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是人還是神?

傳說中的「三皇」充滿了神奇的色彩,在光怪陸離的迷霧背後,我們來探究歷史的真實面目。「三皇」中的伏羲,是怎樣一個人物呢?

(一)伏羲的名稱在中國古籍中,最早提到「伏羲」名稱的是《莊子》。《易。系辭傳》說:「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世經》則曰:「作網罟以田漁取犧牲,故天下號曰炮犧氏。」(見《漢書。律歷志》)司馬貞稱「養犧牲以庖廚,故曰庖犧」。另外還有虙羲、宓羲、羲皇等許多名稱。名稱的差異實際上反映著人們對伏羲職能看法的不同。

(二)伏羲的職能把伏羲列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人王的《易。系辭傳》講他「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魯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作結繩而為網罟,以佃以漁」。察天地之象,他是最早的天文學家;推八卦六十四復卦,他又是最早的數學家;教人結網捕魚、耕田種植,他還是最早的漁翁和農夫。《禮記。月令》又稱其「制以儷皮嫁娶之禮」,要算是最早的禮儀大師了;還有傳說他能「作書契而代結繩之政」的,當是最早的文字學家:「斫桐為琴、繩絲為弦,織桑為瑟」,堪稱最早的樂器製作師;《繹史》引《河圖挺輔佐》說:「伏羲禪於伯牛,鑽木作火。」可以和希臘神話中的普羅米修斯媲美;至於「炮犧」,含義是「取犧牲以充庖廚」(《帝王世紀》),既能「變茹腥之食」(《拾遺記》),又可見其為最早的大廚師。《禮記。月令》把他看作司春季之神,《呂氏春秋》以他為「蒼精之君」、「東方之帝」、「木星」等等。這位神人的能耐與職能多得不可計數了。有人認為這反映著我國原始社會漁獵時代人們對漁獵工具發明者的崇拜和紀念,人們是否把崇仰先祖的獨創精神的感情,統統都奉獻給了這位理想中的「技術神靈」呢?

(三)伏羲的外貌甘肅天水市座落著一組明代建築群,這是被譽為天水十景之一的「伏羲卦台」。廟內先天殿供奉著一座三米多高的伏羲像:粗黑的濃眉,滾圓的雙眼,棕黃色的皮膚,披著滿身綠色的鱗甲。這正和王延壽《魯靈光殿賦》中講的「伏羲鱗身」相符。然而漢代畫像磚上的伏羲,卻是「人首蛇身」的怪物:腰身以上作人形,穿袍子,戴冠帽,下面是和女媧緊纏在一起的蛇軀。這和《帝王世紀》中的「皰犧氏……蛇身人首」記載相合。在河南南陽漢墓中我們看到的伏羲則又是人身龍軀。據《玄中記》記載,西漢魯恭王靈光殿內的石刻伏羲形象也是如此。解放前,民間敬奉的伏羲,還有腳踩猛虎,或身邊帶著猛虎的人像。天水伏羲像與其說像一個威嚴的帝王,不如說更似一位善良的樵夫。人們在伏羲形象中尋求什麼呢?這是否正反映著漁獵時代和農耕時代的圖騰崇拜呢?

(四)伏羲與女媧的關係傳說伏羲是天神和人間極樂國土的女兒所生的兒子,他有一位名叫女媧的妹妹。《風俗通》載:「女媧,伏希(羲)之妹。」盧仝《與馬異結交詩》說:「女媧本是伏羲婦。」兄妹變成了夫妻。漢代畫像磚上兩尾相纏的伏羲與女媧,呈現給我們的就是一幅非常美妙的家庭行樂圖。聞一多在《伏羲考》中談到西南地區苗瑤等少數民族的民間傳說,以證明他們是由親兄妹而成為夫婦的。這當然是大悖現代倫理的,但卻正是被現代人類學所證明了的確實存在過的歷史事實。

伏羲的名稱、職能、外貌以及他與女媧的關係,凡此種種,五花八門。久遠的年代在事實上籠罩了一層神秘的光采,真相究竟如何,恐怕永遠是一個謎吧!

(鄒振環)

《千古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