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喬的真墓在哪裡?

漢末建安三年(公元189年),東吳孫策欲取荊州,命周瑜為江夏太守,發兵攻佔安徽皖縣,得避亂隱居在那裡的喬玄的兩個女兒,就是大喬和小喬。姐妹一雙生得貌若天仙,堪稱絕代佳人。大喬嫁孫策,小喬嫁周瑜。小喬和周瑜情深恩愛,生活在一起,隨軍東征西戰,並參加過歷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戰。戰後二年,按《三國誌。周瑜傳》所載:周瑜「詣京見權」。不久「瑜還江陵,為行裝,而道於巴丘,病卒,時年三十六歲」。推算起來,小喬和周瑜做了12年夫妻。

三國時期有兩個巴丘,一在今江西,一在今湖南。周瑜所卒的巴丘,應為巴陵。赤壁之戰後,周瑜領南郡太守,以下雋、漢昌(長沙)、瀏陽、州陵及巴陵為奉邑,這幾個地方,都在岳陽附近。周瑜病死在巴陵,小喬始終在他身邊護理照顧及至送終,周瑜的靈柩「還吳」,小喬為晚年的生活計,留居於有奉邑享受的巴陵,作為理想的歸宿之地。小喬死後,也就安葬在那裡,她的墓今在岳陽市第一中學後花園內。據說這裡是當初周瑜的都督府。

到1914年,小喬墓上還有一棟墓廬。現在尚留有一塊橫刻隸書「小橋(喬)墓廬「的石碑,保存於岳陽市文物管理所。

歷史上還流傳下來許多小喬墓的對聯。

其一:銅雀有遺悲,豪傑功隨三國沒;紫鵑恨無限,瀟湘冷月二喬魂。其二:阿姨渺何存,想當環珮歸來,應共話洞庭夜月;老瞞空欲鎖,對此松揪憑弔,最難忘赤壁東風。

其三:姊妹花殘,青草湖畔雙雁斷;佩環月冷,紫籐牆外有啼鵑。(吳樹楷作)

其四:戰士久無家,赤壁清風蘇子賦;佳人猶有塚,黃陵芳草杜鵑啼。(劉士清作)

在一些有關的地方志中,對小喬的墓地在岳陽,記載得很具體。明代《岳州府志》,記小喬「死葬岳州今廣豐倉內」,說是根據「故志所載」。《巴陵縣志》也記「小喬從周瑜鎮巴丘,死葬焉」。《明一統志》也有記載,小喬墓在「(岳陽)府治北」。這些記載證明小喬在岳陽的墓是真的。可是,在安徽廬江縣城西1公里處,也有一個小喬墓,與城東1公里處的周瑜墓遙遙相對。墓有封無表,平地起墳,漢磚結構,面東背西。有人說是周瑜病死後,小喬扶柩東歸,將丈夫葬於廬江家鄉土地,守墓撫養遺孤——二子一女,她死後也埋葬於廬江。小喬墓保留完好,直到明末的動亂中,被兵火毀壞。

時人王有年曾寫詩記下遭劫慘狀:「墓木如經劫火燒,今時潛水舊吳朝。淒淒兩塚依城廓,一是周郎一小喬。」清順治年間,廬江知縣孫宏哲,不僅修復墓廬,並且還作了一篇《小喬賦》,加以悼念。甚至抗日時期,國民黨的皖西行政督察專員,也對小喬墓作過維修。按照這些情況來看,廬江的小喬墓似乎也是真的。

在皖南青弋江上游西首的南陵縣城內,中山公園邊上,也有一座小喬墓。據《南陵縣志》記載,此墓建於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起因是當時的知縣高怡夢見小喬,訴說她的墓在香油寺側,遂令典史江鯤在香油寺西苑,重建小喬墓。周瑜曾做過春谷(南陵)長,小喬死後葬到南陵,也就有了依據,為世人所公認。南陵小喬墓前豎有一塊巨碑,陽刻「東吳大都督周公德配喬夫人之墓」。兩側陰刻著一副對聯。上聯是安徽宿松文人許文權撰:千年來本貴賤同歸,玉容花貌,飄零幾處?昭君塚、楊妃塋、貞娘墓、

蘇小墳,更遺此江左名姝,並向天涯留勝跡。

下聯是蕪湖儒士陶寶森作:三國時何夫妻異葬,紙錢酒杯,澆典誰人?筍篁露、芭蕉雨、菡萏風、梧桐月,只借他寺前野景,常為地主作清供。石碑已破裂成幾段,現移存於南陵縣文化館內保存。

小喬可稱得上是三國時代的天香國色,死了以後,千百年來相繼出現了三個墓塚,每處都是有根有據地認為是真墓,給後代留下了一個很大的謎。三者之間,究竟哪一個是小喬的真墓呢?人們有興趣不妨進行一番探索!(邱維俊)

《千古之謎》