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國電商界風雲變幻,電商大鱷們志滿躊躇,紛紛發力,要在新一輪競爭中有所作為。京東更是蓄力待戰,在「修養生息」戰略中,發力於開放平台,打造完全不同於阿里巴巴的平台。
2010年10月,京東開放平台正式上線。賣家數量季度複合增長率約60%,已從最初的數百家上漲到接近三萬家;商品品種數量季度複合增長率約70%,從數萬個擴展到約1100萬個。2012年平台交易額突破120億元,在國內電商平台中「坐二望一」;2013年「618」店慶月期間,交易額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約2.5倍,保持了遠高於行業整體的增長勢頭。
經過近三年精耕細作之後,京東開放平台將成為「賣家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過去十年,京東以自身的不斷創新,為中國電商行業注入了新的活力。未來十年,京東仍將繼續為消費者、為合作夥伴、為行業和社會不斷創造新的價值。
身為京東集團創始人、首席執行官的劉強東對京東開放平台極其重視,他將開放平台後的京東定位於成為「賣家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並推出技術、物流、服務、財務等四大具體支持計劃,通過共同開拓「電商發展新大陸」,建立京東以及中國電商行業的未來新格局。他說:「以電子商務平台為基礎,京東將形成以電商營銷、物流服務、信息技術、互聯網金融服務四大平台支撐的發展格局。這是對電商產業價值鏈的重新梳理,也將為合作夥伴、消費者創造更多的價值。開放平台業務融合了上述特徵,將為京東在第二個十年繼續揚帆遠航邁出重要一步。」
作為未來發展的基石,京東開放平台業務將與自營業務一起,成為京東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引擎。開放平台能夠提升公司的整體規模,進一步優化用戶結構、提高消費黏性,並快速豐富商品種類。大力發展第三方賣家平台業務,吻合京東一直以來致力於為廣大消費者提供「一站式綜合網購」體驗的宗旨。
展望京東開放平台的發展目標,預計到2016年,第三方賣家開放平台業務將佔到整個京東電子商務業務的半壁江山。合作夥伴可以根據自身的需求靈活選擇自營、開放平台兩種合作模式,實現多元化發展。在這塊「新大陸」上,京東將攜手合作夥伴共同成長、創造共贏。
劉強東對平台開放的重視有目共睹。在確認新一輪7億美元融資入賬後,更是躍躍欲試。他給全體員工發了一封800餘字的內部郵件。劉強東在郵件中告訴京東員工,目前京東現金儲備已超150億元,要打造一個和阿里完全不同的平台。依靠這150億的資金,京東將不必顧忌短期財務表現,而是立足未來進行長期投資。他強調,京東一直在「進行價值投資」。
劉強東認為:「平台」將成為京東的發力點。「過去幾年中,京東著重打造並開放其網頁、物流、信息等平台,同時佈局金融平台業務(儘管這些業務前3年都是虧損的)。我們今天投資的所有業務都將向社會開放,都將成為一個又一個平台!最後形成一個龐大的平台網絡!」「未來的商業紛爭必然是平台之戰,背後是價值之戰,誰能為客戶帶來最好的用戶體驗,從而為客戶創造更多價值,誰就將笑到最後……京東要做的是平台級電商,將旗下所有業務平台化,才是京東的最終目的。」
到2013年初,京東擁有1萬多個POP平台賣家,一些業內人士認為,京東在複製亞馬遜的模式。還有人說:「同樣是做平台,國內阿里系的平台已經發展得很成熟,京東不可能去抄襲這個模式。」
京東不同於淘寶和天貓的平台模式,後者是依靠自己的互聯網平台吸引各類型商家入駐,通過租金以及為商家提供數據服務盈利,它們已經發展到一定規模。京東如何開放平台呢?是跟在阿里身後亦步亦趨,還是有自己獨特的做法呢?
劉強東不可能拾人牙慧,京東平台有著自己的特色!
2013年,京東致力於結合自建物流體系和自身的購銷體系來建平台,走自己的平台模式,建立以大物流倉為基礎的平台體系。而這也是它和阿里巴巴的不同之處。
縱觀中國電商領域,阿里巴巴、京東、蘇寧三者都在發展平台,而平台的側重點卻又各不相同,未來對品牌商家的爭奪將存在一場精彩的博弈。在蘇寧集團春季部署會議上,掌門人張近東表示,電商主力軍應該是店商而不是電商,未來蘇寧的零售模式將是「店商+電商+零售服務商」。
隨著京東規模進一步做大,開放平台已成為京東的重要戰略部分。不過,京東自營業務與開放平台的競爭也更加明顯,也經常引發供應商和京東內部的抱怨。對此,劉強東表示,京東內部不做任何平衡,內部強調公平競爭機制。
2013年,京東產品展示界面做了改版,把所有賣家放到一個頁面,不分自營還是第三方,大家展示機會均等,京東讓客戶進行選擇,最終比拚的還是誰的服務好,誰的價格更低。所以京東自營和POP也是競爭,是很激烈的競爭。
很多京東平台上的產品降價都不是外面的友商,而是同一公司不同部門的作為。比如化妝品領域,自營部門和POP部門競爭非常激烈,好多降價都是內部降價。但不管怎麼競爭,這對消費者有利。
蛇年,京東開放平台還處於投入期,並沒有到正式發力之時,也未到大規模增長階段。劉強東清醒地看到:對京東來說,POP平台最核心的是系統,這一方面與阿里巴巴存在不小差距。阿里巴巴開放平台系統相對成熟,能給賣家提供分析工具、營銷工具,京東只實現了POP平台最基本的功能,更高級的賣家需要的服務京東都很欠缺。京東一方面自己在開發,另一方面也在積極引入大量的第三方開發機構,迅速豐富京東開放平台的應用數量。
京東開放平台升級的另一個重要支點是物流平台。劉強東透露,現在大量賣家想使用京東的物流平台,但京東物流平台開放能力不足,物流平台大部分還是滿足自有的業務發展,還沒有能力開放到很大程度。隨著「亞洲一號」項目逐步建成,大量的冗余產能會向賣家開放,實現業務的統一。
總之,京東開放平台,做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與賣家共拓「電商新大陸」的目標已定,正披荊斬棘,一路高歌向前。
2013年7月29日,京東以「聚合力、贏未來」為主題的首屆開放平台合作夥伴大會在北京召開。會上,京東提出「開放平台要致力於成為賣家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的目標,並一舉發佈了面向開放平台合作夥伴的技術、物流、服務、財務四大支持計劃,旨在為具有不同業務特點及規模特徵各不相同的京東開放平台商家提供一站式全方位服務,全面提升開放平台的核心競爭力,為合作夥伴創造更加良性的發展環境。
多年來,京東作為國內最大的網絡綜合零售平台,是業界公認的優質合作夥伴。的確,京東一直不斷完善對開放平台的服務,實現與合作夥伴的共同成長。
2011年,京東創立開放平台後,就要求入住商家以銷售正品為原則,平台內各種規模商家一直保持著高於業界的速度高速增長。2012年,月銷售額10萬元以下的賣家實現了175%的銷售額增長率;月交易額10萬元到100萬元的賣家增長率高達210%;月交易額100萬元以上的大賣家也實現了穩步增長。
在此期間,京東致力於成為開放平台賣家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為商家提供貫穿整個運營流程的全方位服務,包括高質量的用戶群體、優質便捷的倉儲配送服務、以大數據為驅動的電商服務體系、潛力巨大的移動端入口、快捷多樣的支付及結算方式和更加公平、透明、完善的平台規則等,這些都將助力京東賣家走向成功。
2013年,京東開始發力,重點扶持賣家,對重點賣家提供一站式服務支持,這些重點賣家包括各品類TOP品牌店舖、國際及國內知名品牌、具備高增長潛力的賣家以及商品具備差異化特徵、補充品類缺失的賣家。京東開放平台對其提供的服務將貫穿整個運營流程,包括供應鏈、分銷、營銷、倉儲配送、售後服務、數據分析等各個方面。
對於電商行業來說,強大的技術支持是掘金商海的核心保障。京東發佈的平台技術支持計劃以商戶需求為根本出發點,能夠為商家提升營銷效率,完善運營支撐。
在商家系統提升方面,京東將對店舖系統、商家助手、IM等多個產品持續升級優化。商家助手讓商家輕鬆實現後台管理、訂單管理、商品發佈等操作;京東IM「咚咚」為商家和用戶間架起了溝通橋樑,支持PC端與移動端;店舖系統可提供幾百個業界流行模板,從策劃到上線只需一分鐘;運營方面,通過京東技術支持計劃,可全面支持商家的倉儲配送服務,並支持商家自建客服團隊、電話客服、IM在線客服、機器人客服等。流量支持方面,京東通過多入口、多曝光等方法可強化商家的店舖展示,並通過商家流量閉環以避免流量被分流。此外,通過京東快車還可實現營銷方式的多元化、精準化和智能化。
京東「最後一公里」的理念,讓物流成為完善用戶網購體驗的最佳形式,是電商服務品質的重要一環。京東物流支持計劃的推出,能夠讓賣家共享京東的物流優勢。京東平台可以為賣家提供包括倉儲、配送、售後、客服等在內的一站式物流服務,並支持B2C、B2B、官網、門店、批發所需的多渠道服務及供應鏈服務。其中,京東的倉儲開放包括了自營(亞洲一號)及三方倉儲。京東擁有輻射全國的7個區域分發中心、25個前端物流中心及37個一二級分撥中心作為運營核心,不以盈利為目的,以3~5元每單的市場化價格向商戶提供服務。京東還向第三方賣家開放倉儲系統,滿足賣家的倉儲需求。
京東平台為賣家配送開放了自營配送、第三方快遞、貨到付款落地配、連鎖業配送等針對第三方賣家的服務,能夠為賣家在區域分發中心、前端物流中心周邊150公里提供「211限時達」服務、貨到付款服務,實現「一地庫存、全國發貨」的點對點服務。
顯而易見,電商行業高質量的服務,對於賣家的經營有著重要作用,京東開放平台極力為賣家提供包括客服、售後等在內的服務,提高消費者衡量商家的期望值,共享高質量的客服體系。因此,京東平台為賣家提供400電話和IM自主售後服務,客戶可通過分機號、商品編號、訂單號直接與賣家取得聯繫,實現購買咨詢、服務受理。京東還為開放平台商家提供了支持專線、服務管理培訓以及工具系統保障,賣家可獲得7×12小時的貼心服務及專業的服務管理培訓,以提升服務意識和溝通技巧。
目前京東在江蘇、成都兩地的客服中心已有3000餘人,可提供包括電話、在線等多種服務方式。京東更建成了新的客服中心,預計年底投入運營。新客服中心坐席數將達到6000位的容量,每日接待客戶咨詢能力可達到60萬人次。
京東平台還為入住賣家推出財務支持計劃,從賣家需求出發,使得賬期更合理、流程更簡易、信息共享更透明、數據更準確。
在結算服務方面,京東將進一步精簡商家的財務審批流程,實現訂單完成後即時到賬;在發票開取方面,京東將實現自動開票、主動郵寄,並提供實時查詢功能。京東還將提供金融服務,幫助賣家解決資金問題,具有手續簡單、產品豐富、資金安全、還款靈活等特點。
京東開放平台推出圍繞技術、物流、服務、財務在內的四大支持計劃,致力於成為「賣家解決方案提供商」的定位,將進一步鞏固並提升京東開放平台的核心競爭力,增強賣家的滿意度,最終實現用戶體驗的提升。
目前,中國電商領域的幾家主流B2C電商均完成或正在處於自營模式向平台模式的轉變,畢竟借助第三方商家的力量,可以迅速充實自己的商品類目和數量,第三方商家也可以分擔推廣、資金等方面的大量壓力。
隨著蘇寧、京東對戰開放平台,業內經濟分析家預言:未來電商競爭將轉化為平台之爭。
劉強東居安思危,未雨綢繆,早已看到了這一步棋,並已有了縝密的佈局。他說:「不做開放平台,京東會死掉。」他對企業的發展目標和前景的思考,總是那麼長遠、開闊和深謀遠慮。
縱觀中國B2C電商市場,各大電商都對開放平台躍躍欲試。2012年,蘇寧易購陸續推出了開放平台入駐政策,截止2012年年底,蘇寧易購開放平台已收到近2萬商家的入駐申請。因其開放平台並不採用保證金製度,為保證平台整體的服務質量及品牌商的利益,蘇寧易購對該平台制定了嚴格審核機制。
2013年9月22日,蘇寧易購執行副總裁李斌表示,區別於傳統平台無限制的招商模式,蘇寧易購還創新提出了「區域獨家制」,即在同一區域,同一品牌只選擇一家供應商進駐蘇寧易購開放平台,為此蘇寧易購還設置了透明的商家競爭、評估、淘汰機制。李斌還透露,目前蘇寧易購開放平台的基礎建設已基本完成,接下來除了會對平台保持持續優化外,也會圍繞入駐商家定期提供培訓服務。此外,蘇寧易購還將為入駐商家提供包括支付、金融、數據、廣告營銷、托管服務、倉儲物流、雲計算等在內的電商配套服務。
京東也在緊鑼密鼓地籌劃開放平台提升事宜,這麼好的機會怎麼會沒有劉強東的參與?劉強東和他的京東不但會參與,而且,還會有令人耳目一新的大動作、大舉措。
2013年8月初,在京東開放平台的上線儀式上,劉強東出人意料地向媒體開放了京東的一個管培生內部培訓,他說:「我們要更加開放,我們要讓更多的人瞭解真正的京東。」
看來,在開放平台業務上,蘇寧和京東會有一拼了!
其實,蘇寧和京東的博弈肯定激烈,沒準會很殘酷,明眼人也早就看出來了,他們幾乎在同一時間瞄準了天貓,雖然,天貓堪稱領頭羊。
看2012年的相關數據,就可以明白兩者的差距究竟有多大了。
京東2012年平台業務的交易額是120億元;
蘇寧則剛剛起步;
天貓卻是2000億元。
所有電商大鱷們都很清楚開放平台對於大型電商公司來說意味著什麼,亞馬遜已經有40%的交易額來自於開放平台,而它這些年一直投入巨大的物流和雲計算,幾乎就是為開放平台定制的。
目前,京東、蘇寧與天貓不可同日而語,他們遠遠落在天貓後面。許多商家都會選擇佔了七成以上市場份額的天貓。
京東和蘇寧要做大平台,會瘋狂分搶天貓的「奶酪」,瘋狂地爭取那些天貓平台上的二、三線商家,當兩家都把物流、金融和雲計算等籌碼擺在商家面前時,大家會不自覺地進入了一個激烈殘酷的競爭之中。
京東和蘇寧已經拉開了挑戰天貓的戰爭序幕,並開始了爭奪二、三線商家的競爭。
在開放平台的業務上,這兩家各有特色,既互相競爭,又互相學習。
其實兩家發力平台都始於2012年,儘管京東在2010年年底就上線了該業務。劉強東比較早地看到了這樣一個趨勢,自營業務已經開始凸顯其弊端。從2007年到2011年,京東的營收增長率分別為350%、266.67%、203.03%、155%、105%,呈下滑趨勢。自營業務的增長主要依賴於品類和地域的擴張,基礎設施的欠缺使得每上線一個新品類,京東幾乎得重新建造一個供應鏈,越來越沒效率。而被認為電子商務普及率不高的三線以下城市,還遠遠沒有達到能推動大公司高速前進的水平。做開放平台,就意味著從零售轉向服務,這包括耗資巨大的物流體系,以及同樣不便宜的雲計算體系的搭建。
京東和蘇寧都得面對這樣的不爭的事實。
兩家掌門人在開放平台業務的角色定位上,一直舉棋不定。劉強東也是因為觀摩了幾次亞馬遜之後,才堅定了做開放平台的決心。
劉強東又一次「賭性」大發!2013年,京東發力於開放平台。
拂去雲霧,摘掉面紗,就會看到,蘇寧一直以來更是屬於「半開放」狀態,蘇寧很希望可控更多的重點領域,從收購母嬰電子商務網站紅孩子,就可以看出其願望。
2012年底,劉強東和張近東都在公開場合不同程度地表明了對開放平台的重視。劉強東甚至稱一直不認為京東會在B2C業務上盈利,他清醒地說:「全世界的零售業都是不賺錢的,但我們會以電商商品的買賣作為吸引用戶的入口,通過物流、IT信息服務的開放以及增值業務來賺錢。」
劉強東說,2016年,京東開放平台業務要佔整體業務的50%。
京東和蘇寧這兩個對手,在開放平台上的一些做法,竟然驚人的相似!
2013年5月前後,兩家都開始制定新的開放平台準則,並確立了其核心,就是把它作為未來戰略方向去開拓、發展。
京東開放平台事業部總監王志富和他的團隊,曾根據老的賣家手冊做出了第一個版本,主管開放平台業務的高級副總裁蕢鶯春也僅僅提出「要符合公司的實際情況」。一方面,要充分發揮京東的物流體系「亞洲一號」的優勢;另一方面,也要考慮未來的可擴展空間。緊接著,京東在第一版的基礎上,加入了非常複雜的賣家獎懲積分體系。王志富的團隊成員此後每天都跟無數的賣家代表溝通研討,之後討論的範圍還擴大到了京東業務部門的同事。他們成立了一個賣家委員會,同時也請了幾家咨詢公司介入,這個過程持續了兩個多月,做出了最終版本。
2013年2月,蘇寧正式提出按照「蘇寧雲商」的戰略,改組整個組織架構,線上線下的融合開始加速。在張近東的概念裡,以電子商務為代表的虛擬經濟如果主導實體經濟,必然會導致泡沫,而蘇寧要做的就是「店商+電商+零售服務商。」
6月,蘇寧新成立的部門主導了這次變革,終於實現了「線上線下同價」,為「雲商」模式打造了基礎。商品經營總部就是負責所有商品的來源,而蘇寧易購與線下連鎖賣場不再單獨參與採購,只要完成銷售業績就可以了。蘇寧易購的銷售也開始直接計入門店銷售的範疇,只要易購的收貨地址在這家門店銷售半徑內,即算入該門店業績,這使得線下極其重視對電子商務的後續服務。
京東和蘇寧在開放平台的問題上步調竟然如此一致,他們都把細則的公佈時間放在了9月前後。當然,京東在9月公佈細則,與「亞洲一號」一期年底投入使用有絕對關係。此後,京東的日訂單處理能力提升數十倍,這就為開放平台奠定了堅實基礎;而蘇寧的「物流雲」全國物流建設項目已完成了50%,到2013年底累計建成並投入使用的基地達到24個。
至此,兩個對手緊鑼密鼓地開始了開放平台的操作。從8月起,蕢鶯春就不斷接觸商家,研究細則,諸如執行時間、處罰程度的細節等問題為重點討論內容。然後,京東對15個賣家開會進行了研究。參加的賣家涵蓋了京東22個主要行業。細則已經基本形成後,王志富開始了細分行業的準則的工作。
蘇寧開放平台細則的重點,就是蘇寧會向商家開放線下的門店資源,這對於很多本身就聚焦在線下的傳統商家來說頗有吸引力。
就在京東和蘇寧兩家在為開放平台而奔走呼號的時候,馬雲很是鬱悶,靈敏的天貓嗅到了危險的氣息和挑戰的火藥味。2013年8月22日,他們推出了「史上最嚴厲」的細則,對售假商家採取延長處罰限權時間、限制發貨、極惡劣者一次性關店等措施。同時,他們也啟動了「旗艦店升級計劃」,天貓副總裁王煜磊說:「該計劃新增了品牌互動、導購、消費者大數據的分析、用戶關係管理及維護等六項新服務。」
京東和蘇寧既是挑戰天貓者,又是競爭對手,各方都擺足了架勢。知名博主魯振旺在其微博上公佈了蘇寧開放平台的千人招聘計劃。他們的內部目標是在團隊規模上要用幾個月的時間超過京東,快速達到天貓的一半。
蘇寧首要的敵人是京東,反過來說,京東目前最危險的敵人也正是意欲超過它的蘇寧。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京東和蘇寧都在打造一個所謂的生態鏈系統。
蘇寧總裁孫為民把蘇寧開放平台的模式稱為「平台3.0,」「我們用『自貿區』來形容平台3.0,全球的企業都可以入駐我們的平台,唯一需要的是遵守自貿區服務法則。」
京東則是不斷強調扶持和持續增長。蕢鶯春說:「我們成立了大客戶部,但並不是按照企業規模來分,其中有很多小企業具有很強的成長性和不可替代性。我們發現月收入10萬元以下的小商家成長性反而更好。從2012年第一季度追蹤到現在,我們發現他們都是以一倍兩倍的高速度在成長。」
蘇寧的開放平台更小而精,他們第一步的目標是5000個商家,這跟天貓的40多萬家相比,根本不在一個檔次上。
而京東正在調整已有的商家結構,它已經過了那個快速聚攏商家的階段,京東要比蘇寧更開放,至少90%的品類京東永遠不會單獨做。
再回過頭來看看天貓,其入駐商家的規模已經趨於飽和,京東和蘇寧會蠶食掉天貓的二、三線商家。因為,兩家都有能力給中小商家提供一整套的解決方案,特別是對於那些年銷售規模幾百萬的商家來說,天貓的優勢面對信息流、資金流、物流時比較弱。
未來電商的競爭是開放平台的競爭,危機已經滲透到了每個角落。京東和蘇寧兩個對手會有一拼,他們又同時分吃天貓的「奶酪」,競爭的烽煙已經燃起。
這場競爭,誰會笑到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