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 未若茲鵬之逍遙

李白和吳指南畢竟在江陵待了下來,經冬而及春。

其間,那頭披紅掛綵的白騾以專駕載往東都,茫茫然隨封禪鹵簿而行,疲死於岱頂往返之途,也因而受封成將軍。風聞到此,百姓爭傳:古往今來,這唯一得授將軍的牲口在荊州城尚留有一副巡街游城的銜轡。當地耆老們紛紛議論,神物受命於天,千載征祥,應予供奉保存,於是相商將那銜轡置於城外「擲甲驛」,以鎮驛中不可勝數之孤魂野鬼。

江陵古城天下少有,是歷代累築而成,多修葺而少殘毀,正因兵家所爭,乃在控扼大江咽喉,每有戰火波及,盤據者更戮力完固之,是以牆垣寬厚如室宇,聳峙入雲霄。西晉永和年間,桓溫治荊州,合千餘年舊城之址與漢末關羽所構新城為一,州治益加恢闊。城外西北近郭一山,叫「擲甲山」,相傳為關羽罷戰之後,卸甲休憩的所在,山前一驛,也就隨山命名,名曰「擲甲驛」。

由於荊州自古為四戰之地,飄零於道途間的無主冤鬼之說,更無時無之。偏偏開元元年,又發生了太平公主、竇懷貞之變;所謂「內艱」,一旦底定,竇懷貞死於溝壑、薛稷死於萬年縣獄中、太平公主死於家、盧藏用流瀧州、崔湜流竇州——就在崔湜道經荊州城外擲甲驛時,天命逐至,責以與宮人元氏「同謀進毒,大逆不道」的叛弒之罪,追賜一死。

據說在拜領敕書之後,崔湜好整以暇,向壁題詩一首,八尺白綾,綰環投頸,毫不猶豫。在生命的最後一剎那,他面對京師大吼了聲:「欲加之罪,一命還君!」語過留聲,天雷震震。是後,十二年來,每年春秋各有一日,擲甲山必有滂沱大雨,自午及暮不歇,地方父老都以此為冤證,然而揆諸國法上意,卻也無可如何。

是日,李白與吳指南隨興遛馬,閒步入擲甲山,不過二三里,天色忽地一陰,四野沉黑如暮,大雨驟至,似注似傾,終午至夕。擲甲山上林相稀疏,李白一行兩人一馬不得屏避,只得奔下坡來,到驛亭暫歇。

荊楚膏腴之區,士民繁庶,驛亭規模與蜀中大是不同。那是在整整四十年前的則天後光宅元年,黎國公李傑受命出任荊州刺史,初到任即從幕府之議,將鄰城各驛四周圈劃坊市,遷徙城居賤商,並且許以營生。沒有人能夠逆料,這居然是招徠黎庶行旅的一籌奇計。

李傑在任上止一年,三年之後就牽連進武後誅除宗室的一項大陰謀,因而喪命。但是由他所推動的「驛坊」,卻令江陵地方的民生之計活絡了起來。由於驛坊不在城區,路人往來,沒有宵禁,所事不拘旦暮,驛路上往來的行旅,過此無論早晚,都能覓得水火接濟。久而久之,慣習成俗,許多人便在進城之前,先就驛坊佇留,這樣無異於擴大了城區,也頻繁了商事;擲甲驛也不例外。

李白過驛,原本只為避雨,可是觸目所及,偶見側鄰一坊,不覺驚得倒退了兩步。他扯了扯吳指南的衣袖:「此處、此處有佳釀——某卻來過的!」

那是半畝小園,迎路無門且無牆,園中栽植了各色花木,枝葉扶疏,甚是可觀。直教李白目瞪口呆的,是花木深處那泥牆木柱的屋宇,寬二架,深三間,一切施設,無不與數年前露寒驛上火集極為相似,唯獨庭前少了那黃竹藍布的八尺挑招。

「是、神——品——」李白滿面訝然,仔細尋思,終於想起來,道,「是『神品玉浮梁』!恰恰少了那『神品玉浮梁』!」

當下先將馬交驛丁,週身驗看一過,證非官畜,才許交銀寄槽,這廂兩人渾以為間壁有酒可飲,正急著前去尋訪,未料四下人聲嘈囂,無端哄鬧起來。兩人再一打量諦聽,但見泥濘不堪的大路之上,突然間惶急奔來了無數男女,大凡三五之數,成一小群,共肩一卷氈,有的是草荐、有的是錦茵,皆極厚重。這些扛氈之人來到驛前,爭著將氈鋪伸了,隨即齊齊整整分列行伍於兩側,並皆撐開了隨身攜行的雨具,無非黃赤頂蓋,十分耀眼,只不過看似人人都不在意大雨侵身,卻都像是在遮擋著泥濘地上的氈鋪。

再不多時,滂沱大雨之中,竟然從四面八方踅來許多道士,有的冠頂二儀,衣被四象,有的霓裳霞袖,織錦披羅,也有戴平冠的,通身上下二十四條裙帔,也有戴飛雲冠的,絳帔三十六條,一眼望不盡的高華秀麗,魚貫成行,看得吳指南幾乎忘了要去找酒。道士們先後入驛,路旁擎傘之人始竊竊私議:「道君」若何、「天師」若何、「司馬真人」又若何——顯然,他們口中的真人尚未現身,卻也不知何時會到。

「希有鳥至矣!」李白抬肘撞了撞吳指南的腰,道,「此師當世無兩,會當一見,某且回逆旅取詩文稿草,再去天梁觀候他。」

吳指南臉一沉,道:「汝自去!」

「酒,滿天下物,何日不可飲?」

「道人亦滿天下物,何日不可見?」吳指南說著,大踏步逕往間壁小園走了去;他確乎是賭著一口氣,非要喝上不可——然而,隔壁並非酒肆。

那是硬生生將驛所西側臨街廂房截取其半,端端整整隔出來的一爿小園,向園便是一門,吳指南侵雨奔去,拉開門、搶身而入,發覺竟是一間空屋。

這正是十二有餘年前崔湜服罪之地。

因為驛丁、旅者屢屢傳聞,此室入夜即有祟亂不安之事,便索性將這屋拆了,改築成花樹小園,意欲止祟。不料甫拆未半,崔家在中朝尚有掌權執柄者,又馳令而來,必欲「全此一死地」。正由於截取其半,成了園子,所餘室宇便顯得過於寬而淺,不像是供人居止之處。

此室北面壁間橫出一架,架上陳設了一副擦拭得珵光瓦亮的騾馬銜轡——不消說,這是數月之前,道經江陵,巡遊街巷的那匹益州貢騾所披掛者,把來當成祥瑞,每月朔望之期,奉以清供,用意還就是多一份禳謝不安魂魄的天威。大約也將就著傳言崔湜的魂魄不安,此園、此室便整治得翠微紅映,木密蔭深,榻席潔淨,几案古雅,幾上長年置一香爐,其中燃熏沉澹,煙在有無之間。

吳指南見屋外驟雨略無緩轉之勢,反手關了屋門,嗅著爐中香氣異常甘美,索性爬上榻席,曲肱臥倒,細細聞著香,驀地一陣昏倦上頭,瞌睡了起來。也不知過了幾時幾刻,天光乍然欺入,門又給拉開了。吳指南雙眼微睜,看是進來了三個人。

當先一個,是儀容俊美的華服官人,通身緋袍,四十上下年紀,頷下五綹疏髯,飄爾如絮。緊跟在後的,則是一年輕道者,頭頂紫冠,身穿青袍,也出落得志意昂揚。這兩人一進門,各把雙眼直盯著吳指南凝看,身形則自然而然退向兩側,迎進了第三人。那是個上了年紀的老者,頂上余發不多,但是束扎嚴謹,盤髻光鮮,也穿了一身暗碧似青的衫服,由於腰間無帶,看來不是官人,但那長衫貼裹著老者瘦削的身形,也與尋常僧道之人的寬大袍服很不相近。老者進門抬臉,目光如炬,朝吳指南點點頭,似不以榻上有一陌生之人而訝異。

吳指南反倒慌了,想匍匐而退,轉見一榻連壁,要退也無地步,卻聽那華服官人道:「真君所稱不速之客,果是此子?」

老者向前移了兩步,細細打量著吳指南,接道:「不謬;亦不妨事。」

便在這時,吳指南也察覺老者渾身上下竟然沒有一點經雨而濕的痕跡,湊近前來的身軀泛著和熏爐蒸煙一般的香味,還冒著暖烘烘的熱氣。

年輕的道者則皺眉憂心地說:「北起隨州、西起襄陽,還有江陵本地的道侶,俱已至驛亭候駕久矣。少時大雨一停,眾人不免蜂出相迓,真君若在此盤桓,十目所視,或有造作蜚語,恐不便宜。」

老者微微一笑,似乎全不在意年輕道者的顧忌,逕自轉向那官人道:「『彼雨無多有,此山歸去來』,似乎正是令兄臨行前所吟之句罷?」

官人神色黯然地應道:「是。」

老者抬頭環視著頂上杈枒交錯的樑柱,又微微挪步轉身,像是在覷看著方位,好半晌才指著門旁壁角,道:「此向西北,一去一千七百又三十里,正是京師所在。」老者隨即指指自己的腳下,又道:「然則,此地也便是令兄辭聖之地了。」

官人的臉垂得更深,像是低聲答應了一個字:「諾。」

「還能記憶令兄臨行所吟字句否?」

官人仍只點了點頭,眼眶之中竟然泛著些許淚光。

「時不可失,吟來!」

「知秋緣樹濕,扶路待雲開。彼雨無多有,此山歸去來。猿聽簷下淚,句琢燭邊灰。野驛余蕭索,登臨數此回。」

就在官人閉目吟誦著這首詩的同時,老者朝先前凝眸而視的樑柱之間一袖揮出,袖口距柱頭還有數尺之遙,其間卻現出了五色雲朵,霞光連環互生,瞬起瞬滅。吳指南看得癡了,口中不覺咿咿唔唔作些怪響。然而前後未及片刻,誦詩之聲歸於岑寂,繞柱之雲也付之消散。只屋外一路自遠而近鳴雷不已,雷聲從西北方咆哮而來,復向西北方吼吒而去,過不多時,也沉靜下來。

老者隨即朝門口踱了兩步,探臉睨了睨天色,對那官人道:「這雨,會須才要停了;令兄魂兮安矣!想這一十二年漂泊無著,畢竟只為生前一念之不能釋懷,其艱苦如此。我輩鑒之,可不慎乎?唯獨——」

說到這裡,他頓了頓,轉臉看一眼吳指南,歎了口氣,道:「天數奇絕,真有不可逆料者。孰料汝子竟來一窺玄機,福禍即此隨身矣!」

「嗚呼呼呀!」吳指南一派天真,忍不住手舞足蹈地喊道,「老道這神通真是惹眼,某見識了。」

年輕的紫冠道士此時上前一步,朝老者一揖,道:「貧道浮學無根,術業淺薄,恰欲於真君駕前請教——似此不測之人,由不測之緣,來此不測之地,相與不測之事;果可避之乎?果不可避之乎?可避而不避,即入因緣,竟亦歸於自然而然否?」

「大哉問!」老者笑了,道,「胡紫陽曾告某:『三千及門弟子,唯丹丘子形神蕭散,不及於學。』然自某觀之,丹丘子慧覺過人,何妨不學?」

這年輕道士,正是在大匡山上與李白曾有一面之緣的丹丘子;老者則是李白亟欲一見的上清派道長司馬承禎;而那華服官人,則是當朝秘書監崔滌。

將近十三年前,太平公主及竇懷貞等人被控以「依上皇之勢,擅權用事」,並有七月四日作亂之謀,而傾黨遭到誅除。事發之前,皇帝召見了當時的中書令崔湜——此人曾經將妻妾上獻於原本還是世子的李隆基,以此而成為滿朝卿吏之笑柄;而崔湜本人非但毫不以為意,也仗著自己的秀色與高才而成為太平公主的面首之一——他正是崔滌的哥哥。

起初,崔湜任兵部侍郎,他的父親崔挹任禮部侍郎。父子同時官任尚書省的副職,是自有唐以來,所未曾有者。而崔湜「先據要路以制人,豈能默默受制於人」的權術與野心更不止於獻妻進妾而已。上官昭容掌權時,崔湜為其面首;太平公主勢焰盛時,他也毫不猶豫地以色事之。張鷟的《朝野僉載》如此記載:「有馮子都、董偃之寵。妻美,與二女並進儲闈,為中書侍郎平章事。或有人牓之曰:『托庸才於主第,進艷婦於春宮。』」可謂謔矣。

皇帝召見崔湜,實則別有用心。儘管在接見時動之以恩義,托之以腹心,洩漏了對於太平公主的諸多不滿;不過,這顯然只是誘敵之術。崔湜歸家,與崔滌商議依違之計。崔滌苦口懇勸:「主上有問,勿有所隱。」

可是,崔湜卻基於與太平公主的情誼而辜負了這告誡,日後果然以「私侍太平公主」而得罪——皇帝發禁衛軍「平亂」之後,把崔湜流放於竇州。也就在崔湜道經荊州、停留於擲甲驛的當天,接獲皇帝新頒布的敕令,宣稱宮人元氏在受審時供出他案,元氏曾與崔湜同謀進毒以期殺害皇帝,崔湜當即賜死,縊於此所。

向日在宮中,十目所視、千夫可指,元氏與崔湜根本沒有彼此接近的機會,所以說崔湜進毒弒上之事,越是追究細節,就越令人起疑。當震驚和憤怒漸漸平息下來,皇帝忽然發現:這一指控明顯出於攀誣,而朝中法司希旨逆意而辦案,則是不爭的事實;因而,對於太平公主之亂的查察和鞫審,已然像是一匹脫韁的野馬,朝著無人能預知的方向恣肆而去。

皇帝再也沒有向人說起崔湜,可是卻時不時地派遣高力士:「喚崔九入宮。」

崔九乃從大排行論稱,崔滌是也。他平居喜交遊、好議論、有辯智,隨時能引人噱笑。皇帝最忌人張揚自喜,原本不喜歡崔滌這樣的個性。可是崔滌的長相與崔湜極相似,一旦見到了崔九,在俯仰接談之間的一些片刻,皇帝會誤以為面前這人竟是崔湜——崔湜渾若未死,就讓皇帝不時覺得好過一些。

以此而一再相召,久而久之,皇帝在新人身上所見者,便不只是舊人的面目,他漸漸為崔滌開朗坦易的性情所吸引,原先對崔湜的愧疚和思念,也就轉變成對崔滌的賞識;不但經常隨手賞賜些天家恩禮,不多時還給升了官,成為秘書監,君臣過從密邇。崔滌隨時可以出入禁中,與諸王侍宴的時候不讓席,有時他的座次還排在皇兄寧王李憲之上,日後更御賜一名,曰:「澄」。

東封泰山的時候,皇帝欽點崔滌隨行,封禪禮成,加金紫光祿大夫。聖駕於封禪之後並不在魯地停留,隨即迴鑾東都,崔滌則立刻請命下江陵,表面上的名義,是陪同司馬承禎赴衡山,這也另有緣故——早在封禪禮儀使張說所訂的儀注中已經明白議定:封禪次年春正之日,應由太常少卿赴南嶽致祭,整個封禪大典便有了延續、擴充的意義。

司馬承禎能夠先行往衡山勘查風土,這是很難得的事,皇帝也就一口答應了。然而崔滌卻另有計議。原來過往十餘年間,崔滌四處打聽天下有道之士的術業能為,目的就是要讓負屈而死的哥哥得以超薦。他聽人說司馬承禎「服真五牙法」、「太清行氣符」能打通陰陽兩界,且此師行事厭惡繁文縟節,痛恨招搖排場,對於一個畢竟還是問罪未及赦免的亡靈來說,施以簡約平易的手段,更屬難能可貴。然而,要搬動這樣一位天下知名的道長,來開脫一個身負叛弒污名的罪臣,畢竟不好啟齒。

此事遷延多年,忽然在開元十三年大暑之日,竟莫名其妙地成就了。原來是那胡紫陽的門生丹丘子傾萬貫家資、在嵩陽修築的道院終於落成,廣邀海內高賢,大集天下術士。司馬承禎身為一代宗師,也在受邀赴筵並尊禮壇講之列,所講即是「五門見道妙義」。

司馬承禎欣然應邀開講,還在大暑日親筆覆信,告訴丹丘子:秘書監崔滌刻在東京,去嵩陽不遠,可以延為上賓。司馬承禎向不結交公卿,此舉殊不尋常。丹丘子便向交遞書信的道童隨口問了一聲:「真君忽欲見公卿,殊費解!」

不料那道童當下從袖中另取一紙奉上,道:「師雲若有此問,所答在焉。」丹丘子攤開這第二張信箋,但見端端嚴嚴寫了八字:「一死一生,乃見交情。」

這話說了也直似未說,丹丘子依言赴洛陽延請,崔滌聞知此議出於司馬承禎的八字真言,並不明瞭其中另有道術之士深密的玄機寓焉,登時擊掌歡踴,開顏喜笑道:「神人知某,何可求而得焉?」崔滌與丹丘子、司馬承禎之訂交自此而始。

一年有餘的光陰過去,皇帝再於開元十五年召見司馬承禎,「令於王屋山自選形勝之地,置壇室以居」,因而創建了陽台觀。這一恩寵,實則出自崔滌的進言——只不過到了開元十五年的時候,崔滌也已經過世了。至於崔滌於開元十三年在嵩陽初會司馬承禎時,以為那「一死」指的是兄長崔湜,「一生」所指,也就是崔滌本人,崔滌以是而慨服其術算之神。殊不知司馬承禎這八個字實則另有所料於日後——那「一死」,實言崔滌;「一生」,說的卻是生受陽台觀封賞的道人自己。

開元十四年春,司馬承禎、丹丘子和崔滌聯袂來到擲甲驛前,暴雨未歇,司馬承禎指門而道:「但不知——某等為不速之客耶?抑或室中之人為不速之客耶?」

「然則……」崔滌有些遲疑,他知道間壁驛亭中都是遠近聞名而來迎迓的黃冠羽客,這些人只道司馬承禎是來南遊衡山的,那麼暗中超薦之事,萬一洩漏形跡,上達天聽,以皇帝之雄猜猶疑,少不得要治罪。

「不妨,此大鵬之使介而已。」司馬承禎笑著轉向丹丘子道,「汝此行不虛,或可與故人重逢了!」

崔滌並未料想到,千里迢迢追隨司馬承禎來此超渡,不過就是一拂袖間之事——究其實而言之,他連吳指南駭詫不能自信的五色祥雲都未曾看見——忽然有些許的失望之感。然而,他又覺得司馬承禎如此草率為之,或恐還有不足為外人道的底細,遂舉步上前,施一長揖全禮,低聲追問道:「即此便是了麼?」

司馬承禎淡淡答道:「『天地四時,猶有消息』,君宜同其情慨耳。」

「天地四時,猶有消息」只有八個字,出自《世說新語·政事第三》,卻另有長遠的故事,故事中的主角嵇紹則是司馬承禎奉以為「知出處大節而不移」的完人——多年之後,李白能夠得到仕途發展上的許多暗助之力,實則種機於他在江陵與司馬承禎的一次傾談。所談者,恰是嵇紹,以及嵇紹的父親嵇康。

嵇康官至中散大夫,本由父親嵇昭事曹魏為侍御史而成為士族。嵇昭並妻皆早逝,嵇康成長之後,娶了宗室之女長樂亭主,這固然是保障士族門第的慣例,但是,仕宦生涯顯然與嵇康所耽所習的老、莊之學,有著極大的差異。

世人熟知嵇康隱於河內山陽,幾無半點官聲。生前著作又多次不可扼抑地表達了厭棄仕途的強烈情感,在與一同列名為「竹林七賢」的山濤的絕交信中,甚至公開以極盡揶揄的修辭,自嘲「七不堪」,不能為吏。包括:貪眠不起、閒遊不羈、衣履不潔、不喜文書、不喜弔喪、不近俗人、心不耐煩等。凡七不字,都是曲筆反寫他對積極進取以邀功名、掌權柄的輕鄙。尤其是在「七不堪」之後的「二不可」,更坦言自己的性情不合時宜:「每非湯武而薄周孔,在人間不止,此事會顯世教所不容」、「剛腸疾惡,輕肆直言,遇事便發」。

更強烈的議論是在這一段反諷之後的結語:「統此九患,不有外難,當有內病,寧可久處人間邪!又聞道士遺言,餌術黃精,令人久壽,意甚信之;遊山澤,觀鳥魚,心甚樂之。一行作吏,此事便廢,安能捨其所樂,而從其所懼哉!」此言,實關乎千古百代以來士君子出處知道的關節,也正是大鵬見希有鳥之後的一段激辯,暫伏草蛇灰線於此。

竹林七賢決不是詩酒風流、洒然世外而已。「避征不仕」往往意味著士族脫卸門第中人所應該承擔的責任,也意味著士人自有疏離皇室或心懷異志的詭謀,這是極其危險的抉擇。是以《與山巨源絕交書》並非嵇康與山濤交誼之斷絕而已,它甚至該被視為嵇康對山濤的保護。

此後,乃有呂巽、呂安兄弟鬩牆而導致的一連串殺戮。干寶《晉紀》云:「呂安與康相善,安兄巽。康有隱遁之志,不能披褐懷玉寶,矜才而上人。安妻美,巽使婦人醉而幸之。醜惡發露,巽病之,反告安謗己。」

這是一段原本呂氏兄弟都亟欲隱藏的家庭丑穢——呂氏兄弟原本與嵇康是多年故交,呂巽貪戀呂安之妻美,借酒而污之。呂安在嵇康以保全門第名譽的勸說之下,不再追究。豈料呂巽深自惴惴,反而誣控呂安譭謗(一說是不孝之罪)。呂安因此被判流徙發邊,不得已而寫信向嵇康求援。嵇康基於義憤,寫下了另一篇著名的絕交書——《與呂長悌絕交書》——非徒與呂巽決裂,並挺身為呂安證冤,遂也猶如當年司馬遷為李陵辯解而獲罪故事,受連坐而下獄了。

然而,若僅止於家道穢聞之辯,焉得問罪如此?事實上,此案波興瀾起,另有內外兩因。揆其內因,是當呂安問了流徙邊郡之刑後,那一封向嵇康寄發的書信之中,有這樣的句子:

顧影中原,憤氣雲踴。哀物悼世,激情風厲。龍睇大野,虎嘯六合。猛志紛紜,雄心四據。思躡雲梯,橫奮八極。披艱掃穢,蕩海夷岳。蹴崑崙使西倒,蹋太山令東覆。平滌九區,恢維宇宙。斯吾之鄙願也。豈能與吾同大丈夫之憂樂哉?

這幾句憤激之語已經不只是惱恨兄長反噬誣陷而已,甚至明顯透露出對政權和皇室的顛覆之心,晉太祖司馬昭將之「追收下獄」,實出於疑懼叛逆。接著,便是連綿而來的外因了。

正當其時,呂巽的故友,也是正有寵於司馬昭的司隸校尉鍾會,當廷大發議論,認為收信人嵇康亦必須予以收押究罪:「今皇道開明,四海風靡,邊鄙無詭隨之民,街巷無異口之議。而康上不臣天子,下不事王侯,輕時傲世,不為物用,無益於今,有敗於俗。昔太公誅華士,孔子戮少正卯,以其負才、亂群、惑眾也。今不誅康,無以清潔王道。」

終於,嵇康被錄為死囚。時有太學生三千人上書,請以為師,這樣反而壞了事。皇帝對於士論之騰起更加畏懼,非但不許所請,還很快地將嵇康處死,以免喧囂連綿,抗議迭宕。臨刑之前,親族都來話別,嵇康顏色不變,問其兄嵇喜:「來時攜琴否?」

嵇喜道:「已攜來。」

嵇康取過琴,稍事調弄,彈奏了那首知名的曲子——《太平引》;曲成,歎道:「《太平引》於今絕也!」一說《太平引》為《廣陵散》。

《廣陵散》絕後二十年,山濤舉薦了嵇康之子嵇紹出任秘書丞,嵇紹十分猶豫,以為其父獲罪,為人子者不應再仕,但是山濤卻說:「為君思之久矣!天地四時,猶有消息,而況人乎?」

嵇紹遵山濤之囑而出仕,任御史中丞、侍中,一度還被罷為庶人。日後,在一場皇室骨肉輾轉相殘的八王之亂中,嵇紹應徵復出,參與蕩陰一役,身當矢石,所部大敗,為了護衛晉惠帝,為叛軍亂箭橫刀所殺,鮮血濺滿了皇帝的衣袍。戰陣之中,僥倖未死而被俘的晉惠帝被押往鄴城。當左右從人欲為皇帝更換血衣的時候,皇帝說:「此嵇侍中之血,勿洗去!」

就司馬氏政權之酷虐而言,嵇紹豈能為利祿所驅而就任?尤其是嵇康承襲父親的士族地位,道盡了「七不堪、二不可」,底蘊亦不乏自認是前朝曹魏故臣的心意;這種心意,寄托於出世之說,原本是借遁之辭,順理成章。可是,山濤的勸慰之語,也並不是出自趨炎附勢的居心。在山濤看來,進退之間,並不應該以個人賦性或懷抱為依歸;作為士人,只有以天下為擔當。至於食誰家之俸祿,更不須營營於思念之中。

「然則,真君之言,是以嵇侍中之血責成崔九麼?」崔滌固然知道山濤、嵇紹的典實,卻全然並不能體會司馬承禎的用心,只得虛虛一問。這一問,顯然也透露著不情願的意思;至少,若以嵇康蒙冤屈死、可是嵇紹仍殉帝以忠而言,崔滌仍心有不愜;他對於當年崔湜遭到宮人元氏攀誣的陰謀之主仍未釋懷,原以為司馬承禎慨然而來,還真能透過什麼貫通陰陽的手段,以求問於陰靈。但是,他萬萬沒有想到會得著這樣一番結語——

司馬承禎道:「汝有大力則可以與大事;無此大懷,則並大力也無!」

《大唐李白·少年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