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牆壓頂怎麼做?女兒牆是什麼?
女兒牆是什麼?
女兒牆指的是建築物屋頂四周外圍的矮牆,主要作用除維護安全外,亦會在底處施作防水壓磚收頭,以避免防水層滲水、或是屋頂雨水漫流。依建築技術規則規定,女兒牆被視作欄杆的作用,如建築物在10層樓以上、高度不得小於1.2公尺,而為避免業主刻意加高女兒牆,方便以後搭蓋違建,亦規定高度最高不得超過1.5公尺。
女兒牆的作用是保護人員的安全,並對建築立面起裝飾作用。不上人的女兒牆的作用除立面裝飾作用外,還固定油氈或固定防水卷材用。
有混凝土壓頂時,按樓板頂面算至壓頂底面為準;無混凝土壓頂時,按樓板頂面算至女兒牆頂面為準。
如今女兒牆已成為建築的專用術語,伴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女兒牆的浪漫和詩情畫意也不再是人們津津樂道的內容了,只是國家建築規範中的90厘米高的磚混結構式的一堵矮牆而已。它回歸了建築的本原,在建築物上起著它應起的作用。一般在一些單元樓的屋頂上,成為建築施工工序中一種必不可少的並且具有封閉性的一部分。
女兒牆在建築上的主要作用,就是為了做好防水收頭,也就是常說的女兒牆泛水。一般屋面,找坡、保溫、隔熱、防水等做完了,約250mm厚,再考慮防水層端部捲起250mm高,女兒牆總共做500mm高(二十一世紀做法一般600、700mm高)。
規範中,對這一高度在不同地方有不同要求,一般都是限制高度;畢竟,這是屬於非結構構件,在地震時也是不安全因素。
至於其他的高度說法,比如:不低於1200mm,都是把女兒牆當作安全防護考慮了,是背離本意的做法。要考慮安全,完全可以在600高女兒牆上再做600高欄杆作為防護。
女兒牆壓頂怎麼做?
女兒牆壓頂是指在女兒牆最頂部現澆混凝土(內配2條通長細鋼筋),用來壓住女兒牆,使之連續性、整體性更好。
女兒牆的壓頂有多種做法,砼圈梁壓頂是其中之一。還有石材壓頂、金屬板壓頂、砌磚壓頂等多種,一般要根據不同做法的女兒牆和外牆裝飾風格來確定採用什麼樣的壓頂。
首先,女兒牆是非結構構件,抗震的目的是防止它倒塌傷人,規範裡要求,構造柱每4米一根到女兒牆頂,頂部做壓頂,(這個構造柱和壓頂都內配有鋼筋),目的是跟圈梁形成一個框架,以提高屋面以上構件(女兒牆)的整體剛度,如遇地震,則主要受力由混凝土構件承擔,同時混凝土構件跟砌體有了有效的拉結,那麼女兒牆就不會那麼容易倒塌。如果沒有構造柱,沒有壓頂,砌體女兒牆就是一個懸臂的牆體,抵抗類似地震這種側向力的能力是非常弱的。
其次,由於建築的主體由構造柱、框架等互相連接,形成了一個混凝土的整體,對溫度變形相對有所約束,而女兒牆,如果不做構造柱、圈梁,則會跟主體形成一個相對獨立的體系,原理跟抗震一樣;如果在溫度等的作用下,不同體系之間容易產生裂縫。你如果去翻翻建築構造原理的教科書的話,上面關於砌體建築外牆產生裂縫的部位的篇章裡,對頂層易產生裂縫而提出的解決措施中的一條就是,女兒牆做壓頂,同時增加女兒牆內構造柱。(這也是我在這裡的回帖把構造柱和壓頂放在一起的原因)。
最後,其實前面都沒提過,砌體女兒牆高度小於500(還是600?不記得了),是可以不做壓頂的,原來跟上面其實也是一樣,500~600高,240厚的牆體本身穩定性有所保障,而高於這個數值,為保證其穩定性,就需要採取一定的措施了,比如壓頂。或乾脆整個用混凝土牆與屋面整澆了。
女兒牆泛水怎麼做?
泛水是建築上的一種防水工藝,通俗的說其實就是在牆與屋面,也就是在所有的需要防水處理的平立面相交處進行的防水處理,說白了就是用防水材料把牆角包祝和散水不同其構造要點及做法為:
將屋面的卷材繼續鋪至垂直牆面上,形成卷材防水,泛水高度不小於250mm.
在屋面與垂直女兒牆面的交接縫處,砂漿找平層應抹成圓弧形或45度斜面,上刷卷材膠粘劑,使卷材膠粘密實,避免卷材架空或折斷,並加鋪一層卷材。
做好泛水上口的卷材收頭固定,防止卷材在垂直牆面上下滑。一般做法是:在垂直牆中鑿出通長的凹槽,將卷材收頭壓入凹槽內,用防水壓條釘壓後再用密封材料嵌填封嚴,外抹水泥砂漿保護。凹槽上部的牆體亦應做防水處理。
通俗解釋:泛水是指屋面女兒牆、挑簷或高低屋面牆體的防水做法,其主要作用就是保證女兒牆、挑簷、高低屋面牆不受雨水沖刷,以及保護屋面其餘地方的防水層(不至於進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