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焦山景色秀麗,自古為文人墨客流連之勝地。山巖現存歷代名人題記刻石,以《瘞(yi)鶴銘》名震中外,被譽為「大字之祖」、「書家之雄」。此銘原刻在焦山之足,不知何時崩裂。因常年淹沒波濤之中,人們只能伺冬春之交水落時,於石隙間摹拓而傳之。金石學者以所得字,補全原文。銘文稱:「華陽真逸撰、上皇山樵書」。言壬辰歲於華亭(今上海松江縣)得一鶴,甲午歲天折於朱方(今江蘇鎮江市),養鶴人把它埋葬並撰銘勒石。由於撰書者沒有披露姓氏而托名仙侶,沒有披露年代而只記有干支,因此給後人留下一個難解之謎。考據者眾說紛壇,幾成訟事,而爭議至今仍無定論。一說書者為王羲之。《瘞鶴銘》著錄入書最早為唐孫處玄所撰《潤州圖經》,此書南宋時失傳。據歐陽修《集古錄》引:「按《潤州圖經》,昔傳為王羲之書。」但歐陽修並不信此說,他緊接上文道:「然不類羲之筆法,而類顏魯公,不知何人書也。」黃庭堅則特別讚賞此銘:「右軍嘗戲為龍爪書,今不復見,余觀《瘞鶴銘》,勢若飛動,豈其遺法耶?歐陽公以魯公宋文貞碑得《瘞鶴銘》法,詳觀其用筆意,審如公說。」(《題〈瘞鶴銘〉後》)
北宋蘇子美、南宋趙溍、元郝經伯、明袁中道,清聖祖、清高宗、吳雲、錢升諸人都持此說,其原因大抵如袁中道所稱:「魯直於書學極深,似有可憑,近世名士以為據。」
對王羲之書持異議者有三,一是蔡襄:「瘞鶴文非逸少字,……自隋平陳中,國多以楷隸相參,瘞鶴文有楷隸筆,當是隋代書」(《忠惠集》);是黃伯思,以王羲之經歷與銘文中干支相對照,晉成帝鹹和九年甲午歲,羲之年方32歲,不應自稱真逸。三是鶴銘中「雷門去鼓」的典故出自《臨海記》:「昔有鶴晨飛人會稽雷門鼓中,於鼓聲聞洛陽,孫恩砍鼓,鶴乃飛去」。劉昌詩引此典故,以為「恩起兵攻會稽,殺逸少之子凝之,蓋在隆安三年,砍鼓必在此時,豈復有羲之,誰肯遽取以為引證哉?」(《蘆浦筆記》)
二說書者為梁代陶宏景(456—536年)。此說先由黃伯思提出,其《東觀余論》中論辨甚詳。此說未有馬子嚴、曹士冕、蔡修、胡仔、劉昌詩,元有陸友、陶宗儀、柳貫,明有都穆、顧元慶、王世貞,清有顧炎武、孫克宏、程康莊、林侗,王士禛、王昶、孫星衍等人讚附,如翁方綱所言,「以為陶隱居者,……凡數十家」,(《銘出陶貞白辨》)主要依據如下幾點:一、就書法而言,黃伯思稱:「僕今審定,文格字法,殊類陶宏景」。
馬子嚴云:「近觀陶隱居諸刻,反覆詳辨,乃知此銘真陶所書,前輩所稱者眾矣,惟長睿之說得之。」(《焦山志。馬子嚴題》)曹士冕云:「焦山《瘞鶴銘》筆法之妙,為書家冠冕,前輩慕其字而不知其人,最後雲林子以華陽真逸為陶宏景,及以句曲所刻宏景朱陽館帖參校,然眾疑釋然,其鑒賞可謂精矣。」(《法帖譜系》)清人顧炎武、王昶都以陶書與鶴銘相似而認為銘為陶書無疑。
二、就別號而言,黃伯思以陶「自稱華陽隱居;今曰『真逸』音,豈其別號與?」蔡修云:「予讀《道藏》,陶隱居號華陽真人,晚號華陽真逸。」(《西清詩話》)胡仔引《西清詩話》並加考證。劉昌詩稱:「漁隱考訂華陽真逸為陶隱居,推原本末,或庶幾焉。」王世貞也認為胡仔論辨「似更有據」,又明人周暉《金陵瑣事》引稱:「唐。李石《續博物誌》云:」陶隱居書《瘞鶴銘》『。「王士禛《香祖筆記》中稱:」顧元慶作銘考,歷引諸說,而未及引此證之。「並直言鶴銘為陶所書。
三、就干支推論,黃伯思云:「又其著《真誥》,但雲己卯歲而不著年名,其他書亦爾。今此銘壬辰歲,甲午歲亦不書年名,此又可證,」黃又以銘文中干支與陶宏景經歷相對照,千辰歲為大監十一年、甲午為天監十三年,其時陶宏景正在華陽。董逌、柳貫均引此說。程康莊則進一步指出:「華陽在潤州境內,焦山相去頗近,自屬其杖履間物,當其往來幽境,欲借名山以傳,姑秘其名字,令後人摸索得之……考貞白昔欲上升,頗以名心為累。」
(《跋瘞鶴銘》)
對陶宏景一說,亦有異議者,如董逌雖全文引黃伯思的見解,但認為「茅山碑前一行貞白自書與今銘甚異,則不得為陶隱居所書」。(《廣川書跋》)董文敏則認為:「昔人以《瘞鶴銘》為陶隱居書,謂與華陽帖相類,然華陽是率更筆,文氏停雲帖誤標之耳。」(甕方綱引《容台集》)
三說為唐代王瑣(貞觀間人)、顧況(727—815年)、皮日休(834—883年)書。
王瓚說由章惇提出,蔡佑贊成此說:「……世因謂羲之書,雖前輩名賢皆無異論,獨章子厚丞相不以為然。……其側復有司兵參軍王瓚題名小字數十,與《瘞鶴銘》字畫一同,雖無歲月可考,官稱乃唐人,則章丞相可謂明鑒也。」(《焦山志》引《蔡佑雜記》)劉無言亦疑為王瓚書。但黃伯思認為王瓚字畫「雖頗似《瘞鶴銘》,但筆勢差弱,當是效陶書,故題於石側也,或以銘即瓚書誤矣。」顧況說。沈括直指為顧況書。歐陽修《集古錄。跋尾真跡》中稱:「或雲華陽真逸是顧況代號,銘其所作也。」但又在《集古錄。跋尾集本》中改變說法:「華陽真逸是顧況代號,今不敢遽以為況者,碑無年月,疑前後有人同斯號也」。趙明誠則提出異議:「歐陽公《集古錄》云:華陽真逸是顧況代號。余遍檢唐史及況文集,皆無此號,惟況撰《湖州刺史廳記》自稱華陽山人爾,不知歐公何所據也。」(《金石錄》)沒有人正面回答趙明誠的質疑,卻有人重複顧況道號為華陽真逸,或認為銘為顧況書,如袁中道、焦竑、朱彝尊諸人。
對於顧況書之說,董逌稱:「余於崖上又得唐人詩。詩在貞觀中已列銘後,則銘之刻非顧況時可知。」(《廣川書跋》)又談,此詩即王瓚所書者。皮日休說。至清代始由程南耕提出,袁枚深信不疑,為之作跋,何焯、丁敬更引皮詩作證。其主要依據有三:一是以皮日休經歷與銘文干支相對照,「鹹通十三年壬辰,僖宗乾符元年甲午,襲美正在吳中,其年相合」。二是皮日休「有悼鶴詩云:」卻向人間葬令威『,此瘞鶴之證也;又自序其詩:』華亭鶴聞之舊矣,今來吳以錢半千,得鶴一隻,養經歲而卒,悼以詩。「
陸龜蒙和詩云:「更向芝田為刻銘,『此撰銘之據也,」(袁枚《隨園隨筆補》)三是「集內與茅山廣文南陽博士詩皆不書姓氏……集內他處,稱丙戌歲,庚寅歲,皆不書年號「。(汪大成《跋汪退谷瘞鶴銘初稿》)對於此說,翁方綱認為:」襲美在吳壬辰、甲午之年,去歐、黃時才二百年,不應以二公博古者,致多考據之異。「」夫《潤州圖經》已相傳為王右軍書,此書已是唐人所作,則豈有皮襲美之理乎?「對皮詩中悼鶴詩及序,翁方綱解釋為」蓋皮、陸作詩時,同在吳中,必熟知是銘之梗概,故兩人屢用於篇中,並非實有勒銘之事「。(《瘞鶴銘非出晚唐辨》)
近幾年《瘞鶴銘》的研究復又引起各界的興趣,傾向陶宏景說居多,也有王羲之、皮日休以至中唐無名氏之說。目前尚處在各抒己見階段。如能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在辨異證同和補遺、糾繆方面下一番功夫,《瘞鶴銘》所包藏的奧秘是可以揭曉的。
(殷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