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古城牆為何獨缺西北角?

我國的首都北京,是一個世界聞名的古城,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據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涺水篇》記載,昔日周武王封堯的後代於薊,現在城內有個薊丘,因丘名邑。西周時期的燕侯封於此,春秋戰國時代的燕國,也以薊城為國都。根據《水經注》記載和近年來的考古發掘材料,薊城的舊址,約在今北京廣安門以北和白雲觀以南一帶。秦始皇統一中國後,薊城為廣陽郡的治所。從秦漢到唐代,北京是北方的重鎮,地名更改多次,但城址位置基本上無大的變化。遼代稱北京為南京,又稱燕京,作為遼朝的陪都。金滅遼之後約30年,公元1153年從會寧府(今黑龍江阿城)遷都到北京,改名為中都。這是北京城從歷史上的軍事重鎮走向全國政治中心的轉折點。此後,元、明,清三朝均以北京為首都。金朝在遼的舊都基礎上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建。中都城在今北京城的西南部,略呈正方形,城周圍長十五余公里,四面各有城門三座;還在東北郊建了大寧宮。

據考證,現存的北京舊城牆始建於元代,定型於明代。公元1215年,蒙古軍佔領中都城,燒燬了宮城,郊外的大寧宮則保存了下來。忽必烈至元4年(公元1267年)以大寧宮為中心,用了4年時間,建成了一座規模宏大的新城,名為大都。元大都的興建,是中國城市建築史上非常壯觀的一頁。在全城設計上體現了我國傳統的「前朝後市,左祖右社」的建都原則。大都的宮城位於太液池(今北海、中海)東岸。宮城的中心恰好佈置在全城的中軸線上。在太液池西岸,分別建立了隆埃宮、興聖宮。在三組宮殿的周圍加築了一道城牆,即後來的皇城。整個皇城構成「前朝」。皇城後面(今鐘樓、

鼓樓一帶)是商業中心。積水潭是當時商人雲集的地方,就是「後市」。元大都規模宏大、宮殿壯麗,人口繁多,商業發達,是當時世界著名的大城市之一,它的建成為明清北京城奠定了基礎。明時,成祖朱棣為遷都北京,從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到十八年(公元1420年)對元大都進行了改建。

最重要的變動是把全城的中心線向東移約150米,新建的宮城紫禁城稍向南移。改建的北京城,城牆全部用磚砌,周圍長20公里。清代的北京城,基本上保持了明代的原狀,大部分建築活動是在明代的基礎上進行重建或改建,主要是增建了許多祭祀性建築物和更改一些城門名稱。清代北京城在建築上的突出成就,是在造園方面,如城內的三海(北海、中海、南海)和城外的二園(頤和園、圓明園),新中國成立後,政府又對舊北京城進行了擴建和改建,面貌煥然一新。1972年和1975年,美國發射了兩顆地球資源衛星,對北京上空900多公里的高空進行了拍攝。從高空拍攝的照片來看,最為清晰的是明朝修建的內城城牆的影像,它的位置在現今的德勝門、安定門、朝陽門、崇文門、宣武門、阜成門、西直門一帶。盡避絕大多數的城牆、城樓已蕩然無存、或被公路所取代,但由於舊城牆原址具有非常堅實的地基和衛星攜有多波段掃瞄器,因而使照片上的影像十分清晰。但引人注目的是,四面城牆並沒有組成矩形,它的東北、東南、西南角都為整齊的直角,卻唯有西北角成了抹角,四角缺了一角。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不少專家、學者對此展開了討論,並各自提出了一些觀點,但意見卻很有分歧,主要有:有的認為這和明朝的刨建者朱元璋有關。朱元璋自從接受「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建議統一中國後,深感「非深溝高壘、內儲外備不能為安」。

於是即令謀臣劉基、姚廣孝主持設計城池圖樣,以頒示天下如式修造。劉、姚二人反覆商討、多次修改,最後按照傳統規矩畫成了矩形圖案上交朝廷。朱元璋看後覺得不妥,他說:「自古築城雖有一定規矩,但根據我的經驗,凡事切莫墨守成規,《禮記》云:」規矩城設,不可欺以方圓。『我看還是改動一下為好。「說罷,就提筆將矩形圖案的一角抹去。隨後,由皇帝改動的城池圖式召示天下,使明代所建之城大都遵照此式:四角缺一角。因此,北京城四面城牆也未能組成矩形,它的東北、東南、西南角是整齊的直角,而西北角從德勝門至西直門一線卻成了抹角。

有一種傳說,說的是在明朝初年,燕王修建北京城時,命令手下的兩個軍師劉伯溫和姚廣孝設計北京城的圖樣。他們倆在設計的時候,不知何故眼前都出現了八臂哪吒的模樣,於是兩個人就都各自照著畫了。姚廣孝畫到最後,正好吹來了一陣風,把哪吒的衣襟掀起了一塊,他也就隨手畫了下來。

到後來建城的時候,燕王下令說:東城按照劉伯溫畫的圖建,西城則照姚廣孝畫的圖建。而姚廣孝畫的被風吹起的衣襟,正好是城西北角從德勝門到西直門往裡斜的那一塊,因而至今那裡還缺著一角。當然,不少學者指出,這畢竟只是傳說而已,不足信。

有的歷史學家、考古工作者研究後認為:元時大都的北城牆,在現今德勝門和安定門以北五里處,至今遺跡還在。令人注目的是,它的西北角並無異常,是呈直角的。明代重修北京城時,為了便於防守,遂放棄了北部城區,在原城牆南五里處另築新牆。新築的北城牆西段穿過舊日積水潭最狹窄的地方,然後轉向西南,把積水潭的西端隔在城外,於是西北角就成了一個斜角。

明初時,積水潭的水遠比現在要深得多,面積也大得多。為了城牆的堅固和建築的需要,城牆依地形而呈抹角是合乎情理的。所以,這種觀點被大多數人所接受。

近年,一些地質工作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們在研究衛星照片時發現,緊貼著城牆西北角的外側,正巧有一條斷裂平行於城牆通過,他們稱這條斷裂為車公莊,即德勝門斷裂。另外,在抹角的外側,衛星照片上隱約可見到直角的影像,這可能就是古老牆基的影像。據此,一些地質工作者提出了這樣一種設想:城牆西北角最初修築時很可能也是建成直角的,但這樣一來,城牆西北角正好斜跨斷裂。由於地基建在斷裂破碎帶上,而斷裂很可能還有一些微弱的活動性,城牆的堅固性就大大減弱了。也許是因為多次倒塌,後來才改建成現在這種抹角式的城牆。這樣,城牆也就巧妙地避開了斷裂而能峙立長久了。

由於古籍、史書上沒有這方面的確切記載,有的說法難免傳說色彩太濃,因此,我們還不能肯定那一種是符合事實的,無疑還須我們作進一步的探索和分析、研究,以找到問題的全部答案。

(俞奭勳)

《千古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