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宣講仁政

孟子曾效仿孔子周遊列國,遊說各國國君,施行仁政。

孟子來到魏國,見到魏惠王。惠王說:「我治理國家,真是夠盡心的了。河內鬧饑荒,我就把河內的百姓遷移到河東,並運糧食到河內去賑濟。河東鬧饑荒時,我也是這麼辦的。考察鄰國的國君,沒有哪個國君像我這樣為政務這麼盡心的了。可是,鄰國的人口沒有減少,而我們魏國的人口也沒有增多,這是為什麼呢?」

孟子答道:「大王喜歡戰爭,我就以戰爭做比吧。戰場上敲起戰鼓,下令前進,雙方剛兵刃相見,就有士兵丟盔棄甲,扔掉武器逃跑。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下了,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就停下了。跑五十步的可以恥笑跑一百步的嗎?」

惠王說:「不可以。只是沒有跑到一百步罷了,但同樣是逃跑。」

孟子說:「既然大王懂得這個道理,就不要指望百姓會比鄰國多了。不讓兵役徭役妨害農時,百姓就會生產出吃不完的糧食;不用細密的魚網到河塘裡捕撈,就有吃不完的魚鱉;按照時令採伐樹木,就會有用不完的木材。有吃不完的糧食和魚鱉,用不盡的木材,百姓就不必為生養死葬擔憂了。百姓不再擔心生養死葬的問題,就可以開始實施王道了。」

「百姓有了五畝田地,種上桑樹,五十歲以上的人就都能有絲綢穿了;適時飼養家禽牲畜,不錯過它們的繁殖時節,七十歲以上的人就都能吃上肉了;有百畝的耕地,可以不違農時的耕種,幾口之家就不必挨餓了;認真辦學,用孝順父母,敬愛兄長的道理教化百姓,頭髮花白的老人就不會自己扛著重物趕路了。能做到這樣,就能統一天下了。」

魏惠王只想富國強兵,稱霸諸侯,孟子卻只跟他講仁義,惠王覺得他太迂腐了。

他來到齊國,見到齊宣王,齊宣王讓他在齊國當客卿。一天宣王請孟子講講齊桓公、晉文公是如何稱霸諸侯的。

孟子說:「孔子的弟子不談爭霸之事,只說施仁政,行王道,使天下安定的道理。」

齊宣王說:「我也可以施行仁政嗎?」

孟子說:「當然可以,您不忍心看著一頭牛被殺,而放了它,說明您是有仁愛之心的。其實施行仁政並不難,不是能不能的問題,而是願不願意去做的問題。」

齊宣王問:「那要怎樣才能施行仁政呢?」

孟子說:「很簡單。您對動物尚有仁愛之心,更何況是人呢?只要將這種仁愛之心用到人民身上,不要用戰爭去侵擾他們,減輕他們的負擔,用仁愛禮義去教化他們,百姓自然就會長幼有序,相親相愛,安居樂業,國家也可以秩序井然,逐步富強起來。」

可齊宣王一心只想稱霸諸侯,雖然覺得孟子說得很對,卻並沒有採納孟子的意見。他任用孫臏和田忌等人,打敗強大的魏國。後來,齊國伐燕得勝,齊宣王很得意地跑去跟孟子說,自己不到五十天就打垮了燕國,肯定是老天都在幫忙。孟子知道他剛剛得勝,聽不進勸阻,就什麼也沒說。其他的諸侯國害怕齊國強大起來,對自己的國家構成威脅,想要聯合起來援救燕國。齊宣王得到消息有些不知所措,就又去找孟子,請他想想辦法。孟子出主意說:「現在諸侯還沒行動,不如趕緊替燕人立一賢君,然後撤出燕國班師回齊國。」但齊宣王很不甘心,不能做決定。正在這時,燕國人擁立太子平為王,起兵叛齊。宣王很後悔沒有聽孟子的話,但是宣王的臣子們卻說這不是宣王的錯。

孟子在齊國擔任客卿,享有上大夫的俸祿,但是他的主張始終沒能被齊王所用。孟子見齊國不能行大道,宣王身邊小人眾多,自己留在齊國早晚會受排擠,於是辭去客卿,離開了齊國。

孟子還曾到過滕國、宋國等小國,都沒受到重用。孟子往來諸侯之間,有時帶著數百人,乘著數十輛車,其規模已經超過了當年的孔子。各諸侯國都對他以禮相待,卻都不肯採用他的主張。

當時,各諸侯國為了稱霸,紛紛實行變革,富國強兵,啟用能攻善伐之人,楚國、魏國都任用過吳起,齊國用孫臏和田忌,都曾強盛一時。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孟子卻到處宣講仁政,稱述唐堯、虞舜以及夏、商、週三代的德政,提出民貴君輕的思想,各國君主自然不能接受。

孟子44歲開始到各國宣講仁政,四處碰壁,62歲結束周遊生活,回到家鄉整理《詩經》,教書寫書,闡發孔丘的思想學說,留下了傳世之作《孟子》。

《中華上下五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