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治二年(1645年)陰曆四月二十五日,清兵攻破揚州,屠城十日,無數百姓及守城將士慘遭殺害,而督師史可法的結局又如何呢?
對於史可法的下落,當時人洪承疇也無法斷定,他曾問別人,史可法「果死耶?抑未死那?」(《鮚琦亭集》)此後的一些史書和傳說更是各抒其見,說法不一。
有的說史可法縋城出走。計六奇據《甲乙史》,在《明季南略》裡較詳細地記載了這方面的情況:陰曆四月二十五日,「大清兵詐稱黃蜚兵到」,史可法乃准蜚兵一千從西門入城,「及進,而反戈擊殺。可法立城上見之,即拔劍自刎,左右持救,乃同總兵劉肇基縋城潛去。」談遷亦持此說。也有
雲揚州城陷後,史可法「過鈔關」、「走安慶」(《石匱書後集》)。乾隆《江都志》則載揚州故老言,謂當城破時,史可法「跨白騾出南門」。許旭在山東進而賦得《梅花嶺》詩,云:「相公(即史可法)誓死猶飲泣,百二十騎城頭立。瞬息城摧鐵騎奔,青騾一去無蹤跡」。(《汗青錄》)也有人認為,清兵破揚州時,史可法「不知所在」(《聖安本紀》)。計六奇於順治六年(1649年)外出,途中乘船遇一嘉興人,此人當年從揚州抗清之役中逃出,他說城破時,史可法不知所終。
一些清代官修史書則記載史可法是被俘不屈而死的。《清實錄》記道「攻克揚州城,獲其閣部史可法,斬於軍前。」《明史》雲城破時,可法自刎未果,被部將擁至小東門而執,「可法大呼曰:」我史督師也『!遂殺之。「其它如《雪交亭正氣錄》、《史外》等野史也都有大同小異之記載,持此說者認為,官修史書和野史稗乘的記載是史可法殉難於揚州之役的旁證,他們還用其它理由證明了這一史實。其理由是:一、史可法在四月二十日左右寫下的五封遺書和給其母親、夫人的遺筆中,就已抱定「一死以報國家」之決心,而且他後來的實際行動也證明了他與城共存亡之信念。
二、劉肇基是史可法部下的一員戰將,在揚州告急時,獨他率部來援,中流矢而死。劉與所謂「縋城潛去」根本風馬牛不相及。
三、不但是明清以來的一些正史、野史明確記載史可法死於乙酉揚州之役,而且當事人和目擊者也是這樣記述的。例如參加這次戰爭的史德威,是史可法的嗣子,又曾和史可法一起被俘,因此,他所著的《維揚殉節紀略》,可以說是關於史可法下落的第一手史料。該書雲,揚州城陷時,史可法自刎未遂被執,多鋒「相待如賓,口呼先生」,並誘以「為我收拾江南,當不惜重任也」。面對多擇的勸降,史可法斥之曰:「我為天朝重臣,豈肯苟且偷生,作萬世罪人哉!我頭可斷,身不可屈……城亡與亡,我意已決,即劈屍萬段,甘之如飴」,遂遭殺害。原史可法的幕下楊遇著及清軍將領安珠護皆曾親眼目睹史可法被殺支解之情形。其它如《自靖錄》、《池北偶談》和《青磷屑》等也不是記述史可法被執而死,就是贊同史可法沒於揚州之役。
四、出現「縋城潛去」、「不知所終」說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幾點,首先是疑其為偽。當史可法被執時,一時不知真假,經向史德威和楊遇蕃查詢才得以證實。其次是屍骨無著。因史可法是「屍裂而死」(《乙酉揚州城守記略》),當時揚州屍積如山,又天氣炎熱,眾屍蒸變,因而無法辨認。到1646年清明後一日,史德威才舉史可法的衣冠袍笏等遺物葬於梅花嶺旁。最後是不願其死的情緒。由於人們希冀史可法能倖免於難,「大江南北,遂謂忠烈未死」,所以,後來鹽城、廬州等地百姓「托忠烈之名」,樹旗抗清,「彷彿陳涉之稱項燕」(《鮚琦亭集》)。
陳了上述被俘不屈而死說外,還有戰死說、沉江說等。據張岱《石匱書後集》記載:史可法自殺未遂後,與部將逸於離城數里的寶城寺,「清兵跡之,急決戰,不勝,一時盡敗沒」。赴水沉江說則曰,當城破時,史可法出城,渡河因馬蹶溺死,或雲,出東門遇清兵,赴水死。康熙年間,孔尚任所著《桃花扇》則把史可法寫成投江而死,於是,「沉江」說便廣為流傳了。
(陳建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