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紅真的做了尼姑

楊二卻將他攔住了,也有句話交代:「燕紅真的做了尼姑,還倒罷了,如果留發還俗,她不要夢想嫁姓龔的。」

顧千里不理他,冷笑著走了。隨即估算了一下楊二所墊的費用,不會超過四百兩。如數送去,果然拒收,顧千里亦就照原來的辦法,捐了給育嬰堂,請那裡的司事,寫封道謝的信給楊二,瓜葛已了。

這筆錢是顧千里代墊的,他在信中問龔定庵,原來的房子是不是還要保留?如果不想要了他再跟房主去交涉。至於燕紅的下落,他一時無法打聽,但如說去了杭州,龔定庵打聽起來要比他來得方便,又說:「兄如接得家報,是何情形,便乞示知。」

很顯然,顧千里的意思是,燕紅到杭州去的目的,是去看吉雲。不過龔定庵不明白他何以不願明言,僅作暗示?

這樣轉著念頭,便急急拆閱杭州的來信,匆匆看完,大失所望。吉雲的信中,根本沒有提到燕紅。

會到哪裡去了呢?龔定庵百思不得其解,只好暫且拋開,全力去進行請假回南的事。

這一回龔定庵找了一個一定有用,但非萬不得已不去找的人,就是他的胞叔龔守正,他是翰林出身,現任大理寺正卿。龔定庵與他的這位老叔雅俗有別,氣味不投,但畢竟是叔侄,所以龔定庵如有所求,只要開口,龔守正總不會使他失望,但附帶的一番規誡,往往是龔定庵聽不進去的,所以非到萬般無奈,他不願去求教老叔。

果然,一談到回南的話,龔守正說,「你裝病假好了,我替你在幾位中堂面前說一說。」

「是。」

「你這一次的闈作,我看了。」龔守正說:「策論類多逆耳之言,但非忠言,而是偏激。須知當今之世——」

龔定庵心想,又要長篇大論開教訓了!好在心理上已有準備,硬一硬頭皮忍受。幸而有客來拜,打斷了龔守正的話。

這個客人是龔守正的同年,名叫王銳,現任內閣學士,新近奉派到福建查案,回京覆命以後,有些土產分贈同年至好,特為親自送來。

龔定庵跟王銳也很熟,當然要留下來陪客。談到一路的見聞,王銳說道:「定庵,揚州有個故事,倒是你的詩材,有個孝廉公,姑隱其名,一天去看曾賓谷——」

曾賓谷單名燠,江西南城人,乾隆四十六年的翰林,散館未曾留館,改為戶部主事,不久派為軍機章京,頗得和的賞識,升為員外郎以後,以京察一等,外放兩淮鹽運使,由六品超擢為三品,不但是難得的異數,而且得了個有名的肥缺,一時不知羨煞了多少朝士。

曾燠很會做官,兩淮鹽運使一當十五年,到嘉慶十二年才調為湖南按察使,再轉湖北,調升廣東藩司,貴州巡撫,嘉慶二十四年丁憂,服闋起復,已是道光紀元,授為兩淮鹽政。舊地重遊,駕輕就熟,公事上應付裕如,閒下來的工夫,開筵演劇,看花賦詩,逍遙得很。

這天有個王銳「姑隱其名」的「孝廉公」——舉人登門,一開口要賞五百兩銀子,這種打秋風的情事,在曾燠一個月總有三四回,大小都要應酬。但這一回數目太大,而且言語之間,不甚客氣,曾燠聽了其他清客的建議,認為一個舉人沒有什麼了不起,不該如此狂妄,以斷然拒絕為宜。

向來寒士打秋風,往往先投以一詩或者恭維主人,或者自述境遇,能夠打動對方,可獲厚贈。獨獨此一恃才傲物的舉人,打算看曾燠所贈多寡,獻詩為報,哪知分文無有,當然大為憤怒,但仍舊送了一首詩。

「這首詩是七律,可想而知,不會有好話,其中最惡毒的是,有這樣一聯:『破格用人明主事,暮年行樂老臣心』。」王銳看著龔守正問道,「年兄,曾賓谷的生平,你也很熟悉,你說呢!」

「上句明明是說他諂媚和,才能由員外一躍而為兩淮鹽運使,故意安上『明主』二字,要教人想起高宗晚年,和如何弄權。下句是罵他只知享樂,不理公務。」龔守正搖搖頭說,「如果有言官跟曾賓谷過不去,光拿這兩句詩作題目,便有得他好看了。」

「這就是另一類的文字獄了!」王銳轉臉又說,「定庵,此事大可感慨,是不是好詩材?」

「文字可以賈禍,亦可以使他人被禍,所以下筆總宜謹慎。」龔守正擺出叔父的面孔,告誡侄子,「定庵,你應該引以為誡。」

「本來倒想遵王世叔之命作首詩,」龔定庵說,「聽二叔這一說,嚇得我不敢作了。」

「不要緊,不要緊!」王銳急忙說道,「你是捷才,詩想必已經有了,念來聽聽。」

「詩還沒有,不過意思有了。」龔定庵略一沉吟,朗聲念道,「『金粉東南十五州,萬道恩怨屬名流。』」

「好!」王銳脫口稱讚,「起句得勢。」

龔定庵便又念道:「『牢盆狎客操全算,團扇才人踞上游。』」

「『牢盆狎客』可解,」王銳問道,「『團扇才人』是何典故?」

煮海為鹽的器具,稱為「牢盆」,這個典故出自漢書上,「牢盆狎客」是指兩淮鹽運使衙門的「篾片」,至於「團扇才人」,龔定庵另有解釋。

「我們杭州有個陳雲伯,王世叔想來必有所聞?」

「就是那個以袁子才第二自命,喜歡收女弟子,以一門風雅自炫的陳雲伯?」

陳雲伯的沽名釣譽,目的是希望見重於東南的大吏,以期陞官發財。龔定庵深知其人,如今正是曾燠門下,頗能說得上話的「牢盆狎客」。他有個別名叫做「團扇詩人」,龔定庵特意將「詩」字改成「才」字,避免直指其人,同時亦兼寓有不承認他是詩人的用意在內。

等他說明了緣由,王銳笑道:「真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牢盆狎客』頗難作對,天生有個『團扇才人』可用。請教第二聯,一定是好的。」

由於他的讚賞,龔定庵便不敢馬虎,故意逗龔守正跟他說些閒話,構思已成,且先不說,直到王銳再一次催問時,他才開口。

「『避席畏聞文字獄,著書都為稻粱謀。』」

「好!合當浮一大白。」王銳舉杯一飲而盡。

龔定庵陪了一杯,龔守正亦不斷點頭,表示稱許。

「這一聯情詞兩勝,意思甚新,似乎從來沒有人說過,音節嘹亮而沉鬱,真是好詩。」

「老世叔謬獎至甚,實在不敢當。」

「不必客氣,」說著,他停箸凝視,等候結句。

「『田橫五百人安在,難道歸來盡列侯?』」

「這意思就更新了,也更深了,得要好好體味。」

事實上是王銳覺得頗為費解,希望龔定庵自己能作一解釋。可是他卻微笑不言,只起身將他的這首詩錄了下來,加上一個「有感」的題目,添上一句客氣話,送了給王銳,請他「吟正」。

《丁香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