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是晉代著名的書法家。字逸少,琅琊臨沂人。早年從衛夫人學書,後博覽前代名家法書,遂改變初學,采擇眾長,備精諸體。他的草書濃纖折衷,正楷勢巧形密,行書遒媚勁健,千變萬化,純出自然,對我國書法史上有繼往開來之功,因有「書聖」之稱,其書為世所重,著有《蘭亭序》、《樂毅論》、《十七帖》、《喪亂》、《奉桔》、《孔侍中》、《行穰》、《快雪時晴》等膾炙人口的書帖。
王羲之是為書聖,世人無疑。但有關王羲之是否有過北遊許洛卻引起了後人的爭議。
唐代張彥遠曾在《法書要錄》中收錄了如下這段文字:羲之少學衛夫人,將謂大能。及渡江北遊名山,比見李斯、曹喜等書;又之許下,見鍾繇、梁鵠書;又之洛下,見蔡邕《石經》二體書;
又於從兄洽處,見張昶《華岳碑》,始知學衛夫人書,徒費年月耳,遂改本師,仍於眾碑學習焉,遂成書爾。(王羲之《題衛夫人〈筆陣圖〉後》)這段以第一人稱口吻寫下的文字,歷來為後人所珍視,被看作是王羲之學書經歷的自敘。此後大凡論到王羲之,多引用這段自敘,近些年來的書法論著亦然。例如《中國書法簡論》在「二王」一節中全文引用,以說明王羲之拓展藝術視野、轉益多師的學書經歷;《中國書法簡史》「魏晉書法」一節中,作者將這段自敘作為無可置疑的史料予以引據;新近出版的《中國書法大辭典》「王羲之」條將這段自敘所記諸事化作王羲之的生平寫人辭條。
此外,時常見到許多有關論文引用這段自敘。眾口鑠金,似乎王羲之一生中的確有過「渡江北遊名山」、「之許下」、「之洛下」的經歷。沈尹默先生於1963年9月寫的《二王書法管窺》一文中引用這段自敘時曾寫道:「這一段文字,不能肯定是右軍親筆寫出來的,但流傳已久,亦不能說它無所根據。」雖有上述說法,但持反對意見者也為之不少。1963年9月啟功先生在《古代字體論稿》一書中指出:「所謂衛夫人《筆陣圖》及王羲之《題筆陣圖後》……俱出偽托,亦不足據。「
劉濤先生在《中國書法》雜誌1987年第4期中發表了《王羲之北遊許洛質疑》一文,認為王羲之這段自敘,結合有關史籍來考察,疑點甚多。此說僅見於這段自敘,北遊的具體年代,自敘中不知何故未予具明,只能從行文中瞭解到,王羲之北遊許洛是其從衛夫人學書以後的事情,而其何時開始從衛夫人學書已無由稽考。但是既自稱「渡江北遊」,那王羲之何時渡江南來,諸史皆無明文記載,而從其伯王導至江東的時間卻有確鑿的證據。《晉書。元帝紀》載:「永嘉初,用王導計,始鎮建鄴,以顧榮為軍司馬,賀循為參佐,王敦、王導、周顗、刁協並為腹心股肱,賓禮名賢,存問風俗,江東歸心焉。」
結合《晉書。王羲之傳》所記「父曠,淮南太守。元帝之過江也,曠首創其議。」其播遷江左,當在「中國士民避亂者多南渡江」的永嘉五年或稍前,約公元311年左右。北遊的地點,自敘道及「名山」、「許下」、「洛下」,所謂「名山」,似難稽考,而「許下」、「洛下」兩地,乃許昌和洛陽。許昌是當時江南進入洛陽的要津,洛陽是東漢、曹魏、西晉諸王朝的都城,著名書法家如曹喜、杜操、蔡邕、張芝、梁鵠、師宜官、鍾繇、胡昭等皆薈萃於斯,留下的碑渴、官觀榜題、尺牘之多,自不待言,許洛兩地可謂「文士雲蒸、書家鱗萃,」按自敘書稱,王羲之此游的目的,意在探訪前賢留下的書法勝跡,而且對於其書法生涯有著關鍵性的意義,悟得衛夫人不足學,「遂改本師」。然而眾所周知,西晉末年正值「八王之亂」和繼起的匈奴貴族劉淵父子在中原攻城略地,使中原蕭條,河洛丘墟,人口銳減。西京都城洛陽,破壞尤為嚴重,許昌則為石勒所據。而王羲之能否於這段動亂的歲月中北遊許洛呢?卻似不可能。
王羲之北遊許洛的目的既在探訪前賢書法勝跡,而當時洛陽常常出現數軍對壘,毀於一旦且為前趙軍隊駐屯之所又征戰不已的洛陽,前賢書跡何處覓得?而且南北交通阻隔,正常的農業生產或商業活動無法進行,王羲之北遊又何處就食,住宿?就客觀歷史背景而論,當時根本不具備渡江北遊的基本條件。再從王羲之方面來考察,值此渡江北遊許洛也有悖常理。東晉時,過江南來的世家大族弟子仍未改西晉時「先白望而後實事」的積習,以「養望者為弘雅,政事者為俗人。」王羲之受「行事遵周孔之名教,言論演老莊之自然」家風的影響非淺,而舉家渡江南來,正是為了避禍趨安,又何為旋而勞形傷神,甘冒殺身之險去作顛沛的許洛之遊,負有鞠育之責的母兄豈會輕許羲之值此喪亂之際去作蹈險之遊。
綜上所述,典籍史書中曾提及王羲之北遊許洛探訪前賢書法勝跡之事,而後者卻認為王羲之一生中並不存在遊歷許洛的經歷,為後世好事者偽托,以至今仍成為頗有爭議的歷史之謎,而揭謎之日還有待時日。
(傅豐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