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成長小說」角度論《大唐李白》,即面對一個定義問題:那是以敘事形式為觀測點的分類標準?還是以小說主人公之情節內容為基礎的蛻變標準?此亦即Franco Moretti所言定義成長小說的兩種方法:「分類原則」(classification principle)與「轉化原則」(transformation principle),分別指向兩種不同的文本安排方式。《大唐李白》以大量枝蔓引申的考據與補充,表面上不符合傳統成長小說以主人公為中心而直線發展、經歷各種考驗而終至完成的「分類原則」;但其實以「轉化原則」而言,種種夾敘夾議的詩文政經考證,正是描畫李白如何從成長前的階段或階層,踏進另一個階層的軌跡,即前述以唐代經濟流通的情況敘寫李白如何因緣際會,利用了商人之子的身份得趙蕤之調教終達至「平交王侯」;以及利用錢塘君與太白星君的神話虛構,引出李白與道教的關係,非一般「終南捷徑」論所言李白求道以近朝廷,相反卻是為了仙界未完成之任務。然而,作為成長小說的《大唐李白》在人物情感方面的處理,一直不及「學者小說」、「歷史小說」的討論豐富;人物亦不輕易與前述唐史考證與神話化的寫作特色結合成一系統的線索。本文最後一節將討論《大唐李白》中與李白感情牽涉最深的兩個人物,少年好友吳指南與師母月娘,論證小說中的情感如何仍與上述「成長小說」中「兩個世界」的結構相周旋,呈現「時間」之不確定性。
吳指南確有其人,為李白「蜀中友人」,事見《上安州裴長史書》:
又昔與蜀中友人吳指南同游於楚,指南死於洞庭之上,白禫服慟哭,若喪天倫。炎月伏屍,泣盡而繼之以血。行路聞者,悉皆傷心。猛虎前臨,堅守不動。 遂權殯於湖側,便之金陵。數年來觀,筋肉尚在。白雪泣持刃,躬身洗削。裹骨徒步,負之而趨。寢興攜持,無輟身手,遂丐貸營葬於鄂城之東。故鄉路遙,魂魄無主,禮以遷窆,式昭朋情。此則是白存交重義也。
《大唐李白》首二卷只寫及李白二十五歲時把吳指南「殯於湖側」,未及數年後剔骨葬友的事跡。然而在李白「存交重義」這一層友情鋪寫以外,吳指南此一人物還帶有強烈的象徵。他既是李白故鄉昌明之舊友,見證李白之出身;同時亦構成李白為商人之子的提示。吳指南首次出現即陪同李白夜訪趙蕤,但他完全不能介入李、趙二人的對話機鋒之中,致使李白向趙蕤講及自己身世與志向的痛處時,竟有吳指南的身影在旁滑稽對照。及後吳指南再出現在大匡山偕李白出蜀,卻是遵李客所囑,把大明寺和尚慈元之死所留下的一筆款項,交予分處九江和三峽的李白的弟兄。此款項後來即成為李白並未履行父兄旨意,並「散金三十萬」之來源。吳指南在旅途中一直催促李白完成錢財交割之任務,李白一直拖延。同時有文曲星張夜叉預言吳指南為「短命畜生」,終須「死於洞庭」。最後吳指南的確因一昏瞽的怪病而一病不起,而李白亦得以把父親一筆不明不白的財富轉為「有落魄公子,悉皆濟之」的資本。吳指南雖非李白所害而死,但歷史上李白自述的故友之情在《大唐李白》中有更複雜的象徵。吳指南是李白出身與商人階層之見證與牽絆,他一死李白才能擺脫故里,晉身他所嚮往的士人階層與仙界。惟吳指南的稚憨與依依之情,幾次直指李白私人感情世界之秘密,亦是小說迂迴保留處。正在寫作中的卷三《將進酒》,料應進一步交代剔骨歸葬之事,而作者預言吳指南亦將以鬼身回到李白身邊解決問題。換言之,吳指南象徵著李白不能擺脫,如鬼之謂歸的出身問題,進一步呈現成長小說中主人公在兩個世界中踟躕的本質,並落實在李白的《雲夢賦》中:
他相信了太白星謫譴的神話,當然會時時對蒼天、星辰,以及無際無涯的浩瀚宇宙,產生難以遏抑的渴求。但是相對於另一個自己,這番渴求卻成了羈縻和阻礙。而這另一個李白,正是滿懷家國之志,寄望一展身手,作帝王師,為棟樑材,逞心於時局,得意於天下。
換言之:學神仙之道,如有所歸;成將相之功,如有所寄。依違兩難,實無從取捨。於是,他想起當年在露寒驛所接聞於狂客的那句話:「踟躕了!」
這踟躕,不只是出處大道的抉擇,還有少年的迷情頓挫。《雲夢賦》第三章乃得如此:
予既踟躕於中路兮,豈致捷徑以窘步?夫唯雲漢之前瞻兮,乃憂江山而後顧。謫身迷茲煙波兮,共徜徉之朝暮。豈獨耽彼洞府兮,忘匣鳴以延佇。是有不得已者乎,是有難為情處。晨吾紲馬於江濱兮,猶見顧菟在腹。夜光之德崇兮,遍照隅隈無數。啟明既出而已晦兮,何其情之不固?長庚將落而回眸兮,焉能忍此終古。
由吳指南引出的學仙與成將相之路,彷彿是空間上的兩種抉擇,也是李白經由擺脫才能達成的抉擇。但另一方面,成仙或成相,亦不一定是非此即彼或非成即敗的人生抉擇,是可以在同一個生命中以「先後」方式完成的。這裡牽涉到《大唐李白》中「煙火後先」的概念,以及李白師母月娘此一人物的設置。
李白與趙蕤之妻月娘的關係,一直為《大唐李白》讀者所關注。首先因月娘為虛構人物,亦是首二卷中較為明確地讓李白產生戀慕之情的對象;加上「月」與「太白金星」聚少離多的特質,以及李白死因之謎裡的「捉月」之說,均吸引讀者把月娘看成小說中最具戲劇性的感情之核心。惟首二卷只寫及李白在大匡山讀書時與師父及月娘之短暫生活,另側記月娘啟程到青蓮鄉報父仇的一段。嚴格而言月娘與李白並無複雜的事跡與經歷可記,但在《少年游》之末,卻有一段直寫李白寄身清涼寺時對月娘的思念,文字清婉迷濛:
在這一晚的月光撫照之下,他不得不想到了月娘。
自當夜而後,此念不時油然而生。每在他打開籠仗,取出布囊的時候,總不能免。
這是太陌生的一種想念,他從未經歷過——每當念來,總是初見月娘那一刻,從門開處綻現的笑容,忽而迫近眼前,胸臆間則一陣掏掘,繼之以一陣壅塞;一陣灼疼,繼之以一陣酸楚;空處滿、滿處空,像是春日裡眼見它新漲的江水入溪、溪水入塘,而晴波歷歷,微漪湯湯——似無可喜可愕之事,亦無可驚可哀之狀。但是再一轉念,月娘又出現在田畦之間,出現在織機之前,出現在戴天山上每一處曾經留下影跡的地方。初看當時,只道遙不可及,亦未暇細想;回思良久,則揮之不去,更傾倒難忘。
有時月娘的容顏也會湮遠而蒙昧,越要以心象刻畫,卻越轉迷茫。有時,她的樣貌會與他人兼容融,以至於彼此不可復辨;偶或是露寒驛上露齒而笑的胡姬,偶或是青山道旁散發著天香的姑娘──偶爾也有些時候,是他忘懷已久的母親和妹妹。
此種深情的描寫在《大唐李白》裡並不多見,事實上兩卷中再也找不出類似的感情刻畫,不管對吳指南、月娘或者後來於金陵結識的紅顏知己段七娘。然則李白對月娘何以產生如此漲滿纏綿之感情?這恐怕並非「情之所鍾」一語可以神秘地一筆帶過,因此亦有論者就此問題展開論戰,就小說家之情感準備是否充分而對小說技法有所質疑,認為小說的人物故事皆單薄,尤以對師母月娘之愛不合常理。
與其主觀地評斷作者筆下的李白對師娘之愛是否「合理」,不如依然順著「成長小說」的志向問題,分析月娘身上最吸引李白的是什麼。誠如論者所言,《大唐李白》對月娘和李白的生活描述不多,月娘之識見、丰姿與關愛之描寫亦有限,一位每天操持家計飲食,儀容似母似姊的師娘,不一定足以讓少年李白所傾倒。因此更應從月娘個人經歷中,體會她一生最重要的轉變,以見本人之特質。其中關鍵即為前述「煙火後先」的故事。
原來月娘本出身於綿竹縣貧寒之家,父親任小吏時因錢銀交割出錯而下獄至死,使年僅十三歲的月娘把母親寄托於綿竹山環天觀,再偕妹妹作投身官妓學藝的打算。觀主王衡陽見月娘卻即向她提出另有修道之一途:
王衡陽風鑒之術過人,一眼看見月娘,便道:「汝一身恩怨,還待十八年後,始能了結。今有二途,汝欲為官使,抑或為仙使?聽憑由之。」
毋須王衡陽多作解釋,官使就是「風聲之婦」,仙使則是「女冠」。唐人家室女子修真成風,不外慕道、延命、求福。也偶有因夫死而捨家避世的,一旦遁入道門,還可以有如男子一般識字讀書,研經習卷。月娘本來無所猶豫,可是王衡陽接著說:「為官使,則絕代風情,芳菲錦簇,怎麼看都是繁華;為仙使,則滿園枯槁,鍾鑼清涼,怎麼看都是寂寥。不過——煙火後先,俱歸灰滅而已。」
王衡陽後再引出「煙火後先」的出處,即其尊師李淳風在皇帝前卜卦之事。小說引此一段本在月娘提醒趙蕤對李白的出處志向不宜作太多盤算,須知「煙火後先」,說不定自有天機,殊途同歸。正如她自己當年若先投身官使,遍歷繁華,最終可能還是會回到修道的寂滅結果,而趙蕤亦明瞭當中的喻意。然而,月娘的故事在《大唐李白》中自是未完結,《鳳凰台》續寫月娘往青蓮鄉報父仇,仍未有機會與李白在大匡山以外再見一面。月娘之神秘身世與恩仇即使未為李白所得悉繼而生傾慕,但正如吳指南所象徵的故里商家之出身,行跡飄忽的月娘正亦彷彿說明了人生際遇的多重可能性。既有詭譎不可解之轉變,不管他先作仙人被謫下凡,還是先作凡人再履行天職,最終皆有煙火後先之共同歸屬。這是與李白生命狀態最貼近的一種理想,亦是小說中仿似沒由來的寫李白對月娘感覺親近繼而傾心懷念之深意。
月娘所代表的「月亮」與李白所代表的「太白金星」使得二人不得久聚;李白生命終結時投水捉月,即再一次體會水中月影終無法為人所把握,至要把己身性命與水中月交融而完成,作者在預告《大唐李白》全書作意時曾提及此點, 亦為二人關係平添一重「浪漫」理想的色彩。但本文認為,結合成長小說的論旨,月娘之重要性正在為李白揭示個人生成中回轉、猶豫、折中與妥協之本質。最終抉擇不是最重要的,因為去掉時間的先後因素,「煙火後先」,「成長」終究是歷程而不是目標。
總括而言,「學習」與「漫遊」為《大唐李白》重要的開端,引出本文嘗試以「成長小說」角度解釋《少年游》與《鳳凰台》的幾個寫作問題:包括大量政治經濟史的考證對小說呈現「兩個世界」的「成長小說」條件之貢獻;虛構與真實之間的合作帶出太白星謫仙身份實際任務,為李白受紫綺裘平添一份天命和自我完成的使命感;最後吳指南與月娘兩個一實一虛的人物把李白的感情世界帶進生命情態之中,對吳指南的擺脫與月娘的追慕,同樣是他渴求自我實現的一體兩面。《大唐李白》還有《將進酒》和《捉月歌》兩卷未完成,李白的成長歷程自然也是未完成的,但惟其未完成,卻能讓我們重新體會成長小說的核心況味:追蹤個人融入漫漶社會與歷史的過程,在「兩個世界」中體會折中或妥協的必經階段,它經常不是冒險的,更加是日常生活的、被常態所包圍的、反英雄的,此中正是成長主題中最不是確定之因素,亦是「浪漫」的李白或野生如稗的小說精神中最能不確定之因素。
黃念欣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副教授。文章曾於香港中文大學「今古齊觀:中國文學的古典與現代」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表,原文註釋經作者同意而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