艱難,一路危險的求學

如果你是一個老師,你遇到一個在課堂上經常發問的少年,你會怎麼回答?你會不會厭煩,繼而敷衍、責難?

袁隆平在課堂上,究竟問老師一道什麼問題,而老師敷衍的態度,令他從此對數學失去了興趣呢?面對愛因斯坦最著名的E=mc2公式,袁隆平也是無法領會其中的奧秘。袁隆平一輩子的興趣就是農學,讓我們看看興趣這個最好的老師,是怎麼樣引領袁隆平走上了雜交水稻的研究之路的!

「孩子的智商如同一座寶庫,唯有品德和情操,才是打開這座寶庫的鑰匙。」這是小隆平的啟蒙老師——他母親華靜女士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華靜辭去教師工作後,她將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包括小隆平在內的五個孩子的身上。華靜不僅教會了小隆平關於尼采的「行動哲學」,她還教會了小隆平一口流利的英語,這對袁隆平以後在雜交水稻育種工作中直接查閱外文資料、迅速掌握國外最新的科研方向,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不要再把頭埋進天堂這類東西的沙灘裡,而要使頭自由,使這顆塵世頭顱為塵世創造意義!」

「想在善和惡中做造物主的人,必須首先是個破壞者,並砸爛一切價值。也就是說,最大的惡屬於最高的善。不過,後者是創造性的善。」

袁隆平在這些閃爍著智慧光芒的尼采的名言中,汲取了很多營養。在以後的學習和工作中,他又悄悄地將這位先哲的名言,轉換成自己「人生馬達」的油料。

袁隆平在雜交水稻的科研項目中善於拋棄舊思維,打碎某些權威畫出的「條條框框」,使中國雜交水稻研究始終領跑世界。可是,不管他取得了多麼大的成績,袁隆平始終都保持著謙虛謹慎的態度。

有一次接受中央電視台王志的採訪,袁隆平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要威風做什麼,我不要威風,威風有什麼意思,還是謙虛一點好,人家還會尊重你,你一威風了,人家就會說這個傢伙有點名氣就翹尾巴,反而人家會鄙視你的。

袁隆平的這些話,是對尼采的名言的很好的繼承和闡發。可見華靜女士的啟蒙,對袁隆平的一生,起了多麼大的潛移默化的作用。

1936年,袁家移居漢口,當年8月,袁隆平進入漢口扶輪小學讀書,成為一名「背著書包上學堂」的小學生。

扶輪小學是一所民國時期照顧鐵路員工子弟就學的學校,這類學校一般都設在鐵路沿線,既可以讓鐵路員工的子女就近上學,又能培養鐵路的後備人才,實乃中國鐵路教育的一大特色和創舉。

「扶輪」一詞來源於成語「靈輒扶輪」,靈輒為人名。據史書《左傳》載:晉大夫趙宣子對靈輒有一飯之恩,故在晉靈公企圖謀殺宣子之時,靈輒扶車以臂承,最後幫助宣子逃離虎口。扶車以臂承即「扶輪」,含有「扶持、輔佐、施恩和報效」等寓意。「扶輪」這個簡單的詞語裡面,不僅有幫助別人成就偉大功業的寓意,而且包含著一段關於知恩圖報的高尚情操。

可惜小隆平在那裡只匆匆地學習了兩年便離開了漢口,接著輾轉進入了湖南的弘毅小學。弘毅小學距離「武陵人隱居」的桃花源非常近。讀書之餘,袁隆平下潭摸魚,到竹林采筍;渴了有桃花潭清冽的水解渴,餓了有香甜的野果可以果腹,那裡確實是人間的天堂。可是小隆平求學的願望,還是被日軍飛機投下的炸彈給炸得煙消雲散了。

最後,小隆平隨著一家人來到了重慶,在嘉陵江畔的龍門浩小學就讀。袁家當年家住龍門浩街27號,距離學校並不遠。每天清晨,小隆平牽著弟弟隆德的手,沿著龍門浩街乾淨的青石板,穿過晨霧,向學校走去。當年曲折的石板路兩旁,大多是灰黑色調的二層居民小樓,顯得安靜寧謐——可是這油畫中的一切,卻在日軍飛機的狂轟濫炸下,變成了一片片的殘垣斷壁。

為了應對轟炸,龍門浩小學的老師們在學校後邊挖出了一座防空洞。每當敵機轟炸時,老師和學生們都會躲到裡面,在日軍頻繁轟炸的日子裡,老師就領著學生們早早來到郊區,然後找一個長滿樹叢和蒿草的深溝,藉著深溝的掩護,小隆平手捧書本和同學們一起,在裡面按時上課。

昨日兮昨日,昨日何其少!

昨日過去了,今日徒煩惱。

世人但知悔昨日,不覺今日又過了。

水去日日流,花落日日少,

成事立業在今日,莫待明朝悔今朝。

這就是小隆平當年唱的一首《勸學歌》。天空中雖然有敵人的飛機在飛,可是那邪惡的炸彈,仍然阻擋不住同學們求知的慾望,同學們堅信,雖然長城可以被炸塌,但會有更多的仁人志士,用他們的知識和熱血鑄就新的長城。

如果侵略者看到小隆平和同學們在「深溝小學」學習的場面,一定會瑟瑟發抖,敵人縱使船堅炮利,但也無法摧毀我們中華兒女的堅強意志。希望已經在這裡生根發芽,相信用不了多長時間,便會結出豐碩的果實。

雖然也免不了兒時的貪玩習慣,但袁隆平憑著自己的智慧,經常能保持班上4至6名的好成績。

1941年12月8日凌晨,日軍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隨著美軍參戰,日本已無暇東顧。敵機在陪都重慶的上空消失了,山城也恢復了昔日的平靜。

1942年7月,剛滿12歲的小隆平從龍門浩小學畢業。隨後考入了重慶復興初級中學。

飽受戰亂之苦的同學們分外珍惜這難得的校園生活。小隆平手裡捧著散發著淡淡墨香的書本,臉上終於露出了笑容,能在鳥語花香的校園中學習,這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情。

小學要學的是數學,中學要學的是代數。面對這個新學科,袁隆平滿腦子都是好奇。上第一堂代數課時,老師在黑板上寫下了幾個代數公式。

袁隆平好奇地舉手:「老師,兩個負數相乘,為什麼會得正數?」

老師聽完袁隆平的問題,不由得愣住了,想要弄清楚這個問題,必須要用高等數學,進行複雜的運算推理,其過程不是一個普通中學生能弄懂的。

老師想了想說:「袁同學,你剛剛涉獵代數,只要記牢負負相乘得正的公式,並按規則運算就可以了。」

袁隆平提出的問題,得不到解決,疑問鬱結在他心頭,令他萬分地難受。

還有一次,代數老師給同學們上課,面對黑板上的E=mc2公式,袁隆平問道:「老師,為什麼物質的能量和光速的平方成正比?」

這個問題更是難以解釋,為了解答這個難題,著名的科學家愛因斯坦用了10年的時間。老師自然沒有回答袁隆平的提問,袁隆平從此對數學就失去了興趣。他高中畢業時,其他各門功課全優,只有數學成績一般。

《袁隆平:中國神農的世界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