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祖國為什麼又稱「華夏」?

我們的祖國,在古代有過許多稱號,如中華、中原等,而較著名、較有意思的,要數「華夏」了。中國保以又稱華夏,這不僅是現在而且在幾千年前就雜說紛呈、相持不下了。

華夏二字,最早見於《周書。武成》:「華夏蠻貊,罔不率俾」,孔穎達疏曰:「華夏為中國也。」《說文解字》》則這麼解釋:華,意為榮(華部);夏,意為中國之人(部),古時華夏族居於中央之地,故習稱中國。

《左傳》云:「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飾之美謂之華。」而《尚書》「華夏蠻貊」注則曰:「冕服采章曰華,大國曰夏」,又是一種解釋。怎麼看待上述紛歧雜立的說法,又怎麼解釋華夏二字?有人從《左傳》定公十年孔子「裔不謀夏,夷不亂華」的話裡,認為「夏」常與「蠻夷」和「裔」相對,「華」與「夷」相對。章太炎在《中華民國解》裡認為,我國古代以夏為族名,以華為國名,夏從夏水(即漢水)而得名,華從華山而產生。但是,查《漢書。地理志》,夏水只是江漢的一個小支漢。一條小小支流,怎能得到如此厚愛,竟成為一族的代稱?華山,在《尚書。禹貢》裡只作為梁州北界出現,在古書中常與別的山嶽相提並論,無甚獨特之處。《爾雅》有「華山有三」、「華山為西嶽」等幾條材料,都說明華山的地位並不算高,似很難成為一國全境的名號。範文瀾在《中國通史簡編》第一冊裡提出了完全不同的觀點。他認為,中國西部地區稱為夏。夏還含有雅、正、大等意思。比如,宗周詩篇稱雅詩,《秦風》詩篇稱夏聲,夏聲即雅詩,就是用西方人的聲音歌唱的詩篇。東方齊魯等國,本從西方遷來,所以東方諸國稱東夏,西方諸國稱西夏,東西合稱諸夏。周朝又崇尚赤色,大祭祀時常用騂牛(赤色牛)。晉國大夫羊舌赤字伯華,孔子弟子公西華名赤,都說明華含有赤的意思。凡遵守周禮崇尚赤色的人和族,稱為華人和華族,通稱為諸華。華夏這個名稱,最基本的涵義還是在於文化。文化高的地區即周禮地區稱為夏,文化高的人或族稱為華,華夏合起來稱為中國。而對文化低不遵守周禮的人或族按其方位稱為東夷、南蠻、西戎、北狄。秦漢時期,各族文化的交流十分頻繁。隨著「中國」範圍的擴大,華夏文化也隨著發展、擴大,凡接受華夏文化的各族,大體上都納入了華夏族的範疇。華夏,遂成為中華民族的稱號。

翦伯贊在《中國史論集。夏族的起源與史前之鄂爾多斯》一文裡,提出了如下看法:甘肅、河南、山西之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物,皆為夏族所遺留。在新的舊石器時代遺址發現以前,鄂爾多斯實為夏族人種的孕育、出發之地。後來因為自然環境的變遷,為了求得更好生存,夏族不得不捨棄故鄉,去尋找新的根據地。它的遷徙,是多方向的,同時也不是盡族而行。除轉移到甘肅及中原的以外,還有一部分夏族始終停留在鄂爾多斯高原上(在黃土高原北部河套附近)。其東徙中原的,後來稱為東夏,又稱華夏;其西移甘肅的,稱為西夏,又稱蠻夏;其始終生活在原根據地的,後來稱為大夏。東夏者,所以區別於西夏;華夏者,所以區別於蠻夏;而大夏者,又是用來區別於東夏與西夏的稱號,是夏族的美稱,也是夏族的總稱。

顧頡罷則在《古史辨》第5冊《五行終始說下的政治和歷史》中認為,夏字之所以含有雅、正、大等義,並不是這個字本身具有如此屬性,只有把「夏」與「中國」的意義合起來考慮時,才能發現雅正之義的真正來歷。至於周人尚赤,乃是戰國時一派陰陽五行家的把戲。他在《夏與中國》一文裡又指出,在古史傳說中,夏是最早的一個朝代,文化最高,影響也最大,在中國古代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一頁。今天的山西汾水流域,古稱「夏墟」,古代「夏」就休息生養於這個地方。《國語。周語上》記祭公謀父說:「昔我先王世後稷,以服事虞、夏。及夏之衰也,棄稷不務,我先王不窋用失其官,而自竄於戎,狄之間,不敢怠業。」顧頡罷由此認為周代的農業是直接從夏代傳授下來的,它保持著夏的文化。周人自稱夏,一來因為它生活於夏人所生長的地方,以夏文化繼承者的身份自居,二來也是為推翻商朝的統治做有力的宣傳:夏人的後代,恢復先人的基業,推翻商人的統治,另辟新朝——多麼言之有理、持之有據!夏、周以中央大國自居,所以「夏」就有了「中國」之義,「夏人」也成了「中國之人」。由於夏字的頻繁使用,漸漸與華字結合了起來。華字古音敷,夏字古音虎,聲音相近,可以通用。古漢語中有一條規律:音同音近字可在一定條件下組合成雙音節詞。華、夏音近,於是就結合到了一塊,共同擔當起位居中央、文化發達、冕服采章等等褒揚的稱頌和美號來。

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員,對我們祖國古代的稱號,應該有所瞭解,應該去探尋一下它的來源。可是要做到這一點,又多麼不容易啊!

(東生)

《千古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