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行論第二 求人

求人

原文:

五曰:身定、國安、天下治,必賢人。古之有天下也者七十一聖,觀於《春秋》,自魯隱公以至哀公十有二世,其所以得之,所以失之,其術一也:得賢人,國無不安,名無不榮;失賢人,國無不危,名無不辱。先王之索賢人,無不以也。極卑極賤,極遠極勞。虞用宮之奇、吳用伍子胥之言,此二國者,雖至於今存可也。則是國可壽也。有能益人之壽者,則人莫不願之;今壽國有道,而君人者而不求,過矣。堯傳天下於舜,禮之諸侯,妻以二女,臣以十子,身請北面朝之:至卑也。伊尹,庖廚之臣也;傅說,殷之胥靡也,皆上相天子:至賤也。禹東至榑木之地,日出九津,青羌之野,攢樹之所,昏天之山,鳥谷、青丘之鄉,黑齒之國;南至交址、孫樸續樠之國,丹粟漆樹沸水漂漂九陽之山,羽人、裸民之處,不死之鄉;西至三危之國,巫山之下,飲露吸氣之民,積金之山,其肱、一臂、三面之鄉;北至人正之國,夏海之窮,衡山之上,太戎之國,誇父之野,禺強之所,積水、積石之山。不有懈墮,憂其黔首,顏色黎黑,竅藏不通,步不相過,以求賢人,欲盡地利:至勞也。得陶、化益、真窺、橫革、之交五人佐禹,故功績銘乎金石,著於盤盂。昔者堯朝許由於沛澤之中,曰:「十日出而焦火不息,不亦勞乎?夫子為天子,而天下已治矣,請屬天下於夫子。」許由辭曰: 「為天下之不治與?而既已治矣。自為與?啁噍巢於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於河,不過滿腹。歸已,君乎!惡用天下?」遂之箕山之下,穎水之陽,耕而食,終身無經天下之色。故賢主之於賢者也,物莫之妨,戚愛習故不以害之,故賢者聚焉。賢者所聚,天地不壞,鬼神不害,人事不謀,此五常之本事也。皋子,眾疑取柄,召南宮虔、孔伯產而眾口止。晉人欲攻鄭,令叔向聘焉,視其有人與無人。子產為之詩曰:「子惠思我,蹇裳涉洧,子不我思,豈無他士!」叔向歸曰:「鄭有人,子產在焉,不可攻也。秦、荊近,其詩有異心,不可攻也。」晉人乃輟飽鄭。孔子曰:「《詩》云:『無競惟人。』子產一稱而鄭國免。」

譯文:

要使自身安定,國家安寧、天下太平,必須依靠賢人。古代治理天下的共有七十一位聖王,從《春秋》看,自魯隱公到魯哀公共十二代,在這期間,諸侯獲得君位和失去君位,其道理是一樣的:得到賢人,國家沒有不安定的,名聲沒有不顯榮的,失去賢人,國家沒有不危險的,名聲沒有不恥辱的。

先王為了尋求賢人,是無所不做的:他們可以對賢人極其謙卑,可以舉用極為卑賤的人,可以到極遠的地方去,可阻付出極大的辛勞。假如虞國採用宮之奇的意見,吳國採用伍子胥的意見,這兩個國家存在到今天也是可能的。由此看來,國運是可以使之長久的。如果有人能延長人的壽命,那麼人們沒有人不願意;現在有辦法使國運長久,而做君主的卻不去努力尋求,這就錯了。

堯把天下傳給舜,在諸侯面前禮敬他,把兩個女兒嫁給他,讓自己的十個兒子給他做臣屬,自己要求以臣子身份朝拜他;這是把自己降到最低下的地位了。伊尹是在廚房中服役的奴隸,傅說是殷商的刑徒,兩個人都做了天子之相:這是舉用最卑賤的人了。禹東行到達樽木之地,太陽升起的九津之山,青羌之野,林術茂密之處,聳人云天之山,鳥谷青丘之國,黑齒之國,南行到達交恥,孫樸續橢之國,盛產丹砂、生長漆樹、泉水噴湧的九陽之山,羽人、裸民之國,不死之國,西行到達三危之國,巫山之下,故露暖氣之民所居之處,積金之山,奇肱、一臂、三面之國:北行到達人正之國,_人海之濱,斷山之上,犬戎之國,誇父逐日之野,禺強居住之所,積水、積石之山。他四處奔走,毫不懈怠,為百姓憂慮,面色黧黑,週身不適,步履艱難,去尋求賢人,想要充分發揮土地的效益:這是辛勞到極點了。結果得到皋陶,怕益、直成、橫革、之交五人為佐,所以功績刻於金石,書予盤盂,流傳後世。

從前堯到大澤之中拜見許由,說。「十個太陽都出來了,火把卻還不熄滅,不是徒勞嗎?您來做天子,天下一定能夠大治,我願把天下交給您治理。」許由推辭說:「這是為什和呢?要說是因為天下還不太平吧,可如今天下已經太平了;說是為了自己吧,須知鶴鷯在樹林中築巢,樹木再多,自己也只不過佔據一棵樹枝;鼴鼠到河裡喝水,河水再多,自己也只不過喝飽肚皮。您回去吧!我哪裡用得著天下?」說罷,就去箕山腳下、穎水北岸種田為生,終生也沒有過問天下的表示。所以賢明的君主任用賢者,不因外界事物使它受到妨害,不因親人、愛幸、近習,故舊使之受到破壞,因而賢者聚集到他這裡來。賢者所聚之處,天地不會降災,鬼神不會作祟,人們不去謀算。這是五教的根本。

人們懷疑皋子竊國,皋子把賢者南官虔、孔伯產召來,人們就停止了議論。

晉君想進攻鄭國,派叔向到鄭國聘問,藉以察看鄭國有沒有賢人。子產對叔向誦詩說:「如果你心裡思念我,就請提起衣服涉過洧河,如果你不再把我思念,難道我沒有其他伴侶可選?」叔向回到晉國,說:「鄭國有賢人,那裡有子產在,進攻不得。鄭國跟秦國楚國臨近,子產賦的詩又流露出二心,鄭國攻不得。」晉國於是停止攻鄭。孔子說:「《詩經》上說:『國家強大完全在於有賢人』,子產只是誦詩一首,鄭國就免遭災難!.」

《呂氏春秋白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