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國事、家事、天下事,事事關心。」上述名聯,原是一副木質抱對,曾留存於明代晚期蜚聲士林的東林書院內。由於它含有勉勵人們既要認真讀書,又要關心政治,二者緊密結合而不可偏廢的深刻哲理,並真實形象地概括了力主改革、志在治國的東林學風和東林黨人的政治抱負,所以經鄧拓《事事關心》(《燕山夜話》)一文介紹後,在60年代初,就更為人們所熟知。近年來,這篇雜文被選入中學教材,則名聞天下,流傳更廣。然而,究竟誰應享有這一名聯的著作權?至今尚有歧議:其一,陳、顧合作。無錫顧氏家族世代相傳說:顧憲成少居無錫宅仁鄉張涇橋,其父顧學以賣豆腐為生。憲成10餘歲時,家貧無力延師,就讀於鄰家。夜間歸家,必秉燭自課,每每通宵達旦。一次,布政使陳雲浦從任所歸省,夜宿張涇橋,閒步街上,看到臨街一窗燈火閃爍,不時飄出充滿稚氣的琅琅書聲,深感驚異。第二天便傳見這位夜讀少年,當場出對課試。陳道:「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顧答語曰:「國事、家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後來,顧姓中有好事者,便將此聯製成抱對,供人顧端文公祠(即顧憲成專祠)。後又成為東林書院之遺物。據此,有人認為「即使據傳說立論,顧憲成也只能分享一半著作權」。(見1983年第1期《文史知識》)
其二,顧憲成所撰寫。
1947年2月,東林小學校長顧希炯,同吳敬恆、唐文治等30人發起,重修東林書院的工程告竣之際,顧希炯認為此聯是其先人顧憲成所撰寫,又鑒於顧憲成於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被革職還鄉後,曾與高攀龍等人講學其中,因而把名聯加以複製,隨後又送至東林書院舊址。可能由於上述原因,所以長期以來,人們總認為此副對聯是顧憲成所作。如鄧拓在《事事關心》一文中說:「這是明代東林黨首領顧憲成撰寫的一副對聯,」1981年第11期《半月談》雜誌登刊《胡耀邦改寫對聯》的文章、1982年蘇文祥編寫《古今聯話》、1983年張其中收集整理的《對聯叢話》等書,亦說是顧憲成所撰寫。直到最近還有人持比種說法。如瞿林東在《東林書院和東林黨》文中說:「這是顧憲成在東林書院撰寫的一副對聯,足見他主張把努力讀書和關心政治結合起來。」(1984年第11期《文史知識》)其三,否定顧氏撰寫之說。
近幾年來,有人對此聯曾作過一番考證。認為,因它未見文獻記載,故此對上述說法予以否定。如趙承中在《一副名聯的作者及其它》文中說:「假定這副抱對是顧憲成為東林書院而題」,那麼,「天啟六年(1626年),當東林書院慘罹『不許存留片瓦寸椽』(《東林書院志》卷十四)之災,廟貌灰飛,廊房電掃、碑坊寸斷、書籍風翻;沿堤樹木,盡遭斬伐『(《東林書院後記》)的時候,它何以能逃脫厄運?」「雖然也有少數物件得以從這次浩劫中倖存下來,如燕居廟奉祀的孔子牌位;歐陽東鳳撰、文震孟書《重修東林書院記》……碑刻等。但這在一些志書中都有明文記載。為什麼唯獨出自東林黨首領人物之手的名聯,古人卻對它諱莫如深,不著一字呢?」還說:「東林書院自創設後,先後修過四種專志,前三種也許已成佚典,雍正十一年(1733年),許獻等人在前三種專志的基礎上增輯而成的二十二卷本《東林書院志》(光緒重刻本)卻仍可見到。東林書院這130年間的建置規模、治革興廢乃至題聯匾額等資料,書中保存得頗為完備,獨這副抱對不見記載。
散見於錫、金兩縣邑志和一些私人著作中的、可補雍正之未以來東林專志之闕的各類記述,包括東林書院的石刻碑記,也從未談及這副抱對或類似於抱對的其他對聯。由此可知,這副抱對不是東林書院遺物。「
趙氏據《顧端文公遺書》所載,證實陳雲浦與顧憲成確有那次課試,但其內容不是那副對聯,而是「一篇時文」。
趙氏說:清人梁章鉅所編的《楹聯叢話》,是一本「內容豐富,品例詳備」的對聯之集大成之書。誠如梁氏《自序》所稱:元明以來的對聯,本書「非敢盡謂之,而關涉掌故,膾炙藝林之作,則已十得六七」。該書著錄了無錫祠廟題聯多處,其中一則是顧端文公祠的,如「顧晴芬侍郎皋題聯云:『立朝與天子宰相爭是非,悉宗社遠謀,國本重計;居恆共師弟朋友相講習,惟至善性體、小心工夫。』」(卷四《廟祀下》)「梁氏既然收錄了此對,
那麼,對於共處一祠之內的另一副更具特色的對聯,總不至於會被列為下乘而不錄吧?「」況且,格式與抱對完全相同的,書中也不是沒有……,如『松聲、竹聲、鍾磐聲,聲聲自在;山色、水色、煙霞色,色色皆空』「就是一例。但卻沒有那一副」氣度不凡的對聯「。為此,」抱對為顧憲成所撰寫的說法,就失去了它最後的支柱。「(見1983年第1期《文史知識》)
趙氏之說盡避言之有理,可成一家言。但其他說法也並非空口無憑。誰是誰非,仍有待進一步爭鳴與探討。
(任振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