搞空想資本主義—90年代我看《中國青年報》上有一個觀點,挺贊同,他說這世上有烏托邦的社會主義,也有烏托邦的民主主義或資本主義。
問:有人會說,中國現在局部地區比資本主義還資本主義,那些後現代的理論拿過來套用也是有的放矢。
王蒙:正像中國的社會主義是中國特色的,如果中國有資本主義的苗頭或病變,那也是中國特色的,與馬克思主義批判的那個《資本論》的資本主義不一定是一回事。
還有,姓「資」姓「社」的問題我們不是沒有爭論過,但是那一輪辯論中雙方所持理論的絕對性帶來的恰恰是理論的尷尬。曾經有位民主黨派的老同志對我說:咱們的理論是不是太豪華了?但是另一方面呢,我們的理論好像又沒法解釋正在發生的現實,有些事情是「不爭論」地做了,需不需要給個說法呢?最後坐下來商量出一個美好的詞——和諧,然後老祖宗那些和為貴、和而不同、和氣生財,都想起來了。
至於你說的「還(資本主義)」,中國傳統社會本不太重視商業,但在經歷一個複雜的現代化的過程之後,出現了商業的繁榮,著名的像徽商、晉商、鄂商還有江浙上海一帶的商人。可是呢,這些商業中最好的那部分東西現在沒有了,像童叟無欺,像一諾千金——從前山西平遙的錢莊,重視對儲戶的承諾,為保護儲戶的利益是不惜代價的——只剩下無恥的貪婪。
我有一些缺乏理論功底只是來自於經驗的說法:在中國,文化和文化之間的不相容,各種文化的互相鬥,最後取得勝利的是「無文化」,是愚昧。在中國,經常上演的是「右」否定「左」的那一套理論包括意識形態,「左」反過來運用行政的手段遏制、取締、掃除右所主張的那一套如普世價值等等。「文革」中有個詞叫「橫掃」,你把我掃了,我把你掃了,最後勝利的是赤裸裸的貪慾、訛詐——眼面前的,比如雷政富那個不雅視頻的事。傳統封建社會不會出這個事,真正的共產黨也不允許出現這個事,起碼出得少。
問:知識分子清談也好,投槍匕首也好,也是為了追求好的政治和好的價值吧。
王蒙:中國從理論上是提倡和諧的,「天下大同」「天下為公」是早就有的,可是我們看看歷史,哪個朝代能算仁政、算和諧、算太平盛世?不是絕對沒有,少。史家說,漢代「文景之治」有仁政的意思,有無為而治的意思。這裡頭也有一個帝王的認識:古代很好,老百姓見聞很少,有車有船,但用不著——生活挺好的,要車船幹嗎?有路有橋,可上路過橋幹什麼,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就行了。
問:北島說他們那一代人的特點是「我不相信」,您說50年代的青年恰恰是「我們相信」。但您還有一句寫在書裡了:「我們的錯誤是輕信而不是不信。」是不是得把這兩段聯起來,才是您比較全面的心聲?
王蒙:其實不信也是一種相信,相信自己的不信,自己的不信也不信,那反而會相信一些東西了。
問:在阿城、查建英寫他們父親的文字裡,在朱永嘉還有許多人的回憶裡,都提到一個現象,經歷了那麼多磨難之後,那一代人對自己年輕時的信仰(包括這種信仰中的漏洞)、對所托付的這個組織(包括組織犯下的錯),都表現得無怨無悔;而這種情感,下一代人很難理解:他們是不是在「假裝相信」——如果轉而「不信」,不就等於否定了自己的一生?
王蒙:我當然理解(他們)。搞成個歷史虛無主義,其實沒有啥深刻與真理性可言。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麻煩,也有一代人的使命與建樹。我出生於1934年,拿1934年與2013年相比較,你應該相信什麼,不應該相信什麼,你實際上相信什麼,實際上不信什麼,難道還有什麼要故弄玄虛的嗎?
問:您接觸過的官也好民也好,有沒有真把現實的、個人的利益看得比較淡,比較超然的?
王蒙:當然有。老的共產黨員裡頭,晚年的夏衍我接觸比較多。那種空空蕩蕩的房子,那種破舊的沙發……他連我那點兒家當都沒有。他是可以過得好一點兒的,他的書畫和郵票加起來我估計是能成為巨富的,可他對那些物質真是一點兒興趣都沒有。他身後,按照他的遺願,那些書畫和郵票百分之百地捐給了浙江博物館。
新中國成立初期的黨小組會上,我們學習劉少奇的《論共產黨員的修養》,朗誦到某些段落,是會放聲號哭的,今天的人恐怕難以理解。我接觸到的最早的共產黨員裡頭,的確有人是為了理想,為了革命,完全無意為自己爭一個什麼級別啊待遇啊,那太不重要了……這樣的人有是有,只是少。
問:可現在有的領導分了房,一下拿到200多把鑰匙——您書裡寫的。
王蒙:我是聽到過有這種反映。200多把鑰匙的事也不完全是負面的,例如,門鎖、櫃鎖越來越多,每一種都有不止一個備份……
問:當年你參加地下黨的時候,都做些什麼,有危險嗎?
王蒙:當然有危險,我就受過特務的警告。但是呢,國民黨的管理比較粗疏,它不像共產黨的組織那麼細膩,它沒有那個管理能力。昨天晚上我看了鳳凰台一個節目,講國共兩黨互派特務打入對方機構的時候,共產黨員熊向暉打入了胡宗南部,當了胡宗南的機要秘書,潛伏了九年。期間有一次,他跟著胡到了前線,沒法通過固定的聯繫人遞送一個非常重要的情報,他就採取了最冒險的一著:寫一封信,明明白白寫上這個情報,貼上郵票,寄回後方,結果那個人就收到了。許多人看了不相信,怎麼這麼輕易呢?我就信,這種事我就碰到過呀:來找我的上級,騎著自行車來的,褲兜裡塞滿了傳單,滿得都快溢出來了,一路上也很有可能掉出來,滿街都是警察——四野包圍北平的時候,傅作義成立了執法隊,街上開輛卡車,上頭站三個人,分別代表軍、警、憲,說是抓著共產黨,不需要審訊,當場處決,因為已經處在戰爭時期了。我們河北高中一位鍋爐工也是地下黨員,後來我們大量的宣傳品,像《中國人民解放軍北平軍事管委會主任葉劍英將軍告北平市民書》半麻袋半麻袋地就堆在鍋爐房裡頭,搜出來是不得了的事,居然就沒事。第一是國民黨那個網絡的粗疏,第二是共產黨已經處在一個絕對勝利的形勢下,即使被國民黨發現,你可以反過來威嚇他:你少廢話,一聲不許吭,不然出不去一個月,你全家滅亡!他們也知道,自己是兔子尾巴長不了了。
當時地下黨的工作分幾種,我們這叫群眾工作:在群眾中宣傳打倒國民黨政權的必要,發展外圍組織與黨組織的成員,組織小規模的不起眼的抗爭——一個老師不好也可以罷一次課,總之不能讓他舒舒服服的——簡單地說,就是搗亂。一種叫情報工作,他不能以左派學生和異見人士的形象出現,他只要情報,所以自身形象越模糊越好;還有一種叫特殊任務的,比方鋤奸、策反。現在的電視劇裡頭,常常把這三種攪在一起,你潛伏搞情報工作的,還順便鋤個奸細、策反倆人,這是絕對不允許的。
問:當時你們有沒有一些經費?
王蒙:沒有,相反得自己花錢。1949年3月我剛參加工作,是自帶鋪板——三條木板兩把鋪凳去的,後來捐給了公家。我那時候對革命的認識是:我的就是你的,你的還是你的。現在有些人呢,我的還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
那會兒幹部是供給制,全國也就分三種灶:大灶、中灶、小灶——從延安帶過來的,它們的差別也不是很大;一年發兩套衣服,大中小三個號;女同志每月津貼稍多一點兒,說是需要多一點衛生紙。就這點兒差別。新的政權在初期總是欣欣向榮、充滿生氣的。為什麼那麼多青年人投身革命,一對比,國民黨是鬆鬆垮垮,一堆腐敗官僚成天說著陳詞濫調,共產黨呢,紀律嚴明,不拿群眾一針一線,敲鑼打鼓,都會唱歌兒……
問:可現在的腐敗……來的路上,同車廂倆老先生正議論劉志軍案:就該槍斃!
王蒙:咱們也斃了不少了,成克傑,那是國字頭的領導人,可斃完了架不住前仆後繼啊。斃不是最好的辦法,關鍵是對權力監督的有效性。我曾經建議過紀委、監察部門直接對中央負責,行政跟監督兩條線分開。現在還是處在一個過渡時期,這種現象是這個時期不可避免的產物。
有些老革命,認為是改革開放敗壞了黨的優良傳統,問題是,還能回到大灶中灶小灶嗎?還能讓今天的領導人穿著帶幾個大補丁的衣裳,三步兩步走進農民家,上了炕頭盤腿一坐隨便拉呱兒嗎?或者在窯洞裡接見外國使團,接受國書?回不去了。都跟以前那些不一樣了。
原因就是目前存在的一些貪腐。為什麼「打黑」這些能贏得一些人的叫好?「因為這是很能樹立掌權者威信的,使人又愛你又怕你,因為,他敢出手啊。
問:有點從前「打土豪分田地」的意思,只是田地沒分,下落不明。問題在於,明明知道腐敗橫生、層出不窮、懲前不毖後,當家人為什麼就不敢出手呢?
王蒙:出手當然出了無數次手了,只是它的效用還有待提高,還有很大空間。
問:有人說,腐敗是表象,真正的弊端是權力。在中國,是不是只有爭權的文化和歷史,缺乏限權的土壤?
王蒙:兩個問題:第一,中國有權力監督方面需要改善的許多事情要做;第二,中國有許多有效地使用公權力、遏制犯罪與混亂的事情要做。這兩者理論上是一致的,實踐上卻有時互相掣肘。
問:現在年輕人裡頭生出一支叫「毛左」的,可能是對現實失望之後的「隔代親」。
王蒙:毛主席在生活上確實簡單,他住的地方比較大,廊子比較寬、有簷(保衛人員可以休息),此外幾乎什麼都沒有。他對什麼金銀財寶,沒有一點點兒興趣,我看過誰的回憶錄,說有人在他面前數錢,他露出不悅的神色,做了個手勢,意思是:走開。他本身也不需要錢,他拿著錢上中南海小賣部買盒煙?
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裡頭,我聽說葉劍英也很少看到錢,有一次見著了,問這是什麼呀,說這是人民幣。哦,這就是人民幣啊,幾塊的呀?這是十塊。那這是多少的呀?這是兩毛。哦,兩毛也挺好看——跟孩子一樣新鮮。那是另一種生活方式,另一個世界。
問:高層領導和現實、真實怎麼就隔膜了呢?誰隔的?
王蒙:是啊,有時候令人啼笑皆非。1987年我在文化部的時候,敏感年,調原煙台市委書記王濟夫來當副部長,有關領導在介紹的時候說:全國都搞包產到戶,他不搞。這個說法已經夠新奇的了。後來我跟煙台的朋友說起這事,他們大笑,說是恰恰相反:更早的煙台領導搞包產到戶不積極,才換的濟夫去主政。只能說明:領導太忙了,忙中難免出錯。
權力過於集中,他必然非常忙碌,那些大事小事事無鉅細,能把他活活累死。說實在的,我見過的那些個領導,他意識不到這一點。中國沒有上下分權的概念,就是局長的事情,部長不要管;如果局長做得不好,部長可以撤換他。但我們這兒,就一個分房子的事,部長都得過問,這本是房管科的事。我們敬愛的周總理,人們樂於傳播他的點點滴滴細緻入微的事跡,比如車過中南海,看到往日站崗的小戰士換了人,要過問;交通事故,要過問;外事宴請添個蓴菜湯,也要親自安排……我一方面覺得周總理確實很辛勞很偉大,另一方面心裡頭也不是滋味,我們國家的政治運作是不是太前現代了?
官大到一定程度,想知道真實情況,不容易。經過「反右」鬥爭等,全國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都明白,關鍵在於言聽計從,緊跟照辦。下面是什麼心理呢?領導上你這兒來,看了、指示了、走了,萬事大吉;看到聽到覺察到某些鬧心的事兒,弄不好大禍臨頭。所以那些弄虛作假、走過場、臨時拉一隊群眾演員的事兒就這麼來的。我說過,哄著領導高興,不是功勞,是罪過。你只有讓領導真正知情,才能正確決策,才能把問題解決。
問:看您談用人的「進言」也深有感觸:讓領導拒絕一個看起來忠心耿耿、鞍前馬後的下級,實在是有點挑戰人性的。
王蒙:所以鄧小平同志早就提出來過家長制的問題,人身依附的問題。
問:重慶「唱紅打黑」落幕之後,「新左派」行情下跌,因為人們嗅出了一點投機的味道。
王蒙:咱們這兒的「左」和「右」的劃分,基本上還是一個在野的心態——擁護共產黨的叫「左」,凡對共產黨有所批評、希望改革或者改革的步子邁得更大一點兒的,叫「右」。跟俄國剛好相反——那些急於改革、大踏步推行多少帶點西化色彩新政的叫「左」;而墨守成規、照本宣科、保守僵化、死板教條的叫「右」。
投機是一種人格評判,我沒有資格對人進行誅心之論。從理論本身來看,我覺得「新左派」觀點用來討論美國的問題是非常合適的:不要一味地現代化,不要一味地發展科學技術,要警覺現代化帶來的種種問題——這些提醒我認為也很好。只是有兩點我鬧不明白,一是新左派的文風那麼晦澀、不好看;另一個我覺得他們沒有超出毛澤東當年講過的。資本主義的軟肋:精神空虛、道德墮落、吸毒賣淫、環境污染、治安惡化,似乎確實能被強大的執政黨和無所不包無所不能的意識形態所掃除——真能長期、全面掃除麼?許多論點不是他們最先提出來的,也不是什麼「西馬」、詹明信、福柯提出來的。
另外有一些詞彙在中國的使用,跟它在西方的原意是背道而馳的。比如有機知識分子(Organic Intellectuals)、媚俗(Kitsch)……好多望文生義,不管原文的。
問:包括80年代命名您的一些作品是意識流的代表作。
王蒙:那是我的一些實驗小說:《布禮》《蝴蝶》《夜的眼》等等,它們都寫到人物心理活動的細部,閃閃爍爍,明明暗暗,跟意識流沾點邊兒。我初中作文就喜歡寫人的內心世界,《組織部新來的年輕人》裡也有那個苗頭。但我必須承認,我沒有認真讀過喬伊斯、福克納、伍爾芙,也沒有讀過意識流的任何理論,我也承認自己當年關於意識流的談論是相對皮相的。
問:有一次跟一位作家聊起,他說,西方所謂意識流,描寫的是人的潛意識,而我們把上下左右聯想、思維跳躍激盪命名為意識流。
王蒙:可能是吧。但也無妨。佛教、馬克思主義到了中國都是要本土化,小小一個意識流到了中國什麼樣,沒有什麼要緊吧。
問:在文學上您有沒有遺憾?比如,茅獎或諾獎。
王蒙:這不能算什麼遺憾。獎不是文學本身。獎也是人評的,不是詩神繆斯在那兒評的。
文壇上比較無聊的一件事是拿自己做標桿來衡量別人。我欣賞和羨慕很多寫作人,錢鍾書那種高聳淵博,宗璞身上那種書香門第的知禮和高雅,汪曾祺那種散淡文人的趣味,賈平凹那種源於泥土的執著和幽馨,鐵凝那種甘甜,王安憶那種精細專注,莫言那種自由,張承志那種憂憤,可我是王蒙;我也不是索爾仁尼琴,不是米蘭·昆德拉,我只能是王蒙。25年前就有人宣佈王蒙過時了,可我還在寫,每年拿出來的作品至少一部兩部。
問:恕我冒昧,政治在為您的寫作提供素材、經驗、視角的同時,會不會也讓您在文學上失去或減損了一些什麼?
王蒙:難說。如果我的生活裡沒有那麼多政治,我有這樣多的對於生活和情感的體驗嗎?我有那種寬闊與明白嗎?我的政治經驗,首先是人生的經驗,而不是什麼官場八卦。
問:您幾次提到過一位當過地方高官的老革命的由衷之言:做了一輩子領導工作,發現最大的問題是咱們的人民文化水平太低。
王蒙:中華民族吃飽了才幾年?內憂外患、貧窮愚昧、飢餓一直跟這個民族如影隨形,談得上普及教育嗎?談得上提高文化素質嗎?還有中國的人口,這是最大的國情。問題在於,越是現代化,越是發展生產力,越是顯露了咱們文化素質太差的那一面,比方說,市場經濟需要更好的法制保證和誠信底線,如果沒有,社會道德狀況顯得還不如計劃經濟大鍋飯時期。日子好過了,也更需要文化、道德、禮數的自覺和約束,否則,富裕比窮困更易製造黃賭毒、腐爛惡臭和卑鄙下流。過去的高談闊論,對於有些人來說是假大空,對於另一些人來說則是理想主義和真誠信仰,信仰多少能抵制一點低下齷齪吧。
傳媒時代、觸屏時代來了,輿論空間大了,卻暴露著似乎是越來越醜惡的現實和部分博主的愚蠢乖戾。人們的知識和偽知識多半來自傳媒,這是一個既方便又靠不住的進展。難怪不止一個人或一個小派別在懷舊,各種舊。跟物質生活相比,文化、精神上的生活更需要調理。
問:如果今天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長,最想做的事情有哪些?
王蒙:讓賢,回到電腦前邊寫小說。
問:接著談「左」「右」之爭。如果20多年前,另一種思潮佔了上風,取得了勝利,今天的中國會好些嗎?
王蒙:肯定不會。
問:從14歲差5天入黨到如今快80了,您自己的思想也在新陳代謝吧。一些新的概念理念,比如憲政,您接受嗎?
王蒙:新陳代謝是當然的,但有些新的提法我還沒有細細地、全面地思考過。但是像法制,我想從上到下,沒有人會反對。我也望文生義啊,法制裡頭就應該包含對憲法的嚴格遵從,難道我們的法律只有民法刑法,只管分遺產、打離婚官司嗎?關鍵不在於名詞解釋,在於怎麼去做。
我還有一個體會,像公民社會、公共空間,這些提法都很有意義,對於中國社會的進步和民主政治的發展有很大參考價值,但是這些名詞畢竟出自歐美的社會形態和政治觀念,有些跟中國的情況不完全對榫;而咱們一些土生土長的名詞,像戴帽子、鬆綁、統一思想,也不是歐美人弄得清的。自從我學了英語,我能用最簡單的話概括這一切:We are different。
我們有一種傳統,大概念管小概念,大理論管小理論,理論管行動,這在奪取政權的過程中被證明很有效。但現在是時候反過來,理論應該更多地傾聽生活的、實踐的聲音。你現在到一個西方國家,想問清楚到底是一個什麼理論在主宰他們的國家,我覺得是很困難的。基督教文明在治國理政中到底起了什麼樣的指導,基督教教義到底在引導人們的行為上發揮了多少作用,我真是沒弄清楚。
問:那可能是一個看不見的世界吧。就像您在國外遇見的,無意中碰到了別人,人家的反應是「Excuse me」,這也沒法用理論來解釋。
王蒙:對,它有時候可能就是一種習慣、一種規範。我比較贊成現在這樣,主流媒體很少談論「左」「右」,不爭論,做就是了,用實幹、實際效果解答那些複雜的言語的分歧。實際上,照我看,這些「左」「右」之爭都被現實政治輕輕掠過了。
問:但一個政權,恐怕也是需要書生們爭一爭,論一論,互博互奕的吧。像您在80年代經歷過的,逢單年反「右」,逢雙年反「左」。
王蒙:這還真是一半牽強附會、一半事出有因的說法。1979,咱們提堅持四項基本原則;1981年,整頓媒體和文藝;1983年,清除精神污染;1985年,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1987年,胡耀邦同志辭職。雙年,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1980年,提出改革黨和國家領導制度;1982年,黨的十二大召開,實現幹部三化或四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後補一條革命化);1984年,通過關於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決議,鄧小平即席發言「這是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1986年,提倡「寬鬆」,鄧小平四次談話講政治體制改革的問題。為什麼會有這種不完全可靠的流年說呢?因為我們在摸著石頭過河。那些年,用高占祥的話說,是A系列和B系列(更偏向於改革者和更偏向於保守者)「輪流高興,輪流住院」。
今天回頭看,當時那些被認為比較「左」的同志,對改革開放中發虛燒的情況確實起到了一定的提醒作用。80年代提得非常多的「觀念更新」「鬆綁」(我很少講這種話)——這不是觀念的問題,更多的是實際的問題啊。人和這世界,哪能跟電腦似的,輸入一個新的程序就開始行使新的功能了,命題一轉換就能決定一切了?這些都反映了我們常常把問題簡單化。其實我的《堅硬的稀粥》,諷刺的並不是反對改革的「左」,恰恰是改革當中發虛燒的那些個「右」。一頓簡單的早飯,各種習慣和需求,像你們上海人的茶泡飯……
問:大餅油條更多些,在我成長的年代。
王蒙:對啊,從理論上說,吃油條是非常不可取的,可是早餐如果有油條,怎麼著我得吃一點,否則都覺得對不起自己。照觀念更新,你怎麼能吃這種垃圾食品呢?!像我們前面說的,有些事是利益決定的,有些,它就是習慣決定的。
我寫過一篇微型小說叫《孝子》。他那幾個孩子吧,一個叫大孝,一個叫至孝,一個叫忠孝,一個叫哀孝,還有一個叫苦孝。老爺子得了一點病,這幾個孝子對怎麼治病都貢獻了自己最好的想法:中醫、西醫、針灸、手術,還有割股煎湯的,但都互不相容;因為都孝,吵得個一塌糊塗。最後,這老爺子逃跑了,隱姓埋名,生怕被孝子找到。這是我對中國命運的小說家言:你也愛國,我也愛國,都想救國,孝子一樣,可實際效果呢?
問:從您的書裡我也讀出些味兒來了,爭到最後,爭的不過是那一口氣。
王蒙:變成意氣之爭。爭誰是真正的孝子,誰代表正確。這裡頭也有利益:名聲。可這父親受不了啊。設想一下,這父親也好油條,剛一夾起,三個孝子過來都跪下了,各有論述、表白,都說為您好……
問:您說過一段話,我尋思了挺久:「學潮的規律之一是,如果你講那麼一點點人們所理解的與國際接軌的『民主』,他就一定大鬧學潮,一直鬧到想講一點那類民主的領導下台為止。」這有點像什麼呢——一位家長有打罵孩子的習慣,您怪這孩子說:「瞧你,又惹你爹生氣了。」家長不該反省嗎?
王蒙:當然(該反省)。問題在於與其爭論誰該反省,不如研究歷史與國情,研究我們怎樣才能穩步前進。
問:歷史的經驗證明:「左」比「右」吃得開——這是在黨內。而在民間,似乎是「右」比「左」更能得民心。
王蒙:其實應該是互補。「左」和「右」是互為依據的。問題其實不在「左」與「右」,而是權力與民意的關係,處理好這個關係,才能長治久安。
問:自傳裡反覆出現胡喬木,為什麼沒有出現鄧力群的名字?
王蒙:我與他接觸不多,我也無意把自傳寫成……有一件事情是他,胡耀邦下台的時候,有一位分管文化工作的領導找我,說別人意見比較大,把我在《讀書》上談馬克思主義的,還有《紅旗》雜誌上一篇談文藝「雙百」方針的文章送到鄧小平那兒,鄧小平看了,說寫得「是好的」。鄧力群對我傳達這話時,高占祥也在場。
這個路線鬥爭啊,本來是可以討論的問題,後來就變成跟著誰的問題。有段時間還不那麼明晰,就變成押寶,像賭馬一樣,我認為這匹馬跑得快,一旦勝利,會獲得千百倍的回報。
我孫子小時候貪玩,我教訓他說:「你都14歲了,怎麼一天到晚光知道玩兒,也不好好讀書用功啊?爺爺14歲的時候都入黨了。」你猜我孫子說什麼?「啊,你那時候沒有什麼玩具,沒玩具你可不就革命去了嗎?」我後來想啊,有點道理——中國人愛講政治,政治常常佔領了生活;如果人們都不像從前那樣講政治了,也許社會是真進步了。
我這一生參與了許多政治生活,我說話做事有一根政治的弦,我的命運跟政治也分不開。我相信政治是男人真正的事業。但我也漸漸看明白政治的一個又一個層面:理想性、浪漫性、務實性、計謀性、凡庸性、全局性,以及有些時刻很難說沒有的私密性和陰暗性。政治不是我的主業,我始終堅持的是寫作。我之所以是王蒙不是因為我當過什麼什麼,而是反過來。因為我有這個能力、影響和活兒。
賈平凹說「我是農民」,我覺得說得真誠。那我是誰?幹部?從1948年到1957年,我是;1957年到1979年,劃歸另冊;後來當然又是幹部,但是我在這上頭花的時間遠遠沒有我自個兒的讀書寫作來得多。後來想到一個「學生」,這更符合我一生的角色。我在當學生的時候參加了革命工作,走到哪兒都沒忘學習:學維語(1957年)、學英語(1980年)、學電腦(1991年)——用的五筆字型……2007年去俄羅斯之前,我留了兩個星期學一首俄語的歌曲,年歲大了沒學會;回來以後,我又用了一個月的時間,把它學會了。,,就是遙遠啊遙遠。
我確實得到了不少利益、好處、待遇,但是寫暢銷書也能得到那些好處。我看重的是更多進言的空間(2005—2008年任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主任,正部級職;2009年起任國務院咨詢機構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終身的);對讀者能提供一些參考,也很好。我前後當了15年政協委員,有過五六次在政協大會發言的機會,所講問題也得到過中央領導的重視。我不能虛假地說,我一邊樂此不疲地做著這些事,一邊是無奈。
問:1980年您跟新疆詩人鐵依甫江去過鄯善縣……
王蒙:這是我非常不理解的。當年我們跟當地人是非常隨便、親切的。鐵依甫江去看他過去的房東大姐,那農婦臨走給他拿幾棵白菜,我就笑他:你是人民的詩人,吃人民的白菜。
年年(全國政協)開會我都會談民族問題。過去,毛澤東有一個理論:民族矛盾就是階級矛盾。他用這套理論來引導農民跟本民族的地主老財鬥爭;而各民族之間的貧下中農是一家,工人是一家,非常強調民族團結。但是改革開放以後,沒有人提階級鬥爭了,而我們又缺乏一套新的理論來指導民族工作。全世界也是這樣:冷戰結束,意識形態退後了,那些最原始的、民族間的矛盾都顯出來了,你看南斯拉夫一個小國,分裂成多少個國家。從內心裡,我完全不相信新疆會發生民族、宗教衝突,如果有,是另外性質的。
問:您在新疆待了16年,對那裡的生活、文化和人,有什麼認識?
王蒙:新疆的一些少數民族,尤其是維吾爾人有重商傳統,他們很喜歡經商,我的房東是很古板的人,但是如果有機會的話,他弄一點莫合煙倒手賣一賣,弄點沙棗也可以賣一賣。60年代,從烏魯木齊坐長途汽車到伊犁,到皮革廠下車,一下車,看見當地人點著電石燈,賣葵花子的、賣沙棗的,還有賣劉曉慶照片的,那時候商品流通受到很大限制,這些在北京都買不到。哈薩克人跟我開玩笑,說維吾爾人好做買賣,如果他們一天沒有生意做,就把左邊口袋裡的東西賣給右邊的口袋。
1969年《參考消息》上說,美國登月成功了,我就告訴房東阿不都熱合曼,他說那是胡說八道,是騙人的;古書上寫過,如果想上月亮,騎馬要64年還是128年我記不清楚了,意思要很長時間。我心想,騎一萬年你也上不去。但是過了幾天,我跟村裡另一個在縣裡當過科長的維族人說了這事,他就相信了,而且連著兩三天說:「哎呀,老王,這是怎麼回事?人真上了月亮,跟過去阿訇對我講的不一樣」。
「文革」當中,武鬥非常厲害。我妻子在伊犁第二中學教書,那裡的維族老師跟我說,「老王,漢族小孩怎麼這麼堅決」,兩派互相放槍,他說,「我們手是很軟的。」林彪出事以後,我所在的生產大隊也給農民傳達。農民就問,林彪上了飛機匆匆忙忙走,他帶囊了沒有?老百姓心太好,怕林彪餓著。這是我接觸到的新疆人。
新疆的伊斯蘭教,它也做大量世俗的事情,過去管婚姻,管治病——我在農村我知道,村裡男子性無能都是找阿訇,當然現在有男科醫院了。伊斯蘭教在新疆所構成的是一個世俗社會,不是一個神權社會,不是一個讓大家不要命不要財產、只要聖戰的社會;不是渾身綁滿炸彈,一拉就響的那種。新疆沒有這樣的歷史和記憶。
維吾爾人有一個詞maili,我很喜歡,把它翻譯成「也行」,有點彆扭。maili是可以妥協的,雖然並不希望是這樣,但是就這樣了,隨便去!這裡頭還有一種豁達。我們完全可以和新疆穆斯林和諧、愉快地相處,像兄弟姐妹一樣,像最好的朋友一樣,互相尊重、互相提攜,有好東西大家分享,有難同當——至少在那些不正常的年月裡我體會過民族團結和深情厚誼。
采於北戴河 寫於2013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