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記》是明代傳奇中最早的一部傑作。幾百年來,它在民間廣泛流傳,它創造的趙五娘這一典型形象,幾乎家喻戶曉。
《琵琶記》的故事,源於何時,現已無法查考。但是,故事被寫成戲劇,卻是很早的事,明代徐渭的《南詞敘錄》中,敘述南戲起源於宋光宗時,首先傳世的便是《趙貞女》和《王魁》。徐渭並把《琵琶記》列為「宋元舊篇」,下面注道:「即蔡伯喈棄親背婦,為暴雷震死」。很顯然,這與今天流傳的《琵琶記》劇本,有很大的不同。今天流傳的《琵琶記》故事,是敘述新婚不久的蔡伯喈在父親的逼迫下,赴京應試,一舉奪魁,被牛丞相看中,以女兒相配,蔡伯喈雖有過推托,但對牛府的豪華生活心實嚮往之,很快就人贅牛府,與牛小姐成婚,享盡人間榮華富貴。此間,他的家鄉遭遇大災荒。他的父母在飢寒交迫中相繼去世。他的髮妻趙五娘賣發葬公婆,經鄰居張文才周濟才赴京尋夫。由於牛小姐深明大義,趙五娘最後得以與蔡伯喈、牛小姐團圓。
《琵琶記》的作者歷來都被認為是高則誠,字明,號菜根道人,浙江瑞安人。瑞安原屬溫州府,溫州一名永嘉,地處浙東,因此後人稱他為東嘉先生。關於高則誠的生平,學術界看法並不完全一致。一種意見認為,高則誠約於公元1305年,即元大德九年,生於一個隱士的家庭中。其父功甫,可能死得很早,其弟高暘,伯父高彥,祖父高天錫,均為詩人。高則誠在宦途上並不那麼順利,到了40歲左右(元至正四年)才中了鄉試,第二年考中了進士。1348年11月,方國珍在浙東起義,江浙行省因為高則誠是溫州人,熟悉浙東情況,命他擔任平「亂」統帥府的「都事」。1349年2月,高則誠隨元兵南征,討伐了方國珍起義軍。1352年,方國珍接受元朝封他為「萬戶」的大官後,高則誠才回到杭州。討伐軍中的三年生活,是高則誠生平具有決定意義的一個轉折點。回到杭州後,他覺得做官還不如原先做隱士,決定回老家去。可是,沒做多久隱士,他又被拉出做官,先擔任了江南行台掾,後改調福建行省都事。他一生大約做了10年元朝的官吏,以後為避兵亂,隱居在寧波城東的櫟社,他的《琵琶記》就是在此時完成的。
高則誠一生中有三個重要的社會關係,與他寫作《琵琶記》有關。他的教師是元代大儒黃溍據說曾鼓勵他寫《琵琶記》。高則誠在江浙行省時,最接近的人物是他的上司——參知政事蘇天爵。明朝開國功臣劉基、宋濂是他的好友、同學。1368年,朱元璋曾召請高則誠到南京修《元史》,但高則誠由於老病,辭職回鄉,不久就死於寧波。
另一種意見認為,高則誠的生存年代約在14世紀20年代到80年代之間,即在元代中葉以至明初。《琵琶記》的寫作年代已無法詳考,但可以確定是在方國珍起義之後。方國珍最初起義是在至正八年(1348年),而其攻佔溫州,是在至正十年(1350年),因此,《琵琶記》的寫作至早當在至正八年以後。他一共寫了幾年不得而知,但朱元璋之所以召致他,是因為欣賞他的《琵琶記》。可見,《琵琶記》脫稿至遲當在洪武元年(1368年)以前。
由此推知高則誠寫《琵琶記》是在元末。《琵琶記》中反映了階級矛盾,例如在大饑荒年代中,一方面餓死人,另一方面也有人過著奢侈豪華的生活,這些場景反映了高則誠的親身經歷。
近年來,國內學術刊物上發表文章,對《琵琶記》作者是高則誠的問題提出質疑。其根據是,早在元代中葉以前,《琵琶記》一劇就已流行,其作者並不是高則誠。具體理由為:其一,《元譜》所輯《琵琶記》一劇並非高則誠所作,《元譜》已佚失,但從一些文獻中還可以瞭解到該劇的基本情節
是:蔡伯喈獨佔鰲頭後,棄親背婦,馬踹趙五娘,後為暴雷擊死。而《元譜》所輯《琵琶記》劇曲詞中沒有這些情節,並且擺脫了趙五娘為主線的結構。《琵琶記》的曲詞基本上吻合於明清流行的通行本,唯一可能是風靡於明清劇壇的《琵琶記》劇的祖本,在元代中葉已經盛行,它就是《元譜》所輯的《琵琶記》劇,其作者並非高則誠。
其二,從高則誠的生平看他不可能撰《琵琶記》。高則誠,字明。在元代,姓名同為高明者有三人,一般認為元末永嘉人高明即高則誠為《琵琶記》的作者。關於他的生年,一說元成宗大德五年(1301年),一說大德十一年左右(1307年),兩說均以蘇伯衡(平仲)生平來揣測。如他生於1301年,到泰定年間(1324—1327年),他才二十四五歲;如以1307年計,僅十八九歲,即使他少年時期就有文名,但被歷代戲曲家奉為曲祖的《琵琶記》,無論在反映生活的深廣程度上,或在戲曲藝術方面所顯示出的熟諳技巧上,都說明這部經緯萬端、閱歷頗深的作品,是一位深得戲曲三昧的行家所為,而不可能出自一個初出茅廬而又毫無舞台實踐經驗的青年之手。
至於他的卒年,分歧就更大,一般認為應是至正十九年(1359年),根據是高則誠去世後不久,其好友陸德腸寫了一首悼詩,中有「亂離遭世變,出處歎才難。墮地文將喪,憂天寢不安」等句,對高則誠死於兵荒馬亂歲月深表惋惜,由此證明,高則誠是殞於元亡前的亂離世變時期,這足以證明他不是古本《琵琶記》的作者。
其三,從高則誠的交遊中,未發現他是《琵琶記》作者的記載。他的教師黃溍元代大儒,《元史》有傳,但查閱了包括《元史》在內的有關資料,未見有他鼓勵高則誠寫《琵琶記》的記述。在他的另一位教師蘇天爵傳及一些書籍中,也未見高則誠撰寫《琵琶記》的軼事。至於他的知交明代開國元勳劉基的著述中,雖有他倆過從甚密的敘述,卻無高則誠曾撰《琵琶記》的記載。就連他弟弟高腸以及好友陸德暘和餘光臣等人,也無這方面的見錄。
那麼,東嘉先生是誰?他可能是書會中年長資深、很有威望的老先生,是既有文才又熟諳舞台生活的行家。從劇本反映出的「小柄寡民」等老莊思想看,他也許還是個虔誠的道教徒。
(凌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