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始祖伏羲氏的故事

伏羲氏

伏羲又被稱作宓羲、庖犧(或庖犧氏)、伏戲,同時犧皇、皇羲、太昊、包犧指的也是伏羲,在《史記》中用的是伏犧這個稱呼。伏羲氏所處的時代大概是新時器時代中晚期,與神農、黃帝共同被尊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三皇”。根據傳說和史書記載,伏羲氏是我國最早的王之一,他的活動標誌著中華文明的起始,因此被尊為三皇之首。關於伏羲留下了大量神話傳說。

相傳,伏羲出生在一個世外桃源一樣的國度裡,他的母親是一個名叫華胥氏的美麗女子。有一天,華胥氏趁著風和日麗出去遊玩,來到一個大澤中,這裡到處是奇花異草,中間還有雲霧繚繞,景色美不勝收,這就是傳說中雷神的地盤——“雷澤”。雷神長得龍身人首,靠鼓動腹部發出轟鳴的雷聲。華胥氏來到這裡,被這裡的美景陶醉,走著走著,看見地上有一個巨大的腳印,形狀奇特。她想這裡是雷神的地盤,這個巨大的腳印的無疑是雷神的。出於好奇,華胥氏不由自主地就踩了上去。突然,她覺得一陣恍惚,渾身發熱,好是被蛇纏住了身體,怎麼也挪不動腳步。過了好一會兒,她才能從那個大腳印中走出來。

華胥氏回去以後不久就有了身孕,後來生下一個男孩,長得人首蛇身。華胥氏是踩了雷神的腳印之後懷孕的,這個孩子又長得人首蛇身,顯然他是雷神的孩子。華胥氏給他取名為伏羲。伏羲是人神結合的半神,從小就聰明過人。

伏羲長大成人後,華胥氏就撒手人寰了。這時伏羲決定離開自己生長的地方,到外面去遊歷。他一邊向東走,一邊對沿途的各種現象仔細觀察,不管是斗轉星移還是鳥獸蟲魚無一例外。

他看到漁人徒手在水裡抓魚,獵人冒著生命危險去追逐獵物,雖然很辛苦,獲得的成果卻很少。伏羲就想,怎樣才能改善這種狀況呢?不過,他並沒有停下腳步。他又走了很久,覺得累了,就躺在了一棵高大的樹下休息。不一會兒,他就睡著了,夢見自己來到了天上,一個聲音對他說,天界和人間都需要一個睿智聖明的人來改造,而他就是那個人。伏羲醒來後,想了想夢中的聲音,又繼續上路去遊歷了。

當他走到中原大地時,看都這裡的人們生活艱苦,被深深地觸動了,決定結束遊歷,留在這裡幫助這裡的人們。

有一次,伏羲看到蜘蛛結網,深受啟發,便學著蜘蛛的樣子,把繩子打結做成了很多大的網,網眼大的用來捕獸,網眼小的就用來捕魚。自從有了網,百姓們漁獵時的收穫大大增加了,獵捕的猛獸吃不完,就圈養起來,以後人們就開始養家畜。此外,他還發明琴、瑟等樂器,創作了樂曲,使人們的生活中有了音樂;發明了文字,用於記事,結束了結繩記事的歷史;改革婚姻習俗,提倡男聘女嫁的禮節,結束了原始的群婚狀態。

在伏羲的幫助下,人們的生活比以前富足多了,生活質量也大大提高,為了答謝伏羲,各部落的百姓一致推選他為大家共同的聖主。他就成了第一個真正的部落聯盟領袖,也就是第一個王。

不過,伏羲最大的貢獻還是根據天地間陰陽變化之理,發明創造了八卦,給八種簡單的符號賦予深刻的寓意,以此來概括天地間萬事萬物的變化。相傳伏羲畫八卦的地方名叫卦台山。在伏羲的治理下,天下呈現一片太平盛世的景象,上天還降下祥瑞的跡象對伏羲予以嘉獎。

 一天,伏羲接到報告說,卦台山出現了一種奇異的動物,長著龍頭馬身,身上還有非常奇特的花紋。伏羲趕緊去觀看,到了卦台山果然看見了那匹龍馬。伏羲本來就很喜歡觀察,有時還研究飛禽走獸的腳印和身上的花紋。他發現,那龍馬身上有很多黑白相間的點,仔細看來,這些點的分佈很有規律。這匹龍馬後來跳到了卦台山下渭水河中的一塊大石上,這塊石頭形狀就像太極,和龍馬身上的花紋相映襯,伏羲頓有所悟,想通以後就畫出了八卦。

八卦有八個方位,代指天、地、水、火、風、雷、山、澤八種最具代表性的自然體,反映了自然陰陽的消長,世間萬事萬物相輔相成的關係,是伏羲文化的特徵。直到現在,國內外無數學者仍被它吸引,對它進行探索、研究。當代,許多科學家都從中得到啟示,從而推進科學的發展。據說,德國大數學家萊布尼茨就是受八卦啟發,發明二進制的。 

伏羲為人類做出很大的貢獻,為了紀念伏羲的誕生,當地人將地名改為成紀。《漢書》中記載:“成紀屬漢陽郡,漢陽郡即天水郡也。古帝伏羲氏所生之地。”也就是說,甘肅天水就是古代的成紀。因此,甘肅天水被稱為“羲皇故里”。每年的正月十六,也就是伏羲氏生日,天水市都有伏羲文化節。

傳說中,伏羲是人首蛇身,雷神之子。但自古至今,關於伏羲氏還有很多不同的說法。有的說,遠古時期,伏羲和女媧是兄妹,兩人成婚後,繁衍後代,是人類的祖先。有的說,伏羲是真正的道家創始人,人首蛇身只是用來表示“道”的,因為那是“道”字的原型,而他本人並非人首蛇身。有學者還針對“人首蛇身”的說法指出,伏羲屬於蛇系氏族,以蛇為尊。他身上穿的樹葉或獸皮,形狀就好像蛇身上的鱗或花紋,是蛇系氏族的族徽或圖騰標誌。還有一種說法,說他是古代華夏部落的傑出首領的稱號,宓羲、庖犧、包犧、伏戲,或是犧皇、皇羲、太昊都是伏羲氏的部落首領,這些人所處時代不同,地位相同,因此都可稱為“伏羲”。

《中華上下五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