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6年,太平軍繼西征戰場轉敗為勝之後,又先後攻破了威逼天京數年之久的江北、江南大營,太平天國革命再次出現了有利的形勢。可是,與此同時,太平天國領導集團的內部危機日益加深,洪秀全與楊秀清之間,楊秀清與韋昌輝、石達開之間的矛盾越來越表面化,終於在當年秋天發生了可悲的天京內訌。這是太平天國戰爭史上最大的轉捩點。
總攬宗教、政治、軍事三權於一身的楊秀清,成了太平天國領導集團之間各種矛盾的焦點。他有出色的政治和軍事才能,但「自恃功高,一切專擅」,以致天王洪秀全「徒存其名」。1太平軍一破江北、江南大營之後,楊秀清先則將北、翼、燕諸王立即分派離京,繼則假托「天父神旨」,公然逼迫洪秀全封他為「萬歲」2。洪秀全迫於楊秀清的權勢,當面應允,暗中則採取措施,伺機剷除楊秀清。
當時,北王韋昌輝在江西戰場,翼王石達開在湖北戰場,燕王秦日綱在丹陽前線。9月1日夜,韋昌輝率三千餘人從江西秘密趕回天京,隨即對東王府發動突然襲擊,於次日晨將楊秀清及其家屬、近臣全部殺害。接著,韋昌輝又對楊秀清的部屬進行了大屠殺,太平軍將士和群眾二萬餘人罹難,在天京造成了嚴重的恐怖。10月初(一說9月中旬),石達開從湖北趕回天京,責備韋昌輝濫殺無辜。不料韋昌輝又想加害於他,石達開便連夜逃出天京,其家屬則被韋昌輝全部殺害。於是,石達開從安徽、湖北等地調集四萬大軍,集中於安徽蕪湖、寧國府(今宣城)一帶,準備回京討韋。
韋昌輝的大規模屠殺和擅專朝政,激起了天京內外太平軍將士和群眾的極大憤慨。在此情況下,洪秀全下詔將韋昌輝處死,同時被殺的還有參與大屠殺的燕王秦日綱等約二百人。事後,洪秀全派人將韋昌輝等人的首級送安徽寧國府交石達開驗看,並召其回京輔政。約11月底,石達開回到天京,延續兩個多月的天京內訌,至此暫時告一段落。
石達開是東、西、南、北、翼五王中的僅存者,加之智勇兼備,在太平軍中夙有聲望,並為清軍將領(包括曾國藩)所畏憚。因此,由他輔政,受到天京軍民的擁護和歡迎。但是,內訌的陰雲並未因此消散。洪秀全從天京大變亂中錯誤地汲取教訓,自此之後,他只信任洪姓族人,排斥異姓。他在委託石達開輔政後不久,又加封其長兄洪仁發為安王,次兄洪仁達為福王,並讓他倆與石達開同主朝政,以牽制和監視石達開,最後並有圖害之意1。石達開既無法施展其才能,更害怕遭到與楊秀清相同的命運,便於1857年5月底離京出走。
石達開被迫出走,實際上是天京內訌的繼續。由於天京內訌和石達開從天京及其它地區帶走大量部隊,太平天國的元氣大傷,整個戰爭形勢也隨之急劇逆轉。
在江蘇戰場,江南大營的擊破和向榮的死去,曾使清軍遭到沉重打擊。但由於天京內訌,給了敵人以重整旗鼓的機會。1857年7月16日,清軍攻陷句容, 12月27日又攻陷鎮江和瓜洲,太平軍守將吳如孝逃回天京。1858年1月,清軍恢復江南大營,再次圍困天京。
在湖北戰場,由於石達開東返天京,清軍加緊圍攻武昌。太平軍守將韋志俊因困守已久,又不見援兵到來,加之其兄韋昌輝在天京被處決,喪失了堅守的決心,遂於1856年12月19日放棄武漢。武漢一失,鄂東各州縣隨之不守,太平軍的湖北根據地全部喪失。
在江西戰場,湘軍於1857年10月26日攻陷湖口和梅家洲,被太平軍分割二年多的湘軍內湖與外江水師得以重新會合,這一帶的長江水面又被湘軍控制。1858年5月19日,九江城被新任浙江布政使李續賓所部湘軍攻破。駐守該城近五年的太平軍將領林啟容率部進行了英勇的巷戰,一萬七千名將士全部犧牲。
太平天國雖然處於十分嚴酷的形勢之下,但由於以下種種原因,沒有發展到迅速崩潰的地步。
第一,當時全國仍處在革命高潮之中,北方的捻軍、南方的天地會,以及西南各族人民的起義戰爭,正在蓬勃發展,方興未艾,使得清王朝顧此失彼,忙於招架,客觀上給了太平天國革命以很大的支援。
第二, 1856年10月,英、法等資本主義列強,為了在中國攫取包多的殖民特權,悍然挑起了第二次鴉片戰爭,清政府雖然實行妥協求和政策,但也不得不以很大的注意力和相當一部分兵力去對付外國侵略者,於是相對地減輕了對太平軍的壓力。
第三,石達開雖然離京出走,但他率軍遠征東南各省,吸引了一部分清軍兵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清軍對天京方面的壓力。
第四,活躍在安徽戰場的陳玉成和李秀成所部太平軍,積極進擊,頂住了清軍沿江東下的勢頭。先是李秀成被圍於桐城一帶,勢孤力單,後於1857年1月初與陳玉成在樅陽商定了破敵之策,確定對包圍桐城之敵採取大包抄。1月中旬,陳玉成自寧國渡江北上,占無為、巢縣,轉攻廬江,然後直趨桐城。李秀成也率部出城,與陳玉成部協同,夾攻桐城外圍之敵。2月24日,大敗福建提督秦定三等所部清軍,並乘勝於27日攻克舒城。3月初,太平軍克六安,接著揮師北上,與捻軍勝利會師。捻軍接受太平天國的領導後,在淮河中游向清軍展開積極進攻,牽制和削弱清軍兵力,使陳玉成得以率軍進入湖北,在鄂東地區轉戰經年,阻扼鄂軍東犯,穩住了皖北太平軍根據地。
正是這些客觀條件,使太平天國得以繼續堅持革命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