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佳節,千家萬戶喜氣洋洋,張燈結綵,對聯更是人們習以為常的必有之物。當然,對聯並不一定只在春節使用。在鄉下,甚至婚喪嫁娶也要在門旁貼副對聯,以渲染氣氛。然而,假如要問:對聯產生於何時?它是怎麼樣產生的?或許許多人會瞠目結舌,不甚了了。
這也難怪,雖然對聯是中國的特產,且有著悠久的發達史,許多對聯作品至今膾炙人口,但是,有關研究對聯的作品卻寥寥無幾,何況關於對聯的發生、形成並非眾口一辭!
對聯即「楹聯」,又稱「楹帖」,俗稱「對子」,字數多少無定規;要求對偶工整,平仄協調,是詩詞形式的演變,加上優美的書法,真可謂是一種特殊的藝術品。春聯僅是對聯中的一種,春節期間貼在門上,表現人們喜迎新歲、嚮往幸福生活的美好願望。
清人陳雲澹《簪雲樓雜話》記載:「春聯之設,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傳旨:公卿士庶家門上須加春聯一副。」《列朝詩集》、周暉的《金陵瑣事》以及乾隆年間長沙錢德蒼的《解人頤》等筆記小說都有類似記載。如是說,春聯被正式肯定和推廣在明代初年朱元璋時期,到現在不過五六百年之久。然而,人們都記得王安石那首著名的《元日》詩,詩云:「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表明早在北宋時期我國人民就普遍地將春聯作為更新除舊、美化環境、渲染氣氛、點綴生活的一種藝術形式。
既然如此,那麼春聯產生於何時呢?北宋人張唐英《蜀禱杌》說:「蜀未歸宋之前,昶令學士辛寅遜題桃符版於寢門,以其詞非工,自命筆云: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宋史。五行志》和《宋史。蜀世家》也是這樣記載的。因此,人們普遍認為五代時期後蜀主孟昶所題寫的這副楹聯是中國第一副春聯。這個說法未免太絕對化了。據說,晉代著名書法家王羲之,有一年春節前夕,先後寫過幾副對聯貼在門上,都因字體妍美雅麗、內容新穎而被人悄悄揭走。除夕將至,門上仍空無一字。王羲之又精心構思一副而攔腰斬斷,先分別貼出上半截,聯云:「福無雙至,禍不單行。」這副不吉利的對聯自然沒有人去揭。初一黎明,王羲之又將截下的下半截分別接上。就成了「福無雙至今朝至,禍不單行昨夜行」的妙聯。由此看來,春聯早在五代前就出現了。
春聯僅是對聯的一種,而對聯早在唐代已風靡全國。《資治通鑒》載:天寶元年,有人送給慣於玩弄權術排斥異己而又無德無才的宰相李林甫一副對聯,上聯為「口蜜」;下聯為「腹劍」。表明此時的對聯已變成反映人們政治傾向的一種文學形式了。
其實,要說清楚對聯起源於何時,必須辨明對聯之所由生。
在我國古代,有一種帶有迷信色彩的風俗習慣,即掛「桃符」。據說桃木有壓邪驅鬼的本領,古人在辭舊迎新之際,用桃木板分別寫上「神茶」、「鬱壘」二神的名字,或者用紙畫上二神的圖像,懸掛、嵌綴或者張貼於門首,意在祈福滅禍。東漢應劭的《風俗通義》說:「《黃帝書》稱上古之時,兄弟二人,曰茶,曰郁,住度朔山上桃樹下,簡百鬼,鬼妄榾人,援以葦索,執以食虎。於是,縣官以臘除夕,飾桃人垂葦索虎畫於門,效前事也,」桃符最初書寫二神的名字或描繪圖像,後來演變為書寫吉祥語,進而發展成對偶的詩句,這就是造紙術產生之前的對聯了。同時,也說明至少在東漢時已盛行春節掛桃符的風俗。還有人主張對聯的起源應在距今二千年的春秋戰國時代,理由是保存此時資料的《山海經》也有此類記載。
看來,對聯究竟起源於何時,目前仍是中國文化史上的一個謎。
(勇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