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寄奴曾住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南宋著名豪放派詞人辛棄疾登上懸水峻壁、江山相雄、風景壯美的京口北固山,眺望浩浩蕩蕩的長江,吟下這首千古傳誦大氣蒼涼的不朽詞篇,將溢美之詞毫無吝惜地賦與以武力北伐中原,取得克復兩京輝煌勝利的宋武帝劉裕,稱讚他的英雄業績足以與千古江山交相輝映。昔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的英雄安在呢?斜陽草樹掩映下京口的尋常巷陌中!
京口即今江蘇鎮江,位於晉都建康以東,長江之南,此地連岡三面,一水橫陳,群山環抱中的一間不起眼的茅屋便是劉裕的出生之地。
劉裕,字德輿,小字寄奴,祖上是彭城人,漢楚元王劉交之後,八王之亂,劉氏過江遷居晉陵郡京口,祖父劉靖曾任東安太守,父親劉翹,本郡功曹,母親趙宗安乃平原太守之女。公元363年,趙宗安生下了她唯一的兒子劉裕,然而二十一歲的趙安宗卻難產撒手人寰。劉翹悲痛萬分,遷怒於劉裕,視為不祥,欲將其棄之。同族兄弟劉萬的妻子、劉懷敬的母親可憐劉裕,將其抱入家中,斷了劉懷敬的母乳餵養劉裕,並給劉裕起了個小名,叫寄奴。兩年後,劉翹聘娶洮陽縣令的女兒蕭文壽為繼室,連生了兩個兒子,劉道憐、劉道規。蕭文壽庶族小姐,知書達禮,說服丈夫,將劉裕接到身邊,對這個身世淒涼的孩子憐憫疼惜,寵愛有加。然而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正當盛年的劉翹卻因病去世。蕭文壽母弱子幼,家道中落,陷入貧困無依的境地,但她天生傲骨,拒不改嫁,為維持生計,白天務農,夜晚織履。做為兩個弟弟兄長的劉裕,早早地挑起了一家生活的重擔。從小就“耕種”、“砍柴”、“捕魚”、“販履”來養家餬口,艱難度日。潦倒困頓的日子,絲毫磨滅不了劉裕天生的豪氣,成年的劉裕生得風骨奇特,好樗蒲,也就是賭博,有大志,好出大言,街坊鄰居都不太喜歡他。
時事造英雄,黃巾大起義造就了劉玄德,孫恩大起義造就了劉寄奴,借鎮壓農民軍之機,劉裕從一個默默無聞、小小的北府軍司馬,一躍成為中國大地叱吒風雲的英雄,敗孫恩、滅桓玄、破盧循、斬劉毅、北伐南燕、西入長安,將不可一世的慕容皇族、羌族姚氏一併拉到建康鬧市砍頭,一步步建立了劉宋皇朝。
北魏明元皇帝拓跋嗣曾將劉裕和慕容垂兩相對比,問大臣崔浩說:“劉裕之才何如慕容垂?”崔浩答道:“勝之。慕容垂藉父兄之資,修復舊業,國人投靠他就像夜蟲飛向火光,稍加倚仗,容易建功。劉裕奮起寒微,不階尺土,討滅桓玄,興復晉室,北擒慕容超,南梟盧循,所向無前,如果他才不過人,安能如此!”有人將劉裕比作曹操,曹操除了詩詞文章非劉裕可比之外,無論從自身才能與事業性格,還是政治、軍事、經濟上的作為來說都略輸一籌。就像崔浩所評說的那樣,劉裕出身微賤貧寒,沒有一尺土地可以憑借。曹操呢?雖說是宦官之後,難與袁紹等世族豪強相比,但東漢宦黨權勢薰天,曹操陳留起兵得到曹氏、夏侯氏、衛茲等地方豪強的鼎力相助遠非劉裕可比。
劉家自詡漢室宗親,東漢亡國近二百年,又有誰會去管這麼一個皇親國戚呢?按照九品中正制的劃分,到了劉裕這一輩,下等士族劃不上,頂多算一個破落庶族。劉裕不讀書,好賭錢,又常賴帳,郡縣府衙怎麼敢用他這種人物,只得去投軍。他家住京口,京口就有一支強兵,北府兵就是京口兵。劉裕投軍不必當兵,士兵有兵戶,他是去做軍官,當然,只能做一個下級軍官,一直做得默默無聞,一則他是庶族,二則京口老鄉,熬來熬去,熬到北府將軍孫無終的府司馬,按照現在來講,大體相當於師部參謀的角色,其年已經三十六歲。古人生命週期比現代人短,又得給大人接班,必須成熟早,不管漢族還是少數民族,十六、七歲的年紀好些人已經獨擋一面,三十六歲離退休不遠了。孝武帝以後,東晉對北方各國處在戰略防禦的位置上,大的會戰沒有,如果不是孫恩大起義,劉裕恐怕就得從北府軍中退居二線,若桓玄當上皇帝的話,那麼就會被強迫轉業為鄉。
機遇不會埋沒人才,時代需要他這種人才,孫恩把浙東沿海攪了個天翻地覆,北府兵出動了。劉牢之點將點了劉裕,由孫無終府司馬上調都督府司馬,參軍事,就是說劉裕上調軍區任參謀。
北府軍推進速度很快,從京口出兵,一直打到吳郡(治所在今蘇州市),孫恩的吳郡守兵沿大路下寨,劉牢之派劉裕率幾十名戰士偵察義軍的虛實,不料,正遇上義軍出動,好幾千人,換上一般的偵察員,趕緊溜掉,劉裕不,迎頭而上,下令攻擊。雖然說孫恩的軍隊沒有經過訓練,烏合之眾,可人家也有幾千人,對付你們幾十個人滿手是空。劉裕等人且戰且退,一會兒,幾十個人都被砍死了,劉裕身後是條河流,不小心跌進岸下。起義軍追到河岸,岸下的劉裕突然舞動長刀仰面砍殺了數名追兵,“奮長刀仰斫殺數人”,然後,一躍而上,大吼著衝向敵群,追兵驚退。
劉牢之的兒子劉敬宣在軍中等劉裕不見回來,使率騎兵去接應,正好看見劉裕一個人手持長刀驅趕砍殺幾千敵兵的壯觀場面,“鹹共歎息”。三國孫堅,世之虎將,最多也只是一個人嚇跑幾十個海盜,劉裕一人獨戰數千人,長阪坡七進七出之趙子龍,那是評書,劉裕之事卻被載入正史,正可謂一身都是膽也。
如果你以此認為劉裕是一名張飛式魯莽神勇的武將的話,那麼你可是大錯特錯,劉裕城府之深、謀慮之遠,雖曹操不及,稱得上兩晉南北朝第一奸雄。曹操還沒有篡位呢,朝野內外沸沸揚揚,曹操只得當眾出面闢謠,而劉裕直到坐上宋王的寶座,普天之下竟然只有北魏大臣崔浩洞悉其用心,他最親密的朋友劉穆之臨死方知,他的寵臣傅亮也是在他的旁敲側擊之下才悟,你能說他只是一名勇士嗎?
劉裕一戰成名,北府軍因之士氣大振,推鋒而進,平山陰,將孫恩趕下大海。不想,第二年,孫恩捲土重來,殺謝琰,再度攻陷山陰城。這一回,劉牢之有將可用,劉裕正式成為一支部隊的指揮官。孫恩見北府軍攻來,故伎重施,再度退入大海。東晉朝廷任命劉牢之督會稽五郡軍事,屯兵上虞,吳國內史袁山松築滬瀆壘(今上海市)以備孫恩。劉牢之派劉裕戍守句章(今浙江寧波市南)構築第一道防線,浙東又重新被晉軍所控制。
孫恩不可能呆在海島裡不出來,公元401年(北魏天興四年)二月,起義軍三度登上大陸,出浹口,攻句章。句章城小,容納戰士不過數百人。劉裕被堅執銳,帶領守軍拚死抵抗,每戰摧鋒陷陣,身先士卒,把起義軍牢牢地釘在章句防線。劉牢之乘機向孫恩發起攻擊,義軍再次撤回海島。
吸取上次久攻句章不下的教訓,孫恩三月份避開劉裕北上海鹽(今江蘇海鹽)。劉裕得到報告之後,不肯放棄這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他知道,自己一生的功業全在孫恩身上,馬上率兵以急行軍的速度火速趕往海鹽,並在當地的舊城之上加固城牆。孫恩的海軍進至海鹽,根本不知道劉裕已到,輕率攻城遭到失敗,義軍大將姚盛被殺。孫恩大怒,仰仗人多勢眾,日日攻城不休,城中兵少,眼見城破,劉裕想出一條只有戲文裡的諸葛亮才想得出來的空城計。夜間偃旗息鼓,把精銳部隊埋伏起來,次日凌晨打開城門,讓幾個老弱殘兵登上城牆,義軍一看,遠遠地向他們打聽劉裕到哪裡去了,“遙問劉裕所在。”老頭小孩們說:“昨天夜裡已經逃跑了。”起義軍上當了,爭相入城。劉裕突然向他們發動猛攻,“奮擊,大破之。”孫恩知道有劉裕在,不可能把這座城攻克,於是改向滬瀆進軍,劉裕馬上放棄海鹽,棄城追擊孫恩。
劉裕契而不捨,性格也夠堅韌,咬定青山不鬆口,一定要在孫恩身上揚名立腕,有一個人壞了他的大事,海鹽令鮑陋的兒子鮑嗣之,當地的豪強。他率領吳兵一千,請為先鋒。劉裕不同意:“賊兵甚精,吳人不習戰,若前鋒失利,必敗我軍,你們可以在後面製造聲勢。”鮑嗣之一聽不樂意了,我們就適合在你屁股後頭搖旗吶喊,噢,就你們京口人善戰,我們吳人不會打仗,想當年我們夫差稱霸中原的時候,有京口這地方嘛,你劉裕怕我立功是不是?不行,非在前面。劉裕沒辦法,知道他一定不行,提前埋伏下多處旗鼓伏兵,每一處不過數人。前鋒一交上火,劉裕在後面下令各處舉旗鳴鼓,孫恩以為四面八方都有伏兵,慌忙退兵,鮑嗣之一看,孫恩也就這兩下子,不怎麼樣,領兵追擊,劉裕只得跟上來。孫恩回軍死戰,起義軍人多勢眾,鮑嗣之戰死,官軍慘敗,且戰且退,死傷貽盡。眼看全軍覆沒,一個也跑不了,劉裕急中生智,心生一計,等軍隊退到剛開始交鋒的戰場時,下令左右脫下死人的衣服拿走,以示閒暇。孫恩果然滿腹狐疑,是不是有伏兵啊,這麼從容,不敢逼近。劉裕突然大喊一聲,指揮軍隊往回殺,起義軍恐懼異常,掉頭撤退,就這樣,劉裕安全地帶著部隊返回。
安全是安全了,但劉裕所部死傷眾多,損失慘重,一時無力再與義軍對抗。劉裕浮海擊孫恩收穫不淺,不僅使自己聲威大增,而且獲得浙東諸郡當地士族和庶族地主的讚譽和支持。也許有人會問,你不是說孫恩的主力是浙東的庶族地主嗎?那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大部分地主支持朝廷。北府軍的軍餉因為各地戰亂,不是很足,各級將領們藉著平息孫恩之亂,大肆劫掠當地財富。“時東伐諸帥,御軍無律,士卒暴掠,甚為百姓所苦。”軍隊如果不講軍紀,和強盜沒什麼區別。只有劉裕的軍民關係處理得非常好,嚴禁自己的軍隊劫掠,“唯高祖(指劉裕)法令明整,所至莫不親賴焉。 ”這和仗打得好也有關係,你取勝了,地方豪強和平民指望你,捐錢捐物就多。我們講過,劉裕是有心機的人,他沒有自己的嫡親勢力,沒有自己的士兵。沒有土地,沒有財富,你養不起士兵。用你,你是一將軍,不用你,你狗屁不是。所以,劉裕和地方勢力關係處理得很好,比如,和會稽庶族地主山陰令孔靖交情不淺,“高祖東討孫恩,屢至會稽,季恭(孔靖的字)曲意禮接,贍給甚厚。”包括對海鹽令鮑陋,明知他的兒子擔不起前鋒的重任,會連累自己吃敗仗,還是做了讓步。一切都是為了得到地方豪強對他的支持,後來桓玄稱帝,劉裕準備起兵時,他的好友何無忌就曾勸他在會稽起兵,原因就是他在會稽有基礎。
後話不提,孫恩擺脫劉裕羈絆後,北上攻破滬瀆壘(上海),殺吳國內史袁山松,殲滅晉軍四千餘人,取得了自山陰之戰以來的又一重大勝利。乘此餘威,六月,孫恩盡起主力大軍,率“戰士十餘萬,樓船千餘艘”,從滬瀆逆江而上,直逼建康。朝廷震駭,內外戒嚴,百官入居省內,遣冠軍將軍高素、丹陽尹司馬恢之、將軍桓謙等戍守石頭城、秦淮河入江口以及南岸和白石等要塞,以備不虞。急令劉牢之自山陰火速回兵堵截孫恩。劉牢之遠在山陰,大軍行動遲緩,命劉裕集合附近精銳千人趕往京都。劉裕從海鹽日夜兼程,一路急行軍與孫恩的部隊幾乎同時趕到丹徒(今江蘇鎮江東丹徒鎮)。
劉裕兵少,加之涉遠疲勞,原丹徒守軍莫有鬥志。孫恩大軍登岸,鼓噪而前,佔領城西的蒜山。面對十萬敵軍,劉裕不顧遠涉疲勞,乘孫恩立足未穩發起突襲。孫恩根本沒有料到晉軍敢於決戰,劉裕大破之,義軍投崖赴水者甚眾。孫恩狼狽逃回船上,撇開劉裕不顧,繼續率船隊向京師進軍。孫恩擅長水戰,途中多次打敗司馬元顯的東晉水軍。司馬道子在義軍日益逼近的形勢下,惶惶不安,日夜在建康附近的蔣侯廟禱告求靈,無它謀略。
孫恩原打算乘東晉兵力分散,各地官軍未能及時增援京師時,攻其不備,用海軍迅速佔領建康。不料因逆水逆風而行,高大的樓船艦隊前進遲緩,從丹徒至白石花費了數日時間。這時,豫州刺史譙王司馬尚之已率精銳步騎到達建康,屯駐積弩堂,劉牢之亦領北府兵赴京,鎮守在建康以西江中的新洲。孫恩見出奇制勝的戰略目標已難實現,率船隊浮海北上攻陷廣陵(今江蘇揚州市),消滅官軍三千人,然後再向北攻下郁洲(今江蘇連雲港東雲台山一帶)。
東晉渡過一難,正式加封與起義軍作戰屢戰屢勝的劉裕為建武將軍、下邳太守,率軍赴郁洲討伐。劉裕的軍事才幹充分展示出來,數戰數捷,孫恩難以在郁洲立足,再次登船沿海南下。劉裕鍥而不捨,率步騎亦南下。十一月,劉裕在滬瀆、海鹽地區追及孫恩,大敗起義軍,“俘斬幾萬數”。孫恩無力扭轉敗局,登船自浹口退守舟山群島,從此一蹶不振。
就在東晉朝廷忙於應對孫恩起義的同時,桓玄打敗殷仲堪和楊佺期,獨霸荊州,控制荊、江、司、雍、秦、梁、益、寧八州地區,東晉三分之二的土地為桓玄所有,桓玄兵勢強盛,野心膨脹,劫斷長江通往京都的漕送,厲兵訓卒,有圖朝廷之意,當他聽說孫恩的大軍逼近建康,馬上集結軍隊,建牙聚眾,上疏朝廷,請求發兵勤王。司馬元顯如何敢讓他進入京城,那不是董卓入洛陽,引狼入室嗎?下詔嚴禁桓玄出兵,雙方劍拔弩張的局面異常緊張,一場大戰不可避免地爆發了,請看下集“梁王安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