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慈禧太后擇定五月十五日遊覽頤和園。這一天辰刻,太后由宮內起身,出西華門穿御河橋,出西直門,沿途皆是新修的石徑,兩旁種著垂楊柳。路過駱駝脖兒,海澱扇子河,到了一個小村。遠遠望見一座高大牌樓,額上書寫「頤和園」三字,宮門外早有慶親王、奕匡率領王公大臣,文武各官,在門外跪接聖駕;宮內都是宮眷及各福晉格格命婦等跪迎。太后坐著亮轎,一直到了樂壽堂。此時皇帝、皇后已繞道先至殿前,扶太后下轎,眾宮眷們,只見太后身穿深黃色賓紗敞衣,上繡淡藍色飛蝠各銜金壽字,淺綠色素絹,圍著脖子,二領紐上懸著十八粒珍珠手串,腕上帶著翠鐲子,手上戴著鑽石戒指,指上套著一對赤金鑲寶石指甲套,梳著兩把頭,兩耳戴著一對祖母綠墜子,頭上珠翠鑽石,插了許多光彩奪目。太后的容顏,打扮起來,更覺得不老反少了。太后下了轎,皇帝笑道:「請太后額娘,先行休息,然後傳膳。」
太后說道:「我現在有點餓了,先傳膳再遊覽罷了。」
李蓮英在旁連聲「喳、喳」的答應。太后走到殿閣中,登上寶座。恭王府大公主率領各福晉、格格等上前請安已畢。李蓮英奏到:「御膳備齊,請老佛爺的示,擺在什麼地方?」太后道「就在這兒吃吧。」
李蓮英答應著下去傳諭。不多一刻,宮女太監各手托黃漆盒,走上殿來。慶王府三格格等一樣一樣的呈遞上去太后愛吃蓮子,先用了一碗,便不吃了。笑著說道:「我不餓了,你們吃吧,我要去休息休息,等會子還要到湖邊上去溜躂溜躂呢!」
說著便站起身來,眾人齊聲稱喏。三格格遞上漱口水,大公主遞上手巾,太后洗臉漱口畢,慢慢走進裡間去。大公主跟著進來,將太后帶來的衣包打開,取出衣服,請太后更衣。太后說道:「我不換了,我腰也覺酸,腿也覺僵想歇一會呢!」
大公主道:「老佛爺,今天累了,真得睡一覺才好呢!」
太后便向一張紫檀木雕龍的榻上躺下。大公主見太后躺好,忙給太后蓋上一床薄棉被,兩個宮女在床旁看守。大公主退下。那殿下的皇眷們都用膳已畢,皇后暫回宜芸館。大公主暫回養雲軒,其餘福晉格格、命婦等,都在東西殿上休息。時有三點多鐘,太監傳進信來,皇帝前來請安。各宮女紛紛到處送信,皇后及大公主等皆趕到。皇帝一直走進殿去,二格格奏道:「老祖宗現在歇覺,請皇帝暫坐。」
皇帝坐在八仙椅旁,大公主及皇后在東外間屏後閒談。眾宮眷都在殿外伺候,忽見三格格出來,向大公主說道:「老祖宗醒了,請皇帝、皇后、大公主一齊進套間。」
大公主便奏知皇帝,與皇后一同進去請安。皇帝向太后奏道:「太后額娘,今天勞累了,請明天再遊園吧。」
太后道:「我不累,今天先游一次。」
遂命李蓮英去傳奕匡。李蓮英應聲而去。不多一刻,奕匡傳到,太后命皇后等退至屏後。太后升了寶座,皇帝侍立在側,奕匡跪在寶座前,叩頭請安畢,慈禧後命奕匡傳知:「徐桐、徐甫、陸潤癢、陸寶忠、孫毓汶、孫家鼐、翁同,榮祿、長萃、世鐸、奕謨、景善等隨從遊園。外邊人齊了,我就起駕。」
奕匡忙答應著叩頭退出。這時各王大臣都齊集門外,太后即出殿升輿。皇帝在左,皇后在右,大公主等都跟在後面。太后的肩輿,剛出宮門,禮親王世鐸領著一班大臣匍匐門外,口稱:「臣等恭迎聖駕跪請聖安。」
太后在輿中點點頭,命他隨在輿旁同行。禮親王等遵旨起立,跟在肩輿,慢慢行走。奕匡、崇禮二人,在御輿左右側身斜行引導。御輿走到湖邊,見有一個彩色木架,高約二尺安一盞大電燈,太后問此燈亮不亮。奕匡奏道:「此燈有八千支燭光力,開燈之後,可普照湖面。」
太后道:「好!可名曰佛光普照。」
奕匡回頭向軍機章京吳郁生道:「快些記下。」
吳郁生手拿著記事簿,便記下了。奕匡又奏道:「由這條路向東,那一座殿閣,便是皇帝的寢宮。」
太后點頭,問道:「咱們先游哪一處去。」
奕匡奏道:「全園山前,共分八大處,六小處,山後尚有幾處,若欲游完,非一兩天不可,今日天色將晚,請皇太后沿著湖岸,略看一遍,明日再游各處。」
太后道:「也好。」
奕匡又向前引導,太后的肩輿,抬著向西而行走不多遠,大公主指著一處宮院奏道:「此處便是奴才的住所。」
太后命肩輿稍住,見向東一座宮門,門作鍾形,上刻「川、泳、雲、翔」
四字。正殿上懸著一塊匾,大書「養雲軒」三字,太后道:「好一個養雲軒!正合大公主居住,咱們先游別處,明天再來細瞧。」
肩輿太監遵旨,抬著肩輿又向前走。走進了長廊,見花木青蔥,十分幽雅,那長廊東自養雲軒,西至石舫,共有二百八十多間房子。中間有一個亭子,名曰「留住亭」,正對著鷗舫太后的肩輿一直抬到排雲門。奕匡又奏道:「此處最當初孝聖悉皇后三次大慶,祝嘏受賀的地方,名曰『大報恩延壽寺』,乃園中最重要的地點。」
太后聞奏,便命停輿下轎。李蓮英忙將寶座設好,太后卻不坐下,背著手步出長廊,向北慢走。見排雲門前,有一座大牌樓,上寫著「眾香界」
三字。牌樓之前,設著一對古銅大獅,雕鏤精細,並有一丈多高的太湖石數對,透體玲瓏,奇形異色。李蓮英與總管太監香王扶著太后,慢慢走上石階,到排雲門下。太后見門上懸著一匾,上寫「萬象光昭」四字。柱上一副對聯,聯云「後日引晨辰,珠聯璧合」,「順時調律呂,玉節金和」。太后讚:「好!是誰做的?」
奕匡奏道:「是翰林院惲毓鼎所做。」
太后道:「呵,筆墨不錯!」說著話走過了石橋,來到二道宮門。門上也有四字,是「高壽無疆」。太后又向前行,下了台階,已到排雲殿。太后一看這排雲殿正中間,是五底三樓,兩旁的樓是三底,配房旁都是穿廊。東西各有配殿三間,真是畫棟雕樑,玉階金砌。正樓上掛著一方豎額,大書排雲殿。門上懸著「大圓寶鏡」四字兩旁對聯是「疊石起橘巒,如山之壽。」「引泉通玉液,有澤皆春」
殿座全是白玉欄杆。階下有古銅鼎兩座,金缸一對,左右偏殿,皆甚軒敞高大。太后走進正殿之中,皇帝、皇后大公主等也跟著進去。奕匡等皆在階下恭候。太后見殿內陳設著許多古玩,及漢鼎周彝。所有橘扇檻欄,一律是用花梨雕刻的。梧扇之中,雕成牡丹花心,中間裱著戴熙所畫大小米派的山水。太后在寶座暫息一回,三格格忙遞上香茶,二格格遞上潮煙袋。太后吸著煙,四面瞧看。見殿中懸著玉華、雲飾、紫霄、芽輝,四方橫匾,乃陸潤癢翁同等寫的。皇帝奏道「請太后額娘回『樂壽堂』用晚飯,天色不早了。」
太后道:「就在這裡吃吧,此地比樂壽堂更幽雅呢!」
太后就命李蓮英快去傳膳,所有隨從福晉等,均賞在殿吃飯。奕匡及諸王公大臣等,賞在二道宮門外兩殿賜宴。大公主忙領著各府福晉格格,以及各命婦,一齊跪下謝恩,都退下去。奕匡等亦在殿下謝恩已畢,都到二道宮門外去了。皇帝在殿上陪著太后用膳。膳罷,太后扶著李蓮英站在殿門外,向各處觀望。皇帝隨侍在側,太后向皇帝說道:「這裡地勢很高,氣候也好,景致又非常幽雅,我打算過幾天搬到這裡來住,不過這是先年延恩寺的佛殿,似乎不便。」
皇帝奏道:「老佛爺住在佛殿,有何不便呢?」
太后樂了,又用手向東指著問李蓮英道:「那座宮院,是什麼地方?」
李蓮英奏道:「是介壽堂,奴才聽說那宮殿是給皇上預備的。」
太后道:「介壽堂的名兒極好,皇帝住著,最為合適,離這裡也很近,」
李蓮英奏道:「兩處宮院,有角門相通,」
太后道:「那更好了!」。正說話間,皇后偕瑾妃、珍妃,並大公主等都用完了飯,也來到殿上。皇帝便請安先退回去了。太后又命李蓮英傳諭奕匡等不必謝恩,各自退下。李蓮英回奏之後,又奏道:「天色已晚,請太后回樂壽堂休息。」
太后點頭。三格格因湖風漸涼,忙喚宮女秋雲取出一件寶藍緞斗篷,替太后披上。太后率領皇后一干人等,走出二道宮門。回頭向山上細看,見有一座六面三層的大佛殿,約有八九丈高太后命李蓮英取餅千里鏡,向山上瞧去。只見那六面三層的大佛殿上,有一塊豎額。寫著「佛香閣」三字。上層一塊匾,寫的是「式揚風教」;中層是氣象昭回;下層被雲樹遮住,看不見了。太后又向佛香閣左右看了一看,上邊是有座亭子,左邊額上,寫著「寶雲閣」;右邊是「五方閣」。太后看完了,將千里鏡交與李蓮英,問道:「這寶雲閣據說是古銅做成,由熱河行宮運來的,是不是?」
李蓮英奏稱:「是的。」
太后又向外走。出了排雲門,順著長廊向東回樂壽堂。太后因走路太多,有些勞倦。喝了一杯桂花露,便命皇后大公主等退出去先安歇了。太后寢宮的鋪陳,卻甚簡單。寢門上掛著黃緞夾門簾,上繡五龍戲水的花。簾上有一圓洞,用亮紗蒙著,玉環金鉤,嵌銀絲烏木夾板。靠前窗設一紫檀木長案,案上供著一個雪白的大肚佛。旁邊擺著紅豆紅五寸高的小花瓶,左邊是一個紅碧爾雕成的大盤子,盤上放著四個黃瑪瑙琢成的大佛手,真是宮中稀見之奇珍。案旁又著兩座九龍純金古鼎,中間安置一架大圓鏡。鏡旁兩個雕漆盒子,盒內滿裝著胭脂,宮粉,香皂,香水之類。那旁又是一座花梨木細雕的多寶廚,廚中放著宋石窯、明磁、康熙磁、白藍色及五彩的各種磁器以及實石翡翠漢玉。各樣杯盞佛像及一切珍玩中,有沉香森刻的麻姑扶鹿一尊,東方朔獻桃一尊,雕刻的維妙維肖,都有一尺多高。又有一個漢白玉大盤,盤中放著四個老山翠琢成的青甜瓜,也是稀世之實。廚旁設著一個大紅木洗臉架,是仿西洋式做的,滿雕龍鳳文紋。架上放著一個大康熙五彩磁盆。又有金盆一個,刻著二龍戲珠。架上搭著黃色手巾十餘條。西牆下擺著一張檀木螺墊槳棹。後有寶塊一張靠隔扇放著衣架子。架上搭著萬朵流雲的黃緞夾單一塊。靠後牆是太后鳳榻,象牙百子圖的床圍。床頂帽是花梨木做的,用粉紅公碧爾和翡翠堆成大牡丹花,花紅葉綠,雕刻最工。兩旁床隔上,裱著明人工筆彩畫,床裡面掛著外洋進貢的淡黃縷花綢帳子。床上鋪著法國細絨黃耗子,耗上加放素黃緞厚褥三層。最上一層滿繡著雲龍。褥上折疊著單襖棉黃綢緞被十餘襲。床架上掛著繡花黃緞袋兩個,內盛各種奇異香料,那寢宮內的地上,滿鋪著法國織花紅毛黃色地毯。太后睡時,向不脫衣。次晨起床,一齊盡換。那宮外值宿的規矩,同在宮內一樣,由李蓮英領著十五名精明強幹的太監,在殿外廊簷下,輪班坐更。一宿無話。正是:點綴湖山增顏色富貴樓台悅女皇欲知太后遊園情形,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