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杜月笙先生的才智,以筆者和他過從二十六年,情深肺腑,誼重骨肉,朝夕親炙教益,長年累月所獲致的印象而言;我必須承認,杜先生縱或只讀過幾個月的書,「樸質無文」,然而他慎思明辨,目光如炬,他的才智多半是由天賦而來,亦即錢永銘先生所說的:「智能天縱,仁心夙具。」除此而外,那便是他天性「有容乃大,無慾則剛」。國之大老許世英先生,和杜先生訂交二十餘載,屢共寓廬,常同晨昏,許先生嘗留心觀察杜先生怎樣治亂理棼,待人接物。許先生說:「觀其治事,恆若不假思索,而無鉅細;罔不衷於至當。其交遊也,事上無諂,遇下有恩,富貴貧賤,死生不易,其態純然,如渾金太璞,不待雕飾而成大器!」吳鐵城先生也曾說過:「……先生,昭代超人之一,重言,一非常人也。先生獨有其至性至德,良知良能,得天者厚,與生俱來,發為行動,均合於造化之自然,有若春風之煦育,甘露之膏澤,滋榮萬物,造福群生。」方治先生尤曰:「先生嘗以幼年未能致力學問為憾,但是他的刻苦自勵,慎思明辨的功夫,較之一般自命為通儒學者,並無遜色,蓋因天賦甚厚,虛懷若谷,有以致之。他把宇宙間的經緯萬象,都作為研究的課題,社會上的是非美惡,都視作人生的明鏡。因此,他的卓越見解,超人智能,誠非常人所可望其項背。」
綜合以上三位先生的高論,加上筆者個人對於杜先生的瞭解,杜先生之所以崛起滬濱,領導群倫,浸假成為一代賢豪,其基於個人才智方面的因素,我以為似可歸納四點:(一)天份智能絕高,(二)魄力雄渾,(三)虛懷若谷,對人從無驕矜之態,成就愈大,愈發謙虛。「滿招損,謙受益」,就杜先生而言,確已發揮得淋漓盡致,(四)杜先生還有一點異於常人的最大優點,那便是「知人善任」。
杜先生一生嚴格遵守他個人所創的許多原則,其中最重要的原則之一便是「知人、善任」,無論在任何情形之下,處理人事問題,從不假手他人。
以我個人親身體驗所知,杜先生用人的方法,非常巧妙,我們不必諱言,杜先生的門下三千客,良莠不齊,魚龍曼衍。但是杜先生用人的第一步先是知人,他以一雙慧眼,豐富的閱歷和過人的社會經驗,門下客有什麼長處,什麼短處,他可以在短暫時間之內,洞悉無遺。然後,他便取其所長,截其所短,使每一個人都能置身發揮長處的工作崗位。
杜先生品評天下人才,列為四等。有本領而無脾氣者居上,有本領也有脾氣者列中,無本領亦無脾氣者下焉之,無本領反有脾氣者不入流,屬於劣等。他所謂的本領,不一定是精嫻韜略如諸葛亮,或則為萬人敵如猛張飛,他只著重那些頭腦靈活、手腕玲瓏,可以開天闢地,打出江山的奮鬥人物。他所嫌棄的人,到不是一語不合,拔刀相向的莽漢;而是那些色厲內荏,表裡不一,經不起打擊與考驗的懦夫。他喜歡寧可胯下受辱,終於大節不虧,有如淮陰侯韓信那般的能忍自了漢。凡在杜先生門下的諸君子都知道:即使是雞鳴狗盜之徒,穿窬鼠竊者流,有本領的不稀奇,少氣節的必定存身不住。
杜先生平時很少對人疾言厲色,擺出拒人千里之外的架勢,他了然一個人如有長處,必也有其短缺,他用人之所長,而身教言教,潛移默化,去其所短。但凡入了杜先生的門,很少人會入寶山空手回,這是杜先生偉大高明的地方,也是人人樂於為他所用的癥結所在。
先生嘗謂與筆者夙有宿緣,自民十七年忝列杜門座上客後,接席歡談,每每聊到夜闌人靜,猶仍悵悵興辭。但有一日不得見面,先生或遣信使,或來電話,輒常殷殷為念。由於長時間的相處,我仰體先生待人的許多長處,譬如先生對我所謂種種,即從不曾自他人口中聞及。尤足奇者,先生對門下諸君的生活情形,經濟狀況,了然有若指掌,某人發生了困難,他必能如時如份,伸出援手﹔他的饋贈,向以親手相授,從不假諸第三者,因此受惠的人,份外覺得溫暖感激。「天知、地知、爾知、我知」,杜先生這麼做,決不是故弄玄虛,足恭鄉願,而是由於他自己深知貧窮的痛苦,瞭解涸轍之鮒,將伯之呼,是多麼令人難堪的事。他能解人之厄,濟人之困,同時更能以最虔誠、最體貼的心情出之
杜先生和門下士相處,往往談笑風生,不拘形跡,使人以為他是最可親近,最足以信託的好朋友,而不是道貌岸然的師尊,或是高不可攀的上司。杜先生擁有龐大的事業,總綰數以百計的機構,但是跟他辦事的人,上下交讙,親切有如家人父子,在他所主持的單位中,看不出有半點衙門化的跡象,更不會出現所謂的官場作風。這不僅能夠在無形中提高工作效率,而且,他所用的工作人員,鹹以為跟隨杜先生工作,是一件很榮幸、很合宜、很有意義的事。
在杜先生的腦海中,彷彿有一整套搜羅宏富的人事資料,分門別類,一索即得,尤其新的資料尚在不斷的增補修訂。每逢有一件事發生,需要什麼人去處理,他可以不假思考,運籌一心,調兵遣將,立刻派出最適當的人選。他這項本領,也是由他的天賦得來,否則的話,以他一個人的精力﹐面臨那麼許多的問題﹐主持那麼龐大的事業,如果遇事不能當機立斷,知人善任,那是無論如何也應付不了的。
門生部屬,對於他忠誠的程度,是杜先生平素最注意的一件事。他目光銳利,思想敏捷,判斷力極強,因此他頗能識人、鑒人。在他面前「掉鎗花」,無異是作繭自縛。不過,杜先生雖能洞若觀火,使心懷叵測者在他面前無從遁形,但若被他看出了破綻,他也是心存厚道,決不當面抓破臉皮,而希望能以他的一腔至誠,將之潛移默化。他常告誡我們說:「對人必須誠懇,即使有人欺瞞我於一時,我總能以誠字來感動他,使他心悅誠服。我的處世之道,盡在一個誠字,你們舉一反三,方始可以談交友。」上海華格臬路杜宅的門聯,一向都是:「友天下士、讀古人書」。這兩句聯語,最足以說明杜先生的胸襟和為人了。
先生治事,講究原則,力求以簡馭繁,一樁事情交給了某一個人,他便絕對寄予信任使其放手去做,設非必要,他決不干涉掣肘,徒增辦事人員的困擾。他所主持的各個機構,大事件他早有指示,小事情他從不過問。每凡創辦一項事業,朋友需他幫助投資的,不論數額多大,他總是悉索敝賦,一力肩承,一言為定了無吝色。但如他自己要刱業了,他反而詳加考慮,再三審慎。旁人見他這樣,頗感訝異,曾有人當面問他:
「以先生個性如此豪爽,財力如此雄厚,辦一個事業,何須經過這麼審慎的考慮?」
杜先生總是正色的回答:
「我自小失學,又沒有一技之長,我能差堪自立,完全是靠友好們的信任,因此我若負責一件事情,就只許成功,不能失敗。這是我怕別人笑我不學無術的關係,我怎麼能和那些有學問有根柢的人相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