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母教子的故事

孟子,名軻,字子輿,戰國時鄒國(今山東鄒城)人,是繼孔子之後儒家學派又一位代表人物。他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的思想,著有《孟子》一書流傳後世,被後人尊為「亞聖」。孔子和孟子的思想相結合形成的「孔孟之道」,是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但其實孟子家境貧寒,並沒有優越的學習條件,而他能成為一個聞名天下的大儒,除了個人的努力,同他母親的教育也是分不開的。

孟母擇鄰版畫 相傳孟母為了讓孟子有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曾三遷其住處。孟家原距墓園很近,孟子年幼,常遊戲於墓園之中;孟母於是把住處遷至鬧市附近,孟子又學商人做買賣;孟母再遷住處於學宮旁,孟子於是開始學揖讓進退之禮,孟母欣慰,即定居於此,世稱「大遷之教」。

孟子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母親仉氏堅守志節,對孟子管束甚嚴,靠給人家織布洗衣為生,含辛茹苦地撫育兒子。開始時,她帶著孟子住在一個村子的邊上,那裡和一片墓地相鄰。孟子就經常和鄰居家的小孩以模仿喪事中人們的跪拜、哭嚎為遊戲。孟子的母親覺得不能讓自己的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於是她帶著孟子搬到了一處鄰近集市的地方。他們的住處旁邊有個屠戶,整天殺豬宰羊賣肉。孟子又去模仿商人做買賣和屠宰的樣子。孟子的母親又搖搖頭想,這裡也不適合我們居住。於是,她又帶著孟子搬離了這裡,來到學校的附近居住。每年的農曆新年,這裡都會有官員來行禮跪拜,他們彼此以禮相待,孟子就學起了他們的禮儀。孟子的母親這才滿意,覺得應該讓兒子住在這樣的地方。

孟子的母親不僅很注重孟子生活的環境,也很注重言傳身教,用自己的言行教育他。一次,他們住所的鄰居家殺豬,孟子問他的母親,說:「他們家殺豬做什麼?」孟母說:「是要讓你吃肉。」後來,孟母就後悔了,說:「我懷胎期間,蓆子擺得端端正正我才坐,肉切得方方正正我才吃,是想他還在娘胎時,就對他進行教育,如今,他已經初懂人事,如果我欺騙他,不是在教他不講信用嗎?」於是,她去買了鄰居家的肉給孟子吃,表明自己沒有欺騙他。

孟母數十年如一日,毫不放鬆對孟子的教育,不但成就了孟子這位大儒,而且她自己也成為名垂千秋萬世的模範母親。後人把孟母、北宋文學家歐陽修的母親歐母、「精忠報國」岳飛的母親岳母、晉代名將陶侃的母親陶母,列為「四大賢母」,而孟母位居「賢母」之首。

《中華上下五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