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昇發明活字印刷術

北宋仁宗在位時,活字印刷術問世,其發明者是當時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印刷工人畢昇。

印刷術作為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對人類文化的傳播與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印刷術問世前,人們主要依靠手抄書來實現文化的傳播。眾所周知,東漢的宦官蔡倫改進造紙術以後,紙才逐漸成為了人類日常書寫的材料。在此之前,人類都是將字寫在甲骨、簡牘、布帛等材料上,相較於這些材料,紙顯然更加輕便、實惠。然而,手抄書十分費時費力,而且很容易出現錯漏,給文化的流傳造成了不小的障礙。隨著社會文明的發展,手抄書漸漸已經無法滿足人們的日常需要了。就在這時,印刷術應運而生。

最早的印刷術是人們在印章和石刻的啟發下發明出來的,人們把圖案或是文字刻在木板上,然後用水墨印刷出來。這種印刷方法被稱為「雕版印刷」,它一直流傳到了今天,現在我們平日裡見到的木板水印畫就是用這種方法印製而成的。 

在中國,印刷術的發展歷程主要分為兩個階段,先是雕版印刷,而後是活字印刷。雕版印刷起源於隋朝,唐朝年間開始廣泛流傳。等到宋朝,雕版印刷術發展到了鼎盛時期。

畢昇生活在北宋慶歷年間,是印刷鋪裡的一名工人,常年從事雕版印刷工作。畢昇是個有心人,非常善於觀察和總結。他發現雕版印刷術存在很大的弊端:在雕版的時候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和材料,每印一本書,就要重新雕一次版;大量的書版積累起來,保存起來要佔用很大的空間;而且書版雕成以後,若發現其中存在錯字,要想再改正就難了。

在發現了這些情況以後,畢昇便開始思索解決的辦法。後來,他從自己的兩個兒子那裡得到了啟發。有一年臨近清明節時,畢昇帶著妻子和孩子回到家鄉,為祖先掃墓。他的兩個兒子年紀尚小,覺得很無聊,便玩起了泥巴。兩個孩子用泥捏成了小人、小豬、桌椅等小玩意兒,然後將它們排列起來,並不斷調換它們的位置。

這一幕落到了畢昇眼中,讓他豁然開朗。畢昇心想,若是將每個字都刻成一個印章,書中寫到哪個字,就將哪個字的印章排列進去,這樣一來,不就可以排成完整的一頁書嗎?這一頁印刷完畢,還可以用這些印章再排成下一頁;這一本書印刷完畢,還可以用這些印章再排成下一本書。如此印刷,豈不比現有的雕版印刷要簡單方便得多?

畢昇回去之後,馬上著手研究這種新型的活字印刷術。開始的時候,他用來製作活字的材料是木頭。不過,他在研究的過程中發現木材遇水之後容易膨脹變形,操作起來很是麻煩,最終改成用膠泥來製作活字。大約在1040年,畢昇終於發明出了膠泥活字印刷術,這比德國發明鉛合金活字的谷登堡早了四百年。畢昇是當之無愧的世界活字印刷第一人。

北宋著名的科學家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詳細記錄了這種活字印刷的方法:首先用膠泥製作成單字印章,每個印章的大小規格要統一。經過火燒之後,製作成膠泥活字。每個字都需要製作幾個活字,經常用到的字,例如「之」、「也」等,要製作二十餘個活字備用。平時不用的時候,就把這些活字分門別類擺放在木格子中。在排版印刷之前,再把要用到的活字逐一取出來,按照文章內容排列到鐵模子裡,在鐵模子中事先鋪上一層藥劑,由松脂、蠟、紙灰混合而成。排版結束後,將鐵模子用火加熱,等其中的藥劑稍微熔化以後,就用一塊平板將活字的表面壓平。等到藥劑冷卻凝固時,排版就算完成了。接下來,只需在表面刷好墨,再把紙壓在上面印刷就可以了。一般需要準備兩塊鐵模子,一塊正在印刷的時候,另一塊就用來排版,二者交替使用,會有效地提升印刷效率。印刷完畢之後,再給鐵模子中的藥劑加熱,使之熔化,輕輕抖一下,活字就從鐵模子上掉下來了,將它們收回木格子裡,以後還可以繼續使用。要是只印兩三本書的話,用這種活字印刷術並不方便,但要是印幾十本甚至更多的話,用活字印刷就比原先的雕版印刷簡單便捷多了。

畢昇的膠泥活字問世之後,我國境內又出現了錫活字、銅活字、木活字、鉛活字等。其中流傳最為廣泛的是木活字。古時候的朝鮮曾經出現過鐵活字。15世紀50年代,德國人谷登堡發明了鉛活字印刷術,這就是我們熟知的鉛字。不過,印刷術發展到現在,電腦排版已經廣泛流傳開來,鉛活字基本從人們的視線中淡出了。

1965年,在浙江溫州出土的《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在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活字印刷品,根據專家考證,其出現的年代應該是在1103年,當時正值北宋統治時期。

平民畢昇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實踐經驗發明了活字印刷術,這是中國乃至全世界印刷史上的一次偉大的變革,對中國和世界文明的發展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中華上下五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