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隋 朝
(581—618)
公元581年,楊堅廢北周靜帝,建立隋朝,自立為帝,是為文帝,改元開皇,國都仍在長安,稱大興城。
一、隋前期的政治
隋文帝即位以後,擺在他面前的有兩項重要的政治任務:一是消除北周後期的積弊,維新朝政;二是出兵江南,消滅陳朝,統一中國。
1.統一中國
北朝時期,居住在黃河流域的各少數民族基本上與漢族融合,北方的社會經濟也由恢復而發展。至隋建國,中國南北方的民族矛盾與經濟、文化差別基本上消除了。可是這時南北在政治上的對立和鬥爭,不僅阻礙了南北經濟、文化交流,也給兩地人民造成很大的負擔和痛苦。因之,結束南北對立,實現國家的再統一,是當時歷史發展的趨勢,也是南北方廣大人民群眾的要求。就南北方的實力而言,陳朝的政治黑暗腐朽,其統治已分崩離析,國力薄弱;而隋朝的政治比較清明,生產發展,國力強盛。因此,由隋滅陳來實現統一是歷史的必然。
陳朝是陳霸先建立的。陳朝末年,皇帝陳叔寶荒婬奢侈,大建宮室,日夜與妃嬪群臣縱酒作樂,統治集團內部爭權奪利,政治黑暗,邊防薄弱。隋開皇八年(588年),隋文帝楊堅命其子晉王楊廣率兵五十餘萬,分數路大舉攻陳。次年初,隋將韓擒虎、賀若弼率軍渡江,一舉攻下建康,俘虜了陳叔寶,陳朝滅亡。嶺南諸郡也在少數民族首領洗(xiǎn冼)夫人的率領下,歸順隋朝。至此,中國重歸統一。
2.維新朝政
隋文帝即位以後,即大力革新朝政,廢除北周的落後制度,採用了一些漢魏以來實行的符合需要的制度,另外還有所創新,史稱“維新朝政”。
三省六部制 隋文帝對中央官制和地方官制都有較大的改革。在中央,廢除了北周實行的“六官制”1,確立了“三省六部制”。三省為內史省1、門下省和尚書剩內史省是決策機構,負責草擬、頒發皇帝的詔令,其長官為內史令。門下省是審議機構,負責審核政令,駁正違失,其長官為納言2。尚書省是執行機構,負責貫徹執行重要政令,其長官為尚書令,副長官為左、右僕射(yè葉)。三省為中央最高統治機構,三省長官(包括僕射)同為宰相,共同負責中樞政務。六部即尚書省下屬的吏、民、禮、兵、刑、工等六部。吏部主官吏的考核任免,民部主戶口、賦稅等,禮部主禮儀制度,兵部主軍政、刑部主法律、刑獄,工部主水陸工程。各部長官為尚書,副長官為侍郎。三省分權改變了以往宰相一人執掌大權的狀況,削弱了相權,加強了皇權。三省六部職司劃分明確,提高了行政效能,加強了中央統治力量。
州縣制 在地方上,隋文帝撤銷了郡一級建制,改地方行政州、郡、縣三級制為州、縣兩級制3,又合併了一些州縣,裁汰冗員,消除了過去層次、機構過多的弊端,改善了吏治,節省了開支。後來還規定,九品以上的地方官吏都由吏部任免,每年進行考核。州縣佐吏三年必須更換,不得連任,而且不許用本地人,必須用外地人,這改變了秦漢以來地方官自聘僚屬的慣例,防止了本地豪強地主壟斷地方政權,進一步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
改革府兵制 開皇十年(590年),隋文帝對府兵制做了重大改革。府兵制原為西魏、北周的兵制。府兵為職業軍人,兵士都由軍府統領,不列入州縣戶籍,家屬也隨營居住,編為軍戶。改革後,軍人除仍有軍籍、隸屬軍府外,又與其家屬一起編為民戶,隸屬於州縣;有了固定的住處,可以按均田令分得土地,從事生產;同則還要按規定輪番到京城宿衛,或執行其它任務。從此,府兵制與均田制結合起來,成為兵農合一,寓兵於農的制度。
創立科舉制 南北朝時期的九品中正制,主要按門第高低選拔官吏,庶族出身的士人很難有仕進的機會。隋文帝即位後,廢除九品中正制,選辟不問門第。令各州每年向中央選送三人,參加秀才、明經等科的考試,合格者錄用為官。隋煬帝即位後,創立進士科,這標誌著科舉制的產生。“科舉”即分科取士之意。這一制度產生後,把讀書、應考和做官三者聯繫起來,成為以後士人仕進的必由之路。科舉制的產生,打破了數百年來世族門閥壟斷仕途的局面,一般地主子弟甚至貧寒子弟也可能由此走上仕途。從此,選拔官吏之權從世家大族手中收歸中央政府,從制度上限制了世家大族把持政治大權,為庶族地主參與政權開闢了道路。
編製《開皇律》 北周時期,法律時寬時嚴,刑罰混亂。隋文帝即位後,制定了《開皇律》。該律分為十二卷,共五百條,將刑罰分為死刑、流刑、徒刑、杖刑、笞刑五種二十等。還規定對犯“十惡”1者要嚴懲不貸。《開皇律》廢除了前代的一些酷刑,簡化了律文,是唐及其以後各代法典的基矗
3.發展經濟的措施
實行均田制 開皇二年(582年),隋文帝下令實行均田制。隋代均田制規定每丁(十八歲以上)受露田八十畝,桑田或麻田二十畝,婦人受露田四十畝。露田在受田人死後要歸還國家,桑田或麻田為永業田,可以傳給子孫,可以買賣。奴婢受田與平民相同,但對受田人數有限制,親王之家限三百人,平民之家限六十人。丁牛(壯牛)一頭受田六十畝,一家限四牛。親王至都督皆給永業田,從百頃遞減至四十畝(一說三十頃)。京官皆給職分田,一品為五頃,每低一品,減少五十畝。至九品遞減至一頃。外官除職分田外,還有一定數量的公廨田。職分田的收入是官吏俸祿的一部分。公廨田的收入則為官署的辦公費用。這兩種田在新舊任官吏交接時,要隨之交接,不得出賣。
雖然農民受田往往不足定額,但繼續實行均田制畢竟使無地少地的農民分到一些土地,提高了他們的勞動積極性,並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併,因而對當時農業生產的恢復、發展起了積極的作用。
租調力役制 隋文帝實行“輕徭薄俺”政策。開皇二年規定:十八歲以上為丁,要負擔租調力役;六十歲為老,免除租調力役。租為田租,調為戶調,力役即勞役。一夫一婦為一床,每年交租粟三石:受桑田者交調絹一匹(四丈)、綿三兩,受麻田者交調布一端(六丈)、麻三斤。無妻室的單丁及奴婢納一半租調。丁男每年服力役一個月。開皇三年,減輕租調力役,規定成丁年齡由十八歲提高到二十一歲,受田年齡仍為十八歲。受田者前三年不納租調不服力役。調絹由每年一匹減為二丈,力役由每年一個月減為二十天。開皇十年(590年),又規定五十歲以上者,可“免役輸庸”,即納布帛以代替力役。租調力役的減輕和輸庸代役制的實行,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農民的負擔,提高了他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
“大索貌閱”與“輸籍之法” 南北朝時期人民脫離戶籍或佃客為豪強隱瞞戶口的很多。開皇五年(585年),隋文帝下令清查戶口,依照戶籍簿上登記的年齡體貌進行核對,此即所謂“大索貌閱”。如有不實,三長要發配遠方。清查的結果,使國家戶籍增加了四十四萬餘丁,一百六十四萬餘口。另外還根據宰相高熲(jiǒng窘)的建議,實行了“輸籍之法”。即由國家制定“輸籍定樣”(劃分戶等的標準),發到各州縣,每年正月五日,縣令派人到農村,依定樣劃分戶等,作為徵調賦稅、力役的依據。由於國家規定的賦稅、力役數量低於豪強地主對佃農的剝削量,許多原來依附豪強地主的農民紛紛脫離地主,向官府申報戶口,納稅服役,成為國家的編戶。
由於“大索貌閱”與“輸籍之法”的推行,政府增加了所轄戶口和財政收入,擴大了力役來源;豪強地主勢力受到很大削弱。
4.加強對東南地區的控制
營建東都 隋在統一全國後,為了加強中央對東方和南方的控制,決定修建洛陽以為東都。隋煬帝大業元年(605年),開始營建東都,歷時十個月,每月徵調民夫二百萬人。東都在舊洛陽城之西,規模宏大,周長五十餘里,分為宮城、皇城、外郭城等三部分。宮城是宮殿所在地,皇城是官衙所在地,外郭城是官吏私宅和百姓居處所在地。外郭城有居民區一百餘坊,另有豐都市、大同市、通遠市等三大市常隋煬帝常住洛陽,將其作為東方的政治、軍事、經濟中心。
開鑿運河 隋煬帝在營建東都的同時,又下令開鑿大運河。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分為三大段。中段包括通濟渠與邗溝。通濟渠北起洛陽,東南入淮水。邗溝北起淮水南岸之山陽(今江蘇淮安),南達江都(今揚州)入長江。南段名江南河,北起長江南岸之京口(今鎮江),南通餘杭(今浙江杭州)。北段名永濟渠,南起洛陽,北通涿郡(今北京城西南)。大運河分段開鑿,前後歷時五年,全長兩千餘公里,是世界著名的偉大工程之一。
開鑿大運河的目的是為了加強中央對東方和南方的統治,同時也是為了從南方漕運糧食和便利對東北用兵。大運河對中國南北的經濟、文化交流和鞏固國家的統一都起了巨大的作用。
5.經略邊疆
隋朝對邊疆的少數民族採取積極的政策,既有軍事對抗,也有和平交往。民族關係的主流是友好往來和經濟文化交流。當時主要的少數民族有突厥、吐谷渾以及流求人等。
突厥 突厥原居今西伯利亞葉尼塞河上游,以狩獵、遊牧為生。五世紀中葉,被柔然征服,遷於金山(今阿爾泰山)南麓為柔然做鐵工。六世紀中葉,突厥逐漸強大,打敗柔然,其首領土門(姓阿史那氏)自稱伊利可汗,建立突厥汗國。其子木桿可汗時,全部佔據柔然的疆土,又西破厭噠,東敗契丹,北並契骨1,其疆域東至遼河上游,西至裡海(一說鹹海),南至大漠,北至貝加爾湖。這時突厥已有文字、官制、刑法和稅法等。
隋初,突厥強大,有戰士四十萬,不斷入侵內地。隋朝被迫修長城,駐重兵,加強防守。開皇三年(583年),隋軍大敗突厥。不久,突厥分裂為東、西兩部,東、西突厥互相對立,兩部內部各派也互相攻戰。開皇十九年(599年),東突厥突利可汗戰敗降隋。隋封他為啟民可汗,並以宗女義成公主嫁之。大業七年(611年),西突厥處羅可汗亦降隋。突厥與隋的政治、經濟關係日益密切。
吐谷渾 吐谷渾(tū yù hún禿浴魂),原是鮮卑族慕容部一支的首領的名字。該部原居今遼寧一帶,西晉末,吐谷渾率部西遷至今甘肅,青海之間。後來以吐谷渾為姓氏,建立國家,都伏俟城(青海湖西十五里)。其官制、衣服、器用都倣傚中原王朝,並使用漢文。隋初經常入侵。開皇十六年(596年),隋文帝以光化公主嫁於吐谷渾可汗。大業四年(608年),隋煬帝派軍大敗吐谷渾。在其地設河源(今青海興海東南)、西海(今青海湖西)、鄯善(今新疆若羌),且末(今且末西南)四郡。
流求 隋代之流求是指今台灣。當時島上的居民是今高山族的先民,其文化與中國大陸東南沿海的文化有密切關係。隋煬帝曾於大業三年(607年),派朱寬、何蠻前往流求。次年,覆命朱寬前往。大業六年,又派陳稜、張鎮州率兵萬人前往。“流求人初見船艦,以為商旅,往往詣軍中貿易”。2可見台灣與大陸之間在此之前已有貿易往來。
二、社會經濟的發展
隋統一中國後,消除了南北長期對立的局面,為南北經濟的交流和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隋文帝時期,採取勸課農桑,輕徭薄俺的政策,有利於社會的安定,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因而社會經濟的恢復、發展都較快。
1.農 業
隋代農業的恢復、發展,主要反映在田野墾闢、戶口增殖和府庫充實等方面。
田野墾闢,戶口增殖 隋初,全國墾田數字為一千九百四十萬頃。到隋末,增至五千五百八十五萬餘頃。這個數字雖包括了許多過去未登記的田地,但顯然也包括大量新開墾的田地。
隋初,僅有三百五十九萬餘戶,九百萬口。滅陳時,得五十萬戶,南北合計近四百一十萬戶,三千餘萬口。至大業二年(606年)戶口已增至八百九十萬餘戶,四千六百餘萬口。戶數增長了一倍,口數增長了三分之一。這個數字當然包括大量原來隱漏的戶口,但人口的迅速增殖也是事實。
府庫充實 由於社會經濟迅速發展,國家的賦稅收入也不斷增加,官府為儲存糧食,在各地修造了許多官倉,除京師的太倉外,其中較著名的有黎陽倉、河陽倉、常平倉、廣通倉(後改稱永豐倉)、含嘉倉、子羅倉、洛口倉(又稱興洛倉)、回洛倉等。這些糧倉規模巨大,儲糧多者可達數千萬石,少者也有數百萬石。各地府庫中儲存的布帛也很多,如京都和并州(今山西太原)府庫的布帛就各有數千萬匹。由於收入遠超過支出,至隋文帝末年,“天下儲積,得供五、六十年。”1
2.手工業
隋代的手工業有較迅速的發展,當時主要的手工業有紡織業、制瓷業和造船業等
紡織業 紡織業中以絲織業最為有名。主要產地為今之河南、河北、山東、四川等地,所產綾、絹、錦等都很精美。當時還採用外來的波斯錦的織造技法,織出了質量很高的仿波斯錦。在今安徽、江蘇、浙江、江西等地,麻布的產量很大。豫章(今江西南昌)婦女勤於紡績,“夜浣紗而旦成布者,俗呼為雞鳴布”。2
制瓷業 隋代的制瓷業有很大的發展。隋代已經出現了白瓷器,其造型美觀,色澤晶瑩,質地堅硬。隋代的青瓷製造技術也有所發展,其胎厚重,釉透明,硬度遠勝於前代。
造船業 隋代造船業也有很大發展。當時我國的造船技術與規模在世界上都名列前茅。隋文帝準備伐陳時,大造戰船,其中的大艦名“五牙”,高百餘尺,上有樓五層,前後左右設置六個拍竿,各高五十尺,可載戰士八百人。隋煬帝即位後,造龍舟、鳳■(tà榻)等各種船數萬艘。他游江都時所乘龍舟高四十五尺,闊五十尺,長二百尺,上有四層樓,上層有正殿、內殿、東西朝堂,中間兩層有房一百二十間,下層為內侍居處。除官府外,民間造船的也很多,尤其是吳、越、閩等地,濱臨大海,善造大船。
3.商業
由於農業、手工業和交通運輸的發展,國內外市場的擴大,隋朝的商業也迅速發展起來。長安是全國最大的商業中心,也是國際貿易的重要城市。長安有東、西兩市,國內外商人雲集。東都洛陽也是重要的國內外貿易城市。有東、南、北等三市。商旅眾多,貨物山積。江都(今江蘇揚州)、丹陽(今南京)、成都、太原、餘杭(今浙江杭州)、南海(今廣東廣州)、宣城等城市也都很繁榮。各州(郡)縣都設有市,州縣治所往往是本地區或更大範圍的商業中心。
三、隋末農民戰爭
1.起義背景
統治者驕奢婬逸 隋煬帝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暴君。雖然他在歷史上有一定的作為;但驕奢婬逸,好大喜功,揮霍無度,給人民帶來了極大的痛苦,以致激起了全國規模的農民大起義。
隋煬帝為滿足其驕奢婬逸的生活,在各地大修宮殿苑囿、離宮別館。其中著名的有顯仁宮、江都宮、臨江宮、晉陽宮、西苑等。西苑在洛陽之西,周圍二百餘里,苑內有人工湖,周圍十餘里,湖內有山,堂殿樓觀,佈置奇巧,窮極華麗。隋煬帝常在月夜帶宮女數千人騎馬游西苑,令宮女在馬上演奏《清夜遊》曲,絃歌達旦。煬帝游江都時,率領諸王、百官、后妃、宮女等一、二十萬人,船隊長達二百餘里,所經州縣,五百里內都要貢獻食物,揮霍浪費的情況十分嚴重。
隋煬帝為誇耀國家富強,每年正月當少數民族和外國首領、商人聚集洛陽時,命人在洛陽端門外大街上盛陳百戲散樂,戲場綿亙八里,動用歌伎近三萬人,樂聲傳數十里外。西域商人要到市上交易,煬帝就下令盛飾市容,裝潢店肆,房簷一律,珍貨充積,連賣菜的都要墊以龍鬚席。當這些商人從酒店飯館前經過時,都要請他們就坐用餐。並說:“中國豐饒,酒食例不取直(值)。”還將市上樹木纏以絲織品做裝飾。有些胡商說:“中國亦有貧者,衣不蓋形,何如以此物與之!纏樹何為?”。1
隋煬帝窮奢極欲,貴族官僚們也競相倣傚,統治集團的無限揮霍,大大加重了人民的負擔。
大興土木 隋煬帝不惜民力,無限制地征發徭役,興建了許多規模巨大的工程。為掘保護東都的長塹,征發民伕數十萬;營建東都,每月役使民伕二百萬;開鑿運河,先後征發民伕數百萬;修長城,征發民伕一百餘萬;修大興城,又征發民伕十萬。興建這些工程時,不僅毫不考慮農時,而且役期嚴急,勞役過重,致使服役者大量死亡,嚴重地破壞了農業生產。
勞師遠征 隋煬帝還多次勞師遠征高麗。高麗地跨鴨綠江兩岸,位於今中國遼寧東部、吉林中部和朝鮮北部。遼寧東部、吉林中部古稱遼東,很早即入中國版圖,後被高麗佔據。開皇十八年(598年),高麗又攻隋的遼西。隋文帝派大軍三十萬攻高麗,後因士卒多病,高麗亦遣使謝罪,遂罷兵。隋煬帝即位後,又三次大舉進攻高麗。
大業八年(612年),隋煬帝第一次進攻高麗。徵調士卒一百一十三萬餘,陸軍集中於涿郡(今北京),水軍集中於東萊(今山東萊州)。另調民伕二百萬,以運送衣甲、糧食等。造海船的民工日夜站在水中,皮膚潰爛,腰以下生蛆,死者甚眾。隋軍雖曾攻至平壤附近,最後卻大敗而還。大業九年(613年),第二次進攻高麗。正當雙方相持不下時,禮部尚書楊玄感起兵叛隋,隋煬帝倉皇撤軍。大業十年(614年),第三次進攻高麗。隋煬帝因國內農民起義已成燎原之勢而不敢久戰,高麗也疲於戰爭而遣使請降,隋煬帝就此撤軍。
進攻高麗的戰爭,先後動用人力數百萬,徵調財物無數,大量士兵、民伕死於戰場和勞役,由於農村中極度缺乏勞力和耕畜,大量土地荒蕪,社會經濟受到嚴重破壞,人民難以生活下去。
長白山起義 進攻高麗的戰爭成為隋末農民大起義的導火線。起義首先在山東爆發。當時山東、河北人民為征高麗而負擔的兵役、徭役及受過境軍隊的騷擾最嚴重,所以起義在煬帝第一次出征之前首先在這一帶爆發。大業七年(611年),鄒平人王薄在長白山(今山東鄒平、章丘境內)首揭義旗,自稱“知世郎”,作《無向遼東浪死歌》曰:“長白山前知世郎,純著紅羅錦背襠。長槊(shuò朔)侵天半,輪刀耀日光。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忽聞官軍至,提刀向前蕩。譬如遼東死,斬頭何所傷!」1以此號召農民參加起義。
長白山起義之後,山東、河北廣大地區的人民紛起響應,起義軍“多者十餘萬,少者數萬人。”2攻郡縣,殺長吏,震撼了隋朝統治。
2.三大農民起義軍
大業十三年(617年)前後,各地農民起義軍逐漸匯合為三大主力,即河北起義軍、瓦崗起義軍和江淮起義軍。
河北起義軍 河北起義軍的領袖是竇建德。他是漳南(今河北故城東北)人。大業七年(611年),因與農民起義軍有聯繫,家屬被官府殺害,於是率眾參加起義軍,轉戰於今河北、山東交界一帶。大業十三年,竇建德在樂壽(今獻縣)稱長樂王。同年,隋煬帝命涿郡留守薛世雄率兵三萬餘南下進攻瓦崗軍。竇建德在河間殲滅了薛世雄軍,有力地支援了瓦崗軍的鬥爭,同時也沉重打擊了河北地區的隋朝勢力,此後河北大部分地區都為起義軍所有。大業十四年,竇建德改稱夏王,建國號為夏。次年,遷都洺州(今永年東南)。他在境內注意發展生產,個人生活也很儉樸,甚得人心,遠近歸附。
瓦崗起義軍 在三大農民起義軍中,瓦崗軍的力量最為強大。其創始人是翟讓。翟讓原是隋朝東郡(治今河南滑縣東)的司法小吏,因犯法被判死刑,後從獄中逃走。約於大業七年(611年),在瓦崗寨(今滑縣東南)起義。單雄信、徐世勣、王伯當等先後率部入伙。大業十二年,曾幫助楊玄感起兵的貴族李密也來投奔。李密招來許多小鄙起義軍加入瓦崗軍,又謀劃攻下金堤關(在今滎陽東北),又在滎陽重創隋軍,殺死隋將張須陀。次年,攻下興洛倉(洛口倉),開倉賑濟饑民,四方歸之如流,隊伍迅速發展到數十萬人。翟讓自覺才能不及李密,主動讓位給李密。李密稱魏公,建元永平。此後,瓦崗軍接連攻下回洛倉(在洛陽北)、黎陽倉(在浚縣)及附近郡縣,直逼洛陽城下。還發佈檄文,聲討隋煬帝的十大罪狀,文曰:“罄南山之竹,書罪未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荊”1瓦崗軍屢敗洛陽敵軍,聲威大振。但此時李密卻由於擔心翟讓奪他的權而將其殺害。這就造成了瓦崗軍內部的離心傾向,使之從鼎盛走向衰落。
江淮起義軍 江淮起義軍的領袖是杜伏威、輔公祏。杜伏威是齊州章丘(今山東章丘北)人,輔公祏是齊州臨濟(今章丘西北)人。他們都曾在大業九年參加長白山起義軍,後來自己組織隊伍向淮南發展。江淮間各支起義軍多來歸服。大業十三年,杜伏威率軍大敗隋軍,乘勝攻克高郵(今江蘇高郵北)、歷陽(今安徽和縣),次年攻克丹陽(今江蘇南京),控制了江淮流域的廣大地區,威脅隋朝的軍事重鎮江都。
3.隋朝滅亡
江都兵變 大業十二年(616年)隋煬帝第三次到江都後,畏於北方農民起義的發展,不敢北還。隋煬帝自知大勢已去,日夜常醉,想保據江東。大業十三年,太原留守李淵起兵反隋,江都人心惶惶。次年,隋將司馬德戡(kān刊)等利用北方籍衛士思歸的情緒,在江都發動兵變,攻入宮中,推舉宇文化及為丞相,縊殺隋煬帝。此後,宇文化及率部北還。
李淵建唐 李淵即唐高祖。其祖其父均為西魏、北周的高級將領,其母為鮮卑人,與隋文帝皇后為從姊妹。李淵七歲襲封唐國公。大業十三年,任太原留守。當年五月,起兵反隋。攻陷長安後,立煬帝之孫代王楊侑為傀儡皇帝,遙尊隋煬帝為太上皇,自任大丞相,掌握大權。次年三月,宇文化及殺隋煬帝,李淵亦廢楊侑,自立為帝,國號唐,建元武德,仍以長安為國都。
李淵稱帝以後,即開始對各方的異己勢力展開鬥爭。當時,全國各地有多支大小農民起義軍,還有原為隋朝之貴族、官僚,以及一些豪強地主,他們多擁兵割據一方,大者稱皇帝,稱王公,小者稱總管,稱錄事。互相兼併,戰火不斷。李淵對農民起義軍首領或割據勢力,用招降或武力消滅兩種方式同時進行。如河北起義軍之竇建德、劉黑闥,江淮起義軍的輔公拓相繼被殺,杜伏威和瓦崗起義軍的李密、徐世勣則投降。地方割據勢力如隴右的薛仁杲、幽州的羅藝、洛陽的王世充等相繼投降,隴右的李軌、巴陵的蕭銑、朔方的梁師都等相繼敗死。至貞觀二年(628年),中國又統一起來。
4.農民戰爭的歷史意義
隋末農民戰爭雖然失敗了,但其歷史意義是重大的。首先是推翻了隋煬帝的暴虐統治,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人民的痛苦,為社會經濟的恢復、發展掃除了重大障礙。其次是教訓了統治階級,使唐初統治者在一定時期內不敢過分剝削人民,改變了隋末賦役繁重的局面。再次是打擊了地主階級,尤其是沉重打擊了世家大族,改善了土地佔有狀況和階級關係,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
複習題:
* 1.簡述隋朝的中央和地方制度。
* 2.隋朝的大運河分為幾大段,各有什麼名稱?
3.隋末三支農民起義大軍的主要活動地區在哪裡?其領導人各是誰?
重要名詞:
* 隋文帝* 隋煬帝王薄* 竇建德李密* 三省六部* 科舉制
* 大索貌閱 公廨田 * 流求
參考書:
1.翦伯贊主編:《中國史綱要》上冊第六章第一節。
2.張傳璽、張仁忠合著:《中國古代史輔導講座》第十五講《隋朝》。
3.翦伯贊、鄭天挺主編:《中國通史參考資料》第四冊一、二。(選讀)
4.《隋書》卷三、四《煬帝紀》、卷二四《食貨志》。
5.《資治通鑒》卷一七七——一八四《隋紀》。(選讀)
--------------------------------------------------------------------------------
1 六官制仿自《周禮》。六官即天官大塚宰,地官大司徒,春官大宗伯,夏官大司馬,秋官大司寇,冬官大司空。
1 魏晉時稱中書剩隋避文帝父楊忠諱,改稱內史剩
2 隋避楊忠諱,將侍中改稱納言。
3 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又改州為郡。
1 十惡:隋《開皇律》始有十惡,為謀反、謀大逆、謀叛、惡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義、內亂。唐以後歷代王朝的刑律相承沿用。
1 契骨:或即堅昆、結骨、黠戛斯。
2 《隋書》卷六四《陳稜傳》。
1 吳兢《貞觀政要》卷八《論貢賦》。
2 《隋書》卷三一《地理志》(下)。
1 《資治通鑒》卷一八一《隋紀》五,煬帝大業六年。
1 《古謠諺》卷八五。
2 《資治通鑒》卷一八二《隋記》六,煬帝大業七年。
1 《舊唐書》卷五三《李密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