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26年(宋靖康元年),中原大地又爆發一場大動亂。
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靖康之亂」。它是繼公元5世紀爆發的永嘉之亂後的再次中原民族大遷移,使中國南北分治又割裂了兩個半世紀。這場大亂更大的損失,是使五代後復甦和發展的中原經濟、文化遭到毀滅性破壞,歷史車輪又一次倒退。
北宋王朝和金國貴族是這場大亂的肇事者。而大亂,也使北宋的兩個昏庸皇帝,徽宗趙佶和欽宗趙桓,連同他們在東京(開封)的幾乎是全部趙姓王族,都被充作戰利品,送到北國永為奴隸。
有人說,當時如果北宋王朝力主抗戰;堅持不懈地起用李綱等主戰人物,摒除主和派,那是不會有此下場的。
他是有多次機會打敗金兵,解救京師之圍的。其中的一次,就是來自西北的勤王勁旅種師道、姚平仲等10萬將士援解京師之圍。
這年一月,剛登上帝位的趙桓(欽宗),繼續打出兩張牌,一張是乞和,送上人質康王趙構;一張是抵抗,起用李綱為親征行營使,全面主持首都東京的城防事宜。其時,來自西北邊境線的有兩支勁旅,那就是由老將種師道率領的熙河經略姚古和他的兒子姚平仲、孝鳳經略種師中等部隊,因為京師緊急,種師道、姚平仲的10萬將士已先抵達。
皇帝任命種師道為同知樞密院,實撫京畿、河東、河北;姚平仲任都統制,也就是把京城外的軍務全交由他們掌管了。
種師道、姚平仲等積極備戰。可是發生了爭執。按種師道之見,須等種師中等軍趕來,聚集優勢兵力,然後出擊,則破敵可操必勝之券;但姚平仲「恐功獨歸種氏,忌之,乃以士不得速戰為言」(《宋史。姚古傳》)。而李綱也急於求戰,以打出一個新局面,振奮人心,「伯紀(李綱)命大將姚平仲謀劫賊營,虜先為備,初出師,以為功在頃刻,令屬官方允迪為露布」
(《玉照新志》)。於是就在二月初一,由姚平仲親率7000人發起對圍城金軍主營所在地牟駝崗發起夜襲。宋軍期在必勝,不知此情報在三日前已洩露,結果全軍大潰,主帥姚平仲也下落不明。
這一仗,並非是大仗,可是為主和派和皇帝對外妥協增添了藉口,他們排斥李綱、種師道,把所謂的「破壞雙方和談」罪狀,全歸咎於直接衝陣的姚平仲無紀律。可是當要審查姚平仲時,這位將軍不見了。
那麼,姚平仲到哪裡去了呢?
首先是要證實他有否戰死。就在這次夜襲中,與姚平仲一起的大將楊可勝馬蹶被俘遇害,姚平仲如在潰敗時也被俘遇害,也必定可見於《宋史》或《金史》的,但此處未見記錄,可證他當時未曾犧牲。
也有人說,姚平仲出征以必勝自詡,現在失敗再也見不得人,於是就離開紅塵世界,隱居深山老林間去了。此中,說得最為肯定的是晚於姚平仲半個世紀的陸游:「平仲功不成,遂乘青騾亡命,一晝夜馳七百五十里,抵鄧州始得食。入武關至長安,初欲隱華山,以為淺,奔蜀,至青城山上清宮,人莫識也。留一日,復入大面山二百七十餘里,度採藥者莫能至,乃解縱所騎乘騾,得石穴以居」(陸游《姚平仲小傳》,見王文才纂《青城山志》)。
今人蔣星煜據《蜀中廣記》也稱姚平仲「隱青城山上清宮,後入大面山」(《中國隱士與中國文化》)。按:青城山是為道教所稱的「天下十大洞天之一」;「天下名山,唯華山、茅山、青城山無僧寺」(《老學庵筆記》卷四)。大面山是青城山頂峰。姚平仲隱居青城山,甚至登荒無人煙的大面山,其意顯然要與塵世隔絕,但他的這種行跡,看來不久就傳開了,「建炎間下詔求之不可得,後五十年乃從呂洞賓、劉高尚往來名山,有見之者」(《劍南詩稿》)。詩人陸游上青城山得悉姚平仲行跡很有興趣,可是他尋找不到,後來在丈人觀拜訪據傳與姚平仲交往的90歲的上官道人,還寫了一首詩「煙雲千萬迭,求訪固難知」,請他轉告;又在青城山石壁題了一首古風,內有「姚公勇冠軍,百戰起西陲,天方覆中原,殆非一木支。脫身五十年,世人識公誰,但驚山澤間,有此熊豹姿」,還表示自己也有追隨之意向,所謂「從公游五嶽,稽首餐靈芝,金骨換綠髓,倏然松抄飛」(《劍南詩稿》)。從他所說,姚平仲是藏在青城山,而且還活著,當了道家的真正隱士了,只是不肯與閒人相見罷了。
陸游是得之於傳聞。也有記載稱在青城山見過姚平仲,說姚平仲在夜襲金營失敗後,「騎駿騾逸去,竟不出。後人有見之於青城山丈人觀,年近九十,紫髯長委地,喜作草書」(《東南紀聞》)。此說或可為陸遊說佐證。
後來清初陳忱小說《水滸後傳》有關姚平仲戰敗出走後,就採用此說。《中國歷史大辭典。宋史》亦界定姚的歸宿是,「夜襲金營,功不成,亡命西蜀,隱居大面山。乾道、淳熙間復出,時年八十餘。」看來,姚平仲最後是上青城山頂峰大面山的,至於結局如何,歸依何處,那就史無明文了。
但是也有史家存疑的。《宋史》稱,姚平仲「以襲敵營,不克,懼誅亡去」(卷三五八《李綱傳》)。周寶珠、陳振主編《簡明宋史》也說「夜襲的宋軍大敗,姚平仲隨即棄軍逃跑」(人民出版社1985年4月),沒有講明姚的去向。因此也有人認為,當時姚平仲落荒而走,後來就不知下落了。他也沒有回到軍中,而這時其父姚古大軍已開到河東。從此,歷史上消失了這個開小差的英雄,或者不如說是逃兵的蹤跡。以後,不管是政府嚴令通緝他也好,老百姓和舊部懷念他也好,到處追尋他,卻都找不到他的下落。(徐興業《金甌缺》海峽文藝出版社1985年9月)而所謂「若干年後,有人在四川青城山看見一個虯髯紫臉道士,從他的儀表、口音、談吐中推想他就是姚平仲,推算年齡也相彷彿,只是沒有得到道士本人的證實」,也屬無稽之談。
因此他認為「姚平仲的結局是屬於我國歷史上若干疑案中的一個」(同上)。在烽火蔓延的兩宋交界時期,姚平仲要擺脫紅塵、逃避人生,看來不甚符合他這個將門虎子的心理素養和致仕途徑的,可是他究竟是隱居呢,還是有其它結局呢,這就難有定論了。
(盛巽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