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分國

第二十章 兄弟分國

後趙在遼東屢屢撞牆,對塞北草原的外交上卻獲得成功,這也是石虎的軍事霸權主義對鄰國唯一的一次勝利。

拓跋部在代王猗盧死後,一度陷入混亂,殺害猗盧的逆子六修被猗×的兒子普根消滅,普根當首領不到一個月便死去了,他的母親猗×的妻子祁氏抱著普根年幼的兒子坐上代王寶座,冬天還沒過去小代王夭折。

弗立之子拓跋鬱律在諸部大人的支持下繼承代王之位,被後世北魏稱之為平文皇帝。弗立是沙漠汗的小兒子,前文介紹過,曾經做過一年的部落首領。新代王“姿質雄壯,甚有威略”,而且很牛氣,上任伊始,打敗鐵弗匈奴劉虎。

鐵弗是匈奴父鮮卑母之意,鐵弗匈奴就是匈奴男人和鮮卑女人融合的部落。劉虎是匈奴南單于的後代,左賢王去卑的孫子,被推舉為部落首領後,他帶領整個部落在草原遊牧。劉虎一直臣服拓跋部,隨著拓跋部內亂,他想脫離拓跋部,舉兵外叛,拓跋鬱律發兵攻打,劉虎戰敗,南渡黃河,走據朔方,投靠漢主劉聰。劉聰拜劉虎為安北將軍、監鮮卑諸軍事、丁零中郎將,希望借助匈奴鐵弗部的勢力牽制拓跋部。劉虎渡黃河,欲奪回遊牧地,拓跋鬱律在草原上大破劉虎,劉虎退走出塞氣憤而死。劉虎的從弟路孤率領部落向代國投降,兩部重新修好繼續通婚。由此拓跋部再度興盛,“西兼烏孫故地,東吞勿吉以西,控弦上馬將有百萬。”

晉朝退保江南,匈奴漢國滅亡,前後趙互相混戰,拓跋鬱律野心膨脹,拒絕前趙劉曜的請和,叫囂說:“今中原無主,天其資我乎?”後趙石勒遣使通好約為兄弟,鬱律竟然狂妄地將後趙使者砍頭,“治兵講武,有平南夏之意”,如此之不知天高地厚,終於讓石勒火冒三丈,後趙派石虎率三萬騎兵討伐代國,離石一戰拓跋軍大敗,後趙俘獲代國牛馬十餘萬,拓跋鬱律逃奔烏桓,代北諸城盡降。

拓跋鬱律由自己的地盤逃到塞北中東部地區進入猗×妻子祁氏的勢力範圍,祁氏對他奪走自己嫡親兒孫的代王之位心懷怨恨,藉機殺掉拓跋鬱律並誅殺其黨羽,“大人死者數十人”。

鮮卑拓跋部亦上演一部春秋時的“趙氏孤兒”,祁氏派人索檢拓跋鬱律諸子,拓跋鬱律的兒子拓跋什翼犍此時年齡幼小,尚在襁褓之中,母親王氏把他藏匿在自己的褲中,對天禱祝說:“天命如果想讓你活下去,你就別啼哭,”搜索過程中嬰兒很久沒有發出一點哭聲,因此倖免。

公元321年,祁氏改立自己的二兒子賀辱為代王,《魏書序記》中明確記載,“桓帝之中子也。”桓帝指“猗×”,我並不認為賀辱是猗×的兒子,猗×卒於公元305年,賀辱被立為代王時最少年滿16週歲,因他是猗×的二兒子,說明他下面還有兒子,也就是說照此推算賀辱有可能已經20出頭,怎麼可能像《魏書序記》說的那樣“未親政事,太后臨朝”呢?他有什麼理由不親政事呢?為什麼當普根死後祁氏不立賀辱,要抱著孫子稱制呢?為什麼普根的妻子不能稱制呢?從殺死鬱律來看,她不僅是一個女強人,而且背後有巨大的實力,其中之一是猗×系的實力,其二呢?有學者認為她是烏桓人,背後有烏桓背景,也許有可能,沒有明確的定論。而我認為,她還有一層關係,關鍵之所在,被魏書載為“桓帝之中子”的賀辱以及下一任代王他的弟弟紇那其實都是猗盧的兒子。

為什麼這麼肯定呢?猗盧之所以能一統三部很大的可能就是借助祁氏的力量,也就是說他按照草原習俗“父死妻其後母,兄死妻其嫂”娶了祁氏,並生下賀辱及紇那。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猗盧可以輕易地一統三部,賀辱登上代王位的時候為什麼不能親政,他年紀尚小。那麼魏書為什麼要隱瞞呢?那種有悖於封建倫理的習俗怎麼可能出現在北魏先人-黃帝子孫身上呢?

《魏書》是二十四史中記載最不準確的史書,姑且不說魏書的作者魏收迫於朝野上下的壓力三易其稿,(三易其稿,哪一次才是真實的呢?)北魏朝廷隱瞞相當多的史實,崔浩之獄又被人稱作國史之獄,許多真實的史料保存不下來,虛假的東西反而流傳很廣,所以研究北魏歷史就是要破謎,一個謎一個謎去解,謎團結開真實大白,你也就完全理解北魏,瞭解那個時代。

祁氏女主當權,遣使與石勒通和,祁氏一女二主,艷名在外,趙國人戲稱使者為“女國使”。賀辱在位時間不長,我想還是死於陰謀內亂,至於何種情形,史書中一點線索也沒能給我們留下,他死後祁氏扶植三子紇那上台。此期間,前趙多次干涉代國內政,石勒打敗紇那,逼迫其退到大寧(在今內蒙赤峰以西)。

拓跋部再次發生動亂,拓跋鬱律的長子拓跋翳槐在賀蘭部首領藹頭等部落大人的支持下登上代王之位,退到大寧的紇那不甘心失敗率宇文部反攻,被拓跋翳槐擊退逃到宇文部。拓跋翳槐正式當上代王,為對抗紇那,翳槐求助於後趙,“翳槐遣其弟什翼犍質於趙以請和”。石勒封翳槐為北單于,將拓跋部置於自己屬國的地位。後趙的支持未能保住翳槐的首領位置,拓跋部再度發生內亂,拓跋翳槐與藹頭自相殘殺,部眾離心,紇那依靠烏桓和宇文部的力量捲土重來,翳槐戰敗投奔後趙,“出居於鄴(城)”。

拓跋翳槐的到來受到後趙國繼任當家天王石虎熱烈歡迎,“石虎奉第宅、伎妾、奴婢、什物”《魏書.列傳第一》,石虎繼續石勒干預草原政權的傳統,幫翳槐做了一次好事,而且好事做到了底。翳槐只在鄴城住了一年,公元337年,石虎大敗鮮卑段氏,“既平遼西,遣其將李穆擊(紇)那破之,復立翳槐而還。”《晉書.載記第六》。至此石虎對代國的外交大獲全勝,通過復立拓跋翳槐完全控制塞北拓跋部,直到一件奇特的事件發生。

公元338年,拓跋翳槐病重,這位後趙冊封的北單于吸取女主當政的教訓,不打算把部落聯盟首領的位置讓給年幼的兒子,準備讓他的弟弟繼位。翳槐是鬱律的長子,他有三個弟弟,二弟拓跋屈、三弟拓跋什翼犍、四弟拓跋孤。他看中的是什翼犍,臨終之時囑托諸部大人“必迎立什翼犍,社稷可安。”《魏書.帝紀第一》。可當時什翼犍卻遠在趙國做人質,所以拓跋翳槐死後,以梁蓋為首的部落大人認為首領位置的傳承是件大事,拓跋什翼犍離得遠,來不來不可確定,主要怕石趙政權不放,即便等到他歸來,首領位置空閒久了,恐怕會有變亂,因此謀議重新立新的部落首領。大家商議後,認為拓跋翳槐的二弟拓跋屈性格剛猛多詐,不如拓跋屈的弟弟拓跋孤寬和仁厚,於是共同殺死拓跋屈,立拓跋孤為首領。拓跋孤雖厚道卻不傻,傷心二哥死的冤,同時看穿部落大人們的意思,自己不是做首領的料,部落大人們之所以擁立自己是為日後可以弄權。因此拓跋孤死活不同意,力主讓什翼犍回來當聯盟首領,並且對大家說,你們不是怕石虎不放三哥嗎?我親自去鄴城去迎接三哥,把我留在後趙做人質,讓三哥回來。他的一席話讓諸部大人們啞口無言,提不出反對的意見。

拓跋孤來到鄴城,生性殘暴的石虎卻犯下一個錯誤,他不僅同意拓跋孤的建議,讓拓跋什翼犍回歸塞上,居然還讓拓跋孤一同返回,“趙王(石)虎義而俱遣之”。什翼犍相貌堂堂是個人傑,魏書稱他“生而奇偉,寬仁大度,喜怒不形於色。身長八尺,隆準龍顏,立發委地,臥則乳垂至席。”石虎把一個潛在的對手放回去,連把柄也不留怎能不說是一大失策。

什翼犍回到塞上後,馬上放棄趙國的北單于稱號,在繁畤繼代王位,改元建國,這是代國的第一個正式年號。什翼犍大刀闊斧地治理國家,一改猗盧死後部落離散內亂頻繁的局面,拓跋部又開始變得強大起來。他利用在鄴城為質子時學到的先進文化政治知識,倣傚中原王朝設置百官分別掌管政務,任命漢人中的佼佼者代人燕鳳為長史、許謙為郎中令制訂法律號令各部。雖說各項制度並不健全,對比以前無序混亂的秩序,草原各族人民安居樂業。

《魏書高涼王孤傳》中記載“昭成(後世北魏稱什翼犍為昭成皇帝)即位,乃分國半部以與之。”什翼犍為感謝拓跋孤讓國的恩義將國土的一半分給他。而《魏書官氏志》中卻記載“其諸方雜人來附者,總謂之“烏丸”,各以多少稱酋、庶長,分為南北部,復置二部大人以統攝之。時帝(什翼犍)弟(拓跋)孤監北部,子(拓跋)實君監南部,分民而治。”如此看來又不像分國,拓跋孤只是任北部大人。其實並不矛盾,拓跋孤傳中魏收為表現什翼犍對拓跋孤的感激之情略作誇張,官氏志中載明事情的原委。拓跋部對於其他依附於自己的部落均稱為烏桓,為便於管理將他們一分為二各置大人統領,拓跋孤和拓跋實君分別任南北二部大人,這就是兄弟分國的真實情形,什翼犍回到草原後不斷加強集權,不可以做出裂土分封的事情。

什翼犍的代國不再依附趙國,為擺脫趙國的羈伴,什翼犍轉向燕國求婚,燕王慕容皝把自己的妹妹嫁給他,慕容王后死後,慕容皝又把自己的女兒許配給什翼犍,繼續兩國之間的聯姻。代國國家疆域不斷擴大,“東自穢貊(在今朝鮮江原道),西及破落那(中亞西亞草原上的部落國家),南距陰山,北盡沙漠,率皆歸服,有眾數十萬人。” 逐漸成為草原強國。

石虎之所以置國家利益不顧,放什翼犍兄弟回國也有他自己說不出的苦衷。石氏叔侄對晉王朝皇室內亂導致國家滅亡的教訓有著深刻的認識。石勒臨死之前再三叮囑太子石弘兄弟以司馬家族為戒,石家一定要團結一心,“大雅(石弘小字)與(石)斌宜善相維持,司馬氏汝等之殷鑒,其務於敦穆也。”同時告誡時任中山王的石虎學周公、霍光輔助太子理政,不要成為將來石家內亂的話柄。“中山王深可三思周霍,勿為將來口實。”石勒用心良苦,石虎的野心石勒早有察覺,他的兩個寵臣徐光和程遐多次勸他殺掉石虎以絕後患,石勒總也不同意,就是害怕手足相殘的造釁一開,成為惡性循環的開端,他希望石虎能夠體察自己的苦心,將來用心輔助太子石弘。利慾熏心,沒受過多少文化教育的石虎怎麼能抵抗皇位的無窮誘惑呢?他殺死石弘篡奪皇位,但在內心深處相當忌諱骨肉相殘,自己可以這樣做,別人絕對不准這樣做。他忘了自己才是行事的榜樣,你可以這樣幹,別人也能這樣幹。

石虎的太子石遂是個比石虎還要殘暴百倍的惡棍,據《晉書.載記第六》中的記載,“石邃荒酒婬色,驕恣無道,夜出於宮臣家,婬其妻妾。”凡搞不到手的賢淑宮女讓人砍掉頭顱,斬之前必須盛妝,砍下的頭放置在盤子上,一個一個傳下去欣賞。後趙時期的宮廷中有許多比丘尼(尼姑),石邃把其中有姿色的女子先強暴然後殺掉,和牛肉、羊肉煮在一起吃,讓品嚐的人辨別味道,以此為樂。

如此殘暴無知的惡徒哪裡能指望他和睦兄弟呢?石虎對他逐漸失望,隨著對另外兩個兒子石宣和石韜的寵愛加深,太子石邃對兩個弟弟疾之如仇,萌生殺死石虎和兄弟們的意圖,他想效仿冒頓單于殺父的故事,一天喝醉酒對東宮屬官李顏等人說:“官家(指石虎)難稱,吾欲行冒頓之事,卿從我乎?”眾官“伏不敢對。”石邃見手下人不敢殺石虎,藉著酒勁又想去殺石宣,“欲至冀州殺石宣,有不從者斬!”結果呢?“行數里,騎皆逃散,李顏叩頭固諫,(石)邃亦昏醉而歸。”一場鬧劇結束。石邃如此肆無忌憚觸動石虎痛處,石虎並未痛下殺手,他向來對兒子縱容寵愛,當他聽說石邃患病後還派出女尚書探視病情,結果喪心病狂的石邃自恃父子連心,把對父親的不滿發洩到女尚書身上,提劍欲殺使者。女使奔回哭訴,石虎忍無可忍終於下令廢掉太子石邃改立石宣,並將石邃一家和太子親黨二百餘人盡皆誅殺。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拓跋孤來到中原,石虎萬不曾想到自己崇尚儒學,廣宣佛法下的禮儀之邦反不如塞上之胡。拓跋孤讓國之舉讓他大為感動,如此賢子若是殺掉何以教誨諸兒?如此善舉若是阻止何以訓化臣民?家族和睦邦代永傳比起多一個敵對鄰國又算得了什麼,更何況什翼犍未必敢於脫離石趙。

說教是沒有用的,自身的榜樣才是至關重要,石虎可以殺掉自己的兄弟坐上皇帝之位,我為什麼不可以殺死威脅到自己帝位的兄弟呢?這句話深深的藏在第二任太子石宣的心中。

公元348年,石虎嬌慣縱容兒子的毛病又結出惡果,太子石宣吸取前任太子石邃無兵權的教訓,削減諸侯兵員收歸自己統領,這一舉動引起諸王的不滿。石虎親兒子太出格,喜歡石韜便把政事交給石宣和石韜輪流辦理。太子是儲君,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石韜與太子地位平等讓石宣大受壓抑。石韜偏又刺激石宣,自建宣光殿,規模宏大,梁長九丈,石宣認為石韜所作所為是在打壓他這個太子之氣,下令殺死工匠,截去大梁。石韜非但不知收斂反而將殿梁加長到十丈。石宣大怒,派人暗殺石韜於佛精舍,並準備殺掉石虎,結果陰謀敗露。

接二連三的骨肉相殘讓石虎悲憤交織暴跳如雷,原本極度溺愛子女的石虎因愛生恨,完全喪失理智,他拿著殺害石韜的刀箭用舌舔血,“哀號震動宮殿”。下令把鐵環穿過石宣的下頷鎖上,像豬狗一樣用槽餵食。在鄴城北面堆積乾柴,拔掉石宣的頭髮,抽掉他的舌頭,砍斷手足,挖眼破腸,然後縱火焚燒。石虎率後宮妃嬪數千人登台觀看,準備以此殘無人道的殺戮來警告謀逆者。即使這樣石虎猶不解恨,將石宣東宮官員300人、宦者50人全部車裂支解,東宮衛士十餘萬皆謫配涼州。

石宣的妻兒盡皆被殺,石宣有個幾歲的小兒子平時最得石虎寵愛,抱住石虎哭泣道:“這不是孫兒的罪!”石虎不忍,準備饒恕這個小孩,可石韜的親黨如何肯聽,從他懷裡強行拖出殺死,小孩一直拉著石虎的衣服哭叫,此慘景觀者莫不為之流涕。

暴怒過後是無盡的悲傷,尤其是親孫子臨死前那一幕讓年老的石虎再也支撐不住臥床不起。被石虎遷怒流戍涼州的十萬東宮戰士走到雍城(陝西鳳翔縣南)後,供給的馬匹被雍州刺史扣下,加之士兵們不願去荒涼的涼州邊界,一時群情激奮。這十萬戰士都是太子石宣精心挑選的銳卒,號稱高力。高力督將梁犢率眾起義,大軍東歸,“高力等皆多力善射,一當十餘人,雖無兵甲,所在掠百姓大斧,施一丈柯,攻戰若神,所向崩潰。”後趙軍隊屢戰屢敗,石虎動用國中精銳,令李農為大都督,石閔(冉閔)為副將率兵十萬討伐,又動用苻洪和姚弋仲的氐羌之兵,好不容易才把梁犢的義軍打敗。

內患迭起,外憂不止,石虎的西北大軍接連被涼國名將謝艾擊敗;遼東的燕國虎視塞內;什翼犍自稱代王;晉國的名將桓溫滅掉成漢,舉起北伐中原的大旗。

面對遍地的戰亂和東晉軍隊的進攻,沙門吳進又給石虎出壞主意,他說:“胡運將衰,晉當復興,宜苦役晉人以厭其氣。”

大唐之前中國歷代帝王對天文重視程度很深,常常依據星象變化調整其國家政策。石虎接受他荒誕的主意,征發附近各郡的漢人十六萬,車十萬輛,運土到鄴城以北,修築華林苑及長牆,廣袤數十里。監工日夜督促,秉燭夜作,忽遇暴風大雨,死者數萬人。

石虎苦役漢人的作法使漢羯之間的矛盾空前高漲,在殘酷的宮庭鬥爭打擊下,五十四歲的石虎悲傷憂懼病情加重,再一次議立太子。石虎還有兩個年長的兒子燕公石斌和彭城公石遵,群臣請石虎從此二子中擇一人為太子。“燕公(石)斌有武略,彭城公(石)遵有文德,惟陛下所擇。”石虎點頭同意,太尉張舉不同意,私下勸石虎說:“陛下兩立太子,為什麼災禍不斷?因為他們的母親出自倡賤,再立太子,應該選擇母親尊貴的立。貴人之子就不會像以前兩個太子那樣有悖人倫。”張舉的血統論沒有科學依據,他自己是有想法的,石虎有個小兒子齊公石世,他的母親是前趙國主劉曜的女兒安定公主劉氏,因為劉氏是張舉從前趙國抓來獻給石虎的,為了自己日後執掌後趙的大權故而有以上一番言語。張舉還說,“燕公母親卑賤,又嘗有過;彭城公母親因前太子之事被廢,如今再立她為皇后,她能一點都不恨陛下您?”張舉還要繼續講,石虎主意已定對他說:“你不用再說了,我知道該立誰為太子。”

石虎在東堂召集群臣再議太子時痛心疾首地說:“我恨不得用三斛純石灰洗滌我的腸子,怎麼我就專生惡子,年過二十就要殺死自己的父親。我現在想通了,立石世為太子,世兒年方十歲,等他長到二十歲,我就老了,該死了。”大司農曹莫死活不同意,說天下重器不宜立少子。石虎對他歎道:“你是忠臣,可你不懂我的心思,我被兒子們搞怕了,再出一個逆子,我有什麼臉面活在世上。”

石家出惡子不能怨血統,只能怪石虎嬌慣縱容兒子,兒子們經常做壞事石虎不管,久而久之引火燒身。劉備在這一點上就比石虎強,雖然他沒教育出一個傑出的帝王,但人家兒子、孫子人品都挺好。劉備教育兒子時說過:“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羌人姚弋仲曾經責備過石虎:“兒子死了,很憂愁吧,要不然為什麼病了呢?兒子小的時候你不知道好好教育,這才使他長大後幹出叛逆之事。”父母有溺愛子女的通病,中國人更甚,孩子不能嬌縱,願天下父母以石虎為戒,別到老來再後悔。

石虎認死理,再也不願在有生之年遇到舞逆之事,遂立石世為太子,劉氏為皇后。可惜他沒能如他所願再活十年,立太子半年後石虎病死。後趙的政權處在大風暴來臨前夕,中世紀中國最黑暗的時刻馬上就要到來了。

《鮮卑帝國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