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笛是外傳而來還是我國自古就有?

笛子是我國最古老的樂器,多用於獨奏、合奏和歌唱的伴奏,在民間樂隊中,常處於領奏地位。

任何事物都是從簡單開始,然後向複雜發展。樂器的形成必然與社會生活有關,它們是社會生活的反映。在原始社會,我們的祖先靠野獸的肉為主要生活資料,在吃肉吸髓的日常生活中,發現了骨頭管子能發出好聽的聲音,於是就發明了骨制的笛子。但是笛子究竟源於何時何地,卻至今仍頗有爭議。

日本林木謙三在《東亞樂器考》一書中說:「中國笛子是從印度或西域傳人的。」我國古代也有許多人持這種觀點,如明代的朱載堉,也認為橫吹的笛子是張騫出使西域後傳入中原的。這是第一種見解。

「近世長笛從羌起」(見馬融《長笛賦》),羌是四川省的少數民族,漢朝時,四川省屬於西域。匈奴、羯、氏羌、鮮卑都屬於西域,張騫都到過這些地方,也有可能將羌笛帶到中原,那麼又何以證明在這以前,中原就沒

有竹笛呢?由此看來,這第二種見解本身非常含糊。

第三種觀點認為,漢武帝時,丘仲作笛。這種說法也很含糊,是丘仲將羌笛改革成長笛呢?還是將雅笛改成適合漢代的雅樂器?或是他將笛子創製出來的?第四種觀點則認為上述三種說法不能令人信服,以為竹笛最遲在黃帝時代就有,而決非外來。前幾年,湖北隨縣曾侯墓出土了兩根竹製的橫吹的笛子,有五個音孔,七聲音階完整,製作考究,小巧玲瓏,說明在漢朝以前三四百年的戰國時代,我國就有了橫吹的笛子。在浙江余姚河姆渡,也曾出土了一批文物,其中有四五十根骨制的笛子,形制多為手指般的長短粗細,橫開二個音孔,或三個音孔,和今天流行的口笛基本一樣。

漢晉時代,有過長達三尺二寸的長笛。晉書中有列和(笛子演奏家)的一段話,「每合樂時,隨聲之清濁,用笛有長有短,假令聲濁者用三尺二笛,因名曰此三尺二調也。聲濁者,用二尺九笛,因名曰此二尺九調。漢魏相傳,施行皆然。」說明這時已有長短不同的笛子。中國的律學理論是較完善的,但也有理論與實際相脫節的缺陷。所謂黃鐘長九寸,三分損——得六寸,為林鐘,三分益——得八寸,為太簇……這種求律的理論,應用到笛子中來,就產生了十二律笛。漢晉時期的蔡邕、荀勖、梁武帝等人,都曾製作了十二律笛。一根笛子一個律,這比起列和的以聲的清濁定調,當然要完善得多,不過這種以律制笛的方法,有脫離實際、走向繁瑣的傾向。因此列和曾譏諷為「知昔日之作不可吹也」。後來唐朝的呂才製成了「尺八」豎吹,在當時頗為流行,曾隨著唐朝的雅樂,流傳到了日本。前幾年日本還到中國來定制「尺八」3萬支,說明他們至今還非常喜愛。同時唐代的劉系,製作了七星管、蒙膜助聲,這大概是最早記載笛子貼膜的文獻了;許多古書中說:有些人能將笛子吹破,如晉朝桓伊的一個部下,由於心情激動,一連吹破了三根笛子,最後只好用豬腳笛給他吹,始將曲子吹完。這種描寫很有可能是演奏者把笛膜吹破而非將笛子吹破。據宋史載當時有一種叉手笛:「……此笛足以協十二旋相為官,亦可通八十四調,其制如雅笛而小,長九寸與黃鐘管等。其竅有六,左四右二,樂人執持,兩手相交有拱揖之狀,請名曰拱辰管。「到了元朝以後,竹笛的形制,就和現在的六孔竹笛完全一樣了。由於戲曲的盛行,竹笛的名稱,隨著它伴隨的劇種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梆笛,用於伴奏北方梆子戲曲,音色高亢而清脆;另一類名曲笛,專為伴奏昆曲、亂彈,音色圓潤。根據這第四種說法,認為我國竹笛的源流是早在七千年前已經有了骨制的笛子,隨縣出土的竹製的橫吹笛子,則證明竹笛並非外來,而是我國古代就有。照此推理,我國最遲在黃帝時代(公元前2400年)已有了竹製的笛子,這種推理的根據有三:其一,古代的傳說,如《呂氏春秋》、《玉海》等文獻,都載有黃帝命伶倫,伐崑崙之竹為笛的傳說。

其二,在黃帝時代,黃河流域,生長有大量的竹子,竹子是當時人民的重要生活資料。

其三,我國古代的管樂器,笙、簫、管、竽、塤等等,幾乎全部都是用竹子製成的。

綜上所敘,竹笛是由國外傳入我國的,還是我國自古就有的,幾種意見各有己見,孰是孰非,尚未有定論,有待於進一步的研究與探索。

(傅豐渭)

《千古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